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2010版).ppt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30840695 上传时间:2024-01-3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2010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12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2010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12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2010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12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2010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12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2010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2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2010版).ppt

《第12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2010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2010版).ppt(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2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2010版).ppt

第十二讲自然资源利用的投入产出关系,学习目的:

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几个关键经济学原理:

报酬递减律及其派生的均等边际原则、规模经济、集约度等,以及这些原理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意义主要内容第一节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比例性第二节比例性原理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第一节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比例性,比例性(proportionality)概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仅需要自然资源本身,还需要投入资本和劳动这些基本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或比例如何?

这就是比例性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报酬最大化的关键就在于认识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优比例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自然报酬递减律报酬递减现象日常生活中的报酬递减土地报酬递减其他经济活动中的报酬递减报酬递减律的发现土地产出随投入劳动的增加,先递增后递减前提条件:

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实质是不变要素(如土地)和可变要素(如肥料、劳动力)的均衡和功能发挥,报酬递减原理表述:

凡将某一变动生产要素连续投入附加到另一有限的固定要素上时,逐渐会达到一点,在此点后的每一单位投入的附加产出(边际产出)将减少并且最终成为一个负数自然报酬递减律作用实例,自然报酬递减律作用下生产函数和投入产出关系的说明(Barlowe,1978),经济报酬递减律经济报酬递减律原理:

以价格的观点来看待各种投入产出关系,即不仅要考虑不同投入组合对产量的影响,也要考虑与投入的成本和产量的收益把成本赋予每一投入要素,并把市场价值或价格赋予每一产出单位,于是,总自然产量、平均自然产量和边际自然产量的概念就分别转变为总报酬、平均报酬和边际报酬的概念,与这些报酬有关的成本概念就是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经济报酬递减点:

边际产值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点,把生产推进到这点是最有利的,经济报酬递减率的实例,设想每一产出单位和投入单位的价格都为1元,设想每一投入单位的价格为4.75元,总产值,平均产值,边际产值,经济报酬递减点与收益最大化,边际产值与边际成本相等的点纯收益最大(Barlowe,1978),产出单位的价格上升时,增加变动投入量是有利的;反之,则应减少变动投入,自然资源管理实践中的比例性比例性概念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意义报酬递减律成为影响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最重要规律之一经济目的的自然资源管理非经济目的的自然资源管理现实世界的知识不完备性和不确定性知识有限信息不充分自然条件变化成本、价格、需求和供给变化多生产函数,合理行为带,显示合理行为带的生产三阶段(Barlowe,1978),适应动态条件必须把已经施行的投入看作固定要素,围绕这个固定要素来调整那些尚未施行的变动投入越接近生产过程结束,把过去的投入看作固定要素就越有必要,因为可供选择的范围更窄,处理多生产函数自然资源利用一般包含多种多样的非一致投入(不同种类的原材料、机器和劳力)与一个固定要素的组合有时这些投入必须同时使用,有时又可以相互替代;有时它们是不能分开的,因而必须作为整体单位使用,有时又可以把它们分成较小的使用单位;通常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次序分别使用它们;它们也具有不同的成本,可以与其它要素作不同的组合并产生不同的结果用于与固定要素组合的若干变动投入类型,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生产函数必须同时对付各生产函数的全部组合,任一要素的最优利用点不一定就能代表整个事业的最高利润组合,均等边际原则上述分析假设只经营一种事业,而且变动投入要素不受限制当生产要素供给有限,又需要分配给多种可选择的用途时,并非总是把生产推进到使MFC=MVP的点上应将有限的生产要素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在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这样才能使各种用途的总报酬最高,均等边际原则在变动投入分配中的应用实例,有30个变动投入单位,每单位的成本是3元,第二节比例性原理与自然资源管理的几个关键问题,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概念当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变动投入时,也就是当整个生产规模变动时,所发生的收益的变动称为规模经济内在经济:

一个生产单位在规模扩大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的增加内在不经济:

一个生产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的下降外在经济:

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企业所得到的好处外在不经济:

整个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企业成本增加,收益减少,规模收益的变动规模收益递减:

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收益绝对地减少,即规模扩大使边际收益为负数规模收益递增:

规模扩大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规模扩大的幅度。

规模扩大是有限度的,超过一定限度将变为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增加幅度与收益增加幅度相等。

