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30827482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docx

《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docx

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

从科举制度看古人的价值观

从科举制度看古代文人的价值观

【摘要】从不同历史时期的科举制度看当时文人的价值观。

【关键词】科举制度;古代文人价值观;价值观;

要从科举制度来看古人的价值观,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与文人有什么关系?

了解了这些之后再来看古人的价值取向。

1、科举制度

1.1、科举制度概述[1]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1.2、科举制度实行以前的人才选拔[2]

春秋战国时期:

部分沿用西周制度,出现“食客”、“客卿”等制度以外的人才选用。

秦朝:

商鞅变法时实行,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汉朝:

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

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

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

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读书人真正走进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

 

2、科举制度和古代文人的关系(存在科举制度时期的文人)

科举制度以前的人才选拔基本上是由分封、世袭、推选、自荐等方式产生。

普通的文人难以涉足政坛。

此时的人才选拔也就是官员的选拔。

春秋以前,文化教育被政府官学所垄断,普通的平民百姓难以有读书从文的机会。

此时的文人基本都是一些官宦子弟。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打破了这种垄断。

普通百姓得以进入文人行列。

《论语》中说“学而优则仕”。

意思大概就是说学习好了,就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主要是用于从政。

科举制度以前,在那个社会生产力非常低的时代,温饱尚不足,能读书的人大都不是穷苦人家。

那时候的古人读书可以说与做官关系不大。

到了隋唐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加之私塾教育与官学的兴盛,许多平民百姓的孩子有机会读书。

科举制度的出现也使得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政治领域,使得读书人真的能够“学而优则仕”了。

 

3、从科举制度看古代文人的价值观

既然是从科举制度来看古代文人的价值观,那么就要从隋朝说起。

由于各朝各代科举制度不尽相同,所以接下来我们分历史时期来说说古代文人的价值观,也即价值取向。

3.1隋朝时期

吕思勉先生在《隋唐五代史》中说道“人类已往之社会,大变有四:

曰原始共产社会,曰奴隶社会,曰封建社会,曰资本主义社会”。

[9]原始社会,奴隶社会那时候还没有科举制度,那就不说了。

就先说说封建社会。

我们以前学习历史的时候知道了从周文王分封天下到满清灭亡这一段时期都可以算是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分封制度,一个是爵位分级。

分封制度即是将土地分封给贵族或是功臣,也就是地主阶级。

爵位分级也就是层层管理。

以前语文课本中文言文中常出现“郑伯”“晋候”“秦伯”等名词,这就是古代分封制的产物。

《随书·百官志》中说道“隋初封爵,本有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候、伯、子、男,凡九等。

炀帝惟留王、公、候等,余并废之。

”这就说明隋朝还是和汉朝差不多,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

但是文帝时期开创了科举制度,使得读书人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现在开始说科举制度与文人的价值观。

先说隋初的科举考试。

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

应为开皇七年(587),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10]即是隋初年的科举考试主要是考“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

“志行修谨”即是说有志于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完善自己的德行。

所谓君子正道直行,不偏不倚。

但是君子行径是很难的,要保持谨慎,随时告诫自己德行很重要啊。

从这里来看当时的文人的价值取向也是更看重德行,文采次之。

“清平干济”这个词不是很好懂。

个人认为“清”即是清廉,“平”即是平明,也就是公正严明。

“干”即是才干,“济”就是帮助、救助的意思。

“清平干济”这句话大概就是说选拔清廉公正,有济世之才的人来管理天下。

从这里来看古代文人的价值取向是注重德行与真才实干。

而到了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

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选拔人才的宽度有所加大。

10科举人总的来说就是选拔①孝悌敦厚、好义清廉、公正守法等德行好的人②学习好、有学问、文采好的人③有军事才能、身体强健的人。

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可以看出即是要选拔有政治才能的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当时文人的价值取向由德行修养和实干济世扩展到德行修养、学问文采、军事才能、政治才干并重的局面。

3.2唐朝时期

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

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

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11]

可以看出唐朝时期的科举考试不论是进士科还是明经科都要考时务策,说明当时取材还是以实用人才为主。

但是进士科要考试诗赋,诗赋都是有一定格式、韵律的文学作品。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对文采的重视,而不再以德取才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个人道德修养要求有所降低。

而明经科考试经义可以看出当时读书人的思想开始受到束缚。

况且明经科的考试是比较简单的,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可能会使读书人不思改革而唯尊崇古人圣贤之教义。

诗赋与经义的考试是唐朝取士的一种方法,是为了政治需要。

但是往往政治需要会主导一个时期的文人价值观。

诗赋讲究的格调韵律,经义的刻板呆滞,无不影响着当时的文人的价值取向。

使得当时不少文人只注重文章是不是辞藻华丽,是不是对仗工整,是不是平仄和韵,符不符合古时“圣贤书”的义理。

而不考虑文章是不是内容充实,是不是合乎情理,是不是有自己的思想。

以至于当时出现了不少华而不实内容空虚的文章。

后有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

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

得到了很多读书人的积极响应。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还是有不少文人的价值取向还是讲究实用,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只要文表华艳就好。

再者说,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

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以至于出现了不少欺世盗名之辈。

从中也可以看出当时文人要当官还是有不少条件限制的,而有的文人对道德的不再重视,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导着这些人的行为。

3.3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自朱温即皇帝位到南唐被宋灭亡,不过短短的六十余年。

