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剧欣赏.docx
《中国古代名剧欣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名剧欣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名剧欣赏
《中国古代名剧欣赏》复习资料
《窦娥冤》欣赏
一、《窦娥冤》的思想内容
《窦娥冤》的全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最为杰出的作品,也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它的故事原型出自《汉书•于定国传》和《搜神记•东海孝妇》,作者直接把这个故事移植到吏治腐败的现实社会之中,但摆脱了一般公案剧或清官戏的窠臼,包容了更丰厚的思想内涵,具有了更强烈的批判功能。
此剧主要写封建社会中一个安分守己、纯洁善良的普通妇女的悲剧命运。
通过窦娥这位无辜女子被封建礼教、泼皮无赖、贪官污吏戕害致死的悲惨一生,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和官吏的凶残贪酷,热情地歌颂了被压迫者感天动地、勇敢不屈的抗争精神,广泛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复杂矛盾及真实面貌。
二、《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1.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
首先,写出了窦娥性格的丰富性。
在她身上,既有善良温驯、孝顺忠贞的一面,又有刚强倔强、反抗邪恶的一面,是二者的对立统一。
同时这些优秀品质还和一定程度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揉和在一起,使之成为下层女子的典型代表。
其次,写出了窦娥性格的流动性。
窦娥从恪守妇道的平凡女子转变为敢于叱天责地、痛斥官府的反抗者,其性格是随着现实矛盾斗争的发展而逐渐变化的,作者对这一转变过程进行了精心描述,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极富层次感。
2.作者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营造出浓郁的悲剧氛围,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窦娥冤》深刻地揭示了窦娥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与必然性,反映了封建社会具有本质意义的重大问题,主题鲜明,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而窦娥在刑场上的三桩誓愿竟然一一应验,以及结尾的鬼魂诉冤与清官断案,显然是超现实的幻想性描写,反映了下层民众的美好愿望,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深化了主题,使作品的悲剧气氛更加浓重。
3.剧本矛盾高度集中,情节紧凑,冲突叠起,而又环环相扣。
全剧以窦娥的悲剧命运为中心来组织戏剧矛盾,写了形形色色的矛盾冲突,但作者把构思布局的重点放在两条主线上:
一条是窦娥与以张驴儿为代表的社会恶势力的冲突;另一条是窦娥与以桃杌为代表的封建官府的冲突,其中又以后者为主,其它的矛盾冲突都服从于主线的安排。
这样就使得情节集中,结构谨严。
在关目的安排上,作者也是匠心独具,剧情发展既层次分明,给人以移步换形的紧凑感,又高潮迭出,给人以变幻莫测的紧张感,这就使整个剧情显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4.语言通俗平易,明快洗练,形成了独特的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表现了关汉卿杂剧语言艺术的共同特色。
作品欣赏:
《窦娥冤》第三折
(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
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
(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
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堤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
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
【倘秀才】则被这枷扭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
(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
(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
(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
(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
(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付他几句话咱。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
(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
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
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
(唱)
【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
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鲍老儿】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卜儿哭科,云)孩儿放心,这个老身都记得。
天那,兀的不痛杀我也!
(正旦唱)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刽子做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正旦跪科)(刽子开枷科)(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
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
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
(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正旦唱)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
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
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
(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
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里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监斩官云)打嘴!
那有这等说话!
(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
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
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
(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
(正旦唱)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题遍。
(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待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刽子做开刀,正旦倒科)(监斩官惊云)呀,真个下雪了,有这等异事!
(刽子云)我也道平日杀人,满地都是鲜血,这个窦娥的血都飞在那丈二白练上,并无半点落地,委实奇怪。
(监斩官云)这死罪必有冤枉。
早两桩儿应验了,不知亢旱三年的说话,准也不准?
且看后来如何。
左右,也不必等待雪睛,便与我抬他尸首,还了那蔡婆婆去罢。
(众应科,抬尸下)
[作品讲读]
《长亭送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
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末、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氏玉骢难系,恨不情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的行,乍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红石)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
(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久已后书、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见夫人科)(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
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
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没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
(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视官如拾芥耳。
(洁云)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
(把酒了,坐)(旦长吁科)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
(红递酒,旦把盏长吁科,云)请吃酒!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
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
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
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夫人云)红娘把盏者!
(红把酒科)(旦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
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
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
(旦云)红娘,甚么汤水咽得下!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上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夫人云)辆起车儿,俺先回去,小姐随后和红娘来。
(扣)(末辞沽科)(洁云)此一行引无话儿。
贫僧准备买登科录看,做亲的茶饭少不得贫僧的。
先生在意,鞍马上保重者!
