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83543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docx

《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docx

两岸数学资优教育与数学竞赛

『兩岸數學資優教育與數學競賽』

專題演講實施計劃

1、計劃目的:

1.交流兩岸數學教育心得,以作為未來數學教育發展之參考。

2.提升國、高中學校數學教育,以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及開發學生數學潛能。

2、演講主題

1.分析中國中學數學教育之演變及現況。

2.以「希望盃」數學競賽為例,分享數學競賽與資優教育之關聯。

3.介紹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WMTC)以及2014世界數學競賽聯盟(WFNMC)大會。

3、時間:

2010年10月6日星期三下午一點四十五分到五點

4、地點: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紅樓二樓會議室

5、邀請單位: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6、協辦單位:

中華學習效能發展及教育學會

7、參與對象:

各國、高中數學科召集人、數學科老師。

8、主講人:

希望盃數學邀請賽組委會周國鎮秘書長

9、附件:

主講人簡歷及發表內容概要

10、聯絡人:

中華學習效能發展及教育學會包威棣(02)2735-4080

11、隨行參訪人員:

方運加:

首都師範大學數學系副教授

汪甄南:

澳門數學教育研究學會會長

蘇毅:

《數理天地》雜誌社管理部主任

12、流程表:

時間

內容

備註

13:

45~14:

00

報到

14:

00~14:

15

貴賓致詞

14:

15~15:

45

專題演講

主講人:

希望杯數學邀請賽組委會周國鎮秘書長

15:

45~16:

00

中場休息

 

16:

00~17:

00

綜合座談

QA時間

與談人:

方運加:

首都師範大學數學系副教授

汪甄南:

澳門數學教育研究學會會長

蘇毅:

《數理天地》雜誌社管理部主任

17:

00~

賦歸

 

13、報名表

請將以下報名表填妥後,傳真至本學會完成報名。

報名表可影印使用

『兩岸數學資優教育與數學競賽』專題演講報名表

姓  名

任教學校

_______________國中/高中

聯絡電話

(H)____-________________(手機)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華學習效能發展及教育學會電話:

(02)2735-4080傳真:

(02)2735-4040

(參加老師可獲得2007~2009希望盃歷屆試題彙編乙冊)

附件一:

參訪人員簡介

周國鎮秘書長簡介

中國大陸著名的數學教育專家,數學競賽領域的資深學者和傑出的組織者。

曾在著名的中國人民大學附中任教近30年,為該校培養出第一位高考理科狀元和IMO金牌獲得者,使該校名聲大振。

他講數學,上下貫通,文理融合,語言簡明優美,深受學生歡迎。

從該校畢業後,進入國內外一流大學的校友們回憶說:

“聽周老師的課,是一種美的享受,他的學識、氣質和風度感染了我們很多人。

”他在該校創建了華羅庚數學學校,為該校後來的輝煌奠定了基礎。

在他和首都師大周春荔教授的主持下,編著了中國大陸第一套系統的數學競賽教材《數學競賽培訓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時,他以自己特有的遠見和卓越的組織才能創辦了“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次年,又經國家科委批准,創辦了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理科期刊《數理天地》。

不到五年,“希望杯”已發展到每年有超過百萬學生參加的規模,《數理天地》也擁有數十萬的讀者。

為了“希望杯”和《數理天地》,二十多年來,他傾注了非凡的智慧和過人的精力,使得這一賽一刊在大陸學生中享有很高的聲望和知名度。

長期以來,他一直力促“希望杯”的國際化,先後同俄、德、日、英、法、美等國建立聯繫,醞釀國際合作。

終於,經中美共同籌備,由他主持的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WMTC:

WorldMathematicsTeamChampionship)將於今年十一月下旬在北京舉行,這是首次由中國發起並主辦的國際數學競賽,並且已在WFNMC(數學競賽世界聯盟)第六次會議(今年七月末,里加)上正式發佈。

還應特別提到的是,作為中國大陸首任總理周恩來的侄孫,當周在世時,周國鎮無論是在求學還是在任教時期,從來不顯露自己顯赫的家庭背景,在周去世後,由於他出現在一些紀念周恩來的活動中,因而透露了這個關係,人們敬重他不謀特權,始終默默地從教,做一個普通百姓。

近十多年來,出於對周恩來崇高人格的景仰,他和已故總理的秘書趙煒共同發起,在數所大學和數百所中小學開展了“周恩來班”的活動,設立周恩來獎學金,鼓勵青少年以周恩來為榜樣,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

