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专题24篇含答案.docx
《记叙文阅读专题24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专题24篇含答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叙文阅读专题24篇含答案
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记叙文阅读专题(共24篇)
1
栅栏两边苹果甜
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
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
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
“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
”“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
”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
”听到别人也从他的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
他越想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
艾尔想:
“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
不过,胡安怎么可以从我的树上获得好处呢?
”在粉红色花朵盛开的春天,他异常烦恼;到绿叶满枝头的夏天,他心事重重;当果实挂满枝头的秋天来到时,他决定解决此事。
④艾尔站在庭院里采摘苹果,他很努力,却怎么也够不到栅栏另一边枝条上的苹果,他很沮丧。
然而,第二天,他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苹果蛋糕,卡片上面写着“谢谢”,署名“胡安”。
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胡安偷了他的苹果!
⑤他带着蛋糕,急匆匆赶往市长家。
他把蛋糕掷到桌上说:
“看这个,这是用从我家树上采摘的苹果制作的,胡安犯了偷盗罪!
”市长问:
“你肯定做蛋糕的苹果是你的吗?
”艾尔怒气冲冲地说:
“当然!
许多年前,我父亲在庭院里亲手栽下这棵苹果树,土地和树都属于我,苹果当然也属于我。
”市长说:
“从现在起四天后,法官将去普韦布洛村考察。
你既然提交了案子,肯定能得到公正的裁决。
”艾尔皱起眉头问:
“我应该怎么为法官准备证词?
”“你已经站在自己一方讲述了事情,但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
法官希望你了解问题的两个方面,请你明天带着胡安的观点再来。
”市长说。
⑥艾尔朝家的方向走,他努力想象胡安可能会说什么。
树枝确实越过了栅栏,胡安又那么贫穷,任何食品当然都受他欢迎。
“不过,那是我的苹果树!
”艾尔对着一条路过的狗语气坚定地说。
⑦第二天清晨,艾尔返回市长家,说出了他想象的胡安一方的辩词。
“他会说苹果落到了他家庭院,因此变成他的了。
”艾尔说,“但是,如果一条狗跑进他家院子,狗却不会变成他的。
”艾尔为自己想出的精彩辩词感觉十分自豪。
“但胡安为什么要送给你苹果蛋糕呢?
”市长问道。
“为什么?
嘲笑我呗!
”艾尔说。
市长说:
“可是,胡安没有能力送给别人食物啊。
你的说法有欠妥当。
一个栅栏有两边,就像所有争论一样,你还需要考虑一天。
”艾尔勉强地说:
“我将去和胡安谈一谈,但这只会使我的证据更加充分!
”
⑧晚上,艾尔坐在院子中,出神地凝视着树木和栅栏。
A微风下,苹果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栅栏边,盛开的小花也快活地眨着眼睛。
艾尔想:
苹果树是我的,所以它的果实也是我的,但是苹果落到了胡安家院子里……胡安为什么要送给我蛋糕呢?
⑨艾尔来到胡安家门口,轻轻敲了几下门。
胡安打开门,一看是艾尔,就十分友好地笑起来:
“你喜欢那个蛋糕吗?
我必须感谢你。
你家苹果树伸过来的树枝,给我和家人增添了许多快乐,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都令我们无比幸福。
我知道,拥有普韦布洛村最棒苹果树的人肯定也是最慷慨之人,但那些苹果,当然属于你。
我想,我们从你的苹果树那里得到了如此多幸福,只把苹果归还给你就显得过于微薄了,所以,我妻子用所有的苹果烤成了一个香甜的蛋糕,我们希望你喜欢它!
”
⑩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
此时,他最初的气愤已经像绵白糖一般完全融化在水中了。
⑪“你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吗?
”胡安指着餐桌说。
餐桌上摆着一些简单的饭菜:
豆子、米饭和玉米饼。
艾尔知道,明天法官到来时,他不用提供任何证词了。
他说:
“很乐意,和你们在一起,我很幸福!
