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语文•必修4(人教版)
7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二首
浣溪沙
淡荡①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②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③。
海燕未来人斗草④,江梅已过柳生绵⑤,黄
昏疏雨湿秋千。
注:
①淡荡:
形容春光疏淡骀荡。
②沉水:
沉香。
③花钿:
一种花形首饰。
④斗草:
古代民间一种斗草的
游戏。
⑤生绵:
谓柳杨花飘絮。
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①成,扶头酒②醒,别是闲滋
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③,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
①险韵诗:
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扶头酒:
易醉的酒。
③初引:
初长。
《世说新语•赏誉》:
“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鉴赏:
《浣溪沙》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
俗,情韵全出。
《念奴娇》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
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人,引出以诗酒遣
愁。
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
全词以细腻曲折的笔触,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
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
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翘滦沁対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玉枕(zhen)凝噎(y1)
梧桐(tong)帘卷西风(juan)
B.寻觅(m1)盈袖(xiu)
萧条(xiao)茅塞顿开(se)
C.憔悴(qido)堪摘(kan)
戚戚(qi)处心积虑(chu)
D.怆然(qiang)暮霭ai)
锦书(jin)乍暖还寒(hudn)
解析:
A项,噎ye;C项,处chu;D项,怆chuang。
答案:
B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销金兽(熔化)
B.有暗香盈袖(充满)
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C.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
乍暖还寒(忽然)
D.这次第(光景,状况)
最难将息(调养,保养)
解析:
A项,销:
烧完了。
答案:
A
3.下列对《醉花阴》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上片第一句明写秋季的天气,暗点作者的愁情,一个“永”字表明作者的愁情难消,日子难熬。
B.上片后一句写清凉的秋夜。
“又”字表明时间过得很快,也暗示作者的思念之深。
“凉”字主要是说明
秋夜的气候特点。
C.下片第一句的“东篱把酒”明写作者重阳节里的活动,暗写作者的寂寞、扫兴,是以酒消愁。
D.全词用词含蓄,融情于景,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多情妇女的形象。
解析:
B项,“凉”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
答案:
B
4.下列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表达的是作者经历过许多突发事件的刺激后,记性已经大为减退,自己的东西也总是寻找不到。
B.“凄凄惨惨戚戚”总括地说明了自己命运的凄惨和心情的悲痛。
C.上片中“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勾起了作者对往日的怀念,更增加了伤心的程度。
D.作者如实地写个人的遭遇和心情,她个人的惨况又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根源。
解析:
A项,“记性已经大为减退,自己的东西也总是寻找不到”错,应该是“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恍惚、因若有所失而到处寻觅的状态”。
答案:
A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莫道不销魂,,。
(2),,如今有谁堪摘?
(3)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
答案:
(1)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课IIJ
作业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
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夙愿(su)
履行(lG)
亟待(j1)
茕茕孑立(qiong)
B.脚踝(hudi)
契约(qi)
教诲(hui)
天崩地坼(che)
C.拔擢(zhuo)
趔趄(lie)
百舸(ke)
鼎铛玉石(cheng)
D.庇护(bi)
笃诚(du)
逋慢(bu)
有条不紊(wen)
解析:
C叽舸geo
答案:
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销赃
变本加厉
明信片
舐犊情深
B.
善长
察言观色
摄像机
出类拔萃
C.
震撼
不径而走
绿茵场
招聘启事
D.
焦躁
蛛丝马迹
挖墙角
韬光养晦
解析:
B项,善一擅;C项,径一胫;D项,角一脚。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千百名难友生死攸关.的大事情啊!
B.古往今来,像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真是汗牛充栋...。
C.对于这一家人来说,那段在困境中相濡以沫..的生活经历是难以忘怀的。
D.这个人不讲究物质待遇,就是给他咸鱼和榨菜,他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解析:
A项,生死攸关:
关系到人的生存和死亡。
B项,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很多。
C项,相濡以沫:
比
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D项,津津有味:
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无意中触摸到父亲的手,这双长年累月劳作的手像石头一样粗糙,布满了沟壑般的口子。
B.—个大国崛起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大国国民意识复苏,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都空前增强的时代。
C.当前经济运行依然存在煤电油和其他重要资源供求紧张,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有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50%以上。
D.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的灵魂。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首先要抓住学习和树立科学发展观为中心环节。
解析:
B项“过程是时代”搭配不当。
C项“存在”后少宾语中心语,在“紧张”一词后加上“的情况”,
“上升到50%^上”句式杂糅。
D项句式杂糅,应改为“抓住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心环节”或“要以……为中心环
”。
答案:
A
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落日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
,恍若一场梦境。
1但是,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
2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3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
4一切都为雾霭所取代,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
A.④①②③B.③④②①
C.①④②③D.③②①④解析:
按照“落日降落”“剩下了半个”“已经消失”“一切都为雾霭所取代”这一过程可判断。
答案:
D
、阅读鉴赏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
(2)题。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去卩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融情于景,借秋景以渲染愁情是本词的最大艺术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例说明。
答:
答案:
(1)全词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
无论忽寒忽冷容易致病的天气,还是单薄
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
的。
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显得格外深广深厚。
(2)①运用叠词,分三个层次写出词人的动作神态、外部感受和内心愁苦,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而且多
用声音比较压抑低沉的字。
②全词采用了“将息”“怎生”“次第”“了得”等口语,朴素浅近而又真切自然。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去吐心头。
(1)词的上阕,首句先写秋景。
词人通过、、三方面的感受点
明时间已进入深秋,以景物侧面烘托自己的绵绵思情。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受?
答:
答案:
(1)视觉嗅觉触觉
(2)点明相思之情,绵绵不断,无法排遣。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
(2)题。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请从动静的角度分析本词的妙处。
答:
(2)“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三句源于唐人韩偓的“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
同
是写少女的形象,你认为谁写得好?
答:
答案:
(1)本词上阕不写少女荡秋千时的动作和矫健身影,而是写荡完秋千后的精神状态,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想象中产生无穷韵味。
整个下阕都是写“动”,把一个少女惊诧、羞涩而又好奇的
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全词动静结合,静中见动,以静衬动,对比鲜明,富有表现力。
(2)李清照的好。
相比之下“和笑走”略显轻薄,“和羞走”则深挚;“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却把青梅嗅”则可描画矫饰;“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则少女窥人之态表现无遗。
三、语言运用
9.我国很多传统节日,不仅寄寓了人们的美好情感,还有丰富的含义。
请从下面几个节日中任选一个,依照例句形式,表达它们的特点和寓意。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例:
春节——爆竹震响,预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答:
答案:
(示例一)元宵节——灯火万家,表现祝福团圆,欢庆太平。
(示例二)端午节——龙舟竞发,寓含奋发进取,缅怀先哲。
1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高速公路的边坡遇到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极有可能发生塌方,威胁行车安全。
怎样快速准确地掌握边坡的移动情况,以便及时预警,提醒过往车辆呢?
这个一直困扰着人们的技术难题,现在终于被浙江省攻克了。
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完成的科技项目“高速公路边坡稳定评价与安全监控技术及工程示范”已通过国家鉴定,这个项目开发出了岩土位移直读仪,可以精确、实时地监控高速公路边坡状况。
这个科技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目前正在申报专利。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内容。
(20字以内)
答
答案:
浙江攻克高速公路边坡塌方预警技术难题。
(“浙江攻克……难题”“高速公路边坡塌方预警技术”
为两个主要信息点)
11.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
要求:
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
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
其中,①。
一切美术
都是“望”,都是欣赏。
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②,也同样要“望”。
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
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
,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
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
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