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华集卷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824806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华集卷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雨华集卷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雨华集卷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雨华集卷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雨华集卷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雨华集卷三.docx

《雨华集卷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华集卷三.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华集卷三.docx

雨华集卷三

《雨華集》卷三濟公活佛主講

《雨華集卷三》濟公活佛主講

《目錄》

1【大乘四德】2【無為】3【化境】4【願力与業力】5【与水為緣】6【光】7【冷】8【道】9【彼岸与此岸】10【去佛不遠】11【蓮】12【如來】13【十波羅蜜】14【佛法之因果連環性】【前言】15【心性】16【心念】17【意志】18【誌時】19【無明】20【性覺體】21【善惡】22【相与形】23【攝根塵】24【寂然】25【柔者不摧】26【春回法生】27【自然】28【四大】29【帆】30【種子】31【葉】32【道路】33【雷】34【禪心如水】35【漏】36【眼】37【晴雨】38【幻真】39【心蓮心月】40【法門之選擇】41【体真止】42【隨緣法門】43【執】44【時代進展与修持】45【顛倒法】46【禪定】47【靜慮法門】48【通智】49【佛門堡壘】50【機与緣】51【憶念因緣】52【從果尋因】53【障】54【我慢】55【死】56【玄与幻】57【禪音】58【獅象龍蛇】59【八破法】60【有限与盡】61【恆順眾生】62【清淨布施】63【佛教最究竟】64【濟佛成道之秘】65【雨華語花】66

【前言】

風雨栽花四十餘載矣,本社溯自與濟公活佛締結壇緣以來,始自東官,繼遷羊城,而鏡湖,而香江,歷經四十多年,其中風風雨雨,雖受飄搖,惟憑各同門之信志堅定,壇事始終如一,未嘗稍衰,四十年如一日精神,苟非濟世聖師法力無边,具點頑啓靈之力,曷能至此!

活佛每次臨壇,不獨言休卜咎,治疾問疑,固皆語無虛發,靈驗非常。

尤其啓示佛理,句句珠璣,語語金玉,令人在潜移默化中漸悟漸見,其所說世間諸法,更能振發世道人心,出愚入智,去惡從善,故對初基者受益甚大,歷年來所開示乩文積存盈櫝,因將其選集成編,先後印成雨花集及雨花再集,供諸同好,一紙風行,頗受歡迎。

歲月如流、今又歷有年,乩文又累積甚多,同門等僉以大好珠玉,恐日久毁之於櫝,復倡議醵資印行雨花三集,而曾讀初集再集之近佛人士,多來詢問,盼能再覩其餘,是則三集之刋印,實有其必要也。

【大乘四德】

大乘四德,就是常、樂、我、淨。

根据涅槃的解釋:

不遷名常,安穩名樂,自在名我,無我名淨。

再從燃灯錄之解釋:

常者就是涅槃之体恆而不变,無有生滅,運化常用而不絕,就叫做常。

与涅槃經所云不遷,同一解釋。

信士到了大乘之時,當然免去遷移流轉,永恆不變。

与初基者不同,就是此一点。

大凡人的任可事物,總逃不了遷移流轉,日日变化。

無常經之「紅顏变白髮,富貴变貧賤」。

就是指此。

因為小乘中不能打破生滅,一有生滅,自然要遷移。

沒有遷移,怎能生滅?

到了大乘,已經無有生滅。

因此可以稱得永恆,永恆就是常。

樂就是涅槃之体永寂而安,所為适心,未嘗有碍。

意思就是說,人到了大乘,涅槃之体經已休止永寂。

寂就是指一切想維妄念,完全寂然不动,如此大圓鏡智必顯,故所作所為、即是適其心而無所碍。

便叫樂。

我者,自實之名,自在之体。

我不過是一個名稱為眾生服務之一種体素,而其名為我。

但應有自在之性,乃得稱我。

淨,就是除去一切污垢,隨緣共處而不染謂之淨。

一個人很難不近污穢,不近邪惡,但能夠隨緣共處而不為所染,就是淨。

【無為】

佛法中有一句偈:

「無為而有成」。

初基者每多誤会,為什么不做而能有成?

