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8948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跷跷板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跷跷板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跷跷板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跷跷板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跷跷板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跷跷板教案.docx

《跷跷板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跷跷板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跷跷板教案.docx

跷跷板教案

跷跷板教案

跷跷板教案1

活动目标:

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培养幼儿排队走步的能力。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条布条。

游戏前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0――15米的平行线为河岸。

导入活动:

一、教师:

“老师跟小朋友们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好!

”老师扮演老鼠妈妈,小朋友们扮演小老鼠,现在我们先把这条布条塞到裤腰来,做老鼠的尾巴。

二、把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各组成一列纵列站在河岸(平行线)一边。

三、说明游戏规则:

教师扮演老鼠妈妈,小朋友扮演小老鼠,我们一起过小河,除了第一只小老鼠外,其余小老鼠都要抓住前面小老鼠的尾巴。

由第一只小老鼠带领走到对岸。

到了对岸也要排队站好,小老鼠过河之前还有两个要求:

⑴听到妈妈说:

小老鼠一起过河吧!

小老鼠才能过河。

⑵过河时,小老鼠一定要拉着前面小老鼠的尾巴,一个跟着一个走。

四、排队往回走。

(同样的规则和要求)

五、结束活动。

跷跷板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说儿歌,感受朗诵儿歌的乐趣。

2、初步感知高和低。

活动准备

挂图若干个跷跷板模型,活动前组织幼儿玩跷跷板。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导入。

师:

刚才我们去哪里玩了?

玩了什么?

你们觉得好玩吗?

二、教师出示大图,引导幼儿观察后提问:

图上有谁?

他们在玩什么?

跷跷板是怎么玩的?

三、教师出示自制跷跷板,边摆弄跷跷板边示范念儿歌。

师:

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小的跷跷板,我们一看,这个跷跷板长得和我们玩的跷跷板一样吗?

今天跷跷板也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听听,跷跷板里的儿歌都说了些什么:

“跷跷板,两边翘,翘一翘,翘一翘,高高低低真奇妙。

”这首儿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跷跷板》,小朋友在玩跷跷板的时候是怎样子的?

(一边高一边低)

四、学念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后提问:

师:

儿歌叫什么名字?

2、教师边摆弄跷跷板边和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师:

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念这首跷跷板的儿歌吧!

念儿歌的时候,老师大声念,请小朋友小声的跟着老师念,听听谁的声音最好听。

3、教师边用手演示边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师:

老师不仅带来了模型跷跷板,看,老师的手也能变成跷跷板哦,看看老师变成的跷跷板会不会念儿歌呢?

我们一起它好吗?

4、幼儿边模仿老师的动作边大声念儿歌。

师:

现在也请你们把自己的小手伸直,变成跷跷板,用好听的声音一起念儿歌吧。

五、一边念儿歌,一边做《跷跷板》游戏。

1、先请两名幼儿上来做示范。

师:

请大家想想:

还可以怎么变跷跷板呢?

(先请幼儿思考后教师再请一名幼儿上来做示范,边做边念儿歌)

2、请幼儿自发找朋友,两个为一组,集体一起边做游戏边念儿歌。

师:

请小朋友们找一个好朋友,两个两个一起上来做跷跷板的游戏吧,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做一边念儿歌。

六、发给幼儿跷跷板模型,边玩边念儿歌。

师: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很多跷跷板的模型,它们也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模型,一边玩一边和老师念儿歌吧。

活动延伸

刚才老师教给小朋友玩跷跷板的游戏,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出去外面玩跷跷板的游戏吧。

跷跷板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比较2--3种物体的轻重。

2、初步学习运用等量替换的方法感知、理解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

3、学习运用推理的方法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天平1台,玩具水果,教学挂图二。

2、形状不同的积木若干,幼儿用书第39页的操作材料。

3、幼儿已有使用天平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天平称量,感受不同物体的重量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天平,启发幼儿讲述天平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用天平称水果,实际感受水果之间的重量关系。

3、教师出示玩具水果,用天平称量,引导幼儿发现它们之间的重量关系。

4、引导幼儿观察、了解三种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推导、理解西瓜和苹果之间的重量关系。

二、引导幼儿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游戏"那组找得又对又快"。

三、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第39页《判断推理》中"给一样重的打勾"和"跷跷板"的练习。

活动反思:

在进行本课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出示图片跷跷板。

问大家:

玩过跷跷板吗?