周國鎮任職很多,主要有:

《數理天地》雜誌社社長、總編,“希望杯”數學邀請賽組委會秘書長(第一負責人)、命題委員會主任。

WMTC(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組委會第一負責人,周恩來鄧穎超研究中心顧問,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會常務理事,中日友好協會理事等。

方運加副教授簡介

方運加,男,祖籍安徽桐城。

其父說“桐城古文派”鼻祖、桐城人方苞與其有較直接的血脈關係,還說有族譜為證。

此說可佐證:

上溯數百年方家獨出方苞一個稍有名氣的人。

方運加供職於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被院方聘作副教授,主要從事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專業課教學,講授數學教育學、數學方法論、高等數學、解題研究等課程。

方運加兼中國教育學會主辦的中小學數學雜誌社主編之職,該社有小學、初中、高中三個月刊,讀者為相應學段的數學教師。

方運加還擔任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育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該機構由中國教育學會數學教學研究會、中國高教學會高師數學教學研究會和中國數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聯辦,由中國教育學會主管,主要職能是協調或組織大中小學的數學教育專業人士從事課題研究和專業推廣。

例如2010年8月,該“中心”建立了“數學認知實驗研究中心”,聯合了二十餘家單位,聘請了德國專家,從事課題和專項研究。

方運加本人並無任何建樹,承主編一職的便利,每年都能寫幾篇文章發表。

例如2010年1月份發表了《常識──數學教育是素質教育》,3月份發表了《數學教育、教師為本》,8月份發表了《從數學中我們還能學到什麼》等文章,內容均是指正當前數學教育的不是,認為最好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或指導數學教育和教學。

 

蘇毅主任簡介

曾先後就讀于廈門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專攻統計學,在國家統計局任職十餘年,是一位優秀的統計工作者。

作為周國鎮的妻子,近20多年來,一直默默支持和協助周的事業,尤其是“希望杯”、《數理天地》創辦早期,不辭辛苦,貢獻良多;十年前,並創建北京丘衡科技開發中心,擔任總裁,現為《數理天地》管理部主任,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會理事。

附件二:

希望盃數學邀請賽簡介

「希望盃數學邀請賽」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普及部、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數理天地》雜誌社、中青線上、華羅庚實驗室等主辦的數學競賽。

「希望盃數學邀請賽」自1990年起舉辦第一屆,有近50個城市的11萬名中學生參加。

到1998年舉辦第9屆時,參賽城市已經超過300個,參賽的中學生超過了120萬名,超過首屆人數的10倍以上。

此後,每屆參賽的中學生人數都超在100萬名以上。

至今,參加過希望盃的中學生累計達到1600萬人次。

2003年,希望盃首度舉辦了小學四、五年級學生參加的首屆小學「希望盃數學邀請賽」,次年舉辦第2屆時,參賽城市已達83個,參賽小學生超過了30萬名。

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中小學數學競賽。

希望盃的宗旨是:

通過邀請賽活動,引導學生拓寬數學知識面,鼓勵探索數學在其他學科和社會活動中的應用,透過競賽激勵他們去鑽研和探究;培養他們科學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同時也為數學教師提供新的資訊,提升數學教育水準。

「希望盃數學邀請賽」的命題原則是:

一、各年級分別命題,試題內容貼近現行的數學課本,源於課本而高於課本。

二、題目活而不難,巧而不偏;大眾化又富有思考性和啟發性。

三、力求體現科學思維之美,將知識、能力的考察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結合。

    「希望盃數學邀請賽」的參賽對象是初、高中一、二年級學生和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生。

每年舉行一次,為一屆。

每次舉行兩試,三月中旬第1試,四月中旬第2試。

附件三:

「希望盃數學邀請賽」產生於對奧林匹克數學運動的反思

(2009年8月周國鎮秘書長於海南島演講內容)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簡稱IMO)誕生於50年前的1959年,那是在羅馬尼亞舉行的,只有7個國家參加,此後,參賽國家逐年增多。

進入本世紀,參賽國家已經超過80個。

IMO是世界各國中學生數學水平最高級別的競技場。

中國首次參加IMO,是24年前的1985年,隊員是從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中選拔的,當時只去了2名學生,僅1人獲銅牌,在參賽的38個隊中,位列第32名,國內媒體發了一條消息,反應低調。