其實此一為字,不作动詞用,應作目的解。

就是不為自己而幹之事,就叫無為。

照佛說來研究,佛法中一切祈求福田之事。

不能私自求得,一切只許以眾生為前提,求眾生得福。

自己亦是眾生之一,當能佔得一份光而已。

只求自己得福,當然不能有成。

觀乎此,無為而有成之一句偈,可思過半矣。

無為二字,就是作無我解,而且無為比無我更深一層,更積極一点。

因為無我是作私人想,不為自己利益想。

而無為獨不作自己想,更要為別人而工作,是否更深更積極呢?

【化境】

大乘論中,有二句偈:

「空而不空,謂之真空;法而不法,謂之正法。

」初基者,以為能知空知法,固執一法以求究竟,固執一空以為得道。

此皆未入化境。

因為佛法如鐵碗磨砂,必要研,愈研愈得精細,不研始終為砂而已。

故研究佛法,決不能執一不变,持一不研,否則難入化境。

如何能達化境?

心平二字是良方。

何謂心平?

心平者,心內一切平等,不分貴賤,不問精粗,自無得心,便可入化。

六祖有「心平何勞持戒」之偈,試想,持戒是佛門第一要事,何以只要心平,就連持戒都可以不理?

此即化境。

因為只能持戒不能心平,的而且確不必持戒。

因為持戒目的是使你心平,既能心平,那又何用去戒?

「佛法不是佛法」,就作此解。

如果不化,以為持戒不可缺少,只知死守持戒一關,寸步不行,則僅止於此而已。

【願力与業力】

俗語有云: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如此豈不是道不如魔?

照佛學之解釋,此乃願力与業力之争衡而已。

因為人心堅,願是出於己心,當然会臨機生变,而業力乃出於夙世,前緣既定自無改变之理。

所以一為有变,一為無变,當以無变為堅。

所以業力勝願力。

雖然亦有虔誠發願者,有不变之心,則業力亦莫奈伊何也。

或有人以為道為正,魔為邪,邪當不能勝正,何以居然道為魔弄?

此現未免過於執法,其實道也魔也,皆為心聲原出於心,善歹不同而已。

因為魔乃破坏,道乃建設。

試看拆屋容易抑建屋容易?

就明白一切了。

【與水為緣】

水在表面看來,似乎柔弱不堪,而個性又能遷就一切,置於圓則圓,置於方則方了任人安排。

因此人皆以其為弱質,殊不知水之潛質,有無窮之力量。

一江之水,能浮載萬噸之船、一鍊之水,涓涓而下,石為之穿。

此又豈弱質耶?

而水之為物,能救人能殺人,其能轉性甚高。

佛國中奉水為師者甚眾,施法而靠水者亦比比皆是。

觀世音、大勢至楊枝甘露,亦用冷泉,可見水之難能可貴。

佛國以水為師意義,亦不過因水之柔,因水之力。

所謂潛力,見而不見,用之則出。

再以淨土之淨字去看,從水從争,争者搏也,見物能經過水之搏,水之研,則萬污可除,可变為淨,水之潛力可見矣。

佛徒應的水為緣,從而效之,方圓由人可也。

【光】

光是黑之反面,任何黑暗,給光一照,就立刻消除。

故人皆喜光,就花草樹木,若無陽光,亦不能生長。

有成就之佛徒,身首有佛光發出,此亦光之所以為貴。

光之本身,如如若佛法,既不能觸,亦不能留,其產生係從他身所得,而不是本身所生。

例如月亮,月本無光,係從他身反射而得。

但首先條件必須本身有清明淨潔之本体,然後才有反射之資格,非任何物体能有此優越條件。

如鏡可產生光綫,可照耀任可角落。

但以他物向着太陽,就不能有光发出。

因鏡有淨潔純清之本体,故能反照而發光。

佛徒之有光,亦此理也。

佛徒之有佛光者,就是由佛身反射而來。

但亦必須其本人具有純潔清淨之心去向佛,然後始得有佛光發出。

因此第一要有淨心,第二要有心向佛,始可得光。

如雖有明鏡而不向太陽,何來發光?

