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856493 上传时间:2024-03-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知识点整理.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知识点整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知识点整理.docx

三年级下册

一、《中国古代寓言》                     

1.兴起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2.作品主题:

                            

关于学习的:

《纪昌学射》《孰能生巧》《活到老,学到老》:

告诉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绝对不能三心二意,学习没有年龄限制,但最后的学习时间是当下; 

       

关于做事的:

《刻舟求剑》《按图索骥》《楚人防虎》,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学会利用客观规律;

还有一些动物的:

《馋酒的猩猩》《鹬蚌相争》《螳螂捕蝉》等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目光要长远。

    

 

3.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方仲永:

一个不幸的儿童。

五岁的方仲永能够现场作诗,内容深刻,文采斐然。

可是父亲只顾眼前利益,整天带他拜访名流、富人,浪费了继续学习的时间,最后,方仲永慢慢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师旷:

春秋时期晋国的贤臣。

他虽然双目失明,但博学多才,智慧过人。

当晋平公问他已经年老的自己能否继续学习时,他巧妙地用蜡烛的光虽微弱但能照亮黑暗的道理,来告诉晋平公无论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晚。

只要有决心,就能够学有所成。

  

薛谭:

一个聪明好学的人。

他在老师秦青的指点下学习不久,就骄傲地认为自己已经学成了,因而要求提前毕业。

当听到老师为他送行时的歌声之后,他惭愧得无地自容,终于明白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后来,他刻苦钻研,虚心好学,终于也成了有名的歌唱家。

 

鲁班:

著名的能工巧匠。

他生在工匠世家,自己也十分努力,雕刻的东西都栩栩如生。

当人们只看到他雕刻的凤凰的雏形就升始嘲笑他时,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伤心失望,而是用最后完美的成果来证明自己。

曾子: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在孩子哭闹要跟着妻子出门时,妻子为了安慰孩子,许诺回来后杀猪炖肉汤给孩喝。

等妻子回来时,曾子已经在捉猪了。

本来是句妻子的玩笑话,曾子却当了真。

他认为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榜样,这样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二、《克雷洛夫寓言》                     

1.兴起时间:

19世纪初  

                    

2.作者简介:

克雷洛夫(1769-1844),全名伊力·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世界著名寓言家。

 克雷格天善于用特点鲜明的动物形象来表现各个阶层的人物的复杂性格,其寓言具有深刻的内涵,传达了在当时相对先进的思想,他的作品曾经成为19世纪上半叶最受欢迎的著作之一。

《克雷洛夫寓言》与《拉封丹寓言》以及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

3.作品的主要内容

《克雷洛夫寓言》一书搜集了克雷洛夫创作的数十篇寓言。

这些寓言中既有描写强权者的专横无理,揭露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狡诈伎俩的故事,如《狼与鹤》;也有表达对人民的同情,谴责贵族上层人物的故事;还有告诫人们取得成就之后,也不要得意忘形,更要懂得感恩的故事,如《树叶和树根》。

总之,克雷洛夫的寓言以一种极为短小的形式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深刻的现实性。

4.作品的主题

《克雷洛夫寓言》是克雷洛夫用寓言故事无情讽刺、揭露和抨击俄国沙皇及其统治阶级的罪恶,善意嘲讽俄国民众的一些陋习和劣根性的手段。

阅读他的寓言故事,我们不但能从中品味出人生折理 还能控掘出深刻的道德训诫意义。

  

      

5.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狐狸:

在《狐狸和葡萄》一文中,狐狸面对晶莹的葡萄明明垂涎不已,连眼睛都红了起来,却因为吃不到葡萄就丧气地说葡萄是酸的,吃了一定会酸倒自己的大牙。

作者对于葡萄的刻画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将狐狸那嫉妒、自我安慰的一面刻画得活灵活现,从而让我们看到了狐狸性格上的不足,并能由此及彼地联系自身实际,从中得到教育,受到启发。

   熊:

在《隐士和熊》中,熊和隐士是好朋友,隐士躺在草地上睡觉时,熊出于好心在旁边帮朋友赶苍蝇,它一心一意想把苍蝇打死,就抱起了一块大石头守着。

等苍蝇落在隐士额头上时,它用石头向苍蝇砸了过去,却连朋友也一块儿砸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助人为乐也需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杰米扬:

在《杰米扬的鱼汤》中,杰米扬热心好客,邻居福卡来家做客,他非常热情地拿出鱼汤来招待客人,不停地劝说邻居喝鱼汤,使得邻居福卡觉得那天的鱼汤对他来说是一场灾难,再也不愿意到杰米扬家做客。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三、《伊索寓言》                        

1.兴起时间:

古希腊时期 

            

2.作者简介

伊索,相传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豕,与克雷洛夫、莱辛和拉封丹并称为世界四大寓言家。