但这六十年是极不太平的六十年,多次的改朝换代,战乱频发。

期间虽然还有举行科举制度,但是录取人数很少,舞弊现象也很严重。

可以说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文人,要么是不怕死的,要么是有靠山的。

当时的文人多避难于相对太平的江南、蜀、越、闽等地,那些偏远之地也就渐渐成为了文艺中心。

尤其以西蜀和江南为最重要。

[12]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的价值取向也不再是完全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这种特殊时期还是报名最重要。

那个时代的文人作品也多受到唐朝末年大词人温庭筠花间词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韦庄蜀中词的影响。

以至于那个时代文人的作品多是写花描景述私情之作,不似唐诗多自由豪放气势宏大。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的价值取向由入仕为官向不问世事惟著文章的转变。

3.4宋朝时期

宋朝是一个科举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

主要有一下改革:

1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2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

3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4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

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

从上面所说的可以看出宋朝时期科举制度更加规范制度化。

这对读书人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我们知道隋唐时期由于藩镇制度,政府不免重武轻文。

所以当时有很多文人都叹怀才不遇。

而宋朝是一个以文治国,文官地位高于武官,重文轻武的朝代。

尚且有着相当规范的科举制度。

所以当时没有那么多文人来感叹怀才不遇,有真实才学能够得到重用,如王安石、范仲淹等人。

又有王安石对科举考试内容的改革和科考的严格分级制度。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宋朝早期的文人价值观还是和唐末五代时期文人的差不多。

不注重经世致用,好做表面文章,功利主义主导思想。

宋朝对科举制度的改革是在宋朝早中期进行。

所以宋朝早中期的文人即是价值观和唐末五代时期类似,但是后期得到了改变。

科考的分级制度确立了人才的层层选拔制度,糊名和誊录确保了人才选拔的真实可靠,科考内容的改革选拔了有着经世致用才学的人才。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

取进士二万人以上。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宋朝文人的价值取向也回归到了“学而优则仕”。

对文章也不再是只追求华美而无思想。

不过由于宋朝的重文轻武对外羸弱,军事力量不强,以致于当时的文人多享乐安逸,没有强盛民族的抱负。

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也多以个人情感、风景游记为主题,鲜有论断军国政务,图求改革弊制之文章。

有人评论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懦弱的一个王朝,想来这也没错。

但是从“程朱理学”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的发展并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推崇,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文人思想并不开放,受到极大的束缚。

3.5元朝时期

元朝初年并没有实行科举制度,元仁宗即位,为了整顿吏治,改革由吏入仕制度带来的某些弊端,主张以儒治国,重新提出“求贤取士,何法为上”的问题。

皇庆二年(1313年)末,元廷以行科举诏颁天下。

每三年举行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道。

在元朝这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一共举行了9次科举,录取人数12000余人。

相较于唐宋时期真是少之又少。

加之当世之时为蒙古人统治,民族等级政策的划分使得真正有才学的“南人”、汉人难以进入统治阶层。

所以当时文人求仕的思想应该并不是特别强烈。

再说,元时文学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元曲。

元曲是干嘛的?

当然不是科举考试所要求的。

说到底这也就是一种供人娱乐消遣的艺术。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的价值取向也平民化了。

文学创作也不再有如孔孟之类的哲学思考,多了些戏弄讽刺等娱乐色彩。

3.6明清时期

明清两朝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到灭亡的阶段。

科举制度在明朝达到鼎盛,清朝末年灭亡。

这期间科举考试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八股取士”。

即科举考试在乡试及会试皆以四书的内容命题,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语气阐述经义,“代圣人立言”,用八股文作答。

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极为讲究形式。

只有到了科举最后一关,用以决定名次的殿试,才会改为考时务策问。

但是考生答策的内容很多时都并不重要,清朝便惯以试卷的书法高下,取定殿试名次的高低。

“八股取士”这种方式对统治阶级来说,是极好的,因为它束缚了文人们的思想,遵循“三纲五常”等程朱理学的教义。

这样的人当然是比较听话的,统治阶级也就是要听话的人。

但是这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讽刺科举的小说《儒林外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进士出身的山东学道范进的幕宾对范进讲了个笑话,说有一个四川学差在上任前其老师说:

“四川如苏轼(苏东坡)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

”该学差后来向老师汇报,他在四川三年,查不到苏轼来应考。

范进不知谁是苏轼,答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一些读书人只是教义式的学习四书五经,没有自己的思想。

对四书五经之外的与科举无关知识排斥,极其功利主义。

再者说,“八股取士”这种考试只要求考生遵循前人的思想、言语来说事,而且还限制文章字数格式,大玩文字游戏。

文人不能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有所创新。

考生的真实见解得不到表达,真才实学得不到体现。

也就使得不少文人产生了功利、虚伪、顽固的思想。

虽然当时的文人入仕要经过“八股取士”这一途径,但是并不是说当时参加科举的人就都被四书五经给限制住了。

很多文人科举结束后就把四书五经给丢一边了。

有了政治地位后能够得以发挥自己的才干。

可以看出当时的文人还是倾向于做官,不似陶渊明“曷不委心任去留”。

虽然求仕之路受到科举的限制,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本心,但是进入仕途之后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就好。

 

参考文献

[1][2][3][11]XX百科.

[4][5][6][7][8]鲍道宏.从科举考试性质、内容与形式看高考作文命题.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5)

[9]吕思勉.隋唐五代史.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1号楼: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748

[10]左言东.职官与科举.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

中国传统文化经要丛书.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ISBN7-5633

[12]郑振铎.中国文学史(上).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南街84号:

团结出版社,2011,3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