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08430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docx

《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docx

中考道法知识复习中考道法

一、核心知识梳理

模块一 心理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2.缓解考试压力方法:

转移注意力;保持身体放松;自我暗示;保持适度紧张。

3.恰当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及方法。

(2015.3;2014.3)

(1)重要性:

①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②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2)方法:

①自我观察和分析;②与他人比较。

4.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1)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3)要做到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5.接纳自己的原因和方法。

(2017.1;2016.29)

(1)原因:

①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②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

(2)方法:

①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②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6.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为什么要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

)(2017.4)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是崇高的、神圣的。

(2)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生命是人类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人生意义的前提。

7.如何敬畏生命?

(2019.5;2016.4;2015.4;2014.4)

(1)意识上:

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

(2)行动上:

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道德上:

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8.应对挫折,克服困难的方法。

(2019.4;2018.3;2015.29;2014.2)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正确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

(3)直面挫折,自强不息,保持顽强的毅力和斗志。

(4)学会自我疏导,合理宣泄。

(5)发掘生命的力量,增强生命的韧性等。

9.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生命虽然平凡,但也能时时创造伟大。

10.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11.青春期矛盾心理是我们成长中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要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

12.独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表现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13.为什么要调节情绪?

(2018.2;2017.30)

(1)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可以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

(2)适度的负面情绪,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14.调节情绪的常见方法。

(2019.2;2016.1)

方法

含义

情境示例

改变认

知评价

是指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自己说鼓励的话

告诉自己我很棒、我可以、我一定能成功等

转移

注意

是指为了避免负面情绪的突然发作和难以控制,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负面情绪反应的情境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

通过跳舞、唱歌、散步、画画、爬山、听歌等方式分散注意力

合理

宣泄

是指遇到负面情绪时痛痛快快地表达出来

在合适的场合大哭一场、放声高歌或大声喊叫、找朋友倾诉、通过剧烈运动等方式发泄

放松

训练

是指使有机体从紧张状态松弛下来的一种练习过程,这里主要指消除紧张

深呼吸、肌肉放松、想象放松法,闭上眼想象一些美好的地方或事情等

15.美好情感的作用:

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16.自信的重要性。

(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

(2)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17.自强的做法。

(2019.30;2016.2)

(1)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2)树立远大目标,脚踏实地。

(3)超越自我,敢于战胜自身的弱点,善于扬长避短。

(4)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磨砺自己,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

18.如何做到“行己有耻”?

(2017.5)

(1)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19.“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

(2015.5)

(1)内涵: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2)要求:

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④以修身为本,不断践行,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我们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模块二 道德

1.朋友的重要作用。

(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2019.10;2017.9)

(1)朋友对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影响很大。

(2)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

①朋友让我们活得更加自在;②朋友让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③让我们学会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3)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2.正确认识友谊。

(友谊的特质。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走出友谊的误区。

(澄清对友谊的错误认识。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

(4)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4.如何呵护友谊?

(呵护友谊的方法和技能。

)(2016.9)

(1)用心去关怀对方。

(2)学会尊重对方。

(3)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4)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5.教师的职业特点。

(2019.11)

(1)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

(2)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3)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6.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2018.13;2014.12)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3)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目标和做法。

(1)目标:

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

(2)做法:

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②学会正确处理师生交往中发生的矛盾;③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8.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1)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2)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3)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长,为我们付出很多,理应得到爱的回报。

9.我们应如何孝亲敬长?

(2019.29;2018.11;2017.29;2015.9、30;2014.10)

尽孝在当下。

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1)尊敬。

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理性地与他们沟通。

(2)倾听。

倾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3)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从点滴小事做起,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10.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11.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12.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2014.30)

(1)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3)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13.美好集体的作用和特征。

(1)作用:

①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②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2)特征:

①民主的、公正的;②充满关怀与友爱的;③善于合作的;④充满活力的。

14.如何为集体建设做贡献?

(2019.14;2017.11;2014.30)

(1)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2)集体的事务,无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

(3)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捍卫自己的尊严与维护集体的荣誉,两者同样重要。

15.网络交友要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学会自我保护。

16.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个人。

17.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18.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放弃与责任无关的个人兴趣、爱好和利益,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19.怎样关爱他人?

(1)要心怀善意。

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2)要尽己所能。

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

(3)要讲究策略。

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20.服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2018.27;2015.21)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只有积极为社会做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21.怎样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的要求。

)(2019.30;2016.30)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考虑他人的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和热情的帮助。

(2)平等对待他人。

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要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怎样做到平等待人?

)(2015.14)

(3)学会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怎样做到换位思考?

)(2017.12)

(4)学会欣赏他人。

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