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32857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洪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洪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洪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洪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洪范.docx

《洪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范.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洪范.docx

洪范

洪範九疇

洪範九疇是《尚書·洪範》提出的治理國家必須遵循的9條大法。

據說是周武王十三年(前1122)滅殷後,殷遺臣箕子與同武王信紙述天人關係時提出的。

內容: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日又用三德,次七日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目錄

1概述

2內容

3釋義

洪範九疇-概述

洪範九疇是《尚書·洪範》提出的治理國家必須遵循的9條大法。

據說是周武王十三年(前1122)滅殷後,殷遺臣箕子與同武王信紙述天人關係時提出的。

  

洪範九疇-內容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日又用三德,次七日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1.五行,即:

”水、火、木、金、土”。

水的屬性”潤下”,其味酸;金的屬性”從革”(可以隨意改變形狀),其味辛;土的屬性可以種植與收穫,其味甘。

2.”敬用五事”,即:

態度要恭謹就嚴肅;說話要和順,說話和順辦事就順利;認識要清楚就能辯別是非;聽事要聰敏謀事就能成功;思慮要通達,思慮通達就能聖明。

3.”農用八政”,即管理民食、管理財貨,管理祭祀,管理建築,管理教育,管理司法,接待賓客,治理軍務。

4.”協用五紀”,就是要和歲、月、日、星辰、歷數協調一致。

5.”建用皇極”,即樹立皇極的威信,並建立遴選官員和賞罰的標準;

6.”義用三德”,即治理眾民要以”正直”為本,同時在必要時又要剛柔並用,或者以剛制勝,或者以柔制勝。

7.”明用稽疑”,就是通過龜蔔和誣占以探詢上天的旨意,同時,參照卿士、眾民和自己的意見做出判斷和決定。

8.”念用庶徵”,就是通過雨、晴、暖、寒、風等的氣候變化以判斷年景和收成。

9.”饗用五福,威用六極”,就是通過壽、富、康寧、親近有德、善終等”五福”勸導人誣向善;通過夭折、多病、憂愁、貧窮、醜惡、懦弱等”門極”警戒和阻止人們從惡。

洪範九疇-釋義

大禹治水,叩首問天,天乃賜禹九條治世良策,即是“洪範九疇”,其文曰:

“第一是五行,第二是慎重做好五件事,第三是努力辦好八種政務,第四是合用五種記時方法,第五是建立最高法則,第六是用三種德行治理臣民,第七是明智地用蔔筮來排除疑惑,第八是細緻研究各種徵兆,第九是用五福勸勉臣民,用六極懲戒罪惡。

“一、五行;第一叫水,第二叫火,第三叫木,第四叫金,第五叫土、水向下面潤濕,火向上面燃燒,木可以彎曲伸直,金屬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狀,士可以種植莊稼。

向下濕潤的水產生鹹味,向上燃燒的火產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產生酸味,可改變形狀的金屬產生辣味,可種植莊稼的土產生甜味。

“二、五事;一是態度,二是言論,三是觀察,四是聽聞,五是思考。

態度要恭敬.言論要正當,觀察要明白,聽聞要聰敏,思考要通達。

態度恭敬臣民就嚴肅,言論正當天下就大治,觀察明白就不會受蒙蔽,聽聞聰敏就能判斷正確,思考通達就能成為聖明的人。

“三、八種政務一是管理糧食,二是管理財貨,三是管理祭祀,四是管理民居,五是管理教育,六是管理治安,七是接待賓客.八是管理軍事。

“四、五種記時方法:

一是年,二是月,三是日.四是觀察星辰,五是推算周天度數。

“五、最高法則:

君主應當建立最高法則。

把五福集中起來,普遍賞賜給臣民。

這樣,臣民就會擁護最高法則。

向您貢獻保持最高法則的方法:

凡是臣民不允許結成私黨,也不許各級官員狼狽為奸,只把君王的法則看作最高法則。

凡是有計謀、有作為、有操守的臣民,您要惦己他們。

行為不合法則,又沒有構成犯罪的人,君主就應寬恕他們。

如果有人和顏悅色對您說:

