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824550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docx

初中必背古诗词30首必背

山中杂诗南朝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山中杂诗》是南朝文学家吴均所作。

这篇著名的南朝山水小品,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文章条理分明,表现角度多样;写景状物生动逼真,抓住特征寓情于景。

文中所绘景致优美,意境幽远,尤其是多种感官的调动,读来使人如临其境,令人悠然神往。

文中句式齐整,以四言为主,多用工整的对偶,又间以六言,使文句整饬匀称,节奏疏宕谐婉,语意转折灵活。

细细品读,韵味十足。

⑴山际: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⑵烟:

此指烟霭。

⑶窥(kuī):

从缝隙中偷看。

⑷檐(yán):

房檐。

作品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曾被选进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科书。

注释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

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

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1)幽篁(huáng):

幽深的竹林。

幽,深。

篁,竹。

(2)啸(xiào):

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3)深林:

指“幽篁(huáng)”。

(4)相照:

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度左右晃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

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只有那天上的明月将我相照。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七言绝句,唐代李白诗作,诗云: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

注释

⑴峨眉山:

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⑵半轮秋:

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

月光的影子。

⑷平羌(qiāng):

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⑸夜:

今夜。

发:

出发。

⑹清溪:

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⑺三峡:

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⑻君:

指峨眉山月。

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⑼下:

顺流而下。

⑽渝州:

今重庆一带。

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

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阳城闻笛源自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抒发了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谁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注释

1、洛城:

洛阳城。

2、暗飞声:

悄悄地飘来声音。

3、春风:

一本作“东风”。

4、折柳:

即《折杨柳》,曲名。

相传西汉张骞入西域得《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其中有《折杨柳》。

梁鼓角横吹曲也有《折杨柳》。

清商曲有《攀杨枝》、《月节折杨柳》、《小折杨柳》诸曲。

5、故园:

故乡。

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

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作品注释

⑴入京使:

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

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漫漫:

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

涕泪淋漓的样子。

卞和《退怨之歌》:

“空山歔欷泪龙钟。

”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

托,烦,请。

传语:

捎口信。

作品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

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4]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

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注释

①滁(chú)州:

今安徽省滁州市。

②西涧:

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③独怜:

独爱。

④黄鹂:

黄莺。

⑤深树:

树荫深处。

⑥春潮:

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

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横:

指随意漂浮。

通俗译文

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湖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诗。

此诗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只有二十八字,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

诗中抚今思昔,世境的离乱,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彼此的凄凉流落,都浓缩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字中。

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

词语注释

⑴李龟年:

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⑵岐王:

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

经常。

⑶崔九:

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龟年原来受赏识。

⑷江南:

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⑸落花时节:

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

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君:

指李龟年。

[1]

作品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 

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

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

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yǎo)钟声晚。

荷(hè)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

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别诗,也是一幅构图美妙的景物画。

全诗借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意境闲淡,为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注释

⑴送灵澈上人:

选自《刘随州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一。

灵辙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

上人,对僧的敬称。

⑵苍苍:

深青色。

⑶竹林寺:

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⑷杳(yǎo)杳:

深远的样子。

⑸荷(hè)笠:

背着斗笠。

荷,背着。

译文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

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

你(指友人:

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

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是赵师秀的著名作品。

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

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①约客:

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

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

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③家家雨:

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

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④处处蛙:

到处是青蛙。

⑤有约:

即为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

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落:

使……掉落。

灯花:

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约客选自《清苑斋集》(《南宋群贤小集》本)。

诗词译文

梅子黄时,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用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击,震落了灯花.

论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

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

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

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

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

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才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

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注释

①长歌行:

汉乐府曲牌名。

②葵:

“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诗经·豳风·七月》:

“七月亨葵及菽。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

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

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

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

”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

向日葵即其中之一。

此外,蒲葵也可简称.“葵”,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③朝露:

清晨的露水。

④阳春:

温暖的春天。

布:

布施,给予。

德泽:

恩惠。

⑤秋节:

秋季。

⑥焜黄:

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

同“花”。

衰:

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

(但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所以我们认为,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读shuaī)

⑦百川:

大河流。

少:

年轻。

老:

老年。

⑧徒:

白白地。

[1]​

⑨晞:

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⑩少壮:

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⑪老大:

年老。

译文

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

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

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

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

[2]​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古诗名,《野望》诗以王绩与杜甫所作流传最广。

王绩《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杜甫《野望》诗共有两首,均表达出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国破家亡,天涯漂泊的情怀。

注释

①选自《东皋子集》卷中。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绛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②东皋(gāo):

诗人隐居的地方。

③薄暮:

傍晚。

④徙倚(xǐyǐ):

徘徊,来回地走。

⑤依:

归依。

⑥落晖:

落日。

⑦犊(dú):

小牛,这里指牛群。

⑧禽:

鸟兽,这里指猎物。

⑨采薇:

薇,是一种植物。

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

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今译

傍晚时站在诗人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金黄的秋色,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或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马~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1]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

此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

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诗人在异乡遥望故乡,深深地眷念襄阳、襄水,但故乡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乡之泪、遥看天际孤帆。

这一种飘零之感只有羁旅中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

这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

①选自《孟浩然集》。

②木落:

树木的叶子落下来。

③雁南度:

大雁南飞。

④襄(xiāng)水曲(qū):

在汉水的转弯处。

襄水,指汉水,流经孟浩然的家乡襄阳(现在属湖北)。

曲,曲折转弯处。

⑤楚云端:

长江中游一带云的尽头。

⑥乡泪客中尽: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无比辛酸。

⑦天际:

天边。

⑧迷津:

迷失道路。

津,渡口(在某些句子中津的解释是道路的意思)。

⑨平海夕漫漫:

形容长江水势很大。

【译文】

草木枯黄凋零了,阵阵鸿雁飞向南,

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

家乡是那鹿行山,茅庐就在襄水湾,

遥望远方的楚地,楚地茫茫在云端。

思乡眼泪已流尽,客旅生活多辛酸,

孤帆远方在天际,此情此景不堪看。

我想找人问一问,归途渡口在哪边?