但请允许我带点东西过来。
”B说完,艾尔连忙跑回家,仔仔细细地选了一篮最大、最红的苹果,带着这边的甜甜的苹果去了栅栏的另一边。
(选自2013年第9期《特别关注》有改动)
19.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栅栏两边苹果甜”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选文②~⑪段,根据本文的故事情节,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艾尔不满分享果树,修建栅栏。
——
(1)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艾尔到胡安家考察,得知真相。
21.选文中艾尔两次“脸涨得通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不同的心理。
(1)艾尔恼火极了,他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把卡片摔到地上……
(2)艾尔白皙的脸涨得通红,他感觉自己比一只蚂蚁还要矮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有A、B两处画线的句子,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表达效果。
我选处,表达效果:
23.你认为文中的胡安除了拥有“家人和好脾气”,还拥有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写出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周国平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幸福喜欢捉迷藏。
我们年轻时,它躲藏在未来,引诱我们前去找寻它。
曾几何时,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将它错过,于是回过头来,又在记忆中找寻它。
”的确如此,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幸福,不经意间已被握在手中,可是我们却不曾感觉到它,仍在苦苦地寻觅着。
幸福在哪里?
文中的艾尔和胡安已经找到,你是否也已经把幸福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获得幸福。
(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参考答案:
既指艾尔家的苹果香甜,也指善良、宽容消除了二人的隔阂,给栅栏两边的两个家庭带来愉悦、幸福、甜蜜。
20.参考答案:
(1)艾尔发现树枝伸过栅栏,心事重重。
(2)艾尔发现苹果被偷,向市长投诉。
21.参考答案:
(1)表现了艾尔因发现自己的苹果被“偷”而气愤、恼火的心理。
(2)表现了艾尔明白真相后羞愧、内疚的心理。
22.参考答案:
A运用了景物描写和拟人修辞。
写微风中苹果树的声响和栅栏旁边星星点点的小花在风中摇曳的情态,渲染温馨的气氛,衬托艾尔此时内心微妙的变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细致、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艾尔此时因被邻居感动而心甘情愿送给邻居最好的苹果的幸福心理。
23.参考答案:
①善良宽容,例如艾尔建高高的栅栏,但胡安仍然把伸过栅栏的苹果做成蛋糕感谢他;当艾尔来考察时,胡安热情邀请他共进晚餐。
②懂得感恩,例如胡安因为艾尔的苹果树给他带来了幸福和快乐,他让妻子做苹果蛋糕感谢艾尔。
③知足快乐,例如胡安看到苹果树春天的花开、夏天的绿荫就感到无比幸福、快乐。
(围绕人物的性格或品质分析,角度正确,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合理的解释)
24.参考示例:
要想获得幸福,首先要摆正心态,对于生活不能奢求;其次要有善于发现幸福的慧眼,亲人的细心呵护、朋友的温馨话语、师长的真诚帮助等都是我们的幸福,幸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懂得珍惜拥有的幸福。
(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言之成理,表述清楚即可。
)
2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
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
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
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
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
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
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
他眼里总有活儿。
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
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
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
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
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
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
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
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
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
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
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
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
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注: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
(选文有改动)
18.文章开篇写到“李忠义是一个工人”,意在告诉读者,他是一个而的人。
19.文章③④⑤段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0.如何理解第⑦段划线句子的深层含义?
21.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22.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联系实际来谈谈。
18、普通平凡
19、19、坚持出黑板报背着生病工友去医院并陪护风中拉好银幕
20、暗示李忠义的美德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四处飘洒,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意思对即可)
21、李忠义的善举和美德,使他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使他的影响更加深远,像河水一般长流。
(意思对即可)
22、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地工作、生活,就都会有各自的价值。
(社会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人们彼此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即使再平凡,只要努力,也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意思对即可)
3
木刻猴子(林文义)
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西:
一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
猴子有三只,做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捂住自己的嘴巴。
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
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翻来翻去地看。
没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块木头,刻成三个猴子。
表情很逗人,可是没有发条,不像机械、铁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钹。
没什么好玩嘛!
我翘着小嘴巴,把木刻猴子还给祖父。
祖父把我抱起来,指着木刻猴子对我说:
“阿公跟你说,这三只猴,是你阿祖给阿公的。
这三只猴就是跟我们说,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说……唉,你还小,不会懂,就是常常听人讲的‘有耳无嘴’啦。
”那时,我六岁,祖父的话,我听不大懂,但“有耳无嘴”这句话,却印在了心里。
隔了一年,祖父死了。
沉默寡言的父亲把木刻猴子摆在神案上,不知道是纪念逝去的祖父,还是要提醒些什么。
念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我和母亲发生了争执,我的嘴快,说了一大堆气话。
母亲泪眼汪汪的,侧过头去,看着神案上那个木刻猴子,悲愤地说:
“看到你阿公留下来的木猴没?