现在出了一个问题:

只有你爸爸一起玩跷跷板,那你怎样把爸爸翘起来呢?

这个问题较具有激发性,学生能够较好的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发言。

有的同学说可以自己报一块大石头,或者再找一个伙伴。

这个时候,我强调一遍,只有你和爸爸,不能抱起她的东西,或者找一个同学。

这样同学们的思维就只能从爸爸,自己和跷跷板身上进行找了。

学生的思考方向被指引到这个较为情景较为单一的环境中,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的的思考。

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学生能够进行较好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下面的解决问题:

利用杠杆尺怎样能够将另一侧进行翘起。

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纷纷进行操作。

在操作之前我给出的问题是在位置3处,挂3个钩码,问在另一侧挂几个钩码才能够将另一侧的钩码进行翘起。

在操作的过程周中,学生在另一侧的挂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一个位置过一个,有的三三两两的挂。

总之他们的将我提出的问题解决。

但是这现象进行总结量化的时候就较为的复杂。

而学生不需要进行这样的复杂的学习。

至少不是全部需要这样复杂的探究。

现在看来,可以在指导实验的时候,指导个别现在的同学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汇报得出结论。

或者再探究之前将这个问题简化:

比如在另一侧只能在固定的位置挂钩吗,要求挂一位置,要么2位置,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明确的去操作了。

然后在提出较为简单的要求,但是实际操作较为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操作。

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因为学生进行进行较为长时间的操作,学生的实验跨越两节课。

我想在以后的安排中,要进行更为优化的安排效果会更好的。

跷跷板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片,较完整的讲述图中小动物玩跷跷板的经过。

2、学习词语:

高高兴兴;丰富词汇:

抛。

3、懂得同伴之间要互相分享的道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教育挂图4张,小图书每人1本

2、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有玩跷跷板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

小朋友玩过跷跷板吗?

玩得开心吗?

过度:

今天,我们要看一个故事,一个关于跷跷板的故事。

二、引导幼儿观察、理解,讲述图片内容

1、出示图四,直接引入

提问:

图上有谁?

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小白兔为什么哭?

2、出示图一,学习词语:

高高兴兴

(1)提问①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做什么?

(学习词语“高高兴兴”)

②小熊看见了,他会想什么?

怎么做?

(2)个别幼儿讲述图一。

3、出示图二、三

(1)提问①小熊是怎么做的?

(丰富词汇“抛”)

②为什么小兔会被抛到半空中?

(2)幼儿集体讲述图二、三。

4、揭示小兔哭的原因

提问:

结果怎么样?

三、幼儿自由讲述,师提讲述要求

1、运用所学词汇,按顺序完整讲述图片。

2、与同伴轻声分享讲述故事。

四、个别幼儿讲述,师幼评价、补充。

重点引导幼儿按顺序完整讲述图片,并为故事命名。

五、讨论:

在哪几幅图中小熊做得不对?

如果你是小熊,想要加入同伴的游戏,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跷跷板教案5

设计意图

在进行“动物王国”主题活动中,我们发现幼儿由于前期经验的'缺失。

常常会错误地认为“大的物体重,小的物体轻”。

为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经验,我以跷跷板为切入点。

设计了集体教学活动,并与区域活动有机融合,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记录来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物体问的轻重关系。

尝试在游戏情境中,引领幼儿积极地探索,快乐地学习。

自主地成长。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尝试操作并用计数形式来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记录表分析推理和判断物体间的轻重关系。

3.培养合作意识、分析观察能力,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事先玩过跷跷板游戏。

物质材料准备:

亲子制作“简易天平跷跷板”,师幼共同收集各种材质的小动物玩具和小动物玩具的图片。

教师示范用材料:

三个小动物(跳跳虎、小老虎和小狗)、示范用记录表一张(附后)、跷跷板示范图(同幼儿操作卡,附后)、简易天平一架、展示板。

幼儿操作用材料:

每3人一组,每组一架亲子制作的简易天平和一张记录表,每组一个篓子(里面有三个动物玩具,每组都不一样),自选跷跷板操作卡人手一张(图片可插入相应地方,方便幼儿改错),幼儿绘画的小动物图片若干,硬币、记号笔、篓子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引题

1.教师出示天平跷跷板:

最近,我们班的小朋友迷上了玩天平跷跷板。

这么有趣的玩具,不但吸引了我们小朋友,也吸引了许多小动物。

看,谁来了?

