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30848270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docx

《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docx

高质量建设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弱有众扶”公共服务市域标杆建设,努力让每一个生活在**的困难群众享受有质量、有温度、有尊严的基本生活保障,根据**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目标要求,坚持党建统领、统筹协同、数字赋能、需求牵引的原则,高质量推进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有效形成救助资源整合、多跨协调畅通、供需精准匹配、帮扶智慧有感的“甬有共扶”新格局,让困难群众享有更稳定的收入、更优质的服务、更均等的发展机会,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固本强基。

二、总体规划

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简称“助联体”,是集救助帮扶力量汇聚、资源统筹、队伍培育、场景体验、窗口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甬有共扶”核心载体。

在高质量建设助联体进程中,各地民政部门要以困难群众的需求和服务为基础,以协调整合为主要机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有效打破传统社会救助服务制度效率低、人力成本高、资源碎片化等固有范式,在区(县、市)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横向联动社会救助职能部门、特殊群体救助单位、惠民补贴相关单位、服务类社会力量,有效统筹、协调、整合、调配各类救助资源,以数字化、系统化的理念推进部门高效协同、为民智慧服务;纵向贯穿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搭建救助服务网络(中心、站、点),形成社会救助“应救尽救、无盲区、全覆盖”的工作新格局。

——到2023年底,100%以上的区(县、市)建成标准化的县级助联体,其中1家及以上县级助联体达成省级标杆;乡镇(街道)助联体服务站覆盖率达40%;村(社区)助联体服务联络点覆盖率达20%;基本实现各方力量的有效集结,初步建立“救助+慈善”无缝衔接帮扶机制,形成八大特色善扶工程,常态化服务项目达120个以上。

——到2024年底,区(县、市)县级助联体提档升级,其中3家及以上县级助联体达成省级标杆;乡镇(街道)助联体服务站覆盖率达80%;村(社区)救助服务联络点覆盖率达80%;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建设,实现“聚能赋能释能”的高效运转;形成一批品牌化优质服务项目。

——到2025年底,县级助联体全部达成省级标杆,实现六大平台高水平运转;乡镇(街道)助联体服务站覆盖率达100%,村(社区)救助服务联络点覆盖率达100%;形成20个以上优质品牌服务项目,切实打响“甬有共扶”助联体金字招牌。

三、建设标准

(一)县级助联体建设要求

1.选址。

应选择在服务对象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沿街区域,具备建筑的底层独立门面,方便群众出入。

有条件的地区场所应独立建设,面积应达200平方米以上;与困难群众帮扶服务中心、民生综合服务中心、社会救助中心、慈善基地、社会组织发展示范园、社会工作总站等单位机构合署共建的,面积应达到300平方米以上。

2.标识。

县级助联体标识设置应遵循视觉传达效果,在主入口醒目处设置显著的“××区(市、县)社会救助服务联合体”标识,给过路行人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同时将全市统一制定的助联体标识铜牌悬挂在主入口处。

3.内部功能设施。

按照“1窗+X功能区”设置要求,在主入口厅设置开放式(环岛式)“1窗”,供来访群众开展咨询及社会救助申办服务;按照困难群众、社会群众、群团组织、爱心人士等各类主体需求合理布局“甬有共扶”成果展示区、培训议事区、常态化办公区、群众体验区等相关功能活动区,形成综合研判、需求帮扶、参观展示、项目对接等功能环线,达到主动、精准、温暖、长效、智慧的救助服务特色。

与其他单位机构合署共建的,应实现高度融合的要求,杜绝出现“一个站点两张皮、元素相互隔离”的情形。

4.人员配备。

县级助联体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2名、兼职工作人员若干名,结合入驻单位轮值、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配置。

(二)镇(村)级助联体服务站(点)建设要求

1.选址。

应当结合本级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社会工作站、爱心驿站、社区服务中心等进行整(融)合建设,达到高度融合的要求。

