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9863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续资治通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续资治通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续资治通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续资治通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续资治通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续资治通鉴.docx

《续资治通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续资治通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续资治通鉴.docx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

资治通鉴读后感

  读《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心得

  ——以一个法律人的角度

  刑二庭张中一

  一、所读书籍情况

  《资治通鉴》,简称?

通鉴?

,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约300多万字,历时19年告成。

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26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续资治通鉴》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即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以编年体形式记载宋、辽、金、元的历史,共四百一十一年,是仿《资治通鉴》体例编写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全书共220卷,约360万字。

编者以徐亁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并从宋、辽、金、元四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一百多种书中取材,凡四易稿,历二十年而成。

其中北宋部分较精,元代部分较为简略。

  二、自己的阅读经历

  以前1998在读高中的时候开始接触资治通鉴,便如饥似渴看了一部分,后来因学业紧张,就没读了。

直到2009年在常德中级法院

  参加工作,才重拾资治通鉴,看完了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接着又读了《续资治通鉴》,看完后感觉确实不错。

  三、从里面学到的执法方法。

  作为一个法院工作人员,自己从里面的法学故事中学到了很多执法方法。

  例如:

王猛严格执法的故事,?

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

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

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

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

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

坚叹曰:

‘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

大意是说秦王苻坚从河东回来之后,任命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任命咸阳内史王猛为侍中、中书令、兼领京兆尹。

太后之弟特进、光禄大夫强德酗酒,横行不法,掠夺财物人口,为百姓大害。

王猛一上任就拘捕了他,上奏皇帝后还未得到批示,就已经将强德陈尸街市。

苻坚派使者乘快马传旨赦免,为时已晚。

王猛与邓羌志同道合,斩除邪恶,纪正冤案,无所顾忌,几十天时间,被处死和判刑、免官的权豪、贵戚有二十多人,震动了朝廷上下,奸猾之辈屏声敛气,境内路不拾遗。

苻坚感叹地说:

?

我到如今才知道天下有法律了!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执法必须严格,才能真正树立法律的威信。

要想让人民群众感叹?

天下有法?

,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如今,人民群众对法治现实普遍不满,法律还没有树立起威信,一些人甚至存在特权意识,作为执法者,必须严格执法,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存在。

  还有李世民自我约束的故事,?

高祖之入关也,隋武勇郎将冯翊党仁弘将兵二千馀人,归高祖于蒲坂,从平京城,寻除陕州总管,大军东讨,仁弘转饷不绝,历南宁、戎、广州都督。

仁弘有才略,所至著声迹,上甚器之。

然性贪,罢广州,为人所讼,赃百馀万,罪当死。

上谓侍臣曰:

?

吾昨见大理五奏诛仁弘,哀其白首就戮,方晡食,遂命撤案;然为之求生理,终不可得。

今欲曲法就公等乞之。

?

十二月,壬午朔,上复召五品已上集太极殿前,谓曰:

?

法者,人君所受于天,不可以私而失信。

今朕私党仁弘而欲赦之,是乱其法,上负于天。

欲席藁于南郊,日一进蔬食,以谢罪于天三日。

?

房玄龄等皆曰:

?

生杀之柄,人主所得专也,何至自贬责如此!

?

上不许,群臣顿首固请于庭,自旦至日昃,上乃降手诏,自称:

?

朕有三罪:

知人不明,一也;以私乱法,二也;善善未赏,恶恶未诛,三也。

以公等固谏,且依来请。

?

于是黜仁弘为庶人,徙钦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唐太宗因自己所器重的党仁弘贪污当死,欲加以赦免,但是认为自己以私乱法,应自我惩罚,以谢罪于天,因大臣的劝阻,没有实行,最后下罪己诏。

作为最高统治者,唐太宗对法律表现了莫大的尊重,因私赦党仁弘而自我谴责,而现在很多领导干部以权压法,以言代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而且很多领导干部不会感到任何不妥。

  第三个例子是主张办案要讲证据的李道裕被任命为刑部侍郎的

  故事,?

陕人常德玄告刑部尚书张亮养假子五百人,与术士公孙常语,云?

名应图谶?

,又问术士程公颖云:

?

吾臂有龙鳞起,欲举大事,可乎?

?

上命马周等按其事,亮辞不服。

上曰:

?

亮有假子五百人,养此辈何为?

正欲反耳!