(跳跳虎来了)

2.教师引导语:

跳跳虎可喜欢玩天平跷跷板了,它一下子就跳到了跷跷板的一头。

咦,现在跷跷板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

二、操作探索:

怎样让跷跷板两边一样平

1.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语: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天平跷跷板的两边一样平吗?

(可以在跷跷板的另一头也放上东西)

教师:

跳跳虎找来了许多硬币,那要在跷跷板的另一头放多少个硬币两边才会一样平呢?

2.教师请一幼儿在跷跷板的另一头慢慢放上硬币,直到跷跷板变平衡为止。

(提示:

硬币要一个一个轻拿轻放)

3.点数硬币个数。

教师引导语:

现在跷跷板的两头一样平了吗?

刚才这位小朋友在跷跷板的另一头放了几个硬币呢?

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4.教师示范记录(小狗和小老虎后面的格子里先空着):

在跳跳虎后面相应的格子里写上数字“9”。

教师小结:

原来跳跳虎和9个硬币一样重。

三、小组合作,在操作中巩固10以内的计数

1.分小组合作探索。

①教师引导语:

许多小动物都想来玩一玩让天平跷跷板两边平衡的游戏。

在你面前来了哪些小动物,你认识它们吗?

如果把你面前的某一个小动物放进天平跷跷板的一头,那另一头需要放进去几个硬币才能使跷跷板两边一样平呢?

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

②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A.三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一个做记录员,记录操作结果,另两个是操作员。

B.一个操作员把小动物轻轻放进去,另一位操作员轻轻地一个一个增加硬币,直到天平两边一样平。

C.当天平跷跷板平衡的时候,三位小朋友一起数一数有几个硬币,记录员把硬币的个数记录到小动物后面的格子里。

2.幼儿分小组探索并记录,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数清楚硬币的个数,并把数字填写到小动物后面相应的格子里。

四、分析记录表,比较三个动物的轻重

1.观察分析记录表。

教师出示示范记录表:

刚才大家在操作的时候,老师也做了一张记录表,请你们看一看老师记录的是哪三个小动物?

表格上的三个小动物谁最重,谁最轻呢?

为什么你这样认为呢?

教师小结:

原来我们只要比较记录表上硬币的个数,就可以知道三个小动物谁最重谁最轻了,这个办法真好。

2.用两种不同的标记区分最轻和最重的动物。

教师引导语:

请你们也仔细看一看你面前的记录表,比一比,三个小动物谁最重谁最轻,请每组的记录员在最重的小动物前面的格子里画上“O”,在最轻的小动物前面的格子里打“√”。

3.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比较记录表上数字的大小并在相应的地方做标记。

五、运用记录表。

推理判断跷跷板两头动物的轻重关系

1.观察分析跷跷板图片。

教师引导语:

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好玩的跷跷板呢,如果在跷跷板的两头也坐着两个小动物,请你猜猜看,哪一头的小动物比较轻,哪一头的小动物比较重?

为什么?

(轻的一头会翘起来,重的一头会垂下去。

2.推理小动物在跷跷板两头的位子。

教师手指示范用记录单:

这里的三个小动物,也想坐上这个跷跷板。

仔细看一看记录表,想一想,你认为谁会坐在跷跷板的这一头,谁又会坐在跷跷板的另一头呢?

还有小朋友有不同的想法吗?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跷跷板图片的两头摆上相应的动物卡片,并适时追问:

你们同意这位小朋友的想法吗?

为什么?

4.幼儿自选跷跷板操作卡独立操作。

教师引导语:

请仔细看看面前的记录表,然后帮记录表上的小动物在跷跷板两头找到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