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四圣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824225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四圣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9四圣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9四圣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9四圣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9四圣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四圣谛.docx

《09四圣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四圣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四圣谛.docx

09四圣谛

粉碎沙堡

(1)

應循所邀講的題目四聖諦(cattàriariyasaccàni),今天的開示是有關第三聖諦──苦滅聖諦(dukkhanirodha§ariyasacca§),即證悟涅槃、阿羅漢道果──的六堂開示的第三堂。

今天,我們要探討為什麼我們時常擁有對涅槃的無知見解,然後再探討什麼構成對涅槃的正確見解。

(2)

對涅槃的無知見解,至此我們已經討論的是貪欲涅槃(貪欲的進展)、民主涅槃(一切涅槃都平等)、可以透過越渡到達的地方涅槃(它處於外在的某個空間)、作為一個生命界的涅槃(投生到一個永生的生命界)及潛藏於一切事物裡(我們已經擁有涅槃)、作為生命的原來實質的涅槃。

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對涅槃的無知見解?

因為我論取(attavàdupàdàna§),這也可稱為身見(sakkàyadiññhi)。

身見因為我們視色、受、想、行與識這五蘊為我而生起。

(3)

身見有兩個極端:

1.斷見(ucchedadiññhi):

我們認為死亡時便會自動地證得涅槃,因為我們認為身體死亡便是滅盡自我:

這是唯物論,也是現代正統信仰。

2.常見(sassatadiññhi):

我們想像涅槃為證得永生的境界;融入於永恆、遍滿整個宇宙的心;原來的實質等等,這以許多種形態呈現出來,包括現代的「精神」正統信仰。

我們可能因此相信這種過程是自動地發生,或相信需要付出一些努力,也可能相信這只需要一種獨特的見解、上天的挑選等等。

(4)

然而,還有更古怪的極端:

包含這兩種極端的極端。

佛陀解釋:

「在此,比丘,某人擁有此見:

『這是自我,這是世界:

死後,我將常在、常存、永恆、不變:

我將永遠存在。

』」

這是常見。

接著我們聽聞此法:

「他聽聞世尊或世尊的弟子教導,為了去除一切立足處、決定、纏擾、執著與潛在傾向,為了平息諸行,為了捨棄一切執取,為了滅盡貪愛,為了離欲,為了滅盡,為了涅槃的法。

這是正法(Saddhamma),我們能夠聽聞它是很幸運的。

然而,由於無明,我們可能誤解此正法:

「他這麼想:

『這將被毀滅!

我將會消逝!

我將不復存在!

』他因此憂愁、悲傷與哭泣;他搥胸痛哭、心煩意亂。

首先,我們執持常見,然後對法產生信心,接著聽聞關於涅槃之法,因此感到不快,因為我們視涅槃為毀滅:

我們的常見成為我們的斷見的因緣,接著我們可能會對法失去信心,感到不快,甚至生氣。

我們可以稱它為迷惑的傑作。

(5)

由於誤解涅槃,我們曲解了佛陀的教法。

佛陀解釋:

「我被某些沙門與婆羅門如此毫無根據地、無益地、虛假地及錯誤地曲解:

『喬達摩沙門是誤導者(venayiko):

他教導有情之斷滅(satosattassauccheda§)、毀滅(vinàsa§)、非有(vibhava§)。

』」

對於曲解佛陀的事件,在全世界的通史裡都可見到,甚至如今也還在發生。

(6)

然而,什麼是有情(satto)?

有一次,有一位名叫啦達(Ràdha)的比丘問這個問題:

「尊者,說到『有情、有情(satto)』。

尊者,因何說『有情』?