其中,镇级助联体服务站不少于50平方米,有条件的村(社区)可结合实际进行村级助联体服务点实体化建设。

2.标识。

镇(村)级助联体服务站(点)应命名为“××乡镇(街道)助联体服务站、××村(社区)助联体服务点”,将统一定制的助联体标识铜牌悬挂在助联体门口醒目处。

3.内部功能设施。

按照实际需求设置困难群众救助申办、需求收集、帮扶反馈和社会帮助力量综合培训等功能区域。

4.人员配备。

镇(村)级助联体服务站(点)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专职,也可由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驻点社工、村(社区)干部、党员、村(居)民代表、网格员等兼任。

四、运行要求

按照救助力量有机联合、社会资源广泛集结、智助体系全面构建、运行机制科学顺畅、社会救助迅即高效、赋能帮扶持续立体的整体要求,高水平达成县级助联体“六大平台”功能。

(一)集结帮扶力量的统筹平台

按照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等力量实现救助力量的有机联合、优势互补。

1.有效联动帮扶力量,通过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救助部门轮值等方式将政府救助、慈善帮扶、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力量凝聚形成合力。

2.有效撬动社会力量,通过常态化登记征集社会力量、帮扶项目路演等方式将社会组织、慈善组织、企事业单位、爱心人士的物资、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志愿服务、技术培训、创业就业等各方力量予以汇集建立信息库,实现社会资源深度联合。

(二)构建困难群众的帮扶平台

以创新完善社会救助服务制度为指引,实现集成化服务制度、清单化服务制度、标准化服务制度“三化制度”生根落地。

1.深化集成化服务,实施社会救助申办代办、服务申领、政策咨询等服务,持续拓展社会救助等民生救助补助事项“一件事联办”;推动浙江省大救助系统与浙里有善信息系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实现“救助+慈善”救前查询、对象推送、救后反馈、无缝衔接的集成服务新格局。

2.深化清单化服务,按照“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梳理建立“服务资源供给库”和“困难群众需求库”两张清单,向困难群众常态化提供居住环境改善、精神慰藉、家庭支持、社会融入等方面优质帮扶清单和依靠“浙里救”APP、81890服务热线、现场登记方式形成的需求清单。

根据清单内容,围绕住房、教育、医疗、就业、敬老、心理、微心愿及综合帮扶八大维度,形成八大特色善扶工程。

3.深化标准化服务,按照“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好评”的社会救助服务闭环要求,对服务项目实施情况开展全程监测评价,按评价情况动态调整优化服务项目,实现救助服务优质可及。

(三)研判社会救助的决策平台

依托省大救助信息系统建立具备数据集成、系统分析、智能研判和互联互动功能的社会救助决策指挥中心。

1.议事会商,定期召集社会救助领导小组成员联络员会议,对社会救助政策、重大问题等事项开展议事会商,解决实际问题。

2.工作机制,建立简约顺畅的执行机制,统筹规划辖区内社会救助整体工作目标,实现应急救助预案化实施、基础救助智能化运转、群体帮扶项目化运行。

3.综合指挥,统筹推进辖区内社会救助工作项目,落实工作保障,协调形成合力。

4.监督管理,制定社会救助工作及服务项目评价办法,对下级助联体服务站(点)进行绩效考核、工作评价。

(四)聚能赋能释能的培育平台

建立常态化救助帮扶主体交流培训机制,实现赋能帮扶持续立体。

1.聚能培育,依托部门轮值制度定期开展工作专业培训、政策培训、系统应用培训,实现救助帮扶队伍力量培育。

2.赋能增能,根据困难群众精准画像分类实施救助对象赋能增能,开展专业化培训,增强困难群众自我造血功能。

3.释能反哺,充分调动辖内困难群众中富有余力人员的积极性,引导组建一支或数支志愿帮扶队伍,在能力范围内实现反哺社会的良性互动。

(五)宣传救助成效的展示平台

为使社会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救助工作的意义、成效和贡献,将政府救助、品牌项目、帮扶力量予以充分展示。

1.政府救助展示,通过公开统计数据、救助案例、救助人员感言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政府救助工作成效,扩大社会关注和影响力。