學佛者之要淨心而又常近佛,明矣。

【冷】

許多人很怕寒冷,所謂冷氣迫人。

但佛家對於冷字,就覺得很矜貴。

「心如止水意若寒冰」。

就是小乘之最終功課-----靜心止念。

水本來是最活动的,其动力之發揮,可以摧枯折朽,攻堅破固。

可是遇冷之後,就靜止成冰。

但是不可不知,冰遇熱亦可還原為水。

此即暗示魔障煩惱,雖然在靜心之時,可以冷藏不动,假使稍有不察,慾念再燃,魔障立可復活。

因此,意若寒冰,更比心如止水為重要。

佛徒修持,能達到修心養性之境界時,便要認真珍惜成果,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繼續精進去修攝心之法,才不致前功盡廢。

【道】

學佛不外是求道,求一條直通佛國之道路。

所以佛法能只憑領略,知而不行,等於不知,絕對不能到達佛國。

例如知道怎样可以消除煩惱,怎样可以去了業障。

但决不能以一個知字,就可以把煩惱和業障去掉。

一定要行,始可收效。

否則僅以佛徒二字終其身,白白又耗了一次人身机會。

須知人身難得、下一世能否再有機会去修行,尚在未知之數。

導師只能指導正途,而不能駝着你行。

既知其道,一定要自已開步走,依路而行,此乃必然之理。

縱使能行,亦未必一定成功。

原因是佛道亦有歧途,當走到分岔路口時,或受道外幻影所誘,就会誤入歧途。

因此行的時候,必要一心一意,步步生機,眼眼向前,心心相扣,始能行不差,踏不錯,終可到達佛國也。

【彼岸此岸】

佛經中,波羅蜜多之意義,就是到彼岸。

煩惱世界是此岸,學佛不外想消滅煩惱根源,而到達彼岸。

彼岸是究竟涅槃。

所謂彼岸此岸,都假想的,虛設的。

有些人以為彼岸就是對岸,抵達彼岸就認為是乘船過海一般的去到對岸。

假使如此想法,就不能謂之明白真意。

有一句「回頭是岸」,既然回頭,那當然是此岸,何以教人抵達彼岸?

此一問題,每令初基者有所迷惑。

須知佛法中,無男無女,無人無我,無彼無此,又何此岸彼岸之別?

由此可見,彼岸此岸係一種假托之詞,萬勿執著。

然則到底佛經中之彼岸,在於何處?

怎样才能達到?

世尊初時也執迷於彼岸,後來才得悟道。

原來彼岸此岸,不離方寸。

彼岸此岸就在眼前。

所謂學佛求法,簡單非常,一念識得,不需煉,百千三昧,不離方寸,所謂方寸者,心也。

當時世尊也有誤會,以為方寸之外,尚有三昧,拼命去求,六年苦修,骨瘦如柴,仍不肯信自己方寸,仍以為方寸之外有千百萬法門,遂至南轅北轍,愈走愈遠。

後來來見星曜之光,突然領悟,認定方寸之外並無三昧。

從此教人尋求本性。

本性既得,再求本知本能。

因此,心外無法,何需去求?

故般若波羅蜜多而稱心經,不外叫人以自己智慧去到彼岸之謂。

【去佛不遠】

佛是住在極樂園,根据阿彌陀經所說,距此十億八千萬里,只憑這個數字看來,可知佛離我們是多么的遙遠。

但何以經書又謂有善根的人,去佛不遠?

其實這個遠字定假體實例,在事体而言,是十億八千萬里,在心境而言,就不同說法,心境一專一誠,就可以轉瞬即達。

憶佛念佛,佛就可以立刻在你跟前,此就是互念相親的道理。

孫悟空一個跟斗,可以打到十萬八千里,此亦是心境奔馳,并非實体奔馳也。

由此可知,專心誠意,就不管十亿百亿里路之遙,亦如近在眼前。

學佛者,若將學只當一種課研究,只求一個知字,总不肯去行,則不但談不到專誠,更談不到精進。

如此一來,去佛確遠也。

【蓮】

佛以蓮花為座,到底何故?