佛陀解釋:

「啦達,透過對色的欲望、貪欲、耽樂與貪愛,有情緊緊地被黏著:

因此稱之為有情。

啦達,透過對受……想……行……識的欲望、貪欲、耽樂與貪愛,有情緊緊地被黏著:

因此稱之為有情。

在此,佛陀是說五取蘊。

正如剛提到的,身見是視五取蘊為我、緊黏著它們。

 

(7)

佛陀接著用沙堡的隱喻來解釋它:

「啦達,假設有些小男孩或小女孩在玩沙堡。

對於那些沙堡,只要他們還不是無貪欲(ràga)、不是無欲望(chanda)、不是無喜愛(pema)、不是無渴望(pipàsà)、不是無慾念(pariëàha)、不是無貪愛(taõhà),他們便會重視它們、玩它們、珍惜它們、佔有它們。

我們的五蘊是沙堡。

第一座這樣的沙堡是無法得知的。

我們已經建造了無數的沙堡,而且還繼續這麼做。

嘗試叫小男孩去做他的功課:

不,他不能夠把心投入做功課。

但是他卻能夠把心投入建造沙堡,甚至在烈陽下這麼做好幾個小時。

同樣地,我們覺得很難把心投入於法,卻很輕易地把心投入於說廢話、讀廢物、觀看很廢的電視節目好幾個小時。

由於緊黏著我們的身見,我們緊黏著五座沙堡,就像小孩子們在沙灘上玩耍一般。

(8)

現在,且讓我們簡略地看一項分析。

關於身見,佛陀舉出一個更詳細的分析來解釋我們緊黏著的沙堡。

該經是《根本教示經》(MålapariyàyaSutta):

måla的意思是「根本」;pariyàya的意思是「教示」。

佛陀向婆羅門出身、精通古老且神奇的吠陀教理的一群比丘開示這部經。

在這之前,他們很迅速地掌握了佛法,因此以為佛法很容易,而感到驕傲,無法對佛陀謙虛與恭敬。

在「現代佛法」裡,這種誤解幾乎是必要的;正如現在,當時這種對法的誤解也非常令人婉惜,因為它阻礙了在佛法上的進展。

因此,佛陀開示該經的目的是粉碎那些比丘的我慢,以及毀壞他們可能還緊黏著的任何婆羅門教法。

開始時,佛陀說:

「諸比丘,我要給與你們一切法之根本教示(sabbadhammamåla-pariyàya§)。

諦聽我將要說的話。

在此,佛陀討論一切身(sakkàyasabba),就是說他討論我們的身見的根本。

我們的身見的根本是(正如佛陀向啦達尊者所解釋)我們緊黏著自己的沙堡,認為五取蘊是我。

(9)

佛陀接著說:

「在此,諸比丘,……無聞的凡夫(assutavàputhujjano)不恭敬聖者,不善於聖法(AriyaDhammassaakovido),不受訓於聖法(AriyaDhammeavinãto),不見善士(sappurisàna§adassàvã),不善於善士法(sappurisadhammassaakovido),不受訓於善士法(sappurisadhammeavinãto),他想像地為地……想像水為水……想像火為火……想像風為風。

無聞的凡夫是大多數的選民。

地、水、火與風是屬於色法的四界:

我們的身體或外在的色法,例如別人的身體、我們的物質財產、甚至是一座沙堡。

(10)

佛陀接著解釋,由於貪愛、我慢與邪見(這一切都由無明產生),我們以五種方式來看四界(例如我們的身體):

1.「他想像〔自己為〕地……水……火……風。

我們認為自己的身體是我們的自我。

2.「他想像〔自己〕在地……水……火……風之中。

我們認為我們的自我存在自己的身體裡面,例如認為有同一個心識住在自己的身體裡面。

3.「他想像〔自己在〕地……水……火……風之外。

我們認為我們的自我存在自己的身體外面,例如認為那是一個在飄浮的心識

4.「他想像地……水……火……風為『我的』。

我們認為我們擁有自己的身體。

5.「他極樂於地……水……火……風。

我們耽樂於自己的身體。

(11)

我們耽樂的這個身體是什麼?

之前我們已經討論過了。

它是我們的頭髮等等。

我們把自己的金髮染成黑色,把自己的黑髮染成金色(有時則是紅色),我們也染自己的白髮(「現在我的頭髮已經不白,因此我不老:

我很年輕!

