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版本叙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83256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心雕龙版本叙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心雕龙版本叙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心雕龙版本叙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心雕龙版本叙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心雕龙版本叙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版本叙录.docx

《文心雕龙版本叙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心雕龙版本叙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心雕龙版本叙录.docx

文心雕龙版本叙录

《文心雕龍》板本敘錄

《文心雕龍》板本敘錄

    詹  锳

  《文心雕龍》是我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最有影響的一部著作,可是由于古本失傳,需要我們對現存的各種版本進行細緻的校勘和研究,糾正其中的許多錯簡,才能使我們對《文心雕龍》中講的問題,得到比較正確的理解。

現在就把多年來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濟南所見的各種版本和抄校本加以介紹,希望能引起《文心雕龍》研究者的注意。

  《宋史‧藝文志》載辛處信《文心雕龍注》十卷。

這部書久已亡佚,明清兩代文獻中,都沒有徵引過。

今存各種板本中,元刻本就是最早的了。

  一、元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刊本《文心雕龍》十卷。

  結一廬藏書,今藏上海圖書館,二冊。

  卷首為錢惟善《文心雕龍序》,序題下方有「安樂堂藏書記」印和「明善堂覽書畫印記」。

從這兩顆印章說明這個本子在清代曾經怡親王收藏。

根據《藏書紀事詩》卷四第一百九十三頁,「安樂堂印」、「明善堂印」都是怡親王藏書的印記。

  錢序中說:

   嘉興郡守(郡守二字原文模糊不清,茲據明徐校本補)劉侯貞家多藏書,其書皆先御史節齋先生手錄。

侯欲廣其傳,思與學者共之,刊梓郡庠,令余敘其首。

……余嘗職教于其地而目擊者,故不敢辭。

……侯可謂能世其家學者,故樂為之序。

至正十五年龍集乙未秋八月曲江錢惟善序。

可見這個本子是乙未年嘉興知府劉貞刻的。

序文下注「霅川楊清之刊」。

  其次為「文心雕龍目錄」,下有「徐乃昌讀」印。

正文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

其款式為

   文心雕龍卷一 梁通事舍人劉勰彥和述

原道第一

線口本。

板心有的注「謝茂刊」,有的注「楊清刊」。

  黃丕烈《蕘圃藏書題識》卷十載《文心雕龍》跋語說:

   頃郡中張青芝家書籍散出,中有青芝臨(何)義門先生校本,首載錢(惟善)序一篇,亦屬鈔補,爰錄諸卷端素紙,行款用墨筆識之。

噫!

阮華山之宋本不可見,即元刊亦無從問津,徒賴此校本留傳,言人人殊。

……聊著於此,以見古刻無傳,臨校全不足信有如此者。

甲子(一八○四)十一月六日,蕘翁記。

的確臨校本是不能全信的,即如北京圖書館藏傳校元本《文心雕龍》(底本是廣東朱墨套印紀評本)注明:

「元至正嘉興郡學刊本,每半葉九行,行十七字。

」而我經眼的元至正嘉興刊本卻是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

  《蕘圃藏書題識》卷十又載:

「戊辰(一八○八)三月,得元刻本校正,並記行款。

  傅增湘《徐興公校〈文心雕龍〉跋》中說:

   《文心雕龍》一書,……傳世乃少善本,阮華山之宋槧,自錢功甫一見後,蹤跡遂隱。

即黃蕘圃所得之元至正嘉禾(嘉興)本,後此亦不知何往。

……辛巳(一九四一)五月十九日藏園識。

以傅增湘這樣的藏書家和校勘學家,都不知道元至正刻本《文心雕龍》的下落。

現在上海圖書館藏的元刻本,可能和黃丕烈的藏本不是一個來源。

總之,這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刻本。

  這個本子的《隱秀》篇,自「而瀾表方圓」句後有缺文,下接「朔風動秋草」,中間脫四百字。

元刻本每半葉二百字,看來是整缺一板。

又《序志》篇在「則嘗夜夢執丹漆之禮器」的「夢」字以下有缺文,下接「觀瀾而索源」,中間脫三百二十二字。

  這個本子是許多明刻本的祖本。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王利器《文心雕龍校證》中都說沒有見過這一刻本,可見是稀世之珍。