2.品牌项目展示,对八项特色善扶工程中深受困难群众好评的优质项目加以宣传,充分展示成果,形成品牌效应。

3.帮扶力量展示,对慈善基金、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社会救助予以展示表彰,激励他们持续参与社会救助帮扶。

(六)形成心心向党的引领平台

在助联体平台有效弘扬党在困难群众帮扶工作中的光辉与伟大。

1.提高党员干部参与度,将助联体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站点,引领党员了解、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组织成为引领平台的核心力量。

2.提升社会群众认同感,在平台上加强对党员在困难群众帮扶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事迹宣传,让困难群众在内的社会大众了解党的光辉与伟大,引领更多人跟随党走向未来。

五、考核测评

为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救助事业的**样板,我市将高质量建设助联体作为推动“甬有共扶”高水平发展的核心抓手,按照助联体的“工作保障、工作开展、工作效果、资金管理”四大领域制定考核评价体系(详见附件1),通过量化指标体系充分检验助联体工作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各地要对标对表,逐步完善助联体设施设备,达到高水平运营,高标准完成考核测评要求。

六、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高度重视,把助联体作为推动实现困难群众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实践平台来打造。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践,拓展功能,细化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助联体运营工作机制。

(二)加强经费投入。

各地要加大政府财政资金对助联体建设和运营以及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积极引导社会慈善资金投入支持救助服务项目建设和实施,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入的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三)加强技术支撑。

依托“弱有众扶”信息系统,在县级助联体形成当地社会救助数字指挥决策中心,持续扩展“社会救助一件事”联办事项,开展低收入对象风险预警监测处置,及时掌握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需求和实际执行情况等,开展精准施策,实现智慧救助与助联体平台高度融合。

(四)加强实际运作。

各地要以困难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合理调配资金、物资和工作力量,有效运用助联体的六大平台功能,切实形成社会救助帮扶合力。

(五)加强舆论宣传。

各地要及时向社会公布更新助联体工作动态信息,积极宣传助联体中发生的温暖故事,提高社会救助的认知度和知晓度,增强公众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参与度和信任度,推动更多力量积极投身到帮扶工作当中,在社会上营造“甬有共扶”可感知的美好图景。

附件:

附件:

1.康养联合体服务工作流程图

2.康养联合体建设设施设备推荐清单

3.康养联合体建设申请审批表

4.康养联合体服务对象康复护理服务申请表

5.康养联合体服务对象康复护理评估表

6.康养服务项目清单(参考价格)

附件1

康养联合体服务工作流程图

康养联合体建设单位受理

康养联合体建设单位开展专项评估并反馈评估结果

符合康复训练,医疗机构出具康复处方

不符合康复训练,退回申请

康养联合体建设单位制定训练计划并建立康复训练档案

康复训练实施

(康复师、护理员等)

服务对象提出康复训练申请

康复效果评估

附件2

康养联合体建设设施设备推荐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序号

设备名称

1

步行测量贴纸

17

各类扶手

2

视力灯箱

18

适老沙发

3

办公桌

19

适老茶几

4

办公椅

20

更衣柜

5

适老方桌

21

换鞋凳

6

适老椅

22

防撞条

7

适老餐具

23

体重秤

8

文件柜

24

PT凳

9

双摇护理床

25

PT诊疗床

10

床头柜

26

隔帘

11

团体认知套装

27

体温枪

12

角度尺

28

血压计

13

上肢功能评估系列

29

血糖仪

14

坐便器

30

药品柜

15

台盆

31

适老长方桌

16

坐浴设备

32

训练用阶梯

序号

设备名称

序号

设备名称

33

平行杠

51

电动直立床

34

OT综合训练工作台

52

上肢电动康复训练器

35

站立架

53

下肢电动康复训练器

36

轮椅

54

扩胸康复训练器

37

下肢功率车

55

躯干稳定康复训练器

38

可折叠步行训练器

56

股四头肌康复训练器

39

减重步态训练仪

57

髋部康复训练器

40

重锤式手指肌力训练桌

58

健康一体机

41

放松按摩器

59

体位床

42

肋木架

60

红外线治疗仪

43

双阶助行器

61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

44

沙袋

62

中频干扰电疗仪

45

哑铃

63

吞咽神经电刺激仪

46

踝关节矩形板

64

智能熏蒸仪

47

腋杖

65

温热式低周波治疗仪

48

四角拐

66

橡胶坡道

49

智能拐杖

67

标识标牌

50

手功能训练器

68

方案评估设计

注:

未在以上清单中列明的设施设备以及各类功能用房装修装饰的改造,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遵循“一院一案”的原则,设计合理的实施方案。

附件3

康养联合体建设单位申请审批表

单位名称

成立时间

详细地址

服务内容

负责人

联系电话

建设方式

康养人员数量

(图纸及方案可附件)

以下内容由相关审批部门填写

乡镇(街道)意见:

签字(章):

年月日

区民政部门审批意见:

签字(章):

年月日

附件4

康养联合体服务对象康复护理服务申请表

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方式

年龄

性别□男□女

家庭联系人姓名

与申请人关系

联系方式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家庭经济状况

□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家庭

□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其他老年人

服务对象类型

□失能、失智老年人□中风后遗症老年人

□出院后病情稳定需要在家里康复的骨折、关节更换等老年人

□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康复护理服务介入的老年人

享受医疗保险情况

□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享受其他保险□无医疗保险

康复服务意向项目

□平衡能力训练□肢体功能训练□认知功能训练

□传统保健康复□心理疏导□康复知识普及□其他项目

申请理由

申请人或监护人:

(签字或按手印)

年月日

附件5

康养联合体服务对象康复护理评估表

姓名:

评估地点:

评估时间:

注意:

以下项目根据评估对象或者陪护者陈述以及相关体格检查后记录,部分资料参考既往门诊/住院病历及出院小结等。

目录A

被评估人基本信息表

A1被评估人基本资料

A1.1第次评估

A1.2姓名:

A1.3身份证号:

A1.4性别:

□男□女

A1.5年龄(周岁):

A1.6身高(cm):

A1.7体重(kg):

A1.8民族:

□汉族□少数民族(族)

A1.9是否是本地居民:

□是□否

户籍状况:

□城镇□农村

文化程度:

□文盲□小学□初中□高中/技校/中专□大学专科及以上□不详

婚姻状况:

□未婚□已婚□丧偶□离婚□未说明的婚姻状况

医保类型: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其他

主要经济来源(单选):

□子女补贴□亲友资助□退休金/养老金□其他补贴

居住状况:

□独居□与配偶/伴侣居住□与子女居住□与父母居住

□与兄弟姐妹居住□与其他亲属居住□与非亲属关系的人居住(保姆)□养老机构□护理机构□医疗机构□其他

居住在:

楼层是否有电梯:

□有□无

居住处是否有环境上的障碍影响到日常生活:

□无□有(请勾选或填写具体障碍)□室内无扶手□被评估人活动范围有阶梯(去吃饭、就寝、去厕所、室内外移动等地方有阶梯)□被评估人使用轮椅或助行器,在室内走动有阻碍□其他

A2主要照顾人和次要照顾人基本信息

A2.1被评估人是否有主要照顾人(主要照顾人指为被评估人提供照顾最多的家人、亲属、保姆)□有□没有(若选择“没有“,跳答目录B)

A2.2主要照顾人姓名:

A2.3主要照顾人与被评估人关系:

□配偶□子女□其他亲属□保姆□其他

A2.4主要照顾人性别:

□男□女

A2.5主要照顾人年龄:

A2.6主要照顾人联系方式:

A2.7次要照顾人姓名:

A2.8次要照顾人与被评估人关系:

□配偶□子女□其他亲属□保姆□其他

目录B

被评估人多维度评估

B1被评估人的综合情况

B1.1一般情况:

□卧床□轮椅□助行□自主行走

B1.2精神状态:

□正常□淡漠□亢奋□躁动□紊乱

B1.3意识水平:

□正常□嗜睡□昏睡□昏迷

B1.4生命体征: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呼吸次/min

B1.5感觉功能:

□正常□浅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

B1.6外周肌肉:

□正常□萎缩□功能障碍

B1.7肌力测定:

左上肢:

□5级□4级□3级□2级□1级□0级

左下肢:

□5级□4级□3级□2级□1级□0级

右上肢:

□5级□4级□3级□2级□1级□0级

右下肢:

□5级□4级□3级□2级□1级□0级

B1.8肌张力:

□正常□降低□轻度增高□明显增高

B1.9吞咽功能:

□正常□极少呛咳□偶尔呛咳□反复呛咳□不能进食

食欲:

□正常□减退□拒绝进食□进食困难

营养不良:

BMI:

□正常18.5-23□轻度17-18.4□中度16-16.9□重度<16□其他

腿围(不知体重和身高情况下采用):

□营养不良<31cm□其他≥31cm

压伤:

(可多选)□无□1期□2期□3期□4期□不可分期□深部组织损伤

跌倒风险:

□无□有

衰弱情况:

□强壮□衰弱前期□衰弱

疼痛:

□无痛□有点痛□轻微疼痛□疼痛明显□疼痛严重□剧烈痛

疼痛行为评估量表(无法配合完成评估时采用)□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

B2躯体情况

B2.1躯体疾病史(可多选):

□无□有:

□1.高血压□2.心脏病□3.糖尿病□4.心力衰竭

□5.帕金森综合征□6.老年痴呆□7.脑卒中(中风)□8.恶性肿瘤

□9.甲亢/甲减□10.呼吸衰竭□11.肾脏衰竭□12.下肢骨折

□13.癫痫□14.肝硬化□15.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16.类风湿性关节炎□17.慢性阻塞肺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

其他:

(评估员填写)

B2.2遗留症(可多选):

□无□有

□1.大小便失禁□2.脑血管意外□3.心功能不全□4.肢体瘫痪

□5.静脉血栓□6.肺部感染□7.尿路感染□8.糖尿病

□9.癫痫发作□10.严重心律失常□11.周围神经损伤□12.多重用药

□13.晕厥□14.失眠

B2.3长期置管(可多选):

□无□有

□1.腹腔引流管□2.胃造痿管□3.PICC置管□4.留置导尿管

□5.鼻饲管□6.气管套管□7.膀胱造痿□8.其他

B2.4延续护理:

□不需要□需要

B2.5本次检查特殊情况简要说明,对重大疾病史和近1年疾病治疗情况进行概述(重要诊断、重要检查),外伤、脑梗死、脑出血发病后6月后再评估。

B3日常生活活动评估

B3.1进食

□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

□需部分帮助(进食过程中需要一定帮助,如夹菜、协助把持餐具)。

□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或有留置营养管。

B3.2洗澡

□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洗澡过程。

□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

B3.3修饰

□可自己独立完成,独立洗脸、梳头、刷牙、剃须。

□需他人帮助。

B3.4穿衣

□可独立完成(系开纽扣、拉链、穿鞋等)。

□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系扣/鞋带、拉拉链)。

□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B3.5大便控制

□可控制大便。

□偶尔失控(每周次),或需要他人提示。

□完全失控。

B3.6小便控制

□可控制小便。

□偶尔失控(每周次),或需要他人提示。

□完全失控,或留置导尿管。

B3.7如厕

□可独立完成。

□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去厕所、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

□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B3.8床椅转移

□可独立完成(可用辅助器)。

□需部分帮助(小帮助)(为保安全需1人搀扶或语言指导)。

□需极大帮助(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和帮助,2人以上帮助)。

□完全依赖他人(需2人以上帮助,或用提升机,不能坐起)。

B3.9行走

□可独立在平地上行走45m。

□需部分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过度衰弱、视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具)。

□需极大帮助(因肢体残疾、平衡能力差、过度衰弱、视力等问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