因為:

1、蓮之品質清高,出汚泥而不染。

所謂雖處娑婆而不受慾塵所染。

2、中通外直有智慧的性,有正直的心腸。

3、不蔓不枝、就是無是非妄想,修行路綫直上雲霄,無枝無節、不入歧途。

此外,蓮与佛理,多有相同。

蓮根清淨,雖在土而蔃不入土,不留戀本生,合乎佛理。

又蓮花後成蓬,子居蓬內,各佔靜室,在靜室中苦心修煉(蓮心苦)。

而最有佛味者,蓮雖有子,而子不蕃殖,表示不生。

蓮根雖藏土中,久埋不坏,表示不滅。

又蓮与根莖,都有絲連,所謂蓮花梗斷亦絲連,此表示不忘本,不離宗。

此乃佛律。

有此種種蓮座之義可以明矣。

【如來】

佛號稱如來。

如如者空虛無碍也。

如來就是指人之一生不知所自來,到底何處來?

誰也不能答出。

又所謂如如其來,如如其去。

即不知所來,亦不知所去。

因此佛家道理,既然認為人來,不知其處。

但去就要有一定地方。

所謂修持,以小乘之法,不外乎修在世之方便覓除煩惱。

到了大乘境界,就是修往生之事。

因此佛徒可以說得是如如其來,靜靜而修。

可以說得是去而知其地,此地就是佛國淨土。

又信佛之人叫做皈依。

依就是依照佛祖所行過之路去走,依照佛祖所說過之話去做。

皈即是歸,歸宿之謂。

一個人既然如如其,就不要如如其去、而無棲止之所,而不能向重知之前路而行。

應該知到歸宿之地,有目的地而去。

試想世人無家可歸之慘狀,無地可宿之彷徨。

因此未雨綢繆,而求歸所。

「如來非實体」之一句偈,并非指佛祖而言,而是指人究竟而言,明矣。

【十波羅蜜】

修大乘法者,須實修十波羅蜜為成就之途。

波羅蜜為梵語,意即到彼岸。

十波羅蜜為通往佛國之捷徑。

茲概述如次:

(1)布施------以己財物分給与人,謂之布施。

布施不限於布施財帛,更須佈施法力(說法),布施有情(予人以同情心),其功德甚大。

(2)持戒------受持戒律永不觸犯,謂之持戒。

戒之意義防止作惡,積極行善。

如應行善而不行,是犯不行善戒。

(3)忍辱-----內心能忍受外來悔辱及惱害而不生恚恨,謂之忍辱。

忍辱亦求避免犯嗔而已。

小不忍則动怒,动怒犯嗔。

因此在任何受辱之下,只許閉其眼耳,靜其心靈,則可渡此一關也。

(4)精進----即勤進不懈。

亦即求成之誠,不以成為滿意,成上之成,才契禪機。

(5)禪定----亦稱靜慮。

一心不动,萬念不起,謂之禪定。

此亦不過攝心之法,因此不必計較於定時定地,心亂即修。

(6)智慧----通曉一切諸法為智,斷惑證理為慧。

以明智破諸惑念,謂之智慧,智慧所以度愚痴,無智慧不能證空明理。

(7)慈------給人快樂,恕人之過不起害念,謂之慈。

(8)悲-----為人拔苦,謂之悲。

悲即同情心,他人之苦,即等於自己之苦。

等同身受,為他人拔除。

(9)方便-----予人便利,有時知其不可為,而善言勸解之亦是方便一門。

(10)不退----勇猛加行,策勵身心,永不退轉,即所謂大雄。

學佛者,「%能依十波羅蜜修持,當能脫離生死苦海而度究竟涅槃之彼岸也。

【佛法之因果連環性】

佛法所說一切、都有联繫的關係。

一般人只知道是因果,但因亦有連環性之存在。

譬如佛學教人要了無明,滅惑念,然後可以消除煩惱。

這是從因及果的想法。

假使我心里能夠拼除煩惱,就自然而然,無明一定了,惑念一定除,這是從果溯因的想法,亦可稱為因果連環性。

學佛不像其他學術,學佛沒有階段的限制,不必小學而中學而大學。

你可以之去自己初基,頓悟起來,可達大乘境界。

問題是你肯不肯去精進,能不能去領悟,否則談不到究竟。

好像除三毒,盡人皆知是佛學必修之門,如果你心地光明根本沒有此三毒之存在,那么又何必費時失事去多行一步呢?

所以佛學是廣大的,寬闊的,也不是限於儀式的。

日日誦經是限制妄念叢生之人好去控到自己的惑念,以淨其心。

但如果你能做到心無宿物之時,縱使身不坐禪,心仍清淨。

那又何必斤斤於誦經坐禪呢?