‘我所愛好的就是美德。

’您要賜給他們一些好處。

這樣,人們就會思念最高法則。

不要虐待那些無依無靠的人、要敬畏明智顯貴的人。

對有能力有作為的人,要讓他們有貢獻才能的機會,這樣,國家就會繁榮昌盛。

凡是有經常性豐厚待遇的官員,如果您不能使他們對國家作出貢獻,那麼臣民就會怪罪您了。

對於那些德行不好的人,你雖然賜給了他們好處,他們也會給您帶來災禍。

不要有任何偏頗,要遵守王法;不要有任何私好,要遵守王道;不要為非作歹,要遵行正路。

不要偏私,不結朋黨,王道寬廣;不結朋黨,不要偏私,王道平坦;不違反王道,不偏離法度,王道正直。

團結堅持最高法則的人,臣民就將歸附最高法則。

所以說,對以上陳述的最高法則,要宣揚訓導,這就是順從上天的旨意、凡是把天子宣佈的法則當作最高法則的臣民、只要遵照執行。

就會接近天子的光輝。

就是說,天子只有成為臣民的父母,才會成為天下的君王。

“六、三種德行:

一是剛正直率,二是以剛取勝,三是以柔取勝。

中正平和就是正直,強硬不可親近就是以剛取勝,和藹可親就是以柔取勝。

要抑制過分剛強,推崇和順可親。

只有天子才會為民造福,只有天子才能給民懲戒,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美食。

臣子不允許為民造福、給民懲戒、享用美食。

如果臣子有為民造福、給民懲戒、享用美食的隋形,就會危害家國,禍亂國家。

百官將因此背離王道,臣民也將因此犯上作亂。

”解除疑惑要靠占卜算卦。

“七、用蔔筮排除疑惑:

選擇任命負責蔔笠的官員,命令他們掌管占筮的方法。

龜兆有的像下雨,有的像雨後初晴,有的像霧氣濛濛,有的像時隱時現的雲氣,有的像兩軍交戰,卦象有內卦有外卦,一共有七種。

前五種用龜甲蔔兆,後兩種用蓍草占卦,根據這些推演變化決定吉凶。

任用這些人蔔筮時,三個人占卜,應聽從兩個人相同得判斷。

如果你遇到重大疑難問題,你自己先要多考慮,然後再於卿士商量,再於庶民商量,最後同蔔筮官員商量。

如同你自己同意,龜蔔同意,占筮同意,卿士同意,庶民同意,這就叫做大同。

你的身體會安康強壯,你的子孫會吉祥昌盛。

如果你自己同意,龜蔔同意,占筮同意,卿士不同意,庶民不同意,還是吉利。

如果卿士同意,龜蔔同意,占筮同意,而你自己不同意,庶民不同意,也吉利。

如果庶民同意,龜蔔同意,占筮同意,而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也是吉利的。

如果你同意,龜蔔同意,占筮不同意,卿士不同意,庶民不同意,那麼對內則吉利,對外就兇險。

龜蔔和占筮如果都於人的意見相反,那麼寧靜不動就吉利,有所舉動就兇險。

“八、各種徵兆:

一是下雨,二是天晴,三是溫暖,四是寒冷,五是颳風。

如果這五種徵兆俱全,並各自按時序發生,那麼各種草木莊稼就會茂盛生長。

如果其中一種天氣過多,年成就不好;如果其中一種天氣過少,年成也不好。

各種好的徵兆是:

君王嚴肅恭敬,就像雨水及時將下;天下治理得好,就像天氣及時晴朗;君主如果明智,就像氣候及時溫暖;君王深謀遠慮,就像寒冷及時到來;君王聖明達理,就像風及時吹來。

各種不好的徵兆是:

君王狂妄傲慢,就像久雨不停;君王辦事錯亂,就像久旱不雨;君王貪圖享樂,就像久熱不退;君王嚴酷急躁,就像持久寒冷;君王昏庸愚昧,就像持久颳風。

君王有了過失,就會影響一年;卿士有了過失,就會影響一月;一般官員有了過失,會影響一天。

如果年月日的時序沒有改變,那麼各種莊稼都會豐收,政治就會清明,有才能的人會得到重用,國家因此太平安寧。

如果日月年的時序改變了,那麼各種莊稼就不能成熟,政治昏暗不明,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國家因此不得安寧。