暮色苍茫无所见,只见江海水漫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hùn)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jí),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注释译文

①张丞相:

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

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

包容。

虚:

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

与天混成一体。

清:

指天空。

④云梦泽:

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

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

渡。

⑥端居:

安居。

⑦耻(chǐ)圣明:

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

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徒:

只能。

⑨楫:

(jí)划船用具,船桨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黄鹤楼唐崔颢[hào]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

1、黄鹤楼:

故址在湖北武昌县,历代屡建屡毁,1884年最后一次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袆(huī灰)(也有说是王子安、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

飘荡的样子。

3、历历:

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

长江中的小洲,在黄鹤楼东北。

5、乡关:

故乡。

【翻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送友人作者: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友人》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

全诗八句四十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

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

作品注释

①郭: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②白水:

明净的水。

③一:

助词,加强语气。

为别:

分别。

④孤蓬:

又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又称“飞莲”这里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朋友。

征:

远征,远行。

⑤浮云:

飘动的云。

⑥游子:

离家远游的人。

⑦自兹去:

从此离开。

兹:

此,现在。

⑧萧萧:

马的嘶叫声。

⑨班马:

离群的马。

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班:

分开,分别。

[2]

作品译文

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明净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

我们即将在这里离别,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

空中的白云飘浮不定,像你从此游荡各地,我无法与你重逢;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亦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

我们挥手告别,从这里各奔前程,友人骑的那匹载他远离的马,好像不忍离去,萧萧的嘶叫着,增加了我的离愁别绪。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二首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两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诗言志”。

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低,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

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作品信息

体裁:

七言绝句

选自《刘禹锡集》

①自古:

从古以来,泛指从前。

逢:

遇到。

寂寥:

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

②悲寂寥:

悲叹萧条空寂。

③春朝(zhāo):

春初。

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刚开始。

④排云:

推开白云。

排:

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⑤碧霄:

青天。

译文

其一(推荐):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

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群白鹤冲破云层,一飞冲天,

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鲁山山行北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山行是由北宋大诗人梅尧臣写的一首五言律诗,梅尧臣是宋诗开山祖师。

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

另外,诗境的揭示与开拓也留给人不尽的余韵。

作品主题

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意向,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斑斓多姿的山景图:

深秋时节,霜降临空,诗人在鲁山中旅行。

山路上没有其他行人,诗人兴致勃勃,一边赶路一边欣赏着千姿百态的山峰和山间的种种景象。

注释

①鲁山:

在今河南鲁山县。

②适:

恰好。

惬(qiè):

心满意足。

③野情:

喜爱山野之情

④随处改:

(山峰)随观看的角度而变化。

⑤幽径:

小路。

⑥熊升树:

熊爬上树,一作大熊星座升上树梢。

⑦何许:

何处,哪里。

⑧云外:

形容遥远。

一声鸡:

暗示有人家。

译文

译文一:

恰恰和我爱好山野风光的情趣相合,千万条山路崎岖时高时低。

一路攀登的山峰,(山峰)随着观看的角度而变化,幽深的小路,令我孤独迷路。

傍晚,霜叶落下,熊爬上树(大熊星座爬上树梢),树林清静下来,鹿悠闲地在溪边饮水。

人家都在哪里?

云外传来一声鸡叫,暗示着有人家,仿佛在回答(只是很远很远)。

译文二:

鲁山层峦叠嶂,千峰竞秀,一高一低,蔚为壮观,正好投合我爱好大自然景色的情趣

走到一处可以看到一种好峰,再走向另一处,又可以看到另一种奇岭,一个人在山间小路上行走,曲曲弯弯,走着走着,连自己也不知走到哪里去了,有时竟迷失了方向

山林空荡,所以能看到熊瞎子爬到光秃秃的树上;透过稀疏的树缝,还看到野鹿在山溪旁饮水

在山中走着走着,幽静的秋山,看不到房舍,望不见炊烟,自己也怀疑这山里是不是有人家居住,不禁自问一声“人家在何许(何处)”;正在沉思的时候,忽听得从山间白云上头传来“喔喔”一声鸡叫。

噢,原来住家还在那高山顶哩

浣溪沙——苏轼

游蕲(qí)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1.蕲水,古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

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兰芽:

兰的嫩芽。

3.浸:

泡在水中。

4.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沙路润无泥"。

5.萧萧:

拟声词,这里形容雨声

6.子规:

布谷鸟。

7.无再少:

没法再现青少年时代。

8.此句当为写实。

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

"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

"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9.白发:

老年

10.休将白发唱黄鸡:

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伤衰老。

白发,老年。

唱黄鸡,感叹时光流逝。

因黄鸡可以报晓。

表示时光的流逝。

白居易《醉歌》: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11.苏轼:

宋代文学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赏析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却以萧萧暮雨中,布谷鸟哀怨的啼声作结。

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的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的愁思,而是振起一笔。

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

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

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

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

先著《词洁》卷一谓:

“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