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雄《论语为政第二》.docx
《刘向雄《论语为政第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向雄《论语为政第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向雄《论语为政第二》
刘向雄:
《论语:
为政第二》
《论语:
为政第二》
【本篇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2•1为政以德
【原文】子曰:
“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
【注释】
①为政以德:
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
[朱熹]:
德之为言得也,得于心而不失也;[钱穆]:
德,得也。
行道而有得于心……为政者当以己之德性为本,所谓以人治人;[杨伯峻]:
德,道德……用道德来治理国政。
②北辰:
北极星。
[朱熹]:
北极,天之枢也;[钱穆]:
北极星,古人谓是天之中心;
③居其所:
所:
处所,位置。
[朱熹]:
不动也;
④众星共之:
共:
同拱,环绕的意思。
[范氏]:
于德行达到什么程度才能无为而治,大概是舜的高度,圣人的高度吧!
“德治”无论是百姓的口口相传,还是儒学将之上升到理论层面,都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传统,时至今日,“以德治国”仍然在国家层面被提出,可见这种传统的巨大的生命力,但,理想与现实往往是悖反的,越是提倡“德治”就越是表明当时社会的官僚德行缺失、社会风气不正,过去如此,现今也一样。
【点评】法制触不到的地方,是道德的领地,如人心,如利他。
2•2思无邪
【原文】子曰:
“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
“思无邪③。
”
【注释】
①诗三百:
《诗经》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②蔽:
概括。
[朱熹]:
犹盖也。
③思无邪:
《诗经•鲁颂•駉》的一句,“思”,做语助词,无意义。
无邪,纯正无邪。
[程子]:
思无邪,诚也;[杨伯峻]:
思想纯正。
【译文】
孔子说:
“《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纯正无邪’。
”
【章解】:
“思无邪”存在着诸多争议,有认为“思”是语助词,《诗经》中《駉》篇有“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yi)”,“思无邪”,是一篇咏马的颂歌,“思”在此是语助词,无意义,而对“思无邪”的解释是“无止境”;有人认为“思”是思想、思考,将之理解成“想法纯正”或“思想纯正”;也有人认为“思无邪”是“思考无止境”。
是否是孔子创造性地将“思”从语助词变为“思考”、“想法”呢?
私以为,孔子对《诗经》的推崇无人能比,除了多次引用《诗经》外,还直接对《诗经》进行评价,如此章的“思无邪”、“《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20)、“兴于诗。
”(8.8)、“不学礼,无以立。
”(16.13)、“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7.9),同时,孔子也不轻易传授《诗经》,需要看学生的领悟能力,如“始可与言诗已矣”都是在学生能举一反三的情况下才“言诗”的。
为什么孔子对于《诗经》这么慎重,我想,可能是在《诗经》中充斥着“乐”、“哀”、“怨”等情绪,如果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强,很可能理解偏差,产生“淫”、“伤”、“怨”等“邪念”,不利于自身的修养。
综上所述,“思无邪”中的“思”是否是语助词并不重要,译成“思想纯正”和直接译成“纯正无邪”在意思上差别不大,关键是要把“正”译出来,不偏邪也就是“正”,孔子要表达的是《诗经》中的情绪是至情流露,不虚假,犹如“直躬”或“真性情”。
其次,此章放在“为政”篇,是否与政治相关?
能否与“其身正,不令而行”有关联?
【点评】心无邪,身才能正。
2•3有耻且格
【原文】子曰:
“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
【注释】
①道:
引导或治理。
[朱熹]:
犹引导,谓先之也;[钱穆]:
引导、领导;[杨伯峻]:
诱导。
②齐:
规范。
[朱熹]:
所以一之也;[钱穆]:
整齐;[杨伯峻]:
整顿。
③免:
避免、躲避。
[朱熹]:
谓苟免刑罚,而无所羞愧,盖虽不敢为恶,而为恶之心未尝忘也;[钱穆]:
求免于罚;[杨伯峻]:
秦古书若单用一个“免”字,一般都是“免罪”、“免刑”、“免祸”的意思;
④耻:
羞耻之心。
[朱熹]:
羞愧;[杨伯峻]:
廉耻之心;
⑤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礼,礼仪、礼节;格,心悦诚服。
[朱熹]:
礼,谓制度品节也。
格,至也。
[钱穆]:
在下者自知耻所不及,而与上同至其所;[杨伯峻]:
格,人心归服。
【译文】
孔子说:
“用政令去引导百姓,用刑罚来规范他们,这样做,百姓只求免于刑罚却没有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规范他们,这样做,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心悦诚服。
”
【章解】:
“道”,此处做“引导”比较合适,因为出现的“之”,指向百姓而不是国家,与“道千乘之国”译成“治理”不同;“齐”,多数翻译作“整齐”、“整治”,但若一次译成“用刑罚来整齐百姓”,显然文理不通,既然“齐”有“整齐划一”的意思,我将之译成“规范”;“刑”,有译成“刑法”也可,但“刑罚”与“免”(免于刑罚)对应起来更合适;“格”,有说是“归顺”,有说是“归服”或“归依”,但“归”有从远处或外地来的意思,文中不显,因而我将之译成“心悦诚服”,体现出德治和礼乐制度使人“悦”而不欲离开。
【点评】法为主,德为辅。
2•4十五有志于学
【原文】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①,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
【注释】
①志于学:
把学习作为志向。
[朱熹]:
古者十五而入大学。
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钱穆]:
故有志必有学,志学相因而起;[杨伯峻]:
有志于学问。
②立:
开始自己的事业。
[朱熹]:
有以自立,则守之固而无所事志矣;[杨伯峻]:
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
③不惑:
明辨是非不迷惑。
[朱熹]:
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钱穆]:
能知之明而居之安;[杨伯峻]:
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
④知天命:
明确了天命赋予自己的责任。
[朱熹]:
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乃事物所以当然之故也;[钱穆]:
天命指人生一切当然之记义与职责;
⑤耳顺:
对此有多种解释。
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朱熹]:
声入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钱穆]:
耳顺者,切听人于耳,不复感其于我有不顺,与道有不顺;[杨伯峻]:
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朱熹]:
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钱穆]:
圣人内心自由之极致,与外界所当然之一切法度规矩自然相洽;
【译文】
孔子说:
“我十五岁时把学习周礼作为志向;三十岁时开始自己的事业;四十岁时能明辨是非不迷惑;五十岁时明确了天命赋予自己的责任;六十岁时能心平气和地听各种言论;七十岁言行能随心所欲,也不会违背礼制规范。
”
【章解】:
本章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简约的概括,后人对本章的翻译争议虽然不多,但大致还是分为两个方向:
一,把孔子的论述与学理联系在一起,将之哲学化;二,把孔子的论述作为其自我感悟的概括,将之生活化。
我从后者。
“十五有志于学”,孔子自幼家庭贫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9.6)所以别人都认为孔子“多能”,十五岁应该是选择继续学习还是用自己的技艺养家糊口的时候,孔子选择了深入学习周礼,并将之确立为自己的志向,本来直接译成“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但稍嫌“学习”一词没有体现目的性,故擅自加上“学习周礼”。
“三十而立”,孔子在27岁左右开始创办私学,30岁时在鲁国会见了齐景公和晏婴,创办私学解决了孔子的职业问题,会见齐景公则表明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可以说是其之后周游列国的端倪,因而,翻译中并没有将“立”译为“建立自我”、“合乎礼”、“知书达理”、“站稳脚跟”,而是根据孔子年谱,将之译为“开始自己的事业”。
“四十不惑”,年届四十,经过之前的学习和思考,已经能够明确判断各种言论、事件的是非,不会被他人的言论或事件的假象所迷惑。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并不是一个不动不变的本体可以被认知,在孔子多次谈到天命的时候,基本都指向“责任”,即“上天赋予自己的责任”,所以将“知天命”译成“明确了天命赋予自己的责任”。
“六十而耳顺”,耳顺,听于耳不泛于心,此处应该是说一种包容的态度,心平气和,不将之情绪化。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钜”,译成“规矩”并不明确,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无论年龄多大,违背日常规矩的情况很少甚至没有,何必等到七十岁?
在这里随李泽厚,译成“礼制规范”,虽不满意,暂用。
【点评】今天胜于昨天,无论多少,都是进步。
2•5孟懿子问孝
【原文】孟懿子①问孝,子曰:
“无违。
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
“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
“何谓也。
”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⑥”
【注释】
①孟懿子:
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②无违:
不要违背礼。
[朱熹]:
谓不背于理;[钱穆]:
僖子贤而好礼,懿子殆不能谨守其父之教。
孔子教以无违,盖欲其善体父命卒成父志;[(清)黄式三]:
古人凡背礼者谓之违;[杨伯峻]:
不违背礼;
③樊迟:
姓樊名须,字子迟。
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
④御:
为孔子驾车。
⑤孟孙:
指孟懿子。
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朱熹]:
生事葬祭,事亲之始终具矣;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
“不违背礼。
”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樊迟:
“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
”樊迟说:
“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
“父母健在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过世后,安葬的时候要照礼的要求,祭祀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
”
【章解】:
《论语》中对话多数是就事论事,有所专指,不能一味地将之普遍化,如本章,孟懿子是据父亲遗命来向孔子学习周礼的,估计其并不真心学习,所以在孔子简单地说“无违”之后并没有如樊迟般深究,孔子也就没有多做解释,直到坐在车上,才忍不住对樊迟说了这件事,还好樊迟追问“何谓也?
”,孔子才进一步地解释。
关于“无违”,有说是鲁国三家僭礼,所以孔子要借樊迟之口来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过,看孔子说“生”、“死”两字应该是专指孟懿子本人,是警示孟懿子在父母健在的时候没能够按照礼的要求去侍奉,而父母过世后,也没有按礼的要求去安葬和祭祀,孝行不足,是要借樊迟之口去告诉孟懿子。
【点评】就孝而言,礼是孝的外在规范和表现。
2•6唯其疾之忧
【原文】孟武伯①问孝,子曰:
“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
【注释】
①孟武伯:
孟懿子的儿子,名彘。
武是他的谥号。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
只担心自己是否生病,而不担心其他方面。
[朱熹]:
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王充]:
武伯善忧父母,故曰,唯其疾之忧;[《淮南子》]:
忧父之疾者子,治之者医;[(东汉)马融]:
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杨伯峻]:
做爹娘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
孔子说:
“要做到只让父母担心自己是否生病,而不担心其他方面”
【章解】:
此章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认为,做子女的,只要为父母是否生病担忧,其他方面不用过多地担忧。
此种说法也有道理,父母年老体衰,做子女的应该在此方面更下功夫,只不过,句子中有个“唯”,只担心父母是否生病就能算上“孝”吗?
想来是不够的,父母需要的是亲情,而不仅仅是在生病的时候才能见到儿女。
第二种认为,父母特别关注子女是否生病,为了不让父母担忧,做子女的应该要照顾好自己,使自己少生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但,生病并不能是自己完全能控制的,尽管时时谨慎,也不一定远离疾病。
第三,结合道德修养,为人处世来说,自己平日工作、为人、德行都能让父母放心,这样,父母就只担心非人力能控的疾病了。
史料并没有对孟武伯有更多的描述,李泽厚认为,孟武伯的谥号是“武”,该是勇武过人,争强好胜,容易让父母担心出什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