六祖無時無刻不在樁米,又有何時間去參禪坐佛,而一悟之下,便可成佛。

就是一個例。

佛學連環性中,尚有一點講及身在佛,心不在境,在境生境,生境則生心。

所以學佛要抱着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之心情,勤力去做便得。

切不可做一日和尚問一日前程,則生境生心,阻碍前進。

例如常問我有無進步?

我修持幾年有無功效?

存此一心,便惹起了生境生心之弊。

又如問我之修持,方法無錯誤?

須知佛法是一面大圓鏡,左推亦合,右移亦無不可。

只要重心不变,使無大碍。

以前有一丫環學主婦念經而不識字,求教於厨娘,厨娘与她開玩笑,因其手中正在切蘿白,遂以切蘿白三字作為經文以哄之。

而此丫環誠心一片,以切蘿白三字長誦而成佛。

此又是例。

總之,明白佛之連環性,就不必拘泥於階。

因果有時亦可以由果而因不一定有因然後有果。

此句話望細味之,也許有頓悟之效。

《雨華三集》第一章明心見性

【心性】

心,不是心臟之心,是心思思之心,所以心是思維。

心念如瀑布,湍流不息,無時或停。

性是性格,性是有俱來,含藏不動。

心与性是二而一,一而二,其分別只在於一動一靜。

猶如水之与波,水平如鏡,清澈可照。

然因風起浪,則波濤起伏,洶湧不停。

性猶止水也,如春水一池,寂然無動。

心猶波也,從念生風,由欲起浪。

所謂心猿意馬,动蕩不停就是指此。

學佛人士首要修心,要使心中妄念止息,一心不動。

能修到不動心,即能回復本來之性。

猶如風止波平,即能回復水之靜態也。

學佛求明心見性,就是此理。

【心念】

心隨念轉,念可縛心。

可知心是常受外境之影响,被動而不能自主。

正心篇云:

「住則心生」。

住者住著。

念秧住著在心中,生根茁芽,妄念頻生。

所謂心有掛礙,其心必生。

則心不能清靜,不靜即惑,有惑即迷。

心最好無念,但即使有念,能不住,就可還原。

故無論發生任何念頭,切不可把念秧住著心內。

來者自來,去者自去,空無所住則心可回復清靜。

儆修篇云:

「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凡夫有七情六欲,實在不易不起念。

如能有念即覺,就能有念即覺,就可不住生心。

覺者醒覺。

對念頭想一想,想通想透,研究後果,後果一明,其心自覺。

故覺乃止念良方。

【意志】

意就是意念,由念所生之一種希望,是非常空泛之一種企圖。

佛家叫做妄念,道家叫做虛無,儒家叫做幻覺。

意是煩惱根源。

因為意從六根六塵之感染,加以業力之作祟而起。

故意念是由外誘而生。

如不能控制,必起得心。

欲得不達,則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佛家要止念滅念。

志就是心中决定不移之一種方針。

既定此志,無論任何環境亦不放棄。

佛家叫做願,亦叫誓,道家叫做向,儒家叫做堅持。

志是志願,願從心起。

只要一心一德,依循正軌,毅力實行,必有成果。

故有意不如立志,立志一心向佛,必可究竟。

【誌時】

上古無所謂時,只知日出而作,日八而息,一片寧靜,煩惱不生。

後來以日影定時,所謂日上三竿。

此一時代,叫時間做影,一影等於現在三時。

但以日影定時,如遇陰雨則失效,故進而改用水。

以管滴水,於漸盈而浮簽漸上,便知其刻。

此時稱時間做牌,佛家則稱為鑷。

因水從管出,由內氣鑷而有度,不急不緩,故稱為鑷。

再進而以時鐘計時,稱為鐘点,而佛家則稱為揆。

因時鐘是靠齿輪相制而定輪速,齿与齿揆合,故稱為揆。

現以鑷揆二學,一談佛理。

佛徒之修持,亦猶之時鐘之運行無異。

學佛亦必有鑷以制無明之動。

水無鑷則不能制水之流速,時不準也。

鐘無揆亦不能制行之有定,時亦不準也。

人之學佛,無鑷不能制無明之顯,無揆不能平心之瞋,則修行不準。

欲作標準佛徒,就要鑷無明,止妄念,揆心平之恬靜,益智慧之增長,庶幾近矣。

【無明】

世事萬物,種類繁複。

未見未聞者,則不知其所以然。

不明則疑惑不定,幻影重重,因而誤信誤猜,必入歧路。

佛家語有云:

「明則智生,無明則惑起」。

佛經要我無無明,無明等於不明白,無無明就等於萬事皆知。

能知就不惑。

所謂明,不僅是知其大概,要深入清楚其寓意,然後才叫明。

凡物明則透光,透光則內外皆見。

佛法亦猶如是,若僅知其皮毛,而不深入精進,明則等於無明,惑則不能斷滅。

研究佛理,必先行了解此點,方可光來路通也。

【性覺体】

性覺体,在佛家語中,稱為靈性,或稱為覺性。

人人都有性,原來之性,純潔無疵,就是本性。

凡是本性都是善而不邪。

因此只要保持原質,便是善人。

人有本性,故能產生感覺。

由性而覺,覺是被動。

如天寒便知冷,肚餓便知飢。

此就亦覺。

覺是由性轉,學佛人士,其主要功課就是見性。

保時原本之性,勿為汚染。

可惜人性如脫韁之馬,不易收拾。

有些人從性覺中想到什么便去做什么,亦即所謂任性。

如此情况,不要說成佛、成聖亦難。

性覺有二:

一曰善覺,二曰邪覺。

總而言之,性如弱水,輕若鴻毛,容易隨風飄蕩。

尤其是性所產生之覺,覺善覺惡,往往發生在一瞬之間。

所以覺中所得,務必包審慎考慮其善惡,然後擇善而行。

慎之!

慎之!

【善惡】

善就是無損於人,以利他為主去行事,叫做善事。

心無害人之念,不存利己之私,有悲天憫人之志,就叫做善心。

惡是善之家面,害人利己,殘忍不仁,就叫做惡。

善有真善、偽善、深善、愚善。

惡亦有真惡、極惡、淺惡、無意之惡、無奈之惡等。

姑無論善也惡也,一經行之,在本人第八識中,已留下不能泯滅之紀錄。

其紀錄乃分項留記,善則善,惡則惡,各有總數登錄。

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絕無苟且相消。

世人往見宅心慈祥善因昭彰之善翁,亦往往受到不良遭遇,而為他抱不平。

「点解某人咁好,都会得咁坏嘅報應?

真係天冇眼咯」。

殊不知此乃前世惡因未了,今生要自食其果。

然後才再來享善果。

可知善惡不能抵銷。

善惡雖不能抵銷,但善惡可以相制。

如以前之惡少,現行之善大,加以一懺一悔,惡不再滋生,善則日漸增長,則善可以遮蓋惡。

而此種惡果將來可受之安然。

因善果深者智慧必高,明知應受之惡果,當然甘于接受,所以安然易受也。

進一步研究,為善務必出自真誠,行善事前,不應使行善預念。

此為正善。

如果立心為行善而行善,則是偽善,属沽名釣譽之流。

為名為利而去行善,不特不算善,簡直是惡。

佛法中,根本不存善惡之念。

祇求助人,不問為善。

做了善事亦不存善事之念,連善惡之念也不存心中,真是佛徒也。

【相与形】

佛祖有言:

「有声非覺体,無相乃真形」。

相是外貌,外貌千变萬化,不能長遠保持。

今日為美貌如花之少女,他日則為雞皮鶴髮之婆婆,早相晚相,差別甚大,此所以相之不可有。

形乃在內,形不能以肉眼見。

所謂形,乃發之於內,內靜而形肅,內燥而形浮。

有好形者必有好修養。

形字与風度二字頗為相近。

形之為形,並非有生俱來,必先覺而後有形,形字發於內心,能覺無相,真形乃現。

說到覺字,當然以悟字來解釋。

但覺与悟仍有分野。

覺就是知道,亦可謂知其然。

悟則較覺更深入,乃是澈底明白。

怎样去求覺?