据传说,伊索为奴隶出身,但是因其渊博的知识,聪明的头脑最终得到别人的尊重,后来获得自由。

在获得自由之后,伊索一边环游世界,一边将生动有趣而又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传播到全世界,后来被德尔斐人杀害。

伊索去世后,后人将其创作的寓言以及古希腊流传的很多寓言故事汇编成册,于是形成今天的《伊索寓言》的雏形。

3.作品的主要内容

《伊索寓言》精心选择了大量的寓言故事,而且故事主人公大多是活灵活现的动物,其中含义深刻隽永,行文生动,语言平实,在生动的故事当中告诉了我们相当深刻的人生哲理,对我们的成长和学习都深有益处。

《大力神和车夫》告诉我们,从来都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奋起抗争,才能摆脱困境;《风与太阳》告诉我们,无论是要劝说别人改正错误,还是要劝说别人养成好的习惯,像阳光一样温暖的语言,往往要比像寒风一样无情的批评更能深入人心。

4.作品的主题   

《伊索寓言》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古老,影响力最大的寓言故事集,因其寓意深刻、形象生动,一直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本书撷取的绝大部分是动物之间的故事,同时也不乏各种职业、身份的人物乃至各种自然现象的故事。

在动物以及自然现象故事部分,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赋予了动物以及自然现象某种鲜明的性格,同时通过一系列妙趣横生的故事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在涉及人物的故事当中,作者以笔触鲜明、情感真挚和具有鲜明代表性见长。

 本书成书时间虽然距离我们十分遥远,却蕴含着足以让所有小朋友受益一生、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的哲理。

5.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渔夫:

《渔夫和鳗鱼》中的主人公。

鳗鱼企图迷惑渔夫,让渔夫放过自己,但是渔夫不被鳗鱼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希望,而是冷静地做出自己的判断,踏踏实实地把握眼前所得,并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不至于空忙一场。

农夫:

《农夫和蛇》中的主人公。

农夫是一个因怜惜毒蛇而遭难的典型。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却滥用了善良。

农夫用血的教训向人们表明,我们要善良,但是也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对待和我们同样善良的人,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恶人,不能有任何的怜悯和宽容,不然最后受伤害的一定是我们。

野驴:

《野驴和狼》中的主人公之一。

野驴受伤了,走路一瘸一拐,又遭遇了狼。

但是,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下,面对要吃自己的狼,野驴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沉下心来与狼周旋。

野驴告诉狼,自已已经丧失了反抗的能力,但是希望在死之前,狼能帮忙把自己蹄子上的刺拔出来。

趁着狼为自己拔刺的时候,野驴一脚踢死了狼,救了自己的命。

这告诉我们,面对危险,不要慌张,也不要绝望,而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四、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寓言《掩耳盗铃》告诉人们(  )。

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骗自己。

2.《田忌赛马》中,田忌在第三局用(  )对齐威王的下马。

(中马)

3.克雷洛夫是世界上杰出的(  )作家之一。

(寓言)

 4.《蚂蚁》这个故事描述的是真实生活中的哪一类人?

 (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人。

5.《克雷洛夫寓言》中,下列哪个故事表达了真才实学的人往往十分谦卑谨慎,从不张扬的道理?

(  )(《两只桶》)

6.《伊索寓言》里《农夫和蛇》中的蛇醒后(   )。

(把农夫咬死了。

7.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仅凭经验的故事是(  )。

(《驮盐的驴》)

8.在《狼和杜鹃》中,狼说路的尽头是天堂一般的地方,那里的人温和得像(   )(羊羔)

9.在《树叶和树根》中,树叶在跟(    )吹嘘自己。

(轻风 )

10.在《狮子分猎物》中,狮子把猎物都分给了(  )。

(自己)

11.(   )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同步,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

( 刻舟求剑 ) 

12.(   )比喻自已欺骗自己。

(掩耳盗铃)    

13.《老鼠和猫》这个故事说明,聪明人(    ),不会再受伪装的欺骗了。

(吃一堑,长一智)

14.在《狗、人、猫和鹰》中,(    )才是最守信用的。

(狗)

15.《狗的友谊》中,巴尔博斯和波尔康因为(   )翻脸撕咬。

(一根骨头)

(二)判断题。

1.《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甘蝇。

( 错 )

2.蛇换了一身新皮,想和农夫做朋友,结果农夫同意了。

( 错 )

3.《杰米扬的鱼汤》中,杰米扬的邻居福卡不喜欢喝鱼汤。

(错)

4.猴子最后成功地捞起了掉到井里的月亮。

(错)

5.每天坐在树桩旁等待兔子的宋国人的土地都荒废了。

(对 )

6.《猫和梭子鱼》中,梭子鱼最后死了。

(错)

7.《伊索寓言》中记载的主要是古埃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

(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