」)。

男人樂於上唇的毛(髭),或樂於每天剃掉它,首飾則幫他炫耀自己的財富(沉重的金鍊、金戒指、勞力士金錶,甚至是偽造品)。

從孩提早期開始,女性便被教導樂於自己的身體、展露自己的身體:

舉例而言,她被教導樂於自己的長髮(奢侈的美髮)、樂於自己的睫毛(用染睫毛膏讓它們看來更長)、樂於自己的嘴唇(最令人喜愛的是口紅,用以表現青春與色欲)、樂於自己的耳朵(耳環)、樂於香水(以掩飾身體的自然臭味)、樂於自己的指甲(如動物的長指甲,以及表現色欲的紅指甲油)。

為了表現青春,她剃掉腳毛,甚至拔掉難看的毛(這是很痛的);她在頸項、手腕、手指(甚至足踝)戴著首飾,暴露自己的皮膚(時常是皺皺的)與肉體(時常是肥胖或鬆弛的)。

在此,公主與妓女是平等的,透過所謂的解放婦女,自囚式的崇拜身體表現狂群眾的人數已經突破且不斷突破新高。

然而,樂於身體及想像身體為我是毫無止盡的,無論是男或女、年輕或年老、強健或病弱、高或矮、胖或瘦、強或弱、自己或別人的身體:

雖然身體有不同的形狀與大小。

無論如何,我們都視它為「我」、常、樂與淨。

對於所擁有的物質財產,我們也如此看待它們。

(12a)

為什麼會這樣?

佛陀解釋:

此身乃骨城,

塗上血與肉,

其內儲藏著:

老死、慢、虛偽。

如果透過禪修透視究竟色法,就會了知身體便只是地界的硬、粗、重、軟、滑與輕;水界的黏與流;火界的熱與冷;風界的支持與推動;以及顏色與氣味:

這兩者是所造色。

(12b)

佛陀接著解釋我們如何執著其他眾生:

「他想像生物(bhåte)為生物。

他想像天神為天神。

他想像梵天神為梵天神。

〔以及其他界的眾生。

〕」

我們說人是萬物之靈,比動物優越。

這滿足了我們的我慢,肯定了對我們認為劣等或「無用」的生物的殺害是有理的。

同時,為了肯定我們的貪欲有理,我們把人比喻為動物:

「為什麼要抑制本性的衝動?

」因此我們可能會發願投生為某個界裡的某種有情。

(13)

接著,佛陀解釋我們如何也執著五根及它們的目標:

「他想像所見為所見……所聞為所聞……所感為所感〔香、味、觸〕。

這是現代正統信仰,我們已經透過痲瘋病人及穿髒衣的瞎子來討論它,還記得嗎?

我們執著呈現於五根的東西。

就讓我們看一看在用餐之前、當時與之後,我們對食物的思惟:

「啊,好香呀!

」「嗯!

看那個!

多好吃啊!

」我們不只是用嘴巴來吃,也不只是為了維持身體而吃;我們是為了欲樂而用眼、耳、鼻、舌與身來吃,口味則變得越來越精細:

心裡想的都是食物。

這種佔據心的念頭與工業的發展表示,在整個所謂的文明世界裡,每天都有無數的雞、豬、牛、魚及其他海底生物遭受無法言喻的折磨、無法言喻的殘害、無法言喻的驚嚇、無法言喻的痛苦及無法言喻的死亡。

(14)

然而,眼睛並不滿足於看,肚子也不滿足於吃飽食物。

佛陀解釋我們如何也執著第六根及其目標:

「他想像所識知為所識知〔心念:

受、想、念頭、記憶、幻想等等〕。

這是執著最重要的來源,因為我們便是在此增加對五根的體驗:

我是男人,妳是女人,我來自馬來西亞,你來自意大利,他是亞洲人,她是西方人,他們是外國人,我們是女權主義者,你們是大男人主義者,他們年輕,我們老了,我們是平等的,等等。

是否還記得,當我們是小孩子時,我們如何執著自己的年齡?