你爸爸把它放在神桌上是要你们警惕,不要乱讲话,你阿公以前常常讲‘有耳无嘴’,你难道忘记了?
”
时间流水般逝去。
有一次,父亲静静地和我说话,我从来不曾看过像他那般谦和、诚恳的父亲。
他似乎内心有某些隐痛,却又尽力掩盖:
“这个时代,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论,不要妄加评断,平平安安过一世就可以了。
”说着,他从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来,充满深意地说:
“你看看这三只猴,不听、不看、不说,这是有道理的,独善其身嘛……”父亲叹了口气。
他们那个黯然的年代,沉默成为他们一生的座右铭。
我说:
“像这三只木刻猴子,不听、不看、不说,这样一个人,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
独善其身,这是多消极的借口!
”
父亲苦笑,淡淡地说:
“唉,以后你慢慢会晓得的。
”
又是几年过去了,在不断的历练中,我慢慢理解了父亲。
我竭力要保持一点点纯真的自我,但我发现,虽不甘愿,自己却也逐渐向世俗妥协,时时处在自我的撕裂中。
父亲离开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里。
这个从曾祖父传给祖父,由祖父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交到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给我的后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们“有耳无嘴”?
我觉得我不能这样,我要他们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们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别人。
点起一把火,我把这个木刻猴子烧成灰烬。
(选自2015年第6期《读者》,有改动)
18.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人物
对待“木刻猴子”的
行为
情感
观念
“祖父”
▲
▲
顺从传统
“父亲”
摆上神案
纠结
▲
“我”
▲
不满
▲
19.第
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你从中读出了父亲怎样的矛盾心理?
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
▲
20.细读第
段,分析加点的“撕裂”一词的内涵和表达效果。
▲
▲
21.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有耳无嘴”这一说法的认识。
(80—100字)
100
18.行为:
常常把玩(抚摩),烧成灰烬(付之一炬);情感:
钟爱(怜爱);观念:
屈从传统(向世俗妥协),否定传统(不顺从传统、抛弃传统、反抗传统)。
19.示例:
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既想以自己的经历提醒儿子谨言慎行,又不愿强行扭曲儿子的矛盾心理。
20.内涵:
是向世俗妥协,还是保持纯真的自我?
表达效果:
强烈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形象有力。
21.示例一:
“有耳无嘴”的弊端,在于国人对任何不合理现象保持沉默和妥协的习惯,使得人与人之间不能有开诚布公的交流。
大街上围观暴行、会议中不分是非地鼓掌通过都是实例。
它理应遭到抛弃。
示例二:
在特定的场合下,“有耳无嘴”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
日常交往中,家人朋友难免会说出一些不得当的话,无关原则,就可以一笑了之。
不必句句在意,事事耿耿于怀。
适时沉默,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4
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
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
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
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
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
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
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
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
“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
”他瞅着那枣树咒骂。
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
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
与我同行的朋友说:
“光瞅有什么用!
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
”后来我们真的去了。
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
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
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
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
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
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
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
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
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15.“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1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的赏析)
(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17.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18.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15.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水分。
16.
(1)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了描写;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而蓬勃。
(2)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使枣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活泼,也表达了作者对枣树的喜爱之情。
17.改变了作者的心情,去掉了自身俗气;丰富了枣树的形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18.美好的事物,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却总在召唤着你,让你企慕;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
5
雪白(王开岭)
一
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比如雪。
在我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
她使我隐约想到了“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意味很浓的词。
那神秘无限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祥和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
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
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最美的意境了。
童年时,我心里涨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还要多。
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
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啊!
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相濡以沫的洁白。
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雪。
有时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
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令人亢奋。
记得初中语文里有篇《夜走灵官峡》,开头即“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
那盛大的雪况,现在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
不知今天的孩子会不会问:
真有那么多雪么?
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得痛心。
记得小学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
一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①”,她说:
“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全笑了,连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
于是老师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
老师讲“异想天开”时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了……不久,她因贫穷辍了学。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
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
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子的雪。
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的一个。
要知道当时穷人家是买不起雪花膏的。
美丽的如泣如诉的雪花膏。
二
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
我们的雪呢?
从前的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
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
是的,我们相信。
但另一个事实是:
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
比如雪。
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
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
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
稀稀落落粉针或沫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胡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
这哪里是雪?
分明是雪的骸,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