民眾就像星辰,有的星辰喜歡風,有的星辰喜歡雨。

太陽和月亮運行,就有了冬天和夏天。

如果月亮順從群星,那麼就會風雨無常。

“九、五種幸福:

一是長壽,二是富貴,三是健康平安,四是修行美德,五是長壽善終。

六種不幸:

一是短命夭折,二是疾病,三是憂愁,四是貧窮,五是醜惡,六是懦弱。

《易傳》是一部戰國時期解說和發揮《易經》的論文集,其學說本於孔子,具體成於孔子後學之手。

《易傳》共7種10篇,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系辭傳》上下角、《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

自漢代起,它們又被稱為“十翼”。

《系辭》是今本《易傳》的第4種,它總論《易經》大義,是今本《易傳》7種中思想水準最高的作品。

《系辭》解釋了卦爻辭的意義及卦象爻位,所用的方法有取義說、取象說、爻位說;又論述了揲著求卦的過程,用數學方法解釋了《周易》筮法和卦畫的產生和形成。

《系辭》認為《周易》是一部講聖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種聖人之道:

一是察言,二是觀變,三是制器,四才是蔔占。

《周易》是憂患之書,是道德教訓之書,讀《易》要於優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為化凶為吉的手段。

系辭-內容介紹

對《易經》的基本原理,《系辭》進行了創造性的闡述和發揮,他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奇偶二數、陰陽二爻、乾坤兩卦、八經卦、六十四卦,都由一陰一陽構成,沒有陰陽對立,就沒有《周易》。

它把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的陰陽觀念,發展成為一個系統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

它特別強調了宇宙變化生生不已的性質,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

又提出“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發揮了“物極必反”的思想,強調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它認為“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肯定了變革的重要意義,主張自強不息,通過變革以完成功業。

同時,它又以“保合太和”為最高的理想目標,繼承了中國傳統的重視和諧的思想。

《系辭》肯定了“《易》與天地准”,以為《周易》及其筮法出於對自然現象的模寫,其根源在於自然界;同時也含有誇大《周易》筮法功能的成分,認為易卦包羅萬象,囊括了一切變化法則。

它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家,四家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將以箸求卦的過程理論化,實際涵含著宇宙生成論,對後來的思想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讀《易傳》,較好的古注本是孔穎達的《周易正義》,收在《十三經注疏》中,今人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齊魯書社,1986年版,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都是較好的參考書。

重點讀《系辭》上下篇。

第一節

1.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天體至大,崇高在上,窺測莫盡,故稱天尊而高。

地則如一塵芥之小,位處低下,窮極四野,故稱地卑而低。

乾配天,故定其為尊;坤配地,故定其為卑。

所以先天八卦列乾上坤下,這位置就確定不移了。

2.卑高以陳,貴賤位矣。

卑低、尊高一經陳列,事物的顯貴和微賤就各居其位。

乾高貴五,指五爻居尊位(天)。

坤卑賤二,指二爻居低位(地)。

言貴賤者,存乎位也。

3.動靜有常,剛柔斷矣。

天體至動而守靜,地體至靜而常動,但天的動和地的靜有一定的規律,所以陽剛陰柔的性質就斷然分明。

斷,段也,決斷也。

爻分剛柔,所以判明動靜也。

4.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物之性質有剛有柔,遂畫類而分,有動有靜。

物之聚散因時而異。

同類易聚,同物易合。

聚則各歸其方,合則各成其群。

所以天下各類意識觀念以門類相聚合,各種動植物以群類相區分。

然而聚散分合,或自得,或不自得,或相謀,或不相謀,因此吉和凶就在同與異的順逆好惡中產生了。

5.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懸於天上的日月星辰構成為自然現象。

處在地面的,如山川到動植物等則成為形體。

事物變化的道理,就從這些形象中顯現出來。

在天為變,在地為化,所以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6.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

摩,即交也,推也。

蕩,猶動也。

雷霆風雨皆因陰陽二氣之摩蕩。

鼓舞萬物,在乎雷霆,為其氣之剛也。

潤濕萬物,為其氣之柔也。

日月運行,寒暑遞嬗,晝夜之所以有往來,四時之所以行變革,莫非剛柔之相推。

所以陽剛陰柔互相摩蕩交感而生成八卦,八卦又互相推移變動而衍成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

