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与管理知识讲义.pptx
《财务与管理知识讲义.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与管理知识讲义.ppt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与管理介绍两方面的内容一、财务与会计的职能二、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财务会计的职能会计的职能是什么,会计的职能是什么,了解了会计的职能才能对财务工作进行正确的评价,就是目前会计工作到底干的怎么样,称职不称职。
总经理,各职能部门才能够理解并配合、支持财务部门充分、有效地发挥其职能。
可能我们日常看到的财务部门干的活就是,记帐、算帐、报费用、出表、发工资。
然后就是特别死板,钱难借,帐催急,手续卡的严。
财务上为什么给人的印象比较死板生硬,我认为主要是财务部门可自由裁量处理的业务很少。
资金对于企业最重要,最敏感。
财务部门的规章制度最多,财务部门几乎每项业务都明确的标准规定,都有鲜明的是非对错的取向,一笔费用该不该报,该往那里入帐,一笔该出还是不该出,规定很明确,没有回旋的余地。
财务与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营管理中具备的功能。
会计是经营活动的信息中心,是管理的中枢,是决策的高参会计有三方面的职能,既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经济监督职能;会计的参与决策职能。
一、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的反映职能主要是利用会计本身特有的方法,将复杂的经济活动通过归集、整理、分析,从而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为管理者提供财务信息。
会计是信息加工中心,要将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书面记录(包括各种原始凭证如发票、入库单、费用报帐单等),运用会计特有的方法,遵循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对这些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汇集。
会计对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要有完整的和连续的记录,并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提供系统的数据资料,以便于全面掌握经济活动情况,考核经济效果。
形成能够全面、准确、综合反映一个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报表(就是财务部门的产品)。
也就是每个月我们总经理所看到的报表。
实际是两张表,即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后面的表都是解释和补充。
资产负债表为经营决策者提供特定时点,企业所拥有的各项资产,以及这些资产的来源。
为经营者判断,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不良资产,流动资金的情况已在财务例会进行介绍,各公司财务经理可汇报。
利润表是一定时期企业经营成果的反映。
将经营状况与计划与上年同期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为下一步纠正偏差,采取决策措施,提供依据。
财务报表也作为考核经营管理人员的依据。
如果财务不能够正确核算,财务报表不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
怎么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怎么去纠正偏差。
要完成信息加工过程需要领导的支持和供、产、销各部门的配合,因为许多原始财务数据和资料都依赖于这些部门能够准确、及时的提供。
如要完成月末的财务核算,技术部门要及时提供精料成本,产品的定额成本。
生产部门要提供产量数据,原料的理论消耗数据,电力消耗数据。
仓库部门要配合进行盘点,要提供领料数据,要及时办理入库。
采购部门要及时索取发票,办理采购入帐,要定期核对往来。
销售部门要及时准确的提供销售折让(销售返利)数据,提供业务员工资数据等。
财务部门才能够正确、及时地完成财务核算,实现会计的反映职能。
财务部门不能正确履行会计的核算职能,我财务部门不能正确履行会计的核算职能,我认为原因有两方面:
认为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财务部门自身的原因:
财务人员素质低,业务能力差,不能够正确及时地完成核算工作;再就是财务人员责任心差,粗心大意,工作积极性不高,发生核算错误。
二是财务人员屈从压力,不能正确核算。
很典型的就是某些上市公司业绩不佳,如果三年亏损将面临摘牌,铤而走险,会人为的粉饰会计报表。
如果老板给职业经理人下达指令,不能在三个月内扭亏,将面临撤职,也存在很大的报表不实的风险。
另外如果经营者报酬与经营成果存在较高的提成比例,也存在很大的粉饰报表的风险。
粉饰报表最终结果是,资产不实、坏帐增加、费用挂帐。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加以控制和指导,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监督除货币监督,还有实物监督。
会计监督的内容,是从本单位经济效益出发,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进行的全面监督。
会计监督必须根据计划、预算、定额以及各种有关规章制度等,通过对经济、业务的核算、分析和检查来实现。
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或预算管理,维护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保护企业的财产物资,合理使用资金,促进增产节约,提高经济效益。
监督职能与反映职能是并行的,不是割裂的,他们是相符相成。
是在经营会计核算的同时很自然的完成了会计监督。
主要是在原始数据采集过程中形成的监督,因为会计要对经营活动进行反映,所有经营活动都要留下书面的交易轨迹。
比如说一个职工办理业务,报帐是单据只要应当能够反映:
交易时间、经办人、授权人、地点、内容、金额。
然后财务部门进行审查,审查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和真实性。
首先看看你干的或是否合法,合法就是看是否符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经过授权批准。
合理就与经营活动的实质是否相符。