通常是从规模收益递增转变为规模收益递减之间的过渡阶段适度规模:

应尽可能使规模收益递增,至少应该是使得规模收益不变,而不能使规模收益递减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没有达到适度规模,是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问题,限制因素和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围绕限制因素和关键因素确定合理比例资源常常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分性必须鉴别限制因素和关键因素,并围绕这些要素来合理配置其他资源的比例当某一特殊要素(例如土地或水资源)供给稀缺时,必须对这个资源的使用实行配给,并要努力使其他各种投入组合得能保证其关键因素的最高报酬同样,当资本、劳力或管理的供给有限时,就应该把这些要素而不是土地资源处理为固定要素,应围绕这些要素决定各生产要素的比例,资源替代与机会成本资源替代:

可以用不同的投入要素组合来保证大致相等的纯收益可以通过以其它资源来替代供应短缺的资源,从而适应限制因素和关键因素当一种资源投入的价格对于一种可替代物的价格相对增加时,投入通常转移向替代物机会成本:

把一定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价值从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看出均等边际原则的正确性,均等边际报酬也就意味着相同的机会成本在经济分析中,均等边际原则用于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分析;而机会成本常与影子价格的概念联系起来,广泛地应用于成本收益分析中,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土地利用集约度:

生产过程中与单位土地相结合的资本和劳动的相对数量集约边际:

一定自然资源利用中所增加的产值刚刚能补偿其追加的劳动和资本成本的那一点,是集约度的最高限度,用以确定最有利的变动投入量,超过此点就不值得施加变动投入的增量了粗放边际:

在这个边际上的土地只能使产出刚够补偿生产成本,可以看成是集约度的最低限度,用来确定可投入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最低质量或最差通达性,在此点以外就不值得把土地的增量投入生产中了,经济受容力:

在一定的经济状况和生产技术条件下,固定生产要素与变动要素配合到最有利的比例时所能容受的变动要素数量价格和成本条件变化时,集约边际和粗放边际的位置通常都有所移动,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对集约边际和粗放边际的影响,土地利用的集约边际和粗放边际(Barlowe,1978),影响集约度的因素用途产品价格生产成本人口压力限制因素和关键因素经营者的态度和历史传统,从比例性看自然资源问题报酬递减与自然资源极限:

依靠增加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来缓解自然资源的极限也是有限的,报酬递减律从另一角度说明自然资源的极限,中国化肥投入的报酬递减,技术进步与报酬递增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产生巨大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已一再防止或至少是推迟了报酬递减的出现各种技术形成了一个高度相互关联的网络,像是一个不断演化的生态系统,似乎可以像生物一样发展演化,会经历爆发期和灭绝期报酬递增的源泉,报酬递增与报酬递减分别揭示了不同关联域里的规律报酬递增揭示人力资源尤其是技术进步对整个GDP的贡献不断增长的规律报酬递减主要说明一定技术条件下,对作为固定生产要素的自然资源不断追加资本和劳动投入的过程中,产出的变动规律两者适用的关联域不同,并不矛盾分别解释了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传统经济中自然资源要素在整个经济中的重要性显著,一般至少占1/4,其他要素投入的报酬递减不可避免现代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少”,例如在美国只占总经济报酬的1/40,其他要素起到报酬递增的作用,报酬递增最终受制于报酬递减每一次技术进步都突破报酬递减的限制,但也会到达新的报酬递减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基本需求的意义依然很重要“美元不能当饭吃”未纳入GDP的自然资源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由于产业转移,新型资源所导致的报酬递增是以其他地方依赖自然资源初级产业的报酬递减为代价的,阅读文献,Barlowe,R.1978.LandResourceEconomics:

TheEconomicsofRealEstate,3rdedition.EnglewoodCliffs,NewJersey:

PrenticeHallInc.(土地资源经济学:

不动产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舒尔茨,西奥尔多.W.2001.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思考题,什么是(自然)报酬递减律?

有哪三个报酬递减点?

其含义如何?

什么是经济报酬递减点?

它对总纯收益的意义怎样?

什么是合理行为带?

试用图示加以表示。

什么是均等边际原则?

试举例说明之。

什么是规模经济?

它与报酬递减律的区别何在?

什么是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

集约边际和粗放边际的定义和含义分别是什么?

影响自然资源利用集约度的因素有哪些?

对比“报酬递减”与“报酬递增”两个概念。

The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