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36713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docx

《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docx

九十九学年度大学学科能力测验试题分析

九十九學年度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試題分析

國文科

學科能力測驗旨在測驗學生的學科能力,所以大考中心在命題上也盡量依據其所訂定的能力指標來命題。

以下就本次學測的國文試題對照能力指標,分析其關係:

一、測驗學生基本的語文能力

測驗目標

題號

1

字形、字音、字義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1,2,10

2

詞語、成語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6,8

3

詞性、修辭與文法結構之辨識與應用能力

5,17,18,19

4

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

3,4,6,7,9,10,11,12,13,14,15,16,20,21,22,23

5

表達及創作的能力

非選一、二、三

二、測驗學生的中國文學及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

(一)中國文學的基本知識

測驗目標

題號

1

重要文學流派的常識

11,16

2

重要文學體裁的特質

11,16

3

重要作家的地位與成就

11

4

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9,23

(二)中國文化的基本知識

測驗目標

題號

1

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16,22

2

其他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8,11,20,22,23

三、測驗學生的基本治學能力

測驗目標

題號

1

收集資料的能力

2

判讀資料的能力

非選一、二

3

整合資料的能力

非選二

從以上的整理可知,本次試題十分偏重閱讀及欣賞作品的能力。

整體來看,此次試題屬於中間偏難,而非選擇題部分則具有鑑別度。

以下再針對本次試題做細部分析:

(一)特點:

1.在文白比例方面,選擇題、非選擇題(但不含引導寫作)中,文言文約佔40分,白話文約佔41分,符合九五課綱文白比例1:

1的精神。

2.本次試題在題幹的敘述上十分清楚,如4、5、18、19題。

3.本次試題側重閱讀,所以試題字數也是近幾年來最多的一次,約有6,700字左右,較98年多了300多字。

4.就取材而言,本次試題所出現的四十篇選文,分別有〈項脊軒志〉、〈晚遊六橋待月記〉、〈醉翁亭記〉、〈廉恥〉、〈馮諼客孟嘗君〉、〈桃花源記〉、〈出師表〉、〈上樞密韓太尉書〉、〈師說〉、〈赤壁賦〉、〈燭之武退秦師〉、〈紀水沙連〉等;其他出自各家版本,則分別有〈赤壁之戰〉、〈夏之絕句〉、〈散戲〉、〈髻〉、〈明湖居聽書〉、〈劉姥姥進大觀園〉、〈范進中舉〉、〈飛魚季〉、〈錯誤〉、〈下棋〉、〈種地瓜〉、〈談友誼〉、〈問候天空〉、〈再別康橋〉、〈荷塘月色〉、〈蕃薯地圖〉等,照應得頗為周到;此外還有關於古文運動、建安文學、《宣和遺事》、法家思想篇章的論述。

可見取材相當廣泛。

5.測驗題部分,古典韻文偏少,現代散文偏多,特別是偏重現代論述散文。

語表部分則古今兼具。

6.第14、15、22題是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出題,可見此種出題方式的日趨成熟。

7.修辭題目比率頗高,占了6分。

8.相對於往年,非選擇題一、二題明確界定字數,規範了學生書寫空間;從非選擇題一、二題命題方式看來,也考驗了學生對文本的精讀推敲及整合能力。

9.近年來大考中心在非選擇題的部分,總會設計與四十篇選文相關命意的作文,如翻譯、擴寫、闡釋等,此次出現文章分析,也可見其用心。

10.非選擇題第三題,取材莫拉克颱風,有其現實性。

整體而言,本次試題應是:

「單選簡單,多選稍難,非選靈活」,其中加強同學「閱讀理解」、「多元寫作」的意圖十分明顯。

(二)缺點:

1.適中偏難,似乎與學測基本精神不合。

2.國學常識的能力檢驗太少。

韻文比例偏低。

3.閱讀理解題組,篇幅過長,且題數過多。

4.部分選項命題焦點過多,增加答題難度,如第20題。

5.非選擇題一、二題,學生不僅要理解、分析,還必須要有整合的能力,因此難度頗高。

令人不解的是一、二題的要求相近,配分上卻差了九分,若只因為一百字的字數差距,似乎難以服人,因為若將非選擇題一、二題的配分顛倒也是合理的。

(三)疑義:

第21題,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雖相當知名,但題目只擷取了一段,前後情境不完備,考生可能會有疑慮,其中「普通人把節烈兩個字分開來講」一句到底是該用主角「振保」的觀點,還是作者張愛玲的觀點作答,恐怕有待商榷。

令人深思的是:

若題目的命意並非著眼於傳統常識的記憶與背誦,而是文學意境的賞析或是寫作技巧的探討,作為單一答案或標準答案是否會過於冒險呢?

(四)影響:

1.對教師教學的影響:

(1)延伸閱讀要多元。

(2)重視以論述為主之現代散文。

(3)改變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

(4)宜分析文章結構,重視內涵的闡發。

2.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

(1)降低對國學常識的學習動機。

(2)擴大閱讀的領域,以廣泛吸收資訊與觀念。

英文科

99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英文考科試題,整卷分為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大部分,前者主要在於評量考生的閱讀能力,後者則評量考生的寫作能力。

選擇題的題型評量考生的詞彙、語法結構及篇章應用的能力;非選擇題的題型主要評量考生將中文譯成正確而通順達意的英文句子的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詞彙、句法寫出切合主題且具統一性、連貫性短文的能力。

本份試題,整卷取材多元、內容豐富、題目相當生活化,符合課程綱要之語言能力中對閱讀及寫作能力的要求。

整卷用字大都是基本字彙,大多控制在1至4級的詞彙,沒有特別艱深、冷僻的單詞,且不特別強調文法。

選文句子架構亦為一般高中生所熟悉,雖然選文內容之詞彙,有些是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或是較不常見的字詞(如..prom),但是考生可藉由上下文意,猜測、分析出字詞意義。

整體而言,本份試卷之難度適中,具有區分高低程度之鑑別度。

一、試卷架構

今年的題型與配分維持去年的型態,選擇題部分佔總分72分,而非選擇題為28分(其中翻譯題佔8分,英文作文則為20分)。

選擇題方面,包含了詞彙題、綜合測驗、文意選填,及閱讀測驗;非選擇題部分則有翻譯題(中譯英)及英文作文。

題數方面,選擇題為56題,翻譯2小題,英文作文1題。

為了能夠真正評量考生的閱讀能力,常用片語的測驗不再採單句式,改在綜合測驗中出現,藉由上下文中提供考生較多、較豐富的情境,有利作答。

二、各題型淺析..

(1)詞彙題:

共有15題,每題1分,答錯不倒扣,佔整卷總分15分。

測驗內容皆為常用、基本的單詞;為避免造成考生之負擔,題幹皆控制在一至二句的長度,語境的鋪陳也盡量簡短、明確,題幹的內容涵蓋生活化的主題,並提供充分的解題線索,以利考生作答。

15題試題中,共有名詞5題、動詞3題、形容詞5題、副詞2題,各類詞別均涵蓋。

今年試題的題材包羅萬象,涵蓋了運動、天災人禍、健康、飲食等。

詞彙均屬基本常用、難度不高,皆為大考中心詞彙表四級內之詞彙:

三級詞彙有4個,而四級詞彙11個。

(2)綜合測驗:

共有3篇選文,每篇選文搭配5題試題,每題1分,答錯不倒扣,共占15分。

三篇選文各有不同的主題,內容包括:

「購物與時尚」、「洋蔥的分類」,以及「瓶裝水」,皆為生活化的主題。

試題評量重點涵蓋文法、轉折詞、詞彙的理解,符合學測綜合測驗的測驗目標。

(3)文意選填:

本篇選文的內容主要是從「美式足球所強調的團隊合作」衍生為「每個人應該努力盡一己之力,並與他人密切合作以創造更美好的社會」。

本篇選文的字詞和句法都為基本且高中生必須具備的,可讀性高,選項設計皆為常見之字詞。

10個選項包括了4個名詞、3個形容詞、3個動詞。

整篇文章內容之間的連貫性強,作答線索清楚,考生可依上下文意及對選項語意之理解,找出正答選項。

今年的選項中share為多重詞性的字詞,考生必須先理解文意後,才能正確作答,是本大題中難度較高的試題。

(4)閱讀測驗:

共有四篇選文,每篇選文均搭配4題試題。

選文主題分別為生物、美國校園文化、旅遊,以及運動競技。

第一篇介紹紐西蘭特有的生物weta,第二篇介紹美國高中生期末正式舞會(prom),第三篇介紹日益流行的換屋旅遊(homeexchanges),第三篇則介紹伊索匹亞(Ethiopia)的城市Bekoji,題材可說是包羅萬象。

文章長度介於250至300個字詞,試題設計包括了局部文意與全文理解、整合、分析、推論之閱讀能力之評量;難易度符合學測之測驗目標、取材生活化,且主題具多樣性,可以鼓勵考生多接觸不同類型的選文,以達到藉由閱讀增加英文能力的教育目標。

(5)翻譯題:

共有兩小題,佔整卷8分,每一小題4分。

兩題內容連貫,主題與腳踏車有關。

評量的重點在於考生是否能運用熟悉的字詞(例如:

腳踏車、交通工具、熱門的、休閒活動等)與基本句型(如以動名詞V-ing為主詞的句子)翻譯成正確的英文句子。

今年的試題無論是所評量的句型或字詞,都是高中生所應熟悉的,難度適中。

(6)英文作文:

今年的英文作文回復到多圖引導式的看圖寫作題型,但是第四張圖片需要考生自行發揮,這樣的設計增添了寫作的創意空間。

考生必須依作答提示,描述已提供之三幅圖片的內容,並想像第四幅圖片可能的發展,內容必須有完整的結局。

※對教學的建議

以上的試題分析相當詳實,針對這樣的考題趨勢,在此分享一些對教學實務上的啟發。

1.詞彙部分:

注意慣用的搭配詞(如:

relievepain,atightschedule,severedamage,couldscarcely等)及新聞詞彙(如MichaelPhelps,typhoonMorakot等)。

另外,考了3題定義題(definition),因此,學生在學習單字時,應該養成閱讀英文定義的好習慣。

2.閱讀部分:

題型取材包羅萬象,因此教師可以鼓勵考生在平時也能作廣泛的閱讀。

例如閱讀雜誌就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

因為最後的四篇閱讀測驗都不短,因此要鼓勵學生有耐心,並且可以邊讀邊劃重點,以免迷失在茫茫字海之中。

3.翻譯題:

日常生活用字的學習也很重要,多鼓勵學生練習用英文描述日常生活的點滴。

4.作文:

看圖說故事一定要緊扣圖片,最後一格留白,則宜多發揮創意。

數學科

一、試題分配

冊別

單元內容

題目

配分

第一冊

數與坐標系

4*,10*

 

 

數列與級數

1,10*

 10分

 

多項式

9*,B

 

第二冊

指數與對數

4*,5,9*

 

 

三角函數的基本概念

8

 25分

 

三角函數的性質與應用

9,E,G 

 

第三冊

向量

A*

 

 

空間中的直線與平面

2,4,6*,11,A,D

 30分

 

圓與球面

6

 

第四冊

圓錐曲線

7,F,H

 

 

排列組合

1*,10,C

 35分

 

機率與統計(I)

3,12

 

附註:

加*之題號表示涵蓋到該章節之觀念,配分則歸屬於該題內容最後涉及之章節。

說明:

(1)單選4:

若以二階行列式計算三角形面積,則涉及向量的內容。

(2)多選9:

題意為判斷各種方程式是否有實根存在,選項為三角方程式2,指數方程式、對數方程式、多項方程式各1。

(3)選填A:

解題過程亦可用平面坐標系之觀念。

然因涉及平行四邊形之面積,解題主要之觀念仍在第三冊第二章。

(4)選填F:

若以一元二次方程式公式解解題,則涉及多項式的內容。

二、試題分析

1.單選題題數(7)為歷屆之最(94~97學年度皆為5題,98學年度6題),另多選題5題,選填題8題。

2.解題所需觀念幾乎涵蓋一~四冊所有重要概念,但以配分(以題目最終涉及之章節為準)來看,第一冊的試題偏少,第三、四冊命題比重則超過六成。

3.整份試卷中,包含兩個以上概念的試題偏多,雖有數道簡單易答的基本題(個人認為有5或6題),整份試卷仍有一定的難度,不利於中後段學生,但對程度好的學生應不致造成困擾,所以應是一份具高度鑑別度的試卷。

4.題意皆平鋪直述,沒有冗長的敘述,而是以較貼近數學語言的文字交代問題,考生可以專注思考相關數學概念,免去過去偶而出現的讀題困惱(看不懂題目的意思,但不見得沒有解題的概念)。

5.95暫綱指考數甲列為一顆星或兩顆星者,共佔40分;而數乙列為一顆星或兩顆星者,更達75分。

6.95暫綱新增之課程-信賴區間,連續兩年入題,題型仍為多選。

觀察選項內容,包含信賴區間的求法與解讀,抽樣人數的計算,應屬較基本的問法;相對的,有兩個選項需從兩子群的樣本比率P與P,推估合併之樣本比率P及P之標準差,這對考生比較會是考驗。

三、心得與建議

1.基本易答,僅含一種概念或一、兩個簡單概念的題目仍存在於試題之中,例如:

單選3(期望值的計算),單選2(涉及二階行列式,整數解),選填B(實係數方程式根的共軛),這些應該是學生可以掌握的基本分數來源。

而想要提升基本題的答對率,個人認為除了教學過程中基本觀念不斷的強化外,考古題以及模擬試題的練習,亦是不可缺的重要工作。

2.利用圓錐曲線的定義與性質,畫圖觀察以找到求解的方法。

本份試卷的選填H,如同過去的幾個考古題一般,需要學生有類似解題的能力。

教授到此部份時,可多強調類似觀念並做些練習,如此就不致於將此類涉及定義的問題,歸類為難以取分的難題。

3.不斷給予學生鼓勵,仍是必須的。

4.數學教學工作的挑戰性,似乎是與日俱增,不但得面對進度的壓力,還得思考如何解決女生對數學學習傳統弱勢進而影響學測表現的問題,數學科老師的辛苦不言可喻。

不過,我仍相信大家辛苦的付出,會得到回報的。

大家加油。

附錄:

全校各級分人數表(文、理組分開統計)暨級分平均

級分

原始分數

理組

文組

備註

15

90~100

7

3

 

14

82.5~87.5

24

1

 

13

77.5~80

13

2

 

12

70~75

40

8

 

11

65~67.5

38

10

 

10

57.5~62.5

67

24

全國頂標

9

52.5~55

39

17

 

8

45~50

54

41

全國前標

7

40~42.5

25

47

 

6

32.5~37.5

40

67

 

5

27.5~30

12

49

全國均標

4

20~25

13

55

 

3

15~17.5

4

24

全國後標

2

7.5~12.5

3

19

全國底標

1

2.5~5

0

2

 

0

0

0

1

 

校平均

 

9.3

6.3

 

物理科

98學測物理

 題數

Ch1

Ch2

5

1

4

Ch3

2

2

Ch4

1

2

Ch5

2

1

1

Ch6

5

1

4

Ch7

3

1

2

Ch8

1

1

1

Ch9

 

 

 

 

※試題總結:

1.整份物理題目與往年物理試題並無太大不同,各章節重點皆有考到,題目的配分亦與過往相去不遠,可評量出學生是否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與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

2.題目方面約有三分之二的題目考的是物理概念,只有三分之ㄧ需要計算,且其計算亦不複雜。

※建議學生的準備方式:

1.高一時就該紮實的將基礎物理讀好。

2.自然組學生於高三時,除高一的基礎物理要認真準備以外,高二部份以準備指考的態度實實在在準備。

社會組學生則應將重點放在高一基礎物理上,再將歷屆學測考題作完即足夠。

3.準備物理時首應著重概念的理解與精熟,計算部份並不須在艱難題目部份著墨過多。

化學科

99學測自然考科化學部分共19題,考試內容都以基礎化學為主,高二化學為輔;19題中高一佔13題(68%),高二佔6題(32%),題目不難,大都考基礎觀念,建議文組學生熟讀高一基礎化學,多做歷屆試題,可掌握重點和基本分;而理組學生除準備基礎化學外,在高二部分需熟悉、理解基礎觀念,如:

酸鹼滴定、氧化還原、有機化合物等,不要花時間在解繁複計算或艱澀題目,有些原理使連貫的,盡量融會貫通。

以下就本次試題作簡單分析,:

一、著重基本概念與推理:

本次化學部分的試題,大部分只要考生具備基本的化學概念與推理能力,即可作答,如19題雙氧水化學式→H2O2;25、67題是考原子組成為質子、中子、電子;65、66題考原子如何形成穩定鍵結形成化合物,均為基本概念。

而35題(優氧化)、41題(藥物)、42題(能源)均屬是記憶性題目,有讀到就可拿分。

二、簡單的計量與概算:

計量是化學中重要的一部分,高一與高二的化學計量包括莫耳的概念、方程式的平衡及反應熱等,本次試題中,第28、29、40、46、47均為簡易概念的計量,只要瞭解觀念應可順利作答。

三、著重化學實驗的測試:

化學實驗是學習化學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次的學測也有代表性的試題;即是採基礎化學中的氮氣的製備與氮氣性質作為命題素材。

對於有認真作實驗的同學,應可獲得適當的回報。

酸鹼反應過程中,添加指示劑會有明顯顏色變化,第32題中鹼加酸中和因添加兩種指示劑,顏色需加成:

藍+粉紅→紫(稍有變化,要活用)。

生物科

今年是95暫綱實施後第二屆的學生應考學科能力測驗,自然考科生物科部分的試題共有17題,考試範圍仍以暫綱為依據,試題內容也大致符合大考中心公布的測驗目標,以下即就試題與相關概念對應及試題特色扼要評析。

1、試題與相關概念對應:

題型

題號

相關概念對應

備註

單選題

1

生命現象

2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

圖表題

3

草原生態系

4

動、植物細胞的觀察和比較

實驗題

5

真菌和植物的比較

題組題

6

物種數量減少的原因

7

生物間的交互作用

9

各類群植物特徵的比較

多選題

34

動、植物細胞的觀察和比較

實驗題

35

優養化

綜合題

45

細菌的構造、繁殖與代謝

閱讀題(含圖)

48

生態系

多選題

49

粒線體DNA和母系遺傳

閱讀題

50

粒線體DNA和母系遺傳

單選題

51

生物體內能量的轉換

52

免疫反應

圖表題

54

複製動物

圖表題

2、試題特色:

1.常需大量閱讀文字,或輔以適當的圖表,少有純記憶背誦之題型。

2.維持學測一貫的命題方向,強調生活化或與時事結合,考試題材取自日常生活之中,如牛樟樹和牛樟芝的關係、新流感疫苗優先接種的對象、複製牛如意等。

3.第壹部份第三大題綜合題以「深海熱泉」為主題,融合了生物、化學和地球科學的相關概念,類似的跨學科題型去年也有出現,或許是未來學測的命題方向之一。

4.與往年較為不同的是,以往鮮少在學測出現的實驗題,今年竟然出現了兩題,且部分內容涉及高二生物的課程,頗讓人意外,不過這也讓老師們體會到落實實驗課程教學的重要性。

5.第貳部份的閱讀題(粒線體DNA)及複製牛如意二題,是本人覺得整份試卷中較艱難的題目,前者已經涉及高三生物的內容,且不易選出完整的正確答案;後者則橫跨了數個生物學概念,若不謹慎答題,很容易就答錯。

6.令人較感遺憾的是,生物學中相當重要的「細胞分裂」,及往年幾乎每年都會出現的「能量的流動」及「氮循環」,今年都缺席了,期待它們明年再現吧!

