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_南方地区_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0869600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_南方地区_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_南方地区_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_南方地区_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_南方地区_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_南方地区_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_南方地区_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_南方地区_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_南方地区_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七章_南方地区_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南方地区》

一、单元主题

二、单元目标与内容

三、单元知识框架

四、单元内容情境设计

五、单元教学评价

一、单元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为“南方地区”。

核心主题:

本单元的核心主题是南方地区,主要包括自然特征与农业、“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单元从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入手,涉及了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以及自然环境等知识点,然后介绍了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优缺点以及解决措施,紧接着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优越地理位置,优越的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以及发展独特的水乡旅游;紧接着介绍了实行“一国两制”的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基本状况以及与祖国大陆紧密的经济联系,最后介绍了宝岛台湾的环境,丰富的资源以及对其独特环境适应的外向型经济。

从知识的结构来看,属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长江中下游平原,香港和澳门以及台湾的自然环境具有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的共性,但也具有地区的差异性。

因此本单元的的讲解可以层层递进,逐步深入,来讲解南方地区。

二、目标与内容

2.1课标要求和素养目标

本单元一共涉及4条课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3.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4.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香港、澳门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以及港澳与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

5.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台湾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以及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

综合思维:

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人地协调观:

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结合实例,描述不同区域的差异,说明区域联系和协同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区域认知: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运用地图归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认识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综合思维:

通过分析长江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认识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实践力: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培养综合分析区位优势的能力。

进行野外考察或运用相关资料,说明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景观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

举例说明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并结合资料说明长三角地区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香港、澳门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以及港澳与内地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增强区域联系的意识。

区域认知:

记住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组成,并分析其优越性;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人地协调观:

认识香港城市用地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综合思维: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密切联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台湾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建设特点,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以及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意义。

区域认知:

在地图上熟悉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主要城市;

综合思维:

知道台湾省的美称及相应的丰富物产;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点。

2.2学习目标

目标一: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目标二:

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树立地理学科素养,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目标三: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地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目标四: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通过分析长江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认识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目标五:

运用地图归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认识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举例说明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并结合资料说明长三角地区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目标六: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提升深度学习能力,培养综合分析区位优势的能力,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

目标七:

记住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组成,并分析其优越性。

目标八:

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

目标九:

认识香港城市用地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目标十: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密切联系。

目标十一:

在地图上熟悉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主要城市。

目标十二:

知道台湾省的美称及相应的丰富物产。

目标十三: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点。

2.3单元整体设计构想

1.本单元设计四个专题

专题一自然特征与农业

专题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专题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专题四祖国神圣的宝岛——台湾省

2.5单元整体构想

本单元涉及的知识点包括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祖国神圣的宝岛——台湾省,在知识结构上,从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入手,讲解南方地区再自然环境的共性,再讲解南方地区的三大地形区的区域和经济差异:

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水乡文化;香港澳门独特的制度以及与祖国内地密切的联系、台湾丰富的物产资源以及外向型经济。

2.6课时安排

专题一自然特征与农业(2课时)

专题二“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2课时)

专题三“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2课时)

专题四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2课时)

三、单元知识框架

四、情景与任务(课程设计)

专题一自然特征与农业

情景创设:

呈现“广东肠粉”“广西螺蛳粉”“云南过桥米粉”等图片,南方人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粉。

为什么南方人爱“嗦粉”,跟当地的环境有关系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多媒体展示“图7.3北方地区的地形图”,学生读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设置:

(1)请根据图中信息描述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小组探究活动1:

请根据书本P45-46和给出的信息,从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类型等方面分析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

学生读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问题设置:

(1)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有哪些?