「我十歲半!

」「我差不多十二歲了!

」長得越大時,我們並不變得更有智慧,而是對我們的年齡更加「敏感」(幾乎在每一種情況裡,「敏感」只是形容「我慢」的禮貌字眼。

)。

(15)

接著,佛陀解釋我們如何把東西想像為一樣及多樣:

「他想像一性為一性(ekatta§)……想像多樣化為多樣化(¤ànatta§)……」

這是禪那的一性對比五根的多樣化。

一性是有規律,多樣化則沒有規律。

想像一性時,我們的身、語、意作為一致;想像多樣化時,我們的作為則不一致,因此可能會迷惑及自相矛盾:

其教條是「開明」與「多元主義」。

執著多樣化是現代社會裡,瘋狂且複雜地增長的貪欲、政治課題及政黨的根本。

它是六根的消費主義,被視為是現代發展所帶來的幸福之一。

反之,一性則會導致原教旨主義及狹隘偏執:

其教條是我們執著的一切主義──佛教、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女權主義、自由主義、政治正確主義等等──甚至有時需要捨棄理智。

(16)

佛陀接著解釋:

「他想像一切為一切(sabba§)。

這是想像自己與其他一切東西為一體:

這是許多宗教與哲學的根本,例如一體論;認為究竟上只有物質的現代見解;認為只有一種究竟元素、一切毫無差異的見解。

但也有多元主義的見解,例如認為一切事物都是一大群的神或實質,也有認為一切事物只是看法不同的現代見解,這種見解認為一切見解與作為在根本上是有益且正確的。

這源於變幻莫測的貪欲,即現代正統信仰:

「我喜歡的是好的!

我不喜歡的就是不好的!

」我們做我們認為是對的。

當然,由於我們的喜好不同,而且不斷地變化,我們變得迷惑,又因為身見,結果我們要求把一切事物視為同樣的好。

其結果是自相矛盾:

欲樂的道德──道德的貪欲。

(17)

這一切無知想像的結果是:

「他想像涅槃為涅槃。

想像涅槃為涅槃之後,

他想像〔自己為〕涅槃;

他想像〔自己〕在涅槃之中;

他想像〔自己〕在涅槃之外;

他想像涅槃為『我的』;

他樂於涅槃。

(18)

這便是說,我們對真實法有錯誤的見解且執著它;我們也對涅槃有錯誤的見解且執著它。

對於佛陀所討論的這一切想像,我們也想像它們為涅槃。

舉例而言,我們想像涅槃為可以取樂的欲樂,想像它為投生到其他界,想像它為「我的」禪修境界。

我們甚至想像涅槃為「潛藏」在一切事物裡的唯一究竟法,從桌上的湯麵,到我們「內在、潛在的菩提本性」:

我們認為自己及其他一切人,甚至一切事物,都擁有潛在的涅槃、佛性。

依此見解,我們想像自己已經存在於涅槃之中,想像生死輪迴是極其美妙的,因為我們想像無明、苦、老與死只是幻覺罷了。

(19)

接著,我們可能會說:

「在究竟上,我們怎麼想像涅槃又有什麼關係?

反正它只能透過證悟來了知。

」其答案是:

「如果我們不要證悟涅槃,不要滅盡無明、輪迴與痛苦,那麼,無論我們怎麼想都沒有差別:

越無明越好。

在這種情況之下,佛法也不需要。

然而,佛陀是為了那些想要證悟涅槃,想要滅盡無明、輪迴與痛苦的人而教法。

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教導我們需要不取樂事物,因為那不是涅槃,也不能導向涅槃──無明、輪迴與痛苦之滅盡。

」當然,在我們能夠停止取樂事物之前,或甚至想要停止取樂事物之前,我們必須了解,這是應當做的。

如此,我們也避免曲解佛陀。

佛陀解釋:

(20)

「諸比丘,樂於色者樂於苦。

我說,樂於苦者沒有脫離苦。

樂於受者……樂於想者……樂於行者……樂於識者樂於苦。

我說,樂於苦者沒有脫離苦。

(21)

換句話說,樂於世界是樂於苦。

樂於大自然──美麗的花兒、在老橡樹上唱歌的夜鶯、在閃爍的蔚藍大海昇起的光耀日出等等──便是樂於世界和樂於苦。

如果有人把那棵老橡樹砍倒取柴,我們會變得多麼情緒化。

感到不快是苦,因為取樂而產生,而取樂則是貪愛與無明。

(22)

如何停止取樂?

佛陀解釋:

「諸比丘,阿羅漢比丘諸漏已滅(khãõàsavo)、梵行已立(vusitavà)、應作皆辦(kata-karaõãyo)、重擔已卸(ohita-bhàro)、目的已達(anuppatta-sadattho)、有結已滅(parikkhãõa-bhava-sa§yojano)且已透過終極智解脫(sammada¤¤à-vimutto),他如實了知地為地。

這是阿羅漢。

阿羅漢不會對事物執持奇怪的觀念:

他如實了知諸法:

(23)

「如實了知地為地之後,

他不想像〔自己為〕地;

他不想像〔自己〕在地之中;

他不想像〔自己〕在地之外;

他不想像地為『我的』;

他不樂於地。

(24)

如何分辨阿羅漢和無聞凡夫?

無聞凡夫錯誤地想像事物,結果他想像自己便是那些事物,因而樂於它們;阿羅漢如實地了知事物,結果不能夠樂於它們:

他了知地界便只是地界而無他。

同樣地,他如實了知水為水……火為火……風為風……生物為生物……所見為所見……所聞為所聞……所感為所感……所識知為所識知……一性為一性……多樣化為多樣化……一切為一切……。

(25)

阿羅漢了知這些事物是什麼,不會對它們感到迷惑,了知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

怎麼樣呢?

佛陀解釋:

「他如實了知涅槃為涅槃。

如實了知涅槃為涅槃之後,

他不想像〔自己為〕涅槃;

他不想像〔自己〕在涅槃之中;

他不想像〔自己〕在涅槃之外;

他不想像涅槃為『我的』;

他不樂於涅槃。

(26)

非阿羅漢擁有對涅槃的一切邪見,因為他不如實了知涅槃:

他只知道沙堡,由於不如實了知,他想像它為涅槃。

結果他想像自己為涅槃,或在涅槃之中,或在涅槃之外,或想像涅槃為「我的」,或樂於涅槃。

反之,阿羅漢不這麼想像。

佛陀解釋:

「為何如此?

我說,因為他〔阿羅漢〕已徹知它。

因為透過滅盡貪欲(khayà-ràgassa),他已無貪欲(vãta-ràgattà)。

因為透過滅盡瞋恨(khayà-dosassa),他已無瞋恨(vãta-dosattà)。

因為透過滅盡愚痴(khayà-mohassa),他已無愚痴(vãta-mohattà)。

(27)

成為阿羅漢時,我們不再建造沙堡,不再樂於它們,因為我們已經滅盡了貪、瞋、痴。

如何才能證悟阿羅漢道果?

佛陀解釋:

「在此,諸比丘,比丘培育

以去除貪欲為終極目標(ràga-vinaya-pariyosàna§)、

以去除瞋恨為終極目標(dosa-vinaya-pariyosàna§)、

以去除愚痴為終極目標(moha-vinaya-pariyosàna§)、

以不死為基礎(amatogadha§)、

以不死為目的地(amata-paràyana§)、

以不死終極目標(amata-pariyosàna§)、

朝向涅槃(nibbàna-ninna§)、

倒向涅槃(nibbàna-poõa§)

及傾向涅槃(nibbàna-pabbhàra§)的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28)

佛陀透過重新發現八聖道分而成為圓滿覺悟的阿羅漢。

然而,圓滿覺悟的佛陀與阿羅漢比丘之間的阿羅漢道果有什麼差別?

