十七年文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12028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年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十七年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十七年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十七年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十七年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七年文学.docx

《十七年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年文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七年文学.docx

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文学

四五十年代之交,中国的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与社会政治关联紧密的文学,也因此产

生剧烈的错动,而出现了被称之为“转折”的情形,使中国现代文学进入了“当代文学”形

态的阶段。

“转折”在这里主要并不是指一种全“新”的东西的生成和“旧”的文学成分的

消失,主要是指原来文学格局中各种倾向、流派、力量的地位、关系在新的条件下的重组。

一、文学的转折

40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思想艺术倾向的作家、作家群。

有与国

民党有着直接的结盟关系的作家;有被称为“自由主义作家”的一群(如沈从文、朱光潜、

萧乾等);有“广泛的中间阶层作家”(或称“进步作家”,如老舍、叶圣陶、巴金、曹禺、

朱自清等);有活动于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左翼革命作家。

有着明确政治、文学目标,并且有

力量左右文学走向,对文学状况加以“规范”的,是左翼文学力量。

左翼文学力量通过积极

传播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延安文艺整风所确立的文艺方向,通过对不同作家、文学派别进行的

“类型”划分,以确立团结、争取、打击的对象,而达到文学“一体化”的实现。

这样,在

进入50年代之后到70年代,左翼革命文学凭籍其理论和创作的影响,也凭籍政治权力的支

持,而成为中国大陆唯一合法存在的文学事实。

二、文学“新方向”的确立

召开于1949年7月的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通

常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开端。

大会在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的成绩、总结检讨40年代国

统区革命文学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来确立“当代文学”的性质,规定文学创作、

理论批评、文艺运动的方针政策和展开方式。

并确定了毛泽东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是文艺界的“共同纲领”。

周扬在大会报告(《新的人民的文艺》)

中指出,毛泽东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的方向”,“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方向了,

如果有,那就是错误的方向”。

这一方向,规定了“当代文学”对于革命政治的服务和配合;

以“民族的、阶级斗争与劳动生产”作为创作的体裁;工农兵及其英雄人物是作品的主人公;

作品应以歌颂和表达乐观情绪作为基调;采取为广大读者明白易懂的艺术形式;作家的写作,

以及文学作品出版、流通和阅读(批评),应高度组织化;……这构成这一时期当代文学的

基本特征。

三、“十七年文学”的作家

与40年代相比,五六十年代作家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即出现作家的大规模更替,

和他们在文学界地位的转移。

40年代许多重要作家迅速“边缘化”,或基本停止创作。

造成

这种情况有多种因素:

或者其写作“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或者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

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文学“新方向”的现存规范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距离和矛盾;

或者在50年代几次文学(政治)运动中受到批判。

有的作家虽然努力呼应“时代”,企望在

创作上跨上新的台阶。

但大多数并没有成功。

十七年文学的“中心作家”的构成,一是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另一是四五十年代之交

开始写作的青年作家;他们自然也经历五十年代政治、文学运动的筛选。

这一时期“中心作

家”的“文化性格”特征,可以从出身(生活经历)、文学观念、文化素养等几个方面加以

分析。

四、矛盾冲突和文学运动

这一时期文学界充满复杂矛盾,并演化为若干次大规模的批判运动。

如1950-1951年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954-1955年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和胡适的批判,1955年

对胡风集团的批判,1957年的文艺界反右派运动和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文革”前夕在文学理论、创作上展开的大规模批判运动等等。

其间,最重要的有发生于1955年的反对“胡风集团”的运动,和出现于1956-1957年的文学“百花时代”。

仅从文学主张

方面来看,尖锐冲突涉及到“现代文学”中各种文学力量、派别(特别是左翼文学内部存在

的派别)有关中国文学基本形态和发展道路的不同理解。

在有关文学性质的冲突中,50年

代中期胡风(以及冯雪峰、秦兆阳)等对当时文学规范的质疑,最值得注意。

胡风与周扬等

当时左翼文学“主流派”的分歧,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文学和政治、实践(生活的

和艺术的)与观念之间的关系上的分歧。

周扬等更强调理论,“正确世界观”对作家创作的

重要性,而胡风认为,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2、周扬等所倡导的现实

主义,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更为接近,而胡风等则更多地接受十九世纪法、俄文

学的“批判生活”的性质,并强调作家的“思想启蒙”责任。

3、在周扬等那里,深入生活,

尤其是工农兵生活是创作成败重要一环,而胡风等则强调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强调主