(2)概括南方地区地势、地形特征。

(3)阅读一月气温分布图,归纳南方地区的气温特征。

(4)读年平均降水量图,归纳南方地区的降水特征。

(5)找出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归纳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6)总结归纳南方地区的河湖特点。

(7)我们观察到南方很多地区的土壤呈现红色,这是为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1)东部: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西部: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2)地形特征:

东部是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西部是高原和盆地。

地势特点:

东低西高。

(3)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

气温特征:

热。

(4)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为800mm以上,属于湿润区。

降水特征:

湿。

(5)有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湿热)。

(6)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7)湿热的环境发育了红壤。

补充:

四川盆地:

紫土;长江中下游平原:

水稻土;云贵高原:

喀斯特地貌;东南丘陵:

红土。

学以致用:

请从地形影响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①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②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的影响,而广州确受寒潮的影响。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①四川盆地北面有高山(秦岭、大巴山)阻挡。

所以从北面来的冬季风、寒潮难以影响到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平原,冬季风和寒潮长驱直下,所以气温较低。

②西双版纳位于云贵高原的南部,云贵高原阻挡了南下的寒潮;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受寒潮影响。

承转:

“广西螺蛳粉”“广东肠粉”“云南过桥米线”等原料是水稻。

南方人爱“嗦粉”跟当地的农业生产有关系吗?

探究活动2:

南方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有什么?

(提示:

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有利:

1.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

1.多为红壤,相对较为贫瘠2.季风气候不稳定,多旱涝灾害3.平原少,山地丘陵多,地势起伏大,难以保水

承接:

除了水稻,还有其他农产品吗?

探究活动3:

请说出我国南方地区都有哪些农业产品

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问题设置:

(1)例举南方地区一些主要食材,并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2)在图7.10中,完成这食材与其分布地区的连线,并解释原因。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1)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多样,河湖纵横,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各农业部门的发展条件都很优越,因此南方地区农产品种类繁多,食材丰富。

(2)

课堂小结:

主题2“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情景创设】呈现“长江三角洲”的视频,请同学们说说长江三角洲的印象?

同学们讨论:

繁华、古镇、水乡等

长江三角洲的这些特点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吗?

让我们这节课走进“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活动1:

读图思考:

请大家阅读课本50-51页内容,结合老师所给资料,试着从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河流四个方面来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问题设置:

(1)长江三角洲的范围是?

(2)阅读地图,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地形特征?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气候类型、特点以及优势是?

(4)看图总结河流的特点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1)范围:

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2)地形:

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3)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优势:

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4)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学以致用:

问题:

“鱼米之乡”的由来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米”: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充足,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产区;

“鱼”:

河湖众多,又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因此,被誉为“鱼米之乡”。

承接:

长江三角洲能够如此繁华,离不开优越的地理位置

活动探究1:

评价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位置的优越性

问题设置:

(1)长江三角洲交通位置有什么特点?

(2)长江三角洲交通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1)江海交汇之处

(2)

承接:

长江三角洲的繁华除了位于江海交汇之地,也离不开位于长江沿岸。

活动2:

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学以致用:

结合图片和下面文字,试着分析岷江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问题设置:

(1)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1)有利:

岷江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富的灌溉水源;岷江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不利:

岷江也可能带来洪涝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危害

(2)都江堰有效地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既能够提供发展农业的灌溉水源,还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承接:

展示“中国部分地区城市夜间灯光图”,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灯光越亮的地方,经济越发达,城市密度越大。

找出三大灯光密集的地区:

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其中长江三角洲是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中核心城市是上海。

上海对周边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上海给周边地区能带去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承接:

长江三角洲的繁华还离不开便利的交通。

合作探究3:

张予墨的家住在昆山,爸爸在上海工作,妈妈在苏州工作。

张予墨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要回到昆山的家。

下表列出了昆山到上海苏州的不同交通方式所需的时间。

问题设置:

(1)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张予墨一家人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不同?

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利弊?

(2)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1)工作地与居住地不同。

利:

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压力;弊:

增加了交通费用。

(2)发达的交通运输。

(同城效应)

补充:

同城效应

承接:

长江三角洲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名城、水乡风光、文化特色

介绍:

历史名城:

苏州古典园林、杭州西湖

水乡风光:

乌镇、周庄、西塘、同里

丝绸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等

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1.旅游资源数量多2.历史文化价值高3.水乡风光特色鲜明4.交通便利5.服务设施完善6.距离客源地近

课堂小结

专题三: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情景导入:

播放“我和我的祖国”视频,视频讲的是香港回归的场景。

我们这节课就走进香港和澳门。

问题设置:

(1)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是?

(2)香港和澳门的位置在哪里?