但是它有兩處大的脫漏,其它錯簡的地方也很多。

我們不能因為它是今存最早的刻本,就忽略了其中的許多錯簡。

這是我們必須細心校勘的。

  二、明弘治十七年馮允中刻活字本《文心雕龍》十卷。

  北京圖書館藏,分訂四冊。

卷首有《重刊文心雕龍序》。

序中說:

   余素粗知嗜文,每覽是書,輒愛玩不忍釋。

然惜其摹印脫略,讀則有歎。

茲奉命至江南,巡歷之暇,偶聞都進士玄敬,家藏善本,用假是正,既慰夙願矣。

……惟是石渠具草之用,皁囊封事之作,以迪後彥而備時需者,不可一日缺。

則是編能無益乎!

此予捐廩而行之者,蓋有以也。

……弘治十七年歲在甲子四月上澣日,文林郎監察御史郴陽馮允中書於姑蘇行臺之涵清亭。

  正文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

其款式為

   文心雕龍卷第一 梁通事舍人劉勰

《隱秀》篇和《序志》篇缺文和元至正刻本同。

卷第十末刻「吳人楊鳳繕寫」。

最後有都穆跋。

跋語說:

   梁劉勰《文心雕龍》十卷,元至正間嘗刻於嘉興郡學,歷歲既久,板亦漫滅。

弘治甲子,監察御史郴陽馮公出按吳中,謂其有益於文章家,而世不多見,為重刻以傳。

……吳人都穆識。

  《天祿琳瑯書目》後編卷十一元版集部:

   《文心雕龍》一函八冊,書末刻吳人楊鳳繕寫。

元趙孟睢⒂菁餍煊胸憽菍挘境⒎f藏,餘無考。

  後面抄錄了大量的藏書印。

葉德輝《書林清話》卷七「明人刻書載寫書生姓名」條說:

「《天祿琳瑯》後編十一元版(此以明版誤作元版)《文心雕龍》十卷,末刻吳人楊鳳繕寫。

」一九三四年故宮博物院出版的《故宮善本書目》也把《天祿琳瑯書目》後編十一的元版《文心雕龍》一函八冊改列為明刻本。

這個本子的卷末正是刻了「吳人楊鳳繕寫」,可見清故宮所收的和這是一個板刻。

《天祿琳瑯書目》所載的那些「虞集家藏」等等藏書印,都是後人偽造的。

這個本子則只有今人周叔弢的「曾在周叔弢處」方印一塊,就不知道是怎樣流傳來的了。

  三、嘉靖十九年(一五四○)汪一元私淑軒刻本《文心雕龍》十卷。

  北京大學藏。

北京圖書館藏一本有清褚德儀校。

卷首有方元禎序,據此知道這個本子是汪一元嘉靖庚子刻於新安的。

正文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

板心上方有「私淑軒」三字。

其款式為

   文心雕龍卷之一 梁通事舍人劉勰撰 明歙汪一元校

按此本從弘治本出,而略有增改。

《隱秀》篇、《序志》篇缺文與元至正本同。

  四、徐校汪一元私淑軒刻本。

  北京大學藏,分訂三冊。

卷前有加頁一紙,抄《福州府志》,記徐、徐延壽、徐鍾震三代履歷:

   徐,字惟起,閩縣人,博學工文,與兄熥齊名。

善草隸書,詩歌婉麗。

萬曆間,與曹學佺狎主閩中詞盟,後進皆稱興公詩派。

性嗜古,聚書萬卷,居鰲峰麓,環堵蕭然,而牙簽四圍,縹緗之富,卿侯不能敵也。

其考據精核。

自樂府歌行及近體無所不備。

著有《徐氏筆精》、《榕陰新檢》、《紅雨樓集》、《鰲峰集》。

子延壽,字存永,詞賦激昂,有《尺木堂稿》。

孫鍾震,字器之,有《雪樵集》。

  卷首載徐崇禎己卯(一六三九)題記說:

   此本吾辛丑(一六○一)年校讎極詳,梅子庾刻於金陵,列吾姓名於前,不忘所自也。

後吾得金陵善本,遂舍此少觀。

前序八篇,半出吾抄錄,半乃汝父(指延壽)手書,又金陵刻之未收者。

……崇禎己卯中秋書付鍾震。

    眉上小字是吾所書,間有謝伯元注者,伯元看書甚細耳。

  以下抄錄《梁書‧劉勰傳》,下注「《南史》有傳稍略」。

然後是手抄的各種板本的序七篇:

    

(一)元錢惟善至正本《文心雕龍序》。

    

(二)佘誨本序。

    (三)嘉靖乙巳(一五四五)葉聯芳書樂應奎本序,據此可知樂應奎本刻於嘉靖二十四年。

這個本子未見。

    (四)樂應奎序。

    (五)青社哲庉d璽信父撰《文心雕龍序》,下署「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歲次丙寅上元」。

這個嘉靖丙寅朱載璽刻本也未見。

    (六)弘治本馮允中序。

    (七)建安西橋程寬撰《刻文心雕龍序》,內稱「嘉靖辛丑(一五四一)建陽張子安明將重鋟於閩」,可是張安明這個福建刻本未見流傳。

  以下才是這個刻本的方元禎序。

  正文有黃筆、藍筆、硃筆、白筆圈點(依楊慎本)和硃筆、藍筆、墨筆校語。

《隱秀》篇抄補了四百多字,徐在篇末的跋語說:

   《隱秀》一篇,諸本俱脫,無從覓補。

萬曆戊午(一六一八)之冬,客游豫章,王孫朱孝穆得故家舊本,因錄之,亦一快心也。

  《序志》篇脫漏的三百多字,是徐氏取《廣文選》本訂補的。

  書末又手抄八份材料:

    

(一)楊慎致禺山公(張含)書。

    

(二)徐萬曆二十九年(一六○一)跋語一條。

    (三)徐萬曆三十五年(一六○七)跋語說:

「偶得升庵校本,初謂極精。

……越七年,……又校出脫誤若干,合升庵、伯元之校,尤為嚴密。

    (四)附錄曹學佺書,下款為「戊申(一六○八)八月朔日弟佺頓首」。

    (五)錄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評《文心雕龍》語一條,下注「見《文獻通考》」。

後有一行云:

「庚戌(一六一○)穀日又取鬱儀王孫本校一過。

    (六)徐萬曆四十年(一六一二)跋語一條。

    (七)錄伍讓《文心雕龍序》,這就是徐崇禎跋語中所說的「前序八篇」之一。

序文中說伍讓和貴陽太守謝文炳曾於萬曆十九年(一五九一)刻《文心雕龍》於貴陽郡庠,可是未見傳本。

    (八)徐萬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跋語說:

「第四十《隱秀》一篇,原脫一板。

予以萬曆戊午(一六一八)之冬,客游南昌,王孫孝穆(即朱?

amp;#62029)云:

『曾見宋本,業已抄補。

』予從孝穆錄之。

予家有元本,亦系脫漏,則此篇文字既絕而復搜得之,孝穆之功大矣。

因而告諸同志,傳鈔以成完書。

  從徐父子所抄錄的許多篇序跋來看,他收羅了元明兩朝各種板刻的《文心雕龍》,他用來校勘的許多板本,有的已經失傳,只是仰賴徐抄補的序跋,我們才知道有這些板本。

徐的校補是在他以前刊行的各種板本的匯校。

傅增湘《徐興公校〈文心雕龍〉跋》,見《國民雜志》一九四一年第十期。

傅氏還有一九四一年臨徐校《文心雕龍》二冊,現藏北京圖書館。

他所用的底本是佘誨刊本。

  五、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佘誨刻本。

  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均有藏本。

卷首有《文心雕龍序》,序中說:

「苦印傳之不廣,……遂校梓布焉。

」末署「時嘉靖癸卯(一五四三)仲春朔日古歙佘誨序」。

  正文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

其款式為

   文心雕龍卷之一 梁通事舍人劉勰撰

這個本子的《隱秀》篇有缺文,《序志》篇的缺文就已經補進去了。

  六、張之象本。

  北京大學藏。

卷首有序文說:

   《文心雕龍》十卷四十九篇,合篇終《序志》一篇為五十篇。

……獨是書世乏善本,訛舛特甚,好古者病之。

比客梁溪,見友人秦中翰汝立藏本頗佳,請歸研討,始明徹可誦。

……予遂梓之。

……萬曆七年(一五七九)歲次己卯春三月朔旦,碧山外史雲間張之象撰。

下列:

    訂正文心雕龍名氏

    張之象字玄超  秦 柱字汝立

    校閱文心雕龍名氏

    陸瑞家字信卿  程一枝字巢父

    諸純臣字民極  陸光宅字興中

    張雲門字九韶  董開大字元功

    楊繼美字彥孫  蔡懋孝字仲逵

    沈荊石字侯璧  錢日省字三孺

正文每半葉十行,每行十九字。

每卷末列有校者姓名,和卷首一致。

涵芬樓《四部叢刊》影印的「嘉靖本」,少了張之象序和卷首的訂正校閱名氏,實際上是張之象本。

其款式為

   文心雕龍卷之一 梁通事舍人東莞劉勰撰

  這個本子的《隱秀》篇和《序志》篇都不全。

  七、胡維新《兩京遺編》本《文心雕龍》。

  北京大學藏本,有失名硃、黃、墨三色校語和批詞。

根據胡維新、原一魁作的序,知道《兩京遺編》刻於萬曆十年(一五八二)。

正文每半葉九行,每行十七字。

其款式為

   文心雕龍卷之一 梁通事舍人東莞劉勰彥和著

  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影印的就是這個本子。

  八、何允中《漢魏叢書》本《文心雕龍》。

  這部叢書刻於萬曆二十年(一五九二)。

卷首有佘誨序。

正文每半葉九行,每行二十字。

其款式為

   文心雕龍卷一 梁東莞劉勰著 張遂辰閱

  九、梅慶生音注本。

  萬曆三十七年(一六○九)刻於南昌。

卷首有顧起元序,許延祖楷書。

顧序說:

   升庵先生酷嗜其(指《文心雕龍》)文,咀唼菁藻,爰以五色之管,標舉勝義,讀者快焉。

顧世敻文渝,駁蝕相禪,間攄戡定,猶俟剡除。

豫章梅子庾氏既擷東莞之華,復賞博南之鑒,手自校讎,博稽精考,補遺刊衍,汰彼淆訛。

凡升庵先生所題識者,載之行間,以核詞致。

至篇中曠引之事,畢用疏明;旁採之文,咸為昭晰。

……萬曆己酉(一六○九)嘉平月江寧顧起元序撰於懶真草堂。

  下列「校刻楊升庵先生批點文心雕龍音注凡例」、都穆跋、朱?

amp;#62029跋、楊升庵先生與張禺山公書,後有梅氏對張含的介紹,注明「己酉孟冬,梅慶生識」。

還列有《文心雕龍》讎校姓氏和音注校讎姓氏,《梁書》劉舍人本傳。

正文每半葉九行,每行十八字。

音校用雙行小字刻在正文下面,注附在每篇之末。

其款式為

   楊升庵先生批點文心雕龍卷之一 梁通事舍人劉勰著

      明豫章梅慶生音注

  十、《文心雕龍訓故》十卷。

  王惟儉撰,萬曆三十九年(一六一一)自刻本。

  北京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藏。

  是書首列《合刻訓注〈文心雕龍〉〈史通〉序》。

序中說:

   二劉訓故者,梁劉彥和、唐劉子玄所著書,而損仲王君為之訓也。

……損仲慕古好奇,於學無所不窺,讀是二書,有味乎其言,翻閱群籍,注為訓箋。

參互諸刻,正其差謬。

疑則乙其處,以俟考訂。

浹歲而書成,刻以傳焉。

……萬曆辛亥(一六一一)四月之吉,祥符張同德昭甫氏題。

  其次是《文心雕龍訓故序》,草書。

序中說《文心雕龍》

   惟是引證之奇,等絳老之甲子;兼之字畫之誤,甚晉史之己亥。

爰因誦校,頗事箋釋。

庶暢厥旨,用啟童蒙。

……萬曆己酉(一六○九)夏日王惟儉序。

可見王惟儉的《訓故》和梅慶生的《音注》是同年寫成的。

  下面是《南史‧劉勰傳》和凡例。

凡例說:

   一、是書之注,第討求故實,即有奧語偉字,如鳥跡魚網之隱,玄駒丹鳥之奇,既讀是書,未應河漢。

姑不置論。

    一、故實雖煩,以至舜禹周孔之聖,游夏僑之賢,世所共曉,無勞訓什。

    一、古稱善注,六經之外,無如裴松之之注《三國志》,劉孝標之注《世說》。

然裴注發遺事於本史之外,劉注廣異聞於原說之餘;故理欲該贍,詞競煩縟。

若此書世更九代,詞人罔遺。

而人詳其事,事詳其篇,則殺青難竟,摘鉛益勞。

故人止字里之概,文止篇什之要,勢難備也。

    一、諸篇之中,或一人而再見,或一事而累出,止於首見注之。

其或人雖已及,而事非前注者,方再為訓什。

    一、此書卷分上下,篇什相等。

而上卷訓釋,視下倍之。

以上卷評諸文之體,事溢於詞;下卷詳撰述之規,詞溢於事。

故訓有繁簡,非意有初終也。

    一、訓釋總居每篇之末,則原文便於讀誦。

至於直載引證之書,而不復更題原文者,省詞也。

    一、是書凡借數本,凡校九百一字,標疑七十四處,其標疑者,即墨□本字,以俟善本,未敢臆改。

  正文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

其款式為

   文心雕龍卷之一 明河南王惟儉訓

每篇末注校若干字。

《隱秀》篇有缺文。

每卷末注寫刻人姓名。

最後有跋語說:

   滇本載楊升庵先生簡禺山云:

……林宗載有此條,乃從南中一士大夫藏本錄之者。

然林宗本亦多誤,政不知楊公原本今定落何處耳。

這裏提到的有滇本、林宗本和楊慎的原本。

這些本子究竟怎樣面目,不得而知。

  《文心雕龍訓故》世間流傳很少,清黃叔琳《文心雕龍輯注》的注解部分,有很多是從這裏抄去的。

黃叔琳的序中只提到是在梅慶生音注本的基礎上加工的,而沒有提《文心雕龍訓故》,只在原校姓氏表上最後加了王惟儉的姓名。

其實所謂「黃叔琳注」,有多少是黃氏或其門客注的呢?

  十一、凌雲五色套印本《劉子文心雕龍》。

  北京圖書館藏,二卷五冊,明閔繩初刻。

卷首有曹學佺序。

序中說:

   《雕龍》苦無善本,漶漫不可讀,相傳有楊用修批點者,然義隱未標,字訛猶故。

予友梅子庾從事於斯,音注十五,而校正十七,差可讀矣。

予以公暇,取青州本對校之,間一籤其大指,是亦以易見意,而少補茲刻之易見事易誦者也。

江州與子庾將別書。

萬曆壬子(一六一二)仲春友人曹學佺撰。

青州本,未見。

  次為楊升庵先生與張禺山書,吳興閔繩初《刻楊升庵先生批點文心雕龍引》,草書。

再次為吳興凌雲(宣之)凡例,行書。

其中第三條說:

   元本字句多脫誤,惟梅子庾本考訂甚備,因全依之,且注元脫、元誤並元改補人於上,庶使閱者知之。

  第六條說:

   各注元居各篇後,今並於各卷後,以便稽考。

人名及鳥獸等名,元注本文下,今以硃載於旁,庶文易明,而不至本文間斷。

  以下為劉舍人本傳和《文心雕龍》校讎姓氏,其中首列

    批評  楊 慎字用修

    參評  曹學佺字能始

    音注  梅慶生字子庾

    校正  朱?

amp;#62029(以下除最後增一胡孝轅外,與梅慶生音注本同。

正文每半葉九行,每行十九字。

其款式為

    劉子文心雕龍

    第一冊 卷上之上 收正文十三篇

    第二冊 卷上之下 第十四篇至第二十五篇

    第三冊 卷下之上 第二十六篇至第三十八篇

  十二、天啟二年(一六二二)梅慶生重修音注本。

  這個本子有兩種:

一為金陵聚逄帽荆粸楣艆顷愰L卿本。

卷首有天啟壬戌宋重寫隸書顧起元《文心雕龍批評音注序》。

卷一前葉板心下欄前後有「天啟二年梅子庾第六次校定藏板」等字樣。

這兩種板刻流傳較廣,許多是後來用舊板印刷的,大都缺《定勢》篇,《隱秀》篇也有缺文。

其它都和萬曆原刻一樣。

  十三、天啟二年(一六二二)曹批梅慶生第六次校定本。

  天津市圖書館藏。

這個本子首列曹學佺《文心雕龍序》,行書,末署「萬曆壬子(一六一二)仲春友人曹學佺撰,天啟壬戌(一六二二)孟冬洪寬書」。

以下為《文心雕龍批評音注序》。

款式和板心刻字以及其它方面,跟金陵聚逄每獭⒐艆顷愰L卿刻天啟二年梅注重修本是一樣的,只是卷首多一篇曹學佺序,而缺都穆舊跋和《梁書》劉舍人本傳。

正文第一頁有「潘叔潤圖書記」、「子如」印,卷末有「

古吳潘介祉叔潤氏收藏印記」篆刻。

這個本子紙墨都是上選,字跡非常清晰,金陵聚逄帽竞凸艆顷愰L卿本的漫漶處,這個本子也都認得出字來,可見是原印本。

這個本子的板式大小、刊刻字體,甚至於斷板處,都和金陵聚逄谩⒐艆顷愰L卿本一樣,可以看出這三個本子是用一個底板印的。

只是這個本子有幾塊板子是抽換過的,凡是抽換的板子,不僅字句有改動,板式大小也不一樣。

  這個本子和金陵聚逄帽尽⒐艆顷愰L卿本不同的地方還有幾點:

  

(一)這個本子每篇都加印了曹學佺的眉批。

  

(二)這個本子有《定勢》篇,許多聚逄帽竞完愰L卿本《文心雕龍》都缺《定勢》篇。

  (三)這個本子補刻了《隱秀》篇缺文兩板。

其他梅刻本在《隱秀》篇後有跋語三條:

    朱鬱儀云:

《隱秀》一篇,脫數百字,不可復考。

    謝耳伯云:

內「涼飆動秋草」上或「怨曲也」句下,必脫數行,前云「隱之為體」,此當論秀之為用。

    李孔章云:

「涼飆」「怨曲」上下,信有脫文,但後篇俱發秀義,恐非脫秀之為用。

  這個本子則把這三條跋語刪去,而另刻跋語一條如下:

   朱鬱儀曰:

《隱秀》中脫數百字,旁求不得,梅子庾既以注而梓之。

萬曆乙卯(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夏海虞許子洽於錢功甫萬卷樓檢得宋刻,適存此篇,喜而錄之,來過南州,出以示余,遂成完璧,因寫寄子庾補梓焉。

子洽名重熙,博奧士也。

原本尚缺十三字,世必再有別本可續補者。

其他梅刻本正文之前還有朱鬱儀的《文心雕龍跋》一篇,其中說到「如《隱秀》一篇,脫數百字,不復可補」。

末署「萬曆癸巳(一五九三)六月日,南州朱?

amp;#62029跋」。

這個本子因已補入《隱秀》篇缺文兩板,這篇跋語也就刪去了。

  用曹批梅六次本和聚逄帽尽㈥愰L卿本對勘,發現有些墨釘和換字的地方都很精細,例如《明詩》篇「昔葛天氏樂辭云」,曹批梅六次本挖去「云」字,空一格,與敦煌唐寫本合;「玄鳥在曲」的「在」字改作「有」字,「六義環深」的「環」字改作「」字,「清曲可味」的「曲」字改作「典」字,與唐寫本和《太平御覽》都合。

可見這次的校定是很細心的。

最值得注意的是增補的《隱秀》下半篇兩板,字的刻法和原板有區別。

其中「凡」字、「盈」字、「綠」字、「煒」字都和其它各篇這些字的筆畫不同。

最特別的是「恒溺思於佳麗之鄉」的「恒」字缺筆作「恒」。

胡克家仿宋刻《文選》,「恒」字就缺筆作「恒」,「盈」字也不同。

這可見抄補《隱秀》篇時,照宋本原樣模寫,而梅慶生補刻這兩板時,也照著宋本的原樣補刻。

明朝中晚年還沒有根據缺筆鑒定板本的風氣,假如明人作偽,怎麼會偽造得那麼周到,和上下文都吻合呢?