从今经忏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下)(旦唱)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籍,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
有梦也难寻觅。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宫,疾便回来。
(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旦云)君行别无所赠,口占一绝。
为君送行:
“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限前人。
”(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张珙更敢怜谁?
谨赓一绝,“以剖寸心:
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
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旦唱)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释程九问归期。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洒一杯。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水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
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笑吟吟一处来。
哭啼啼独自归。
归家若到罗帏里,昨宵个绣衾香暖留春住,今夜个翠被生寒有梦知。
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语嘱咐小生咱?
(旦唱)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末云)再谁似小妇?
小生又生此念。
(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蔼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红云)夫人去好一会,姐姐,咱家去!
(旦唱)
【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旦、红下)(末云)仆童赶早行一程儿,早寻个宿处。
泪随渡水急,愁逐野云飞。
(下)
赏析:
1.本折又称“哭宴”,选自《西厢记》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之第三折,向来被曲家视为绝唱。
在崔莺莺、张生二人的婚事确定之后,迫于老夫人的压力,张生只得进京求取功名,这折戏的内容就是写莺莺、红娘、老夫人到十里长亭送别张生的情景。
整折戏由莺莺一人主唱,它以内心独白的形式倾诉了莺莺的忧伤别离之情。
2.此折的艺术特点:
(1)此折深刻地揭示出莺莺复杂曲折的内心世界。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处于特定场景中的莺莺的多重心理内涵:
既有和张生“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恋恋不舍,也有对老夫人“拆鸳鸯在两下里”的满腔怨恨;既希望张生赶考能金榜题名,以此来换取二人之间的幸福结合,又害怕张生因此而移情别恋,让“停妻再娶妻”的悲剧重演;既有对眼前心上人充满深情的反复叮咛,也有对自己日后相思苦的想象描绘,从而把莺莺内心缠绵婉曲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这多重的心理内涵又都共同指向于莺莺的情感底蕴。
就情感底蕴而言,莺莺追求的是超越了功名利禄与门第观念的纯真爱情,在她心目中,长相厮守的爱情理念高于一切,她明确表示: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这不但和老夫人处处维护门第家声的传统婚姻思想针锋相对,而且把挚爱真情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有力地强化了反封建的思想主题。
(2)此折充分发挥了曲词的抒情功能,堪称古代剧诗的典范。
作者善于选取一系列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以景写情,融情入景,创造出凄清悲凉的诗的境界。
如开头的碧云、黄花、西风、归雁、霜林、红叶,展现了暮秋一派萧瑟零落的景象,映衬出主人公凄凉愁苦的心境;再如结尾的夕阳古道、淡烟暮霭、禾黍秋风,无不是莺莺主观情感的外射,渗透着她幽怨怅惘的离愁别恨,整折曲词情景相生,缠绵悱恻,处处充溢着诗情画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此折的语言葱茏丰茂,美不胜收,充分显示了文采派的特色。
具体分析可参考《西厢记》艺术成就的第三点。
《汉宫秋》欣赏
一、马致远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号称“曲状元”,一生共创作杂剧十五种,现存七种,代表作品是《汉宫秋》。
这部剧作是一个帝王爱情悲剧,也是一个民族悲剧。
作者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对有关史实进行了创造性的改编,流露出一定的民族感情与沉痛的忧伤情绪。
它以胡、汉民族矛盾为背景,叙写了昭君为汉室江山挺身而出,毅然出塞和番,以至投江殉国的悲剧故事,歌颂了昭君崇高的民族气节,谴责了怯懦无能、贪生怕死的汉朝文武大臣,鞭挞了谄佞奸贪、卖国求荣的毛延寿,在民族压迫深重的元代,其价值取向是难能可贵的。
该剧剧情哀婉动人,曲辞清丽典雅,具有浓烈的抒情性。
二、《汉宫秋》(第三折)
第三折
(番使拥旦上,奏胡乐科,旦云)妾身王昭君。
自从选入宫中,被毛延寿将美人图点破,送入冷宫。
甫能得蒙恩幸,又被他献与番王形像。
今拥兵来索,待不去,又怕江山有失。
没奈何将妾身出塞和番。
这一去,胡地风霜,怎生消受也!
自古道“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驾引文武内官上,云)今日灞桥饯送明妃,却早来到也。
(唱)
【双调】【新水令】锦貂裘生改尽汉宫妆,我则索看昭君图画模样。
旧恩金勒短,新恨玉鞭长。
本是对金殿鸳鸯,分飞翼怎承望!
(云)您文武百官计议,怎生退了番兵,免明妃和番者?