人生最大之阻碍就是念生。

姑無論好念惡念,有念就不能靜心。

所以必須去念。

念來時要用無相去抵擋,無相就是覺。

無相之淺解,可用「不外如是」四個字。

心中有念,念乃想財,用不外如是四個字想透一下,便可不想要財,此乃覺來念自消也。

【攝根塵】

凡夫俗子,慣於妄念遐想,一旦要靜心停想,非一般所能做到。

即使稍具慧根者,亦只能攝於一時,不久妄念又生。

等於行路之人,行慣某一條路,就算教你另行一條捷徑,第一次可能記蓍去走,可是時间一久,不知不覺又可能走回舊路。

攝六根亦不外如是。

凡人靜極必生遐想,習慣成了自然。

要收攝六根,極之不易。

佛祖教我們:

「能所双忘,心佛一至」。

"能"是指六根之能知能覺,"所"是指六塵所知所覺。

能所双忘就是要收攝六根六塵,使靜心不受引誘。

靜時念佛,心亂憶佛,便可制心使妄念不生。

再進一步,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

攝根塵本是生,好像上文之改行生路。

初行時,因從未經歷過,故要熟悉其環境洞察其底蘊,則不致誤入歧路,由生轉熟也。

妄想原是熟,已成習慣。

但因收攝根塵之工夫漸漸成熟,故打妄想之舊習,已变成生疏了。

【寂然】

何謂寂然?

在佛家語叫做心不動,寂然無所用心。

修寂然之途徑非常簡單,就是一切不著於感受。

冷也好,熱也好,無所动於中。

得也好,失也好,無所著於悲喜如此做法,可謂簡單易做。

所謂冷暖自知,是從無著於感受而得。

人能做到寂然境界,自然心如止水,心淨神清,何來煩惱。

從前有一居士,吟過一句詩:

「九月寒衣未剪裁」。

本來他的佛緣甚深,大可成道。

就因為這一句詩,而迷惑真智。

他不能了著於感受,不能寂然於中,故阻碍精進。

望各修士能從寂然下一点功夫,對於成道有莫大之助力也。

第二章翠竹黃花皆佛法

【柔者不摧】

風災過後,路傍之英雄樹,雖堅強壯碩,竟為大風所折。

而樹傍之翠竹,反安然無恙。

此乃強者勿折,柔者不摧之理。

竹之不摧,其最大原因,就是心空。

竹能虛心,就是柔之成就。

試看風之吹竹也,竹能俯順其勢而不与風逆,風過之後再還原升直。

風雖烈而不為其勢所折。

英雄樹雖壯碩,但主觀太強,不肯順勢,故易折斷。

此一道理,佛法叫隨緣。

【春回法生】

佛門有句話:

「春回法生,靜來境穩」。

寺院多數在深山幽谷,遠離市區。

因郊區幽靜,環境安閒,無外邪之引惑。

其更重要者,是藉賴山水之助,及花木之指示,而能幫助對禪機之領悟。

佛門中有閒修、淨修、悟修之種種法門。

閒修最合一般居士,在幽靜場所,寄情於山水之間。

早看日出晚觀彩霞之秘,閒看花木之榮枯,落葉敗枝,都含哲理。

從花木、日日、朝夕、晴雨之中,可以悟出少佛義。

故春天一來,更多美景良辰,供人欣賞与領悟。

如此修持,值得各位効法。

【自然】

天地萬物,有其自然定律。

如人之生老病死,如木之茁葉花果,均依著自然定律而生滅。

如人先有生,然後有老病死。

决不能死老病生。

木亦不能果花葉茁。

以佛義解釋,自然之行序,第一就是初緣。

初緣是胚胎,然後經過大化之轉变。

所謂大化,就是遷移流轉。

其轉变有規有律,决不違反定律而行。

所謂自然,就是如此。

人是來也自然,去也自然。

而其中既來未去之一段時间,當然亦要順其自然,方得如如之理。

若違反自然,等於緣木求魚,逆水行舟,必也吃力不討好。

世間富貴貧賤,亦不能超出自然定律。

安於自然,心境坦蕩,無物可宿。

人生如此,煩惱何來?

【四大】

天演過程,是用春夏秋冬四季來推行遷移流轉之变化。

而人則用童壯老衰四律而進行人生過程。

此乃叫四大。

佛法中亦有四大之演变,在不知不覺中,由四大而轉入究竟。

四大遷移,最難為第二轉。

年歷之第二轉為夏,故比較其他三季為艱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