第2年,情勢根本改觀,中國派出6名學生,獲得3塊金牌,1塊銀牌,1塊銅牌,在參賽的37個隊中,位列第4名,這個結果,在國外受到特別關注,在國內更是引起轟動,各媒體爭相報導,中央領導隆重接見,名牌大學搶先免試錄取,獲獎學生的老師,母校乃至教育部門的領導都感到十分榮耀,那種情景不亞於中國運動員獲得奧運獎牌的盛況。

於是,大中城市紛紛辦奧校,重點中學比著辦奧班,猶如雨後春筍一般。

1987年,又傳來中國申辦IMO成功,北京將在1990年舉辦第31屆IMO的消息,將正在全國興起的學奧數的浪潮推向又一個高峰。

        在這一波又一波的奧數浪潮中,已經有一些業內的資深人士對中國的數學競賽前景感到憂慮,因為大多數人並沒有冷靜地思考以下這樣一個事實:

        參加IMO的中國隊每年只能派6名學生,這6名學生之所以能從眾多的學子中脫穎而出,並不單純是因為他們曾經接受過怎樣的訓練,最重要的是由於他們每個人對數學都有著超人的悟性。

在青少年中,對數學有如此天資的,究竟有多少?

目前還沒有令人信服的資料能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即便說有1%,恐怕也已經很誇大了。

 

        奧林匹克數學,它的內容和方法,既不屬於中小學的數學教材,也不同於一般意義的高等數學,將這種只適合不足1%的青少年學習的數學推廣到百分之幾甚至百分之十幾的學生中去,不但浪費了很多孩子的寶貴年華和精力,而且會使他們對數學產生畏懼和厭煩的心理,乃至挫傷他們的自信,使他們喪失積極上進的動力,這實在是完全背離了數學學習的本意。

        我們認為,數學不單純是一門學科,它更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的重要意義是:

通過學習數學可以培養人們科學地思考的習慣和能力,這對於現代社會的每一個公民的素質構成都是必要的,尤其是廣大的青少年,他們都應當也必須從各個階段不同程度的數學學習中提高他們在這個方面的素養。

在中小學時期,興趣,往往是學習的主要動力,所以數學競賽的首要功能應當是激發和培養學習的興趣,應當鼓勵和引導中小學生在較高的水平上學好學校數學課程中最重要的那些知識,並且培養他們的自信。

數學競賽應當成為大多數學生敢於參加樂於參加的能夠活躍思維提升智力和能力的活動。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們幾個多年從事數學教育和數學競賽,數學研究和數學應用的人(徐偉宣、計雷、周春荔及本人)經過一年多的醞釀,最後,在中國科協、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中國青年報、華羅庚實驗室等幾個單位的支援下,決定於1990年初共同發起、創辦一個根本不同於奧林匹克的,大眾化的數學競賽,這就是「希望盃數學邀請賽」。

 

「希望盃數學邀請賽」能夠成功舉辦20年,根本原因在於它的宗旨

        「希望盃數學邀請賽」的章程中明確宣告它的宗旨是:

面向大多數的學校,面向大多數的學生,要特別注意邊遠地區,在這個前提下,要引導中小學生學好數學課程中最主要的內容;啟發中小學生注意數學與其他課程的聯繫,注意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激勵中小學生去鑽研和探究,培養科學的思維能力;為中小學數學教師提供新的資訊和資料,促進基礎數學教育水平的提高。

        這個宗旨,20年以前提出來,一直貫徹到現在,沒有改變。

正是在這個宗旨下,我們確定了命題原則和評獎原則。

        

(1)命題,是競賽的核心。

我們首先通過命題體現希望盃的宗旨。

    我們命題的主要原則是:

在試題的內容上,我們嚴格限定第一試試題的內容不超出現行教材,不能出現教材以外的東西,並且不超過教學進度。

這條原則看起來簡單,但是要真正做到卻很難。

因為,如果出的題目只是數學課本的簡單重複,則既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也不能識別出參賽學生能力上的差異。

如同一杯白開水,失去競賽的味兒了,所以,我們要求所出的試題既要源於教材,還要高於教材,要將隱含在教科書中字裏行間的,教材背後的東西,也就是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數學內在的美體現出來。

在試題的難度上,我們要求,要讓多數參賽學生能夠做出一半左右的題目,對於數學優秀的學生,要讓他們並不容易得到高分,這樣,我們的試題必須做到活而不難,巧而不偏;既大眾化又富於思考性和啟發性。

        數學思維是很重要的科學思維,試題要力求體現科學思維之美,寓科學於趣味之中,將知識、能力的考查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