7.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雷霆在鼓動,風雨在潤澤,日月往來運行,出現寒暑的變化,這就是寒暑交替的道理。

離日坎月,乾寒坤暑,日月相推而歲成焉。

8.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健也,有剛健之道,所以構成男性。

坤,順也,有柔順之道,乃構成女性。

這是地面上形體的陰陽變化。

乾的作為體現為萬物的太初創始,坤的作為體現於承乾而生成萬物。

9.乾以易知,坤以簡能。

易則易知,簡則易從。

陽健而明故能知,陽見於外故稱易,所以乾的作為以平易為人所知。

陰順而勞故能作,珍藏於內故稱簡,所以坤的作為以簡略見其功。

平易就容易使人瞭解,簡約就容易順從。

10.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

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

容易明瞭,則心志相同,有人親近。

容易順從,則齊心協力,可建功績。

有人親近,處世就能長久;可建功績,立身就能弘大。

11.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

修德立業為人生之最要者。

故德欲其久,業欲其大。

不險不阻則能久,斯為賢人之德矣。

不煩不擾則能大,斯為賢人之業矣。

12.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矣。

所以,明白乾坤的平易和簡約的原則,則天下的道理就懂得了。

懂得天下的道理,就能遵循天地的規律,而居於適中與合宜的地位。

第二節

13.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凶,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聖人觀察宇宙間的種種物象而創設了六十四卦。

各卦各爻之下都撰寫文辭,籍以表明吉凶的徵兆。

卦中陽剛陰柔,共三百八十四爻,互相推移而產生無窮無盡的變化。

14.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

所以,卦爻辭中的吉、凶,是處事或失或得的象徵;悔、吝,是處世權衡進退的象徵。

因為吉則得,凶則失,知悔吝則知憂慮,知憂慮則可趨吉避凶。

剛爻為陽,為白晝。

柔爻為陰,為黑暗。

六爻的變動包含著大千世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的道理。

因為六爻遞相變動而生變化,是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其初、二兩爻為地道,三、四兩爻為人道,五、上兩爻為天道。

又指初四為下極,二五為中極,三上為上極,故三才者三極也。

陰陽者天之極,剛柔者地之極,仁義者人之極。

六爻之動以此為法,不偏不倚,皆合乎中,故曰三極。

15.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

所樂而玩者,爻之辭也。

是故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屈伸消長有其時,此易之所由序也。

序定則不可移。

所以君子平時居處,就要觀察周易的象徵,而探研玩味其爻辭。

有所行動,就要觀察周易的變化,而研究玩味其占。

如此則可以明辨吉、凶、悔、吝,有所趨避取捨。

是故動無不吉,盡人事以合天道,又何往而不利?

 

第三節

16.彖者,言乎象者也。

爻者,言乎變者也。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

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無咎者,善補過也。

彖謂卦辭,是總說全卦的象徵。

爻謂爻辭,是分說各爻的變化。

吉之雲者,謂其得也。

凶之雲者,謂其失也。

悔、吝者,謂處事稍有懊悔或弊病,即無甚得也無甚失也。

無咎,謂善於補救過失也。

即要補過遷善,要歸於無咎。

易之教人,切莫切於此矣。

17.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

齊小大者,存乎卦。

辨吉凶者,存乎辭。

憂悔吝者,存乎介。

震無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大小,辭有險易。

辭也者,各其所之。

物之卑者為賤,高者為貴,位分上下,所以列貴賤也。

五,乾位也,君南面位貴。

二,坤位也,臣北面位賤。

齊,正也。

爻之陰者為小,陽者為大。

陽卦多陰,陰卦多陽。

調劑大小之宜,陳列尊貴微賤的象徵,在於爻位。

確定剛大柔小的象徵,在於卦體。

辨別吉凶的象徵,在於卦爻辭,憂念悔吝的象徵,在於預防纖介小疵,震懼無咎的象徵,在於內心悔悟。

因此,卦體有剛大、柔小,卦爻辭有艱險、平易。

卦爻辭是分別指示所應當趨避的方向。

 

