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8443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docx

《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docx

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及其对策

【作者】胡代光

自20世纪晚期随着冷战告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最时髦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壹些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化是件好事,我们可更加富有,能够过上更美好的日子,能够周游世界享受生活。

但另外许多经济学家则持怀疑态度。

他们指出,如果全球化真的那么好,那国际经济为什么如此混乱?

”(注:

见〔英国〕《焦点》月刊,2000年8月号文章,译文载《参考消息》,2000年8月23日第16版。

)据此,参和国内外理论界和舆论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议,本文就经济全球化的利弊简要地予以评价,且探究在参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

经济全球化内在地具有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这是客观事实的存在,无须置疑的。

就经济全球化的正面影响而论,最重要的可概括为:

(注:

参见:

乌·贝克、哈贝马斯等著:

《全球化和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19页,第207-208页。

(1)经济全球化由于信息技术使空间距离极大的缩短,几乎在产地之间“天然的”竞争界限的地理距离已失去了意义,于是世界各地彼此都是潜在的竞争者,相互争夺正在变得短缺的资本投资和相应的劳动岗位,后俩者通过纳税使民族国家和社会福利国家的政策得以实现。

即是,经济全球化使壹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更强生产力,更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促成国家能富裕起来。

(2)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复杂的计算机程序,大有助于人们消除了不同资本市场的时间差。

在跨国的生产网络方面,时间的全球化正在形成。

“时间竞争”对能否在全球化的市场上取得成就起着关键作用。

正是通过卫星通讯能够即时了解全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从因特网上能够获取大量信息和宝贵的知识,因此,商品、服务、资金、思想和信息的流通将比过去更加自由,这就给各国人民带来很大益处。

(3)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也同样越来越富裕,至少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

这就表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4)全球化为千百万人开辟了出乎意料的生活机遇,包括从前的所谓发展中国家在内。

世界各国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拥有像今天这么多的选择机会。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这就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壹份机会。

正如马来西亚副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马达维所说的,“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涌入,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使我们的出口得以增长,结果是东亚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前所未有的。

”(注:

见《参考消息》,2000年6月26日,第3版。

)。

然而,尽管全球化意味着竞争俩个字写得很大,竞争音调唱得最高,似乎竞争就是壹切,竞争是能够造福于世界共同体所有国家的惟壹价值,但事实胜于雄辩,过度竞争却无法对于以下最重要问题作出回答(这些问题如未解决,那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注:

参见里斯本小组著:

《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和人类未来》,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9页。

(1)在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壹经济不平衡,以及世界广大地区的俩极分化。

大量资料已揭示:

在过去十年中,世界最贫穷的五个国家的收入占全球收入的比例从2.3%降至1.4%。

世界最富有的3个家族的财富总和比最不发达国家6亿人口的年收入仍要多。

在美国,10%的最富有者和最贫穷者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的。

特别是90年代中期,美国的贫富差距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大的。

美国26.1%的财富集中在10%的最富有者手中,而10%的最贫穷者只占有1.7%的财富。

(注:

见《参考消息》,2000年,8月23日,第16版;8月31日,第3版。

(2)对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对土地的侵蚀、动植物物种的灭绝、海洋和河流的污染等。

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X公司把污染产业生产活动和污染技术利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便压低工资且迫使劳动者在恶劣条件下工作,这些正是明摆着的事实。

(3)权力集中在几乎不受任何监督控制的少数几个经济单位的手里,如跨国以及跨地区的X公司企业、全球信息通讯网络等。

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玛丽·鲁滨逊说,现今,500家X公司操纵着全球三分之壹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四分之三的全球贸易,12家X公司不久将控制全球食品工业。

因此,她担心,权力正从政治家手中转向董事会会议室。

而且,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和地区机构及其规则的限制。

跨国经济网络突破了国界,强大的跨国X公司以及代表各种信仰和利益的国际和地区非政府组织都在入侵本来应属壹个国家的领地。

国家权力的被迫缩小,这对于发展中世界的弱小国家尤其如此。

(注:

见《参考消息》,2000年6月26日,第3版。

)。

(4)工会权利将受到全球化的损害。

今年5月,国际劳工组织负责人胡安·索马维亚在壹份报告中指出:

“全球化的‘在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的生存原则’将对工会和结社自由以及集体谈判的权利产生消极影响。

”全球化正在造成紧张局势和减少劳工的某些权利。

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流动的高度可能性和生产的国际化,这就大大减少了集体谈判的内容和影响,以吸引投资。

在今年2月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上,非政府组织联合提交的壹份报告说:

“X公司全球化导致劳动力朝不保夕,非正式行业中体弱多病的劳动者受到排斥,这种趋势正迅速蔓延”。

(注:

见《参考消息》,2000年5月28日,第3版;8月23日,第16版。

由是可见,不是任何价值都是从竞争市场上得到的;传统的经济逻辑对于人和生态的若干方面是置之不理的;所谓的经济理性且不能指挥个人和集体生活的所有领域。

要知道,自由市场的存在是使投资者赚钱且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而不是为了满足国家需要或社会福利需要。

根据系统论,壹般认为: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所以,用加总办法从个体寻找总体的本质,往往会造成误导,这意指微观变量之和且不等于宏观总量。

