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830164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docx

《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 新人教版.docx

参考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新人教版

(参考)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出师表》同步练习(3)新人教版

 

一、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出师表》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谥号“武侯”,后世称其为“武乡侯”。

《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表:

古代奏议的一种,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

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和诸葛亮有关的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4、和诸葛亮有关的成语:

舌战群儒,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本文出现的成语:

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指日而待(计日而待)

5、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对联:

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收二川:

收服东川、西川排八阵:

排八阵图阻陆逊

七擒:

七擒孟获六出:

六出祁山五丈原:

病卒五丈原

四十九盏明灯:

五丈原施法续命三顾:

三顾茅庐

平南蛮:

平定南方叛乱东和:

联吴北拒:

抗曹

水面偏能用火攻:

火烧赤壁

6、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出师伐魏之前。

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

希望国内政治清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全文的主旨是:

使后主认识到必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这三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报先帝忠陛下”。

7、课文内容梳理。

第一部分(1-5)分析当前形势,指明危机,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第1段:

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分析形势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时刻,希望刘禅“思危”后说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由此提出         广开言路的建议。

  第2段:

提出  严明赏罚       的建议。

  第3段:

说明出师前在内政上的安排。

  第4段:

说明出师前在军政上所作的安排。

第7段:

追忆白帝城托孤,并表明兴复汉室的决心。

首句述白帝城托孤事;接着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再转说目前情况,提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末句补说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启发后主亲贤纳谏。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点明全篇主旨。

 第8段:

归纳各方面的责任。

首先严于律己,其次严格要求朝廷诸臣,最后也向后主提出“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的希望。

 第9段:

表文结束语。

8、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崩殂(  )  疲弊(  )  不懈(  )  陛下(  ) 恢弘(  )  忠谏(   )   菲薄(  )  陟(  )  臧否(   ) 攸( ) 费祎( ) 以遗(  )陛下 裨补(  )   猥(  )自枉(  )屈     夙(  )  庶(  )竭驽(  )钝  咎(  )   咨诹(  )(  ) 昭()  遗诏(  )

9、解释句中加粗的实词:

(1)中道崩殂(   。

崩,      。

殂,   )

(2)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   )   (3)追先帝之殊遇(   )(   ,   )

(4)开张圣听(         。

这里是            )

(5)以光先帝(      )       (6)恢弘志士之气(动词,      。

也作“恢宏”)

(7)妄自菲薄(         。

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8)引喻失义(      。

引喻,   、   。

义,   、   。

)       

(9)陟罚臧否(陟,   。

臧,   。

否,   。

(10)作奸犯科(      ,      )

(1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   。

)(平,公平。

明,明察。

)(理   )

(12)是以先帝(   ,   )简拔以遗陛下(   ,    )

(13)悉以咨之(   ) (14)、性行淑均(淑,   )(均,   )

(15)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16)猥自枉屈(辱,这里是      的意思)(      )

(17)遂许先帝以驱驰(      )

(18)后值倾覆(   )(   )   (19)尔来(   )

(20)夙夜忧叹(      ) (21)深入不毛(   ,这里是动词长庄稼)

(22)庶竭驽钝(   )(比喻      。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23)攘除奸凶(      )(     )

(24)责攸之、袆、允等之慢(      )

(25)以彰其咎(   )(   )   

(26)咨诹善道(   ) (27)察纳雅言(   )(   )(雅言   )

10、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诚宜开张圣听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由是感激

临表涕零

11、一词多义:

益:

有所广益 (   )    斟酌损益(   )

遗:

以光先帝遗德(   )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效:

恐托付不效(   )   讨贼兴复之效 (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为:

俱为一体(判断动词,   )举宠为督(动词,   )

能:

先帝称之曰能(      )必能使行阵和睦(   )

道:

中道崩殂(   )咨诹善道(   )

遗:

以光先帝遗德(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      )

12、指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

(1)、必能裨补阙漏       通   ,     

(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   ,  

13、重点语句翻译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

                                             

(7)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

                                              

二、能力提高

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①       ;②     ,      ;③       ,       。

(或:

      ,        ,        。

)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一致。

3、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       。

4、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       ,       。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

              

6、表明作者志趣(或淡泊名利或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大事”具体指):

    ,     ,     ,      ,    ,      ;

 8、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①       ,       ,       ,       ;②       ,       。

9、集中表达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                。

10、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

                          

11、陆游说:

“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出两点即可)

12、本文是为出征北伐而向刘禅上的奏章,为何只在七、八段各有一句涉及北伐,而大多是在提建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请说说你的看法。

                                                                         。

1.本文向刘禅上书,但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

1.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请结合文章,说说此文何以有如此大的震撼力。

                                                                         。

1.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

可谓分析透彻,情理交融,言辞恳切。

试分析全文的表达方式有何特色?

三、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夫①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蹂⑦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咸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

注:

①夫:

发语词。

②行:

指操守、品德。

③澹(dàn)泊:

同"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④宁静:

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⑤淫慢:

指过度的享乐。

淫,过度。

慢,怠惰。

⑥励精:

振奋精神。

励,奋勉,振奋。

⑦险躁:

这里指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⑧接世:

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1、翻译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两方面展开论述的?

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4、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        。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当如何做?

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5、诸葛亮还有一篇《诫子书》,全文如下:

夫酒之设(安排),合礼致情(合乎礼节,表达情意),适体归性(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 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

主意未殚(尽),宾有余倦(稍有倦怠),可以至醉(可以饮到酒醉),无致迷乱(丧失理智胡来)。

这篇《诫子书》谈的是什么问题?

6、在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       ,       ”(或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

7、文中提出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我们选拔人才时常提出的“          ”这一成

语。

参考答案

二、课内阅读

1、

(1)、开张圣听

(2)、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3)、亲贤臣,远小人(或: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2、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4、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10、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1、①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2、此表虽是为请命出征,但主要意图在于劝谏刘禅“内修政理”。

历史上,刘禅昏庸,宠幸宦官,对于朝政,诸葛亮事无巨细。

此次出征,他必然为国政忧虑,所以重在提建议,荐人才。

这正是针对蜀国形势,有利于出征北伐。

 13、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

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

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 14、主要从忠心耿耿的角度写。

 15、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义,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

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

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三、中考链接1、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2、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进行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

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

把失败归纳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告诉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新世纪的学子亦应记住,在静中求学,在学中广才,切勿浮躁,切莫虚度光明。

(结合学习实际说的有道理即可。

)5、谈了饮酒问题。

待人接物,饮酒要控制酒量。

适度而止,不可失礼。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7、任人唯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