(唱)
【驻马听】宰相每商量,大国使还朝多赐赏。
早是俺夫妻悒怏,小家儿出外也摇装。
尚兀自渭城衰柳助凄凉,共那灞桥流水添惆怅。
您偏不断肠。
想娘娘那一天愁都撮在琵琶上。
(做下马科)(与旦打悲科)(驾云)左右慢慢唱者,我与明妃饯一杯酒。
(唱)
【步步娇】您将那一曲阳关休轻放,俺咫尺如天样。
慢慢捧玉觞,朕本意待尊前捱些时光。
且休问劣了宫商,您则与我半句儿俄延着唱。
(番使云)请娘娘早行,天色晚了也。
(驾唱)
【落梅风】可怜俺别离重,你好是归去的忙。
寡人心先到他李陵台上。
回头儿却才魂梦里想,便休题贵人多忘。
(旦云)妾这一去,再何时得见陛下?
把我汉家衣
服都留下者。
(诗云)正是: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忍着主衣裳,为人作春色。
(留衣服科)(驾唱)
【殿前欢】说甚么留下舞衣裳,被西风吹散旧时香。
我委实怕宫车再过青苔巷,猛到椒房,那一会想菱花镜里妆,风流相,兜的又横心上。
看今日昭君出塞,几时似苏武还乡?
(番使云)请娘娘行罢,臣等来多时了也。
(驾云)罢罢罢,明妃,你这一去,休怨朕躬也。
(做别科,驾云)我那里是大汉皇帝!
(唱)
【雁儿落】我做了别虞姬楚霸王,全不见守玉关征西将。
那里取保亲的李左车,送女客的萧丞相?
(尚书云)陛下不必挂念。
(驾唱)
【得胜令】那里也架海紫金梁?
枉养着那边庭上铁衣郎。
您也要左右人扶持,俺可甚糟糠妻不下堂!
您但提起刀枪,却早小鹿儿心头撞。
今日央及煞娘娘,怎做的男儿当自强!
(尚书云)陛下,咱回朝去罢。
(驾唱)
【川拨棹】怕不待放丝缰,咱可甚鞭敲金镫响。
你管燮理阴阳,掌握朝纲。
治国安邦,展土开疆。
假若俺高皇,差你个梅香,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若是他不恋您春风画堂,我便官封你一字王。
(尚书云)陛下,不必苦死留他,着他去了罢。
(驾唱)
【七兄弟】说甚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禁他临去也回头望!
那堪这散风雪旌节影悠扬,动关山鼓角声悲壮。
【梅花酒】呀!
俺向着这回野悲凉:
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粮,打猎起围场。
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
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量思。
【收江南】呀!
不思量除是铁心肠。
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
美人图今夜挂昭阳,我那里从养,便是我高烧银烛照红妆。
(尚书云)陛下回銮罢,娘娘去远了也。
(驾唱)
【鸳鸯煞】我则索大臣行说一个推辞谎,又则怕笔尖儿那火编修讲。
不见他花朵儿精神,怎趁那草地里风光?
唱道伫立多时,徘徊半响;猛听的塞雁南翔,呀呀的声嘹亮。
却原来满目牛羊,是兀那载离恨的毡车半坡里响。
(下)
(番王引部落拥昭君上,云)今日汉朝不弃旧盟,将王昭君与俺番家和亲。
我将昭君封为宁胡阏氏,坐我正宫。
两国息兵,多少是好。
众将士,传下号令,大众起行,望北而去。
(做行科)(旦问云)这里甚地面了?
(番使云)这是黑龙江,番汉交界去处。
南边属汉家,北边属我番国。
(旦云)大王,借一杯酒,望南浇奠;辞了汉家,长行去罢。
(做奠酒科,云)汉朝皇帝,妾身今生已矣,尚待来生也。
(做跳江科)(番王惊救不及,叹科,云)嗨,可惜可惜!
昭君不肯入番,投江而死。
罢罢罢,就葬在此江边,号为青冢者。
我想来,人也死了,枉与汉朝结下这般仇隙,都是毛延寿那厮搬弄出来的。
把都儿,将毛延寿拿下,解送汉朝处治。
我依旧与汉朝结和,永为甥舅,却不是好!