第四節

18.《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

聖人作易,效法天地。

易之象數理,即天地之象數理。

准者,同也。

彌綸者,彌縫包絡也。

包括周密,合而為一,而渾然無間也。

周易的創始與天地相准擬,周易的卦象用以比喻萬有。

所以周易的三才大道,能夠普遍包涵天地間一切的道理。

用周易的法則仰觀天上日月星辰的文采,俯察地面山川原野的理數,就能知曉幽隱、無形和顯明有形的事理。

推原事物的初始,反求事物的終結,就能知曉生死的規律。

考察精氣凝聚成物形,陰魂遊散造成變化,就能知曉鬼神的情實狀態。

明白了周易的義理,可以和天地的道理相近似,所以行為就不會違背天地自然的規律。

19.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

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

八卦包羅萬物之象,故曰:

周知萬物。

過,差也,偏頗也。

學易能知識周遍於萬物,而道德足以匡濟天下。

所以,動止不會有偏差,權力廣泛推行而不流溢淫濫。

樂其天然,知其命數,所以無所憂愁。

安處其環境,以敦厚施以仁義,所以泛愛天下。

可見易道的廣大,足以擬範周遍天地的化育而不致偏失,足以曲盡細密地助成萬物而不使遺漏,足以會通於晝夜幽明的道理而無所不知。

所以使事物的神奇奧妙不拘泥於一方,而周易的變化不定於一體。

 

第五節

20.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

知者見之謂之知。

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也。

陰陽者相對之稱,正負相乘,高下相形,遠近相成,虛實相倚,有分有合,有著有微,此所以為道也。

傳繼此道,發揚光大,開創萬物的就是善。

柔順守貞以孕育萬物的就是性。

仁者發現道有仁的蘊存,就稱之為仁。

智者發現道有智的蘊存,就稱之為智。

百姓日常應用此道,卻茫然而不自知。

所以君子所謂道的全面意義,就很少有人懂得了。

21.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勝德大業至矣哉!

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者謂之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天地的道顯現於仁德,而廣被宇宙之間,潛藏於日用之中,而不易察覺。

在自然無為之中,鼓動化育萬物,而與聖人體道,尚存憂患之心有所不同。

然而聖人努力效法於道,他的盛美德行和弘大功業也可以說至極無比了。

廣泛獲有萬物,叫做弘大功業,日日增新不斷更善,叫做盛美德行。

陰陽轉化而生生不絕,叫做變易;畫卦成為天的象徵叫做乾,故曰:

乾以易知。

畫卦仿效地的法式,叫做坤,故曰:

坤以簡能。

窮極耆數,預知將來,叫做占。

通轉變化,叫做天下的事態。

陰陽鼓動萬物,產生矛盾變化不可測定,叫做微妙的神。

 

第六節

22.夫易廣矣大矣。

以言乎遠,則不禦。

以言乎邇,則靜而止。

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至大者天,至廣者地,所以周易的哲理和象徵是與天地准。

將他比擬於遠處,則變化窮深,遙無止境;將他比擬於近處,則寧靜端正,不見邪僻;將他比擬於天地之間,則完備充實,萬理俱在。

23.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

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

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至善配之德。

象徵陽的乾,當其寧靜的時候是專一含養,當其興動的時候是直遂不撓,所以能生髮剛大的氣魄。

象徵陰的坤,當其寧靜的時候是閉藏隱伏,當其興動的時候是開闢展布,所以能孕育出寬柔的氣質。

周易的義理之中,剛大和寬柔的象徵可以配合天地的形象,變化交通的象徵可配合四季的規律,陽剛陰柔的意義可配合日月的情態,平易簡約的美德原理可以配合至高的道德。

 

第七節

24.子曰:

“易其至矣乎!

