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3819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545 大小:9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5页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5页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5页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5页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5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docx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前 言

学员朋友们,大家好:

  2013年1月1日起,我国事业单位将全部实施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这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旅程的起点,也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部于2012年12月19日修订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会计制度》),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施行。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为了适应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促进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出台背景】

  其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的必要性

  其二,修订《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

  其三,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的变化

  其四,新《会计制度》适用范围

  其五,执行新《会计制度》的过渡

  其六,贯彻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要求

  其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的必要性

  原《会计制度》发布于1997年,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服务财政预算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原《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各方面需要。

  修订的必要性:

  1.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需要

  2000年以来,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收支分类、国有资产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很多改革涉及到会计科目及核算方法的调整,为了实现会计标准与相关财政改革的有机衔接,确保相关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需要修订《会计制度》。

  2.配合《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实施的需要

  2012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修订的《财务规则》,并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

  《财务规则》在强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以及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收入、支出、结转结余、资产、负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新的要求,迫切需要修订《会计制度》,通过加强日常会计核算与管理落实新的财务管理要求。

  3.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需要

  随着近年来事业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原《会计制度》在诸多方面逐步暴露出不适应和不协调,如基建“游离”大账、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资产计量口径模糊、财政投入资金核算不清晰、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都影响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有用性,亟需进行修订。

  此外,在近两年国务院打击“假发票”、治理“小金库”等专项治理活动中,均对修订《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提出了明确要求。

  其二,修订《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

  1.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经2012年12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2012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公布。

该《会计准则》分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财务会计报告、附则9章49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会计准则》是制定所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和依据,在整个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中起统驭地位。

修订《会计制度》遵循了《会计准则》的规定。

  2.与《财务规则》相协调的原则

  《财务规则》在维持现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和财务制度框架体系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重点针对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等各项财政改革对相应的内容作了修订。

  修订《会计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定位与修订《财务规则》相一致,即在维持现行事业单位核算基础和基本会计模式不变的前提下,重点适应财政改革、着力解决会计实务核算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会计制度》在适用范围、会计核算基础定位、收入支出科目分类、资产负债确认计量等方面与《财务规则》保持了基本一致。

  3.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性制度之一。

更好地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本次修订《会计制度》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修订后的《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区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分别核算和反映其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要求各项收支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在财务报表组成中专门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由此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为精细、科学,将为财政预算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发挥更好的基础性作用。

  4.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

  本次修订《会计制度》,着力解决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核算中的突出问题,针对不计提折旧、基建游离大账、捐赠划拨资产不入账、财政投入资金核算不清晰、一些重要业务核算无规范、会计科目体系滞后、会计报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都在《会计制度》中引入了相关改革举措和改进办法,从而将大大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

  其三,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的变化

  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篇幅长达近5万字,通过详细规定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较为全面地规范了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新制度既继承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与原制度相比较,主要有如下八大方面的变化:

  1.配套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法规政策的有机衔接,有利于促进各项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

  2.创新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而非计入支出。

这一处理兼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既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又有利于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

  3.明确规定了基建数据并入会计“大账”

  原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及收支都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基建账数据长期“游离”会计“大账”。

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

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为事业单位全面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发挥会计信息支撑作用。

  4.着力加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

  新制度重新界定了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口径,要求在“事业支出”科目下单独对财政补助支出进行明细核算,增设了“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两个净资产科目,对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情况以及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的形成过程设计了清晰的账务处理流程,对于实施部门预决算管理、加强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将发挥更为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5.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其分配的会计核算

  新制度严格区分财政补助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通过设置“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等科目,进一步将非财政补助资金区分结转和结余分别核算,并对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形成及其分配情况设计了科学的账务处理流程。

  这些规定符合“财政拨款结转结余不参与预算单位的结余分配、不转入事业基金”、“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等部门预算管理规定,有助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支出和分配行为,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6.突出强化了资产的计价和入账管理

  新制度针对事业单位实务中普遍存在的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资产计量口径不统一、相关资产不入账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该种情况下资产的计量原则,要求在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将所取得的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入账,并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情况。

  这些规定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有利于促进取得的资产及时入账,通过资产的账实核对手段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7.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新制度按照此次改革要求,对现行制度下的科目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改进,新增、取消了部分科目,对个别科目名称进行了修改,同时全面完善了各科目核算内容、明细科目设置、确认计量原则、所涉及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账务处理等内容,为事业单位会计实务操作供了更为科学、全面的依据。

  8.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体系

  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改进了各报表的项目、结构和排列方式。

  如:

  借鉴会计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规定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分类列示,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收入、支出项目;改进了收入支出表结构,既全面反映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支出全貌,又分资金类别列示“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同时可以反映事业单位年度非财补助结余的形成及分配情况。

  这些改进一方面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与会计惯例更为协调,增强了科学性;

  另一方面,也兼顾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更为完整、更为有用,更好地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综上所述,新制度的若干重大修订将促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情况得到更为全面、真实、合理的反映,对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财政对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四,新《会计制度》适用范围

  现行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若干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在事业单位会计标准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会计制度》和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制定必须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

  一般来讲,如果事业单位所处的行业存在国家统一规定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该事业单位适用特定的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如公立医院适用《医院会计制度》);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特定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都适用新《会计制度》。

  关注:

  关于新《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还有一个排除和一个另行规定需要注意:

  一是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不执行新《会计制度》;

  二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适用问题,将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其五,执行新《会计制度》的过渡