原始的财务资料和单据有两种原始的财务资料和单据有两种,即内部单据和外部单据,在这两者之间,财务人员更注重外部单据,因为外部单据首先是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其次从证据的说服力角度,外部单据比内部证据更能证明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因为要造假,外部单据的难度要远大于内部单据。
如采购货物帐时如采购货物帐时,会计要根据合同、过磅单、入库单、化验单、发票、报损单和领导签字才能入帐,才能确认采购形成,财务部门在报帐的同时也完成了对采购业务的全面的监督过程。
要不按这走,就回出现漏洞。
费用控制费用控制:
首先看这类费用有没有标准,如果有标准,要对照标准审查费用发生是否合法;如果没有标准要看是否有预算,如果有预算审查是否在预算内,突破预算是不合法。
如果标准和预算都没有,或者超过标准、预算的,要经过特批。
其他如个人借款、赊销等都有政策其他如个人借款、赊销等都有政策。
三、参与经营决策职能所谓决策,就是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决策在现代化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得最大效益,决策失误将会造成重大损失与浪费。
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而预测与决策都需要掌握大量的财务信息,这些资料都必须依靠会计来提供。
因此,为企业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奠定基础的参与决策的职能,是会计的一项重要职能。
(五)、会计参与经营决策的职能:
会计参与经营决策的职能:
企业在对外投资上需要财务给予决策支持。
对未来的经营情况的预测,也需要用历史的财务数据。
财务参与决策主要是财务分析和财务的预测工作。
上个月开财务例会,专门进行了财务分析培训,就是为经营决策者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固有的职能就是反映、监督与参与经营决策,而会计要发挥这些功能,就必须进行预测、计划、记账、算账、分析、控制、检查、反馈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应当指出,从预测到反馈,各个工作环节综合地体现着反映、监督和参与经营决策的职能,而不是一个工作环节孤立地只和某一项职能相联系。
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内部控制正在现在企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是建设法制企业,现代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最为有利的武器。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是企业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内部控制包括企业为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与步骤,还包括为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或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就需要相应的内部控制。
二、内部控制应当达到的基本目标1、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
2、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3、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护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
4、规避和防范风险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行业、上级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三、内部会计控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1、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
2、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力。
3、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4、内部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5、内部控制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如小企业会计与出纳的岗位设置。
6、内部控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四、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1、职责划分要求对某类交易涉及的各项职责进行合理的划分,使每一个人的工作能够自动地检查另一个或更多人的工作。
也就是不相容的岗位要相互分离。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要求单位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不相容职务主要包括:
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职务。
职责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及时发现在执行所分配的职责时所产生的错误或舞弊行为,从控制的观点看,如某员工在履行其职责的正常过程中就可能发生错误或舞弊,并且内部控制又难以发现他的舞弊,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些职责是不相容的。
对于不相容的职责必须实行职责划分。
但一定要注意,在互相牵制过程中各部门必但一定要注意,在互相牵制过程中各部门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各环节同步协调,要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各环节同步协调,要避免机械做法,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避免机械做法,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无端增加成本的现象。
率,无端增加成本的现象。
大公司和小公司执行职责划分控制程序是有些差别的。
小公司由于员工的人数少,实行职责划分往往要比大公司困难的多。
但是在小公司里,老板通常积极参与经营管理活动,这样老板通过担任一些特定的工作来实现职责的合理划分。
也有的老板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进行严密的检查和复核,以弥补职责划分的不足。