佛陀解釋:

「諸比丘,如來、阿羅漢、圓滿覺悟的佛陀如實了知地為地……水為水……火為火……風為風……生物為生物……所見為所見……所聞為所聞……所感為所感……所識知為所識知……一性為一性……多樣化為多樣化……一切為一切……

他如實了知涅槃為涅槃。

如實了知涅槃為涅槃之後,

他不想像〔自己為〕涅槃;

他不想像〔自己〕在涅槃之中;

他不想像〔自己〕在涅槃之外;

他不想像涅槃為『我的』;

他不樂於涅槃。

以及:

「為何如此?

我說,因為如來已經毫無遺漏地徹知它。

(29)

佛陀已經斷除一切煩惱,因此他是阿羅漢,在這一點他與其他阿羅漢沒有差別。

但他已經證悟佛果,無限地了知一切行法,即使其弟子們已經證悟涅槃,也只能夠了知有限的行法。

(30)

再者,佛陀解釋為什麼他不會想像事物,或樂於事物:

「為何如此?

因為他已了知:

『取樂是苦的根本(nandãdukkhassamåla)』及『〔緣於〕有,便有生,已生者便有老死(bhavàjàtibhutassajarà-maraõa)。

』因此,諸比丘,我說,透過完全毀滅(khayà)、離欲(viràgà)、滅盡(nirodhà)、捨離(càgà)、遣離(pañinissaggà)一切貪愛(sabbasotaõhàna§),如來已覺悟(abhi-sambuddho)無上正等正覺(anuttara§sammàsambodhi§)。

(31)

經文解釋,開示結束時,驕傲自大的比丘們並不歡喜。

為什麼呢?

因為佛陀已經很清楚地說明誰人證悟、誰人愚痴。

然而,經歷了更多的修行之後,那些比丘不再玩沙堡,都成了阿羅漢。

(32)

成了阿羅漢,沙堡對我們再也無用。

佛陀解釋:

「然而,當那些小男孩或小女孩對那些沙堡沒有了貪欲(ràga)、欲望(chanda)、喜愛(pema)、渴望(pipàsà)、慾念(pariëàha)與貪愛(taõhà),他們便會手腳並用地擊散它們、毀掉它們、粉碎它們、棄之不玩。

還記得嗎?

午餐時,小孩子們樂於完全地粉碎他們美麗的沙堡。

為什麼呢?

「食物已經準備好了!

」這便是它的原因。

但是梵行的目標並不是食物,而是涅槃。

(33)

佛陀向啦達尊者解釋:

「同樣地,啦達,應當擊散色、毀掉色、粉碎色、棄之不玩;為了滅盡貪愛而修行。

應當擊散受……應當擊散想……應當擊散行……應當擊散識、毀掉識、粉碎識、棄之不玩;為了滅盡貪愛而修行。

啦達,因為滅盡貪愛便是涅槃。

(34)

大多數的選民很興奮地跑來跑去建造沙堡。

舉例而言,有一次,有一群人聚在一起供養僧團,下定決心要整夜聆聽佛法。

但是不久之後,便有些人因為欲欲而離開,有些因為瞋恨而離開,有些因為我慢而離開,有些則因為昏沉與睡眠而坐著打瞌睡,沒有聽到什麼。

現在看一看你的周圍:

現在有什麼不一樣嗎?

古代的原因也是現代的原因。

當佛陀聽到這件事時,他解釋:

「到達彼岸的人只有少數幾個,

其他人皆在此岸徘徊。

 

(35)

然而,如果依法修行八聖道分,我們便能夠超越大多數人,成為從滿是沙堡的此岸越渡到無沙堡的彼岸的精英份子之一。

「然而,依照善說之法修行的人,

將會越渡極難越渡的死界。

謝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