我們不能輕信紀昀、黃侃指控《

隱秀》篇補文為偽造的一些說法。

  十四、天啟七年(一六二七)謝恒抄、馮舒校本。

  鐵琴銅劍樓藏,今藏北京圖書館。

  卷首目錄,次正文。

每半葉九行,每行十九字。

其款式為

   文心雕龍卷第一 梁通事舍人劉勰彥和述

《序志》篇末跋云:

「崇禎壬申(一六三二)仲冬覆閱。

默菴老人記。

」下有「上●馮氏藏書」篆文印。

末有朱?

amp;#62029跋,和聚逄帽舅d的一樣。

又有錢功甫跋。

跋語說:

   按此書至正乙未刻於嘉禾,弘治甲子刻於吳門,嘉靖庚子刻於新安(按即汪一元本),癸卯又刻於建安(按即佘誨本),萬曆己酉刻於南昌(按即梅慶生初刻本)。

至《隱秀》一篇,均元闕如也。

余從阮華山得宋本鈔補,始為完書。

甲寅(一六一四)七月二十四日書於南宮坊之新居。

  以下為馮舒硃筆跋語:

   功甫,諱允治,郡人也。

厥考諱穀,藏書至多。

功甫卒,其書遂散為雲煙矣。

余所得《毘陵集》、《陽春錄》、《簡齋詞》、《嘯堂集古》,皆其物也。

歲丁卯(一六二七),予從牧齋(錢謙益)借得此本,因乞友人謝行甫(恒)錄之。

錄畢,閱完,因識此。

其《隱秀》一篇,恐遂多傳於世,聊自錄之。

八月十六日,孱守居士記。

    南都有謝耳伯校本,則又從牧齋所得本,而附以諸家之是正者也。

讎對頗勞,鑒裁殊乏。

惟云朱改,則必鑿鑿可據。

今亦列之上方。

聞耳伯借之牧齋,時牧齋雖以錢本與之,而秘《隱秀》一篇,故別篇頗同此本,而第八卷獨缺。

今而後始無憾矣。

(馮舒之印)

    丁卯中秋日閱始,十八日始終卷。

此本一依功甫原本,不改一字,即有確然知其誤者,亦列之卷端,不敢自矜一隙,短損前賢也。

孱守居士識。

(上黨馮舒印)

    崇禎甲戌(一六三四)借得錢牧齋趙氏抄本《太平御覽》,又校得數百字。

黃丕烈云:

   馮己蒼(舒)手校本,藏同郡周香巖家。

歲戊辰春,余校元刻畢,借此覆之。

馮本謂出於錢牧齋,牧齋出於功甫,則其鈔必有自來矣。

惜朱校紛如,即功甫面目已不能見。

況功甫雖照宋槧增《隱秀》一篇,而通篇與宋槧是一是二,更難分別。

古書不得原本,最未可信。

《雕龍》其坐此累歟!

(見《文心雕龍校注》引黃丕烈、顧千里合校本)

  這個鈔校本曾經錢遵王、季振宜收藏,何焯的所謂校宋本《文心雕龍》,就是校的這個本子,而黃叔琳輯注本則是從何焯校本翻刻的。

上引錢功甫、馮舒跋語,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都曾展轉傳錄。

錢功甫校宋本在錢牧齋後即已失傳。

這個本子就是以錢功甫本為底本的唯一鈔校本了。

  十五、沈巖臨何焯批校本《文心雕龍》。

  南京圖書館藏,三冊。

有「馬曰璐印」。

這個本子首先抄錢允治(功甫)跋和沈巖臨何焯跋。

錢跋已見馮舒校本。

何跋說:

   康熙甲申(一七○四)余弟心友得錢丈遵王家所藏馮己蒼手校本,功甫此跋,己蒼手抄於後。

乙酉(一七○五)攜至京師,余因補錄之。

己蒼以天啟丁卯從宗伯借得,因乞友人謝行甫錄之,其《隱秀》一篇,恐遂多傳於世,聊自錄之。

則兩公之用心頗近於隘,後之君子不可不以為戒。

若余兄弟者,蓋惟恐此篇傳之不廣或被湮沒也。

乙酉除夕呵凍記。

  這個本子的底本是曹批梅慶生第六次校定本,與天津市圖書館藏本同。

卷首比天津市圖書館藏本又多了兩篇跋語。

一篇是《刻批點文心雕龍跋》,行書。

跋語說:

   始徐興公得是批點本示予,予因取他刻數種復正之。

比至豫章,以示朱鬱儀氏、李孔章氏,彼各有所正,而鬱儀者加詳矣。

然訛缺尚亦有之。

今歲焦太史讀予是本以為善也,當梓,而會梅子庾氏慨文章之道日猥,盍以是書為程為則,乃肆為訂補音注,使彥和之書頓成嘉本。

……子庾別有《水經注箋》,將次第梓焉。

始識之於此。

時萬曆三十有七年,綏安謝兆申撰。

下有小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