单位原则上应当避免一个人办理一项业务的全过程。
主要的职责划分
(一)、财务部门:
(一)、财务部门:
1、出纳与会计岗位应当分离,不能是同一个人。
即管钱的不能管帐,管帐的不能管钱。
2、银行印鉴不能全部交给同一个人保管。
(二)、销售方面:
(二)、销售方面:
1、销售、收款、发货三项业务应分部分设立。
2、开票与收款岗位应当分离,不能是同一个人。
3、赊销的批准与销售职能应当分离,不能是同一个人。
(三)、采购方面:
(三)、采购方面:
1、请购与审批应当分离,请购一般是由使用部门或仓库部门办理,审批一般是由这些部门的主管领导。
2、讯价与确定供应商。
3、合同的订立与审查,分人分部门。
4、采购与验收,分部门5、采购、验收与会计记录6、付款的审批与付款的执行(四)、存货方面:
(四)、存货方面:
1、存货的采购、验收、付款应当分属不同的部门。
2、存货的保管与清查应分属不同部门。
、3、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4、存货业务的审批、执行与相关的会计记录。
(五)、成本费用方面:
1、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与审批2、成本费用的审批与执行3、成本费用指出与会计记录(六)、预算方面:
1、预算的编制与审批2、预算的审批与执行3、预算的执行与考核2、授权批准控制要求单位明确规定涉及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交易授权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交易是管理人员在其授权范围内授权才产生的。
授权有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之分。
审批人应当根据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审批人应当根据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
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经办人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业务。
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准意见办理业务。
对于审批人超越授权范围审批的存货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审批的存货业务,经办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并及时向审批人的上级授权部门报告。
授权和批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授权为使某授权和批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授权为使某人完成工作所授予的处理某项业务的权利。
人完成工作所授予的处理某项业务的权利。
什么是授权,组织机构是授权,岗位职责是什么是授权,组织机构是授权,岗位职责是授权。
授权要明确被授权人的权限范围。
授权。
授权要明确被授权人的权限范围。
一个企业除老板外,其他人员都是通过授权取得处理某项业务的权利,包括你任职的岗位就是对你的授权,你的岗位职责,就是权利范围。
老板的权利从那里来,老板权利来自资本,老板是投资者。
老板可以授予某个机构从事某项工作的权利或者某个岗位从事某项工作的权利。
授权又分为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
一般授权就是对一般、普通业务的授权,特殊授权就是对特殊业务(不在岗位职责范围内的)授予其处理这些业务的权利。
批准是对具体业务的审批,由有权审批的人员(经授权的),在其权利范围内进行审批。
权利范围一个是来自于岗位职责,一个是来自与有授权的组织或人员给予的授权。
3、会计系统控制要求单位依据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4、预算控制要求单位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
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
5、财产保全控制要求单位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采取定期盘点、财产记录、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6、风险控制要求单位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7、内部报告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如日报制度8、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加强对财务会计电子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
9、监督与考核控制要求单位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考核制度,保证各项控制的持续有效运行。
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过程;考核就是对监督发现问题责任人的奖惩,奖惩仅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严格的奖惩措施,目的就是警示要保证各项控制的持续有效运行。
10、定期轮岗制度,对关键岗位实行定期轮岗。
关键岗位主要是:
出纳、采购、保管、业务员。
可以将这些人员在不同公司、不同区域间进行调整。
因为这些岗位能够频繁的接触企业的财产物资或享有某些的特权,长期担任上述职务,及时通过正常的内部控制手段也可能无法发现其中的违规行为。
岗位轮换能够将这些行为有效的遏止。
11、近亲属回避制度。
单位主要领导的近亲属,应避免在所负责的部门任职。
五、内部控制的内容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
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六、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受制于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一般针对常规业务活动而设计。
即使是设计完整的内部控制,也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
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而失效。
内部控制可能因执行人员的滥用职权或屈从外部压力而失效。
内部控制可能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