(诗云)则为他丹青画误了昭君,背汉主暗地私奔;将美人图又来哄我,要索取出塞和亲。
岂知道投江而死,空落的一见消魂。
似这等奸邪逆贼,留着他终是祸根。
不如送他去汉朝哈剌,依还的甥舅礼,两国长存。
(下)
赏析:
1.此折是全剧的高潮,主要写的是汉元帝屈服于重兵压境的压力,含悲忍辱为昭君送别的场景和昭君在灞桥留汉衣、于边境投黑江的悲剧性情节,从而细致、准确地展现了本剧主人公――汉元帝的凄怆悲凉之情和复杂矛盾的心理流程:
既有“妻嫁人,夫主婚”的荏弱屈辱,也有对群臣不能安定社稷之怨恨;既有与美人不忍别离的依依不舍,又有不能不别的无可奈何;既通过描绘眼前实景来抒写生离死别之痛,也通过想象自己独居皇宫的寂寞来表现缠绵相思之苦。
2.此折的艺术特点:
(1)本折戏不以紧张曲折的情节取胜,而是以浓厚的抒情意味见长,具有强烈的情感美。
作者以无限同情的笔墨,绵密细腻地描写人物内心的悲伤情怀,一唱三叹,感人至深。
(2)作者善于因景生情,以情化景,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
凄清苍凉的外在景物与哀怨悲切的内在情感水乳交融,创造出诗一样的境界。
(3)本折的曲词文思精妙,文采斐然,具有音律美。
尤其是[梅花酒]、[收江南]两曲采用首尾相接,回环重叠的顶真句式,节促音哀,百转千回,令人荡气回肠。
王国维评论这两曲是:
“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
”
《琵琶记》欣赏
一、《琵琶记》的故事演变
《琵琶记》被称为“南戏之祖”,代表了南戏创作的最高成就,它是高明根据民间流行的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的。
作者对原本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创作主旨均进行了重新处理:
蔡伯喈由三不孝(生不能养,死不能葬,葬不能祭)变成了三不从(辞试不从,辞婚不从,辞官不从),由原来不忠不孝的被谴责对象变成了全忠全孝的正面典型,原先的悲剧也被大团圆的结局所替换。
二、《琵琶记》的思想内容
《琵琶记》的思想内容相当复杂:
一方面作者的主观动机是宣扬封建教化,“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这一思想贯穿全剧;另一方面,作品在极力歌颂主人公“有贞有烈”、“全忠全孝”的同时,又真实地描绘了功名利禄和家庭幸福的冲突,“事君”和“事父”的冲突,理念和情感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就暴露出封建社会、封建道德本身的矛盾,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1.此剧在刻划人物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蔡伯喈是一个孝义两重的正面人物,他够不上“全忠全孝”,但又是既忠且孝,这样就揭示了封建伦理自身的不合理性;作品还写出了蔡伯喈的矛盾性格、精神痛苦,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和复杂心态。
赵五娘是剧中塑造得最为动人的形象,她温顺善良,吃苦耐劳,忘我牺牲,坚韧不拔,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
2.结构严谨,两条线索交错发展,相互对照。
自蔡伯喈离家赴试后,剧情就沿两条线索展开:
一条是蔡伯喈中第、为官、招亲,在牛家尽享荣华富贵;另一条是赵五娘在家苦守、服侍公婆、糟糠自厌、祝发买葬,陷入悲苦的困境。
这样的结构方式使剧情发展有起有伏,场面安排有热有冷,在舞台上浓缩了人间的奢华与凄凉,于强烈的反差中深化了悲剧效果,同时也使作品展示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画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
3.语言的运用相当出色。
其曲白既接近口语,又富于文采。
还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曲词。
四、《琵琶记》第二十出“糟糠自厌”欣赏
(旦上唱)【山坡羊】乱荒荒不丰稔的年岁,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
急煎煎不耐烦的二亲,软怯怯不济事的孤身己。
衣尽典,寸丝不挂体。
几番要卖了奴身己,争奈没主公婆教谁看取?
(合)思之,虚飘飘命怎期?
难捱,实丕丕灾共危。
【前腔】滴溜溜难穷尽的珠泪,乱纷纷难宽解的愁绪。
骨崖崖难扶持的病体,战钦钦难捱过的时和岁。
这糠呵,我待不吃你,教奴怎忍饥?
我待吃呵,怎吃得?
(介)苦!
思量起来不如奴先死,图得不知他亲死时。
(合前)
(白)奴家早上安排些饭与公婆,非不欲买些鲑菜,争奈无钱可买。
不想婆婆抵死埋冤,只道奴家背地吃了甚么。
不知奴家吃的却是细米皮糠,吃时不敢教他知道,只得回避。
便埋冤杀了,也不敢分说。
苦!
真实这糠怎的吃得。
(吃介)(唱)
【孝顺歌】呕得我肝肠痛,珠泪垂,喉咙尚兀自牢嗄住。
糠!
遭砻被舂杵,筛你簸扬你,吃尽控持。
悄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
苦人吃着苦味,两苦相逢,可知道欲吞不去。
(吃吐介)(唱)
【前腔】糠和米,本是两倚依,谁人簸扬你作两处飞?
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共夫婿,终无见期。
丈夫,你便是米么,米在他方没寻处。
奴便是糠么,怎的把糠救得人饥馁?
好似儿夫出去,怎的教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