3、總結:

整體而言,本年度試題新穎活潑、難易度適中、鑑別力高,學生不但需具備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和概念外,也要對所學的概念融會貫通,並勤加訓練科學資料和圖表的判斷、推理能力,才能在學測自然考科的生物科部分有突出的表現。

地球科學科

1.重視課本的基本概念和名詞。

2.圖表呈現的題型不少,要加強讀圖、表能力。

3.閱讀型的題目要注意審題,答案可從題目推敲。

4.幾年內的災害新聞、時事要注意,颱風、日月食、地震常是出題方向。

歷史科

一、各冊暨單元出題數(共24題)

第一冊 台灣史

第二冊 中國史

第三冊 世界史(上)

第四冊 世界史(下)

二、題目類別分析

政治軍事

社會經濟

宗教、學術思想

文學藝術

史前文化

13

三、近兩年學測指考出題範圍整理比較(95課綱)

冊數

單元

98學測-24題

98指考-38題

99學測-24題

早期台灣

25%

23.7%

25%

清代台灣

日治台灣

當代台灣

2*

華夏世界

29.2%

2*

23.7%

33.3%

中古變革

近世發展

近代衝擊

中華民國

共產中國

史(上)

古代文明

29.2%

23.7%

16.7%

中古文明

1*

世界文明互動

歐洲崛起

3*

史(下)

遽變時代

16.6%

28.9%

25%

19C.資本主義

歷史的轉折

世界霸權的爭奪

當代世界

 說明:

指考高三選修範圍不列入計算;*表示為1大題非選擇題,包含2~3子題,但以1題計算

四、近兩年學測指考題目類別分析(95課綱)

政治軍事

社會經濟

宗教、學術思想

文學藝術

史前文化

其他綜合

題數

題數

題數

題數

題數

題數

98學測

29.2

37.5

8.3

4.2

20.8

98指考

15

30.6

18.4

14.3

6.1

15

30.6

99學測

12

49.9

29.2

12.5

4.2

4.2

 說明:

指考高三選修範圍亦列入計算;非選每個子題以1題計算,總計49題。

五、綜合說明:

1.就出題範圍而言,各冊比例尚稱適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史在95課綱的測驗命題中,有加重趨勢。

若再根據各冊出題單元分析,明顯看出某些單元乃近三次大考中「穩定的高命題」範圍,值得注意。

2.就題目類別觀察,政治軍事制度類的命題比例頗重。

從98指考到99學測都反映了此一現象。

而此類考題通常必須著重基本史實的功夫的紮實,此或可做為99指考的準備基礎,加強基本史實的掌握。

其次,98指考其他綜合類(包括史料分析、運用、評價等)的命題比例高,其實反應了指考與學測命題的區別,99學測這類試題少,但若針對指考作準備者,則須加強注意此類試題。

3.就難易度而言,相較98學測試題,99學測難度稍高,難的題目較去年稍多,且近於指考題目的類型,如:

39、40、41等。

4.大考的命題其實並不盡然有邏輯可循,但有時的確會呈顯出某些值得注意的現象。

如以出題單元觀察,世界史(上)的「世界文明互動」單元,98學測命題數達4題之多,但99學測則0;同樣情形也出現在98指考高命題的世界史(上)「古代文明」的部份,但在99學測中「0命題」;又如世界史(下)全冊,98學測總命題數僅4題(約16%),但98指考及學測都恢復了一般平均比例(約25%)。

故或許可以留意各冊單元中的「0命題」部份,也許會成為下次大考的熱門區塊。

地理科

本次學測的地理試題,就章節的分布而言,相當不平均。

總題數26題:

第一冊自然地理即占38.5%,其次人文地理占26.9%,兩者合占6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