(3)香港和澳门回归之后成立了怎样的行政单位?

(4)实行了什么样的制度?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1)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2)

(3)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4)“一国两制”:

“一国”中国是统一的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思考:

算一算这三个地方的人口密度,并观对比三地人口稠密程度,你发现了香港和澳门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地狭人稠——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承接:

如何解决地狭人稠、拓展生存空间的呢?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承接:

请同学们讲讲“上天下海”的看法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建设高层建筑可以增加土地的利用效率,填海造地能够扩展生存的空间,这些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人多地少和问题,但是规划不合理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承接:

香港虽然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但是已开发的土地面积不足1/4,在已开发的土地中还保留有大片绿地,针对这种现象,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这种现象说明了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未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做到了高密度人口、发达的经济与高质量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对于内地的发展具有示范和启发作用。

承接:

虽然港澳两地人多地狭,但是港澳两地的经济却十分发达。

它们的经济各有什么特点?

这依靠的是什么呢?

香港的经济特点: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以及航运中心。

澳门的经济特点:

博彩旅游业。

被誉为“东方赌城”。

承接:

港澳两地的经济十分发达,这依靠的是什么呢?

思考:

请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港澳两地的经济十分发达,这依靠的是什么呢?

资料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

香港、澳门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南临南海,海陆交通便利,利于开拓内地市场,利于同世界各国进行贸易往来。

资料二:

祖国内地有力的支持

港澳与内地经济持续繁荣,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香港和澳门的优势分别是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祖国内地:

土地、劳动力、资源,并给香港提供日常生活消费品。

香港:

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

香港和祖国大陆的经济合作:

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承接:

随着经济的发展,祖国内地的制造业水平逐步提高,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香港则重点发展服务业。

因此,广东省和香港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

祖国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方式发生的变化。

请讨论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这种变化反映出祖国内地经济发展迅速,已不是单纯的资源和劳动力的提供地,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专题四: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情景导入:

呈现“乡愁”诗歌,诗中的我在哪里?

台湾的位置在哪?

呈现图7.41台湾省的地形图,总结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纬度位置:

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属于热带和亚热带。

范围:

台湾省的范围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

承接:

海峡两岸的人民有什么共同的愿望呢?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有哪些证据说明台湾省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呈现:

1.地理证据:

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

2.历史证据:

台湾,在我国史书中记载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来侵略。

3.血缘证据:

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

4.文化证据:

台湾和福建等省都信奉妈祖。

承接:

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怎么样?

呈现图7.41台湾省的地形,总结地形和地势的特点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地形特点:

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地势特点:

西低东高。

呈现:

台湾的最高峰:

玉山,海拔3952m。

呈现图7.41台湾省的地形,总结河流的特点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最长的河流:

浊水溪,河流受地形影响,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呈现图7.43台湾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总结台湾的气候特点。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气温:

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水:

丰富。

气候:

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承接:

几千年前,台湾岛迎来了第一批援助居民,请结合我们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帮他们解决一下问题。

合作探究1:

人口分布

问题设置:

第一批居民到达台湾岛之后,需要安营扎寨,请你为他们选择适合居住的地点,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原因:

西部沿海地形平坦

合作探究2:

物产分布

登上岛的第一批居民想对台湾岛进行开发,请你为他们选择这里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教师根据回答总结。

总结:

台湾东西差异

连一连

外向型经济

介绍台湾的经济发展

20世纪50年代:

农业和农产品加工→20世纪60-90年代:

出口加工工业→20世纪90年代:

高新技术产业

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课堂小结:

五、单元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自然特征与农业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回答问题、学案完

成情况及后期作业评价。

“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

1.能利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及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能分析长江对长三角地区的影响,以及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能利用地图归纳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说出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举例说明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并结合资料说明长三角地区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回答问题、学案完

成情况及后期作业评价。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能在地图描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组成,并分析其优越性。

2.理解香港澳门人多地狭的区域特点以及说出解决措施。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的密切联系。

回答问题、学案完

成情况及后期作业评价。

祖国的神圣宝岛——台湾省

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主要城市。

2.说出台湾省的美称及相应的丰富物产。

3.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特点。

回答问题、学案完

成情况及后期作业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