体对客体的“融合”、“搏斗”。

4、有关“当代文学”的传统,周扬等更重视毛泽东的《讲话》

是“当代文学”更直接、更重要的“资源”,而胡风等则更重视“五四”文学,尤其是鲁迅

所开辟的“文学革命”传统。

──这些分歧,反映了中国左翼文学内部不同的有差异的关于文学的想象。

第二章诗歌创作

一、老诗人普遍的艺术困境

由于当代诗歌创作所确立的一体化规范,导致不少现代诗人在进入50年代以后,陷入

创作上的困境。

胡风、鲁藜、牛汉、绿原等“七月派”诗人在反“胡风集团”运动中被剥夺

写作权利,而穆旦、郑敏、杜运燮(他们后来被称为“九叶诗人”)则因诗歌观念和艺术方

法上的冲突而被冷落。

郭沫若、冯至、臧克家、艾青、田间等虽努力调整自己的艺术方向,

也有许多作品面世,但表现了艺术上的普遍性衰退现象。

二、“写实”倾向和叙事诗潮流

十七年诗歌出现几种主要艺术趋向(或称诗的几种“体式”)。

其中之一是“写实性”

叙事倾向,它是解放区诗歌表现“新的世界,新的人物”的延续。

这种趋向,一方面是叙事

诗大量涌现,在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叙事诗约近百部。

另一是抒情短诗大都有人物、

场景、事件的因素。

“写实”诗歌的重要诗人有李季、张志民、闻捷等。

闻捷(1923-1971)

主要诗集有《天山牧歌》和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

他的较好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生活在

新疆的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生活风情。

闻捷的抒情短诗具有“生活牧歌”的风格。

作者努力建立完整的、首尾呼应的结构,并在对“细节”、“事件”的单纯化提炼中,加强情

感表达的空间。

《复仇的火焰》写发生于50年代初新疆东部的叛乱和解放军平叛经过。

有着

庞大的艺术结构和众多人物,被称为“诗体小说”。

三、政治抒情诗

政治抒情诗是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

在这种诗体中,诗人以“阶级”代言人身

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思潮的评说与情感反应。

在诗体形态上,是强烈情感宣泄

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即“实际上是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但用了形象化的语言

来表达”。

这种诗体,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加以铺陈。

“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为贺敬

之、郭小川。

郭小川(1919—1976)的主要作品有抒情诗《致青年公民》(包括《向困难进军》、《投

入火热的斗争》等)、《致大海》、《望星空》、《林区三唱》、《青纱帐──甘蔗林》等。

50年

代还创作了《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等长篇叙事诗。

50年代他最有

探索活力的作品,主要写知识者个体融入集体、实现无产阶级“本质化”的过程。

但由于对

个体价值的依恋,对人的生活和情感的复杂化的尊重,他的诗并不完全回避这一过程中的矛

盾,写到了情感、心理上的困惑、裂痕,而且具有了思想情感上的丰富性和审美上的价值。

但《望星空》、《一个和八个》、《雪与山谷》等,有的在当时未获得应有的评价,有的还受到

批评,有的没有发表就在内部受到批判(《一个和八个》)。

《一个和八个》的公开发表,要迟

至20余年后的1979年。

第三章农村小说

一、小说的题材和形态

十七年小说创作中,“题材”问题是关系到文学性质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于题材的处

理是:

1、题材被严格分类;2、不同题材类别,被赋予不同的价值等级。

在小说题材中,工

农兵生活优于知识分子或“非劳动人民”生活;“重大”社会、政治性质的斗争优于“家务

事、儿女情”等私人日常生活;现实的政治社会斗争优于“历史”情景。

现代历史上中共

领导的革命运动优于“历史”上的其它事实和活动。

这种“题材”观念,相应地产生了“重

大题材”、“非重大题材”等概念。

十七年小说中,“革命历史题材”(革命历史小说)和“农

村题材”(农村小说)作品数量最多,相对而言,艺术水平也较高。

在小说体裁上,短篇及长篇都较发达,中篇小说受重视的程度显然不够。

50年代后期

到60年代初被认为是长篇小说的丰收的时期。

当时出版的作品主要有:

《三里湾》(1955,赵

树理)、《小城春秋》(1956,高云览)、《林海雪原》(1957,曲波)、《六十年的变迁》(第一

卷1957,第二卷1962,李六如)、《红旗谱》(1957,梁斌)、《山乡巨变》(上篇1958,下篇

1960,周立波)、《上海的早晨》(第一部1958,第二部1962,周而复)、《红日》(1958,吴

强)、《青春之歌》(1958,杨沫)、《三家巷》(1959,欧阳山)、《创业史》(1960,柳青)、《红

岩》(1961,罗广斌、杨益言)等。

二、赵树理的小说

赵树理(1906—1970)在40年代已有《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等重要作品问

世,50-6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三里湾》,短篇《登记》、《“锻炼锻炼”》、《套不住

的手》、《实干家潘永福》、《卖烟叶》等。

他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依然保持来自“生活底层”

的淳朴特色,并继续坚持打通“新文学”与“农村读者”之间存在的隔阂的试验。

虽说在一

些作品(如《三里湾》)中,农村开展的合作化“运动”是其骨架,但对日常生活的叙述,

对于农村社会习俗、伦理的变革在农民家庭关系、公私关系和心理中留下的波痕,和因此发

生的冲突,是小说中最有成就的部分。

比起40年代的创作来,赵树理遇到很多的困难。

方面,文学界有关的写作规范更为严密狭隘,另方面则是激进的政治经济政策对农业生产,

对农村传统生活所产生的全面冲击,造成“社会发展”与“传统”的冲突尖锐化。

这引起作

家的深刻忧虑。

也使他后期的创作主题,集中在对于农村传统生活,特别是建立在劳动之上

的美德的发掘和维护上。

《套不住的手》、《老定额》、《互作鉴定》等的主题,都可以从这一

方面来理解。

赵树理这一时期的小说艺术,与40年代比较,并没有重大变化,但趋向凝练,

叙述中时常会流露出隐而不露的忧郁.

三、柳青的《创业史》

柳青(1916—1978)著有长篇《种谷记》和《铜墙铁壁》。

《创业史》是他最重要、也

是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得到很高评价的长篇。

小说的第一部出版于1960年,写陕西渭河平

原的农村组织互助会的过程。

原计划写四部,但因文革发生而使这个计划中断。

文革后仅出

版了没有最后写完的第二部。

作者说,小说的主旨,“要向读者回答的是:

中国农村为什么

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

回答要通过一个村庄的各个阶级人物在合作

化运动中的行动、思想和心理的变化过程来表现出来”。

小说塑造了各个阶级的人物:

互助

会“带头人”梁生宝,徘徊、动摇在两条道路之间的梁三老汉,坚决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贫农

高增杰,想重振威势的富农姚士杰,开始想走个人“发家”道路的村干部郭振山等。

当时评

论界普遍认为,小说的成就表现为,细腻深入地揭示了土地改革后尚未充分显露的农村各阶

层的心理动向和冲突,并揭示这些冲突的现实的与历史的根源。

另一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

梁生宝这一“新人”形象。

《创业史》对陕西乡村生活情景、民情风俗等有生动描述。

小说

的人物语言是经提炼的口语,而叙述语言则以书面语为主,两种语言构成一种对比。

叙述语言时有诙谐、幽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