?

命百官议其狱,皆言亮反,当诛。

独将作少匠李道裕言:

?

亮反形未具,罪不当死。

?

上遣长孙无忌、房玄龄就狱与亮诀曰:

?

法者天下之平,与公共之。

公自不谨,与凶人往还,陷入于法,今将奈何!

公好去。

?

己丑,亮与公颖俱斩西市,籍没其家。

岁余,刑部侍郎缺,上命执政妙择其人,拟数人,皆不称旨,既而曰:

?

朕得其人矣。

往者李道裕议张亮狱云‘反形未具’,此言当矣,朕虽不从,至今悔之。

?

遂以道裕为刑部侍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办刑事案件要讲证据。

否则,我们连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还不如。

  四、读史对工作的帮助。

  《资治通鉴》偏重于政治、军事,《续资治通鉴》则偏重于政治,军事相对少一些。

前者描述历史事件往往绘声绘色,后者则平直一些。

  通过读史,明白了自周至元,古往今来的一些历史事件,也激发了我读明、清史的兴趣,使我在史学上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进步。

  《资治通鉴》的宗旨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通过阅读以上两书,我想对自己的公务员生涯是有益的,一是树立了群众思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上像汉、唐这些伟大王朝都是被农民起义摧毁的,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现在有很多上访的群众,很多人看上去都属弱势群体,实际上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很强的,制度设计上确实

  有不合理的地方,制度不仅针对穷苦的老百姓,也针对每一个公务员,其实我也是群众的一员,一定要跟人民大众站在一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是树立了国家安全的思想,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北宋作为一个文化昌盛、经济富裕的国家,在中国历史上文明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但是因为忽视了国家安全,掌权的上层贵族腐败无能,造成靖康之变,女真人入主中原,北宋被灭,人民涂炭,之后金元迭兴,给中华文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现在的国际形势虽然很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是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决不能麻痹大意,轻视军事,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葬送掉,必须把国家安危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第三是有很多执法的官员值得我们学习,如东汉的强项令董宣,前秦执法不避权贵的王猛,隋文帝时?

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的赵绰,北宋的包拯,他们身上存在着一些闪闪发光的优点,值得我们法官学习。

  ?

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

,《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确实值得一读。

  篇二:

2015年昆明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昆明市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共8页。

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里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含1~6小题,共18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①在许多智者看来,读书乃是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

读孔孟之书,如品馥郁香茗,醒脑清心;诵唐诗宋词,若饮陈年佳酿,醇香无比;品四大名著,似回味往事,喻理醒世……在阅读中,使我们的心智得以增长,思想得到启迪,境界获得提升。

②读书的更高境界,是从阅读中领悟时代使命,进而笃行之。

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经历,况且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灵魂性格,构建一个社会共同的精神家园,奠定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

在五彩斑斓的中国传统文化园地里,影响深远的诸子学说,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气象万千的诗词歌赋……令人推崇备至,惊叹不已,也感召着一代代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

  ③一个浅薄、浮躁的民族是无法崛起的,也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阅读决定了一个..

  民族思维的深度,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意义非比寻常。

  1.请用正楷将语段中画线的内容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分)

  2.请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2分)

  

(1)醇香()

(2)笃行()(3)浮躁()(3)崛起()....

  3.第①②段中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

(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2分)..

  4.下面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

  

(1)妖娆绚丽承偌中流砥柱心旷神怡

  

(2)惊诧抉择儒雅悔人不倦人迹罕至

  

(1)改为

(2)改为

  5.选出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

()(2分)

  A.印度作家泰戈尔、美国作家海明威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都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B.《水浒传》故事情节紧张、生动、富有传奇性。

其中武松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

  柳、宋江智取生辰纲等故事脍炙人口。

  C.古典名著《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想象超凡,夸张神奇,赞

  扬了他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有散文《济

  南的冬天》、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

  6.按要求默写。

(第(6)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1分,共8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3),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4),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5)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用“,”的诗句表现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7)“烟”在古人笔下形态万千,所传达的诗情也不尽相同。

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烟”

  字的连续两句:

,。

  二、阅读理解。

(含7~21题,共36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诗歌赏析。

(第7题,2分)

  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要求回答问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分)

  

(二)阅读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8~12题。

(12分)

  甲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

  饶州路①大饥,米价翔踊②,总管王都中③以官仓之米定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