  此次修订制度涉及到引入“虚提”折旧、基建并账、变更收支科目结转方式等重大变动内容,新旧衔接所涉及事项和处理方法比较复杂,起草发布新旧衔接办法以统一和规范衔接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财政部将尽快发布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办法,对新旧科目结转、追溯调整事项、基建并账操作等做出具体规定,为事业单位顺利实现新旧制度过渡提供统一的政策和技术指导。

  其六,贯彻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要求

  1.高度重视,抓好宣传培训

  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修订《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切实抓好新制度宣传培训工作。

财政部将举办新《会计制度》全国师资培训班,对各省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有关人员及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财会人员开展新制度培训,并通过《中国会计报》等媒体开展新制度的深入宣传。

  各地财政部门要抓紧制定新制度宣传培训工作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尽快逐级开展培训,培训要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

  2.精心组织,保障制度实施

  财政部将尽快出台新旧制度衔接办法,加强对新旧制度衔接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对新准则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深入分析执行情况和效果,认真总结并促进各地交流实施经验,及时应对和解决执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

  各地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能,制定周密详尽、切实可行的制度实施工作方案,落实相关工作责任,督促事业单位认真落实,积极做好事业单位新旧制度衔接的指导、监督工作,做好制度实施情况检查和实施效果调研、评估工作,切实掌握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制度执行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反馈,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要认真执行,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一是要加强学习,要认真领会新制度精髓,全面学习新制度内容,不仅要重点学习新旧制度变化,还要深入了解相关的修订背景、意义和实施要求;

  二是要尽快更新调整相关的会计核算软件和会计信息系统,确保按照财政部即将发布的新旧制度衔接办法做好新旧科目衔接,并确保明年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全面落实新制度的各项要求。

  其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订的必要性

  其二,修订《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

  其三,新修订的《会计制度》的变化

  其四,新《会计制度》适用范围

  其五,执行新《会计制度》的过渡

  其六,贯彻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要求

第一部分 总说明

第一部分总说明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

  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

  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事业单位会计——以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业务活动为对象,记录、反映与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专业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作出经济决策。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象——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2)事业单位会计职能——会计在事业单位进行各项业务活动中所具有的对财产物资和经费收支活动进行管理方面的功能;

  (3)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

  (4)事业单位的适用范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一、制度制定依据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

  1.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开始施行财政部新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准则分为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财务会计报表、附则等九章,对有关问题进行规范,该准则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事业单位。

  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分为总说明、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等部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

    1.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2.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

 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四、记账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1.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2.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置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六、会计要素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1.资产

  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事业单位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2.负债

  事业单位的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事业单位的负债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净资产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

  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

  4.收入

  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

  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5.支出

  事业单位的支出或者费用——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

  事业单位的支出或者费用包括:

  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七、会计科目的运用

  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由财政部统一规定。

  会计制度为我国事业单位设计了48个会计科目以及各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和使用方法,明确了事业单位年终清理的主要事项和年终结账的操作步骤及要求,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种类和编报要求。

  1.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2.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3.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八、财务报表的编报

  1.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2.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

  3.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编制并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

  事业单位不得违反本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4.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5.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九、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档案管理、内部控制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规定执行。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事业单位,还应按照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执行。

    十、制度的施行

  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1997年7月17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同时废止。

第二部分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

  按照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类别,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可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类。

序号

科目编号

科目名称

  一、资产类

1

1001

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

3

1011

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

1101

短期投资

5

1201

120101

120102

财政应返还额度

财政直接支付

财政授权支付

6

1211

应收票据

7

1212

应收账款

8

1213

预付账款

9

1215

其他应收款

10

1301

存货

11

1401

长期投资

12

1501

固定资产

13

1502

累计折旧

14

1511

在建工程

15

1601

无形资产

16

1602

累计摊销

17

1701

待处置资产损溢

  二、负债类

18

2001

短期借款

19

2101

应缴税费

20

2102

应缴国库款

21

2103

应缴财政专户款

22

2201

应付职工薪酬

23

2301

应付票据

24

2302

应付账款

25

2303

预收账款

26

2305

其他应付款

27

2401

长期借款

28

2402

长期应付款

  三、净资产类

29

3001

事业基金

30

3101

310101

310102

310103

310104

非流动资产基金

 长期投资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

31

3201

专用基金

32

3301

330101

330102

财政补助结转

基本支出结转

项目支出结转

33

3302

财政补助结余

34

3401

非财政补助结转

35

3402

事业结余

36

3403

经营结余

37

3404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四、收入类

38

4001

财政补助收入

39

4101

事业收入

40

4201

上级补助收入

41

4301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42

4401

经营收入

43

4501

其他收入

  五、支出类

44

5001

事业支出

45

5101

上缴上级支出

46

5201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47

5301

经营支出

48

5401

其他支出

附注: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

       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单位:

资产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负债和净资产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短期借款

短期投资

应缴税费

财政应返还额度

应缴国库款

应收票据

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收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预付账款

应付票据

其他应收款

应付账款

存货

预收账款

其他流动资产

其他应付款

流动资产合计

其他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投资

非流动负债:

固定资产

长期借款

固定资产原价

长期应付款

减:

累计折旧

非流动负债合计

在建工程

负债合计

无形资产

净资产:

无形资产原价

事业基金

减:

累计摊销

非流动资产基金

待处置资产损溢

专用基金

非流动资产合计

财政补助结转

财政补助结余

非财政补助结转

非财政补助结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