我們的試題絕對不能以學生所不知道的東西難住他們而體現所謂的高水準,而是要在思維的深度、廣度上和靈活性方面引導和培養他們。

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認識得到數學界諸多前輩的肯定和支持,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丁石孫對希望盃負責人說:

“數學,是培養人思維的,數學競賽要在培養學生的思維上下功夫,引導他們學好基礎的、重要的數學內容,要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願意去學,有信心學好。

‘希望盃'名字起得好,要讓孩子們看到希望。

        20年來,我們命題委員會的專家們堅持以上的命題原則,命制試題將近12000個,這些題目豐富了、充實了、提升了中小學數學的內涵,對這些題目的學習和研究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的水平,因此受到中小學師生的喜愛和各地教研部門的好評。

正如已故的數學家,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首任主席王壽仁教授所說:

“‘希望盃'全國數學邀請賽有利於學生有利於教師,將促進中國數學教育的發展。

        關於希望盃的命題,曾有人認為沒有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水平高,這種看法缺乏具體的分析,有一個頗有意思的例子:

18年前,哈爾濱師大附中的羅煒同學,在1991年參加了第二屆「希望盃數學邀請賽」,他只獲得高二年級組的銅牌(全國高二年級銅牌有169名),三個月之後,他接著去參加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IMO,卻以中國隊唯一的滿分獲得金牌。

那麼,這該怎樣解釋呢?

當然,我們並不能由此說明希望盃試題的水平比奧林匹克試題的水平高,我們認為,希望盃和奧賽二者之間在競賽的目的、參賽物件和命題的內容上完全不同,所以沒有可比性。

希望盃面向大多數學生,強調的是教育功能。

奧賽面向世界各個國家的極個別學生,強調的是選拔功能。

        

(2)評獎,這是體現希望盃宗旨的最重要的因素。

        我們的評獎原則,必須要保護大多數的學生,大多數的老師,大多數學校的積極性。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由於歷史的、自然的等等方面的原因,不同的地區之間,同一個地區不同的學校之間,甚至同一所學校的不同班級之間,在師資,學生來源以及教學設施等等方面都存在或小或大的甚至是懸殊的差異,這就是我們的國情,我們必須承認這個事實。

所以,我們考慮問題的時候,不能離開這個現狀。

要關注,呵護處於弱勢的群體。

另一方面,還有一個事實,更不可忽略,這就是:

任何一個有群體的地方,總有相對優秀的成員。

我們應當將他們識別出來,為使他們能轉到更好的成長環境搭建平臺,所以,我們在評獎條例中明確規定:

對邊遠地區或條件較差的學校在二、三等獎的評定上,不與文化教育發達的地區絕對拉平,要保證這些地區和學校在二、三等獎中有相應的獲獎比例。

我們相信,這樣的評獎條例,不但能使重點學校的數學很好的學生嶄露頭角,也能使一般學校的有潛質的學生得到鼓勵,要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潛在能力,看到希望,從而樹立自信。

        這裏,有一個頗為感人的故事:

也是在1991年,河北邢臺地區章村煤礦子弟學校有一個礦工的兒子,在數學老師的鼓勵下參加了第二屆希望盃的初二年級競賽,決賽之後,他的答卷寄到北京,得了本地的最高分54分。

當時的情形是,滿分應該是120分,北京等城市的初二選手達到90分才能獲獎,那麼,對這個孩子能不能得獎?

我們有過猶豫,有過爭論,決心難下,難在若是這個成績獲獎,別的地區比他成績高許多的卻無緣獎牌,豈不有失公平?

但是,如果不給獎,評獎條例中的“對邊遠地區或條件較差的學校在二、三等獎的評定上,不與文化教育發達的地區絕對拉平,要保證這些地區和學校在二、三等獎中有相應的獲獎比例。

”豈不是空話,……最後,我們認為必須貫徹評獎原則,於是給他評了三等獎。

消息傳到邢臺章村煤礦,獲獎的孩子馬維民成了礦上家喻戶曉的新聞人物。

尤其是這個馬維民,在全國性數學競賽獲獎,事出他的意外,一塊小小的獎牌又使他充滿對未來的希望,建立了自信,激發了他勇攀高峰的激情。

他原來只有一個願望:

初中畢業後上個技校,現在,他覺得世界不一樣了,他有了新的追求,他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勇氣、勤奮、刻苦精神,……馬維民的經歷說明生存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何等重要,希望盃就是要為青少年們能夠轉向更好的生存環境建立平臺和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