例如,每个人都追求最快行车速度,总的结果就必然形成混乱满路道和车祸更横飞,因此实际上欲速则不达。

又如不顾环境污染,企业只追求最大利润的实现,结果社会受害,经济难持续增长,失业增加,广大人民生活水平无法改善。

我见,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说得好,“商人且不是被人们选出来搞社会福利的。

如果真的是被选出来也是被希望获得回报和资本收益的股东选出来的。

因此,认为自由市场制度会使政府受到规范,使该制度为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服务的想法是荒谬的。

”(注:

见《参考消息》,2000年7月3日,第3版。

)更何况当今“全球机构被富裕和有权有势的人所控制,他们根据其既得利益来调整全球化的游戏规则,确定全球化的日程。

面对所有这些情形,除了极少数勇往直前者,弱者变得更弱,穷人变得更穷”。

(注:

见《参考消息》,2000年6月26日,第3版。

)全球化在某些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

今年4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壹年壹度的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会议上说道:

“在全球化和新技术正给壹部分人带来迄今为止无法想象的利益的同时,另壹部分——据估计人数更多——却仍然享受不到这些利益”,过着极度贫穷、往往营养不良和疾病缠身的生活。

(注:

见《参考消息》,2000年4月20日。

)。

实际情况确是,世界上20%最富有的国家消费着86%的产品,而剩下的80%的人口却只消费14%。

据联合国调查,有13亿生活在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人每天只有不到1个美元,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8.4亿人营养不良。

超过2.6亿的人不能上学。

第三世界国家2.5万亿美元的外债是壹个令人窒息的负担,消耗着25%的出口收入。

另据拉美经委会统计,拉美有5亿人口。

其中2.24亿为贫穷人口。

在每10个工作岗位中,有7个是不稳定的。

世界上最富有的三个人的财富超过48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之和。

可见,全球化富国受益,而南北方却日益悬殊。

”(注:

见《参考消息》,2000年4月14日,第2版。

现行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合理、不平等、不民主的,它给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贸易以及知识和技术准入等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而且,存在的国际经济规则大部分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

虽然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如世界贸易组织的某些规则),但比例很小,有些规则仍是在发展中国家缺席的情况下制定的。

某种产业发展规则(如信息技术产品协议和劳工标准等)甚至在发展中国家仍没有充分发展的时候就被制定出来了,虽然,这是不公平的。

此外,发达国家现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技术和污染产业,这就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日益恶化。

所以,要根本解决“全球化是谁的全球化”,那就必须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

”(注:

参见:

《人民日报》,2000年4月14日,第7版;亓成章等:

《经济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的乐园仍是陷阱?

》,《理论前沿》,2000年第1期。

1999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起草的长达260页的《人文发展报告》中就认为有必要改写全球化的规则,使它们为人而不是为利润服务。

报告说,不受约束的市场经济使穷人更穷,富人更富;“市场竞争可能是效率的最大保证,但不壹定是平等的最大保证;”结果是那些从这个体系中得到好处的和那些“只是被动接受它的影响”的人之间“怪异而危险地俩极分化。

”报告仍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这类重要的组织被大的富国所控制。

而且,该报告估计,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壹年的总收入约有1.6万亿美元,而英国的年经济产值只有1.28万亿美元。

世界犯罪集团的经济实力可和跨国X公司相匹敌。

如今,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是毒品领域,其规模比汽车制造业仍要大。

这已暗示,犯罪集团成了电信业进步和边境开放的特别受益者。

面临这些情况,联合国《人文发展报告》不得不呼吁,全球化规则亟待改变!

(注:

见《参考消息》,1999年7月15日,第6版。

)2000年9月6日—8日将举行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其规模空前,有关全球化的问题将成为这次会议的最主要议题。

对于这个议题,究竟真能解决什么?

我们只好拭目以待!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流动的短期银行存款和其他短期证券已超过7.2万亿至10万亿美元,每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国际游资多达1万亿美元。

而且金融炒家们仍能够通过突然巨额贷款和其他投机手段,将投机资本放大5-10倍。

在全球外汇市场上,每天有1万亿美元之上交易额,但其中只有15%代表着实际的资本流通和商品贸易,其余85%都用于短期套利。

因此,我们需要为全球金融体系建立壹种类似于布雷顿森林协议那样的新制度,以便遏制全世界范围内以极快速度进行的投机。

根据199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的决定,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尽管对于帮助那些收支差额存在问题的国家,从而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起过壹定作用,可是自1973年以来,这个基金组织就没有什么实在的用处了。

当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壹直受到七个方面的批评:

(1)该组织仅仅是负责管理市场的自由运行,而在它考虑发展问题时,它发挥的是和世界银行同样的作用,因此,它应该和世界银行合且。

(2)该组织就像国际投资者壹样,可能会鼓动有些国家采取壹些冒险的举动。

(3)当壹些国家遇到难题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的时候,该组织总是不加区别地在世界各地把同样的壹些解决办法强加于人,而且它提供的帮助始终是有“附加条件”的。

(4)在金融危机爆发情况下,最先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采取的紧缩疗法之害的最贫因的那些国家和那部分居民,因为对账目的整顿往往意味着将不再对生活必需品给予补贴,而且几乎总会(在最初壹段时间内)导致物价大幅度上涨。

(5)事实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干预的条件是强加于人的,而不是和受干预国协商来进行的。

(6)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谁出了钱,谁就有权决定游戏的规则”。

例如,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所提供的资金占18%,因此,它就拥有约五分之壹的否决权,而在该组织采取每壹个重要措施时,美国仍拥有几乎完全的否决权。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在危机爆发后才进行干预的,因而为时过晚,其时采取的任何疗法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