夫易,聖人所以崇德廣業也。

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孔子說:

周易的道理應該是至善至美的。

周易是聖人用來增崇其道德,廣大其事業。

智慧貴在崇高,禮節貴在謙卑,崇高是仿效天,謙卑是取法地。

天地創設了上下尊卑的位置,周易的道理就在其間變化通行。

能夠用易道修身,成就美善的德性,反覆涵養蘊存,就是找到了通向道和義的門戶。

第八節

25.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

系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賾,繁雜也。

天下事物之繁,今欲用易一以貫之,則必模擬物之形態,使無遁形焉。

所以聖人發現天下幽深難測的道理,就把它譬擬成具體的形象容貌,用來象徵特定事物適宜的意義,所以稱作“象”。

聖人發現天下萬物運動不息,就觀察其中的會合變通,以利於施行典法禮儀,並在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下撰寫文辭,來判定事物變動的吉凶,所以稱作“爻”。

言說天下至為幽深難見的道理,而不可鄙賤輕惡,其取象平易。

解釋天下至為紛繁複雜的運動,也不可錯亂乖違其內涵規律。

作易者先譬物象,然後說道理,先審議物情,然後揭示變動,通過譬擬和審議,就形成周易的變化哲學。

26.“鶴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子曰:

“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裏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裏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

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譬如中孚卦九二說:

“鶴在山陰鳴唱,其子聲聲相應和。

”“我有一壺美酒,願與你共同飲樂。

”孔子解釋說:

“君子平居家中,發出美善的言論,雖然遠在千裏之外的人,也將聞風回應,何況近處的人呢。

平居家中,如果發出不善的言論,遠在千裏之外的人也將違逆背難,何況近處的人呢。

言論出於自身,要施加於百姓,行為發於近處,遠方的人也能看見。

言論和行為,猶如君子一切舉止動靜的楷模,好象門戶一開一闔的樞機。

門戶機要的啟發,恰似或榮或辱的關鍵言論和行為,是君子用來鼓動萬物的重要利器,豈能不慎重呢?

27.“同人先號兆而後哭。

”子曰:

“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兩人同心,其利斷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譬如同人卦九五說:

“和同於人,起先可能痛哭號兆,後來也會欣喜歡笑。

孔子解釋說:

“君子處世待人的道理,有時可以外出行事,有時也要安居靜處,有時需要沉默寡言,有時也可暢發議論。

兩人如果心意相同,猶如利刃可以砍斷金屬。

心意相同的言語,其氣味象蘭草一樣芬芳。

28.“初六,籍用白茅,無咎。

”子曰:

“苟錯諸地,而可矣,籍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

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

慎斯術也以往,其無所失也”

譬如大過卦初六說:

“當舉行祭祀時,利用潔白的茅草來襯墊承放奉獻的物品,必無咎害。

孔子解釋說:

“假如將祭品直接安放在地上也是可以的,有什麼咎害呢?

這只是敬慎之至的行為。

茅草雖是微薄的,但也可以發揮重大的作用。

只要慎守這種恭敬的方法去做,哪還有什麼咎害呢?

29.“勞謙,君子有終,吉。

”子曰:

“勞而不發,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語以其功,下人者也。

德言盛,禮言恭。

謙也者也,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譬如謙卦九三說:

“勤勞而謙虛,君子能保持至終,則得吉祥。

孔子解釋說:

“勤勞而不自誇其善,有功而不自以為恩德,這就是敦厚之極啊。

這說明有功勳而能謙下於人,道德要隆盛,禮節要恭謹。

謙虛的含義正是致力於恭讓來保存其地位的意思。

30.亢龍有悔。

子曰:

“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譬如乾卦上九說:

巨龍高飛窮極天宇,終將有所悔恨。

孔子解釋說:

尊貴而沒有實位,崇高而不著實際,賢明的人在下位而不輔助他,所以輕舉妄動必將有所悔恨。

31.“不出戶庭,無咎。

”子曰:

“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

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臣,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譬如節卦初九說:

節制慎守,不跨出庭戶,必無咎害。

孔子解釋說:

危亂的產生,往往是語言不守機密引起的,君主不守機密就使臣下受損失。

臣不守機密就使自身受損失。

辦事的開始不守機密,就危害到事情的成功。

所以君子須慎守機密而不洩露言語。

32.子曰:

“作易者,其知盜乎?

易曰:

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

乘也者,君子之器也。

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

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

慢藏悔盜,冶容誨淫。

易曰:

負切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孔夫子說:

創作周易的人大概知道盜寇的事吧。

因為盜之由來,常常是自己遭致的。

譬如解卦六三說:

背負重荷而身乘大車,必定遭致強寇前來搶奪。

因為背負重荷是小人(勞力者)的事務,身乘大車是君子行動的風範。

若小人乘坐君子的車具,自然引起盜寇的奪取之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