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821568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字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字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字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字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字学.docx

《文字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字学.docx

文字学

第一章、绪论

一、文字学研究的对象

1.“文字学”的定义

研究汉字的产生、发展、形态、结构、意义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叫“文字学”。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在汉语里,“文字”一词,也叫“字”,它们可以用来指一个个的字,也可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在有必要的时候,我们把后者称为“文字体系”。

关于“小学”

•小学学习以识字为主,所以把有关文字的学问叫做“小学”。

•清代以来,“小学”包括:

音韵、文字、训诂。

2.汉字的古今划分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隶变”。

隶变是汉字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变前的汉字是“古文字”,隶变后的汉字是“今文字”。

例字:

隶变前后汉字字形比较

 

二、文字学的产生与发展

1.文字学的萌芽时期——先秦

●关于文字产生问题思考与记载

●“六书”概念的出现及文字教育的兴旺

●太史籀、李斯等对汉字的整理与规范

2.文字学的奠基时期——汉代

●古文字的再现:

孔安国与“壁中书”

●汉代学者对“六书”的深入研究

●许慎撰写文字学的奠基著作《说文解字》

3.文字学的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

●梁代学者顾野王编写《玉篇》

●《干禄字书》等正字书的出现

4.文字学的深化时期——宋元明清

●徐铉、徐锴对《说文解字》的研究与整理

●金石学家对汉字的研究

●清代四大家对《说文解字》的深入研究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5.文字学的革新时期——“五·四”以后

●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文字学的影响

●学者对传统文字学理论的总结与挖掘

三、文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古代汉语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与音韵、训诂的关系—并列互助的关系

四、为什么要学习文字学

汉字的演进没有出现断层,因此它对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有特殊意义。

汉字是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它不仅记录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化,汉字字形本身也容载着众多古代文化信息。

这些信息有社会方面的,也有自然方面的。

自然信息例

社会信息例

1.从学习、研究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

学习文字学,能够知道一个汉字为什么这样写。

学习文字学,能知道一个字为什么有这样的含义。

2.从学习、研究古籍古文的角度来看

v古籍的校勘与整理,需要学习、研究文字学。

v古文的理解与注释,需要学习、研究文字学。

五、文字学与汉字改革

1.“五·四”以来对汉字的批判

A.认为汉字难学(难认、难写、难记)

B.认为汉字影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C.认为汉字无法现代化

2.汉字拼音化的观点拼音化困难:

A.汉语方言复杂且差异大

B.汉语有声调

C.汉语的同音词语多

3.研究文字学对汉字改革与发展的意义

汉字的改革发展,不能一味比照外国,研究汉字演变的历史规律,会有许多启示。

用字大众是原动力简化是普遍现象音化是趋势之一同化是规律之一

第二章汉字起源研究

一、历史上出现的汉字起源观

1.仓颉造字说2.结绳说3.八卦说4.刻契说5.起一成文说6.外来说

二、汉字是谁创造的?

汉字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集体造字说

1.文字产生于传递信息的需要

眼神体态——声音

——实物——原始记事——文字

2.“中华民族”是个集合概念

并非中华民族的成员都一定要参与造字上古巫史在早期造字中做出过突出贡献

3.文字的产生要经过约定俗成

三、汉字的直接起源

汉字起源于原始图画

国外用图画记录传递信息的实例国内少数民族用图画记录传递信息的实例

汉民族的原始记事性图画

大汶口文化的图画性陶符青铜器上的图画性族徽

四、研究汉字起源的新课题——陶符

第三章汉字造字法研究

一、许慎《说文解字》的造字法研究

1.分析汉字构造是《说文》主要目的之一

2.《说文》在研究造字方法上的作用

¤《说文》辑录小篆形体,为研究造字方法提供了较原始的字形素材。

¤《说文》解说汉字本义,为研究造字方法提供了意义上的理据。

¤《说文》分析字内结构,为研究造字法提供了构形依据与分析经验。

¤《说文》阐释“六书”理论并利用它分析汉字,为造字法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许慎的“六书”理论

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整体象形字

局部象形字

衬托象形字

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纯体指事字

加体指事字

变体指事字

3.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异体会意

组形会意字

同体会意

联义会意字古雀泪劣尖套歪楞蹩

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普通形声字——普通形声字

加声形声字

加义形声字关于省声和省形

造字或用字的人,为求字形的整齐匀称和书写的方便,把某些形声字的声旁或形旁的字形省去了一部分。

这种现象文字学上称为省声、省形。

5.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词在发展中,或演变出新的意义与词性,或分化出新的读音等,人们改造旧字形再造新字,就是转注造字法。

父——爹腹——肚解——懈田——佃

6.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原形假借字

我而焉舊

改形假借字

毋刁乒义

三、对“六书”理论的评价

1.“六书”理论的重要意义

◆“六书”理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阐释汉字造字方法的理论,也是中国文字学的核心理论。

◆“六书”理论能够反映创造汉字形体的造字现实,反映了汉字造字的基本方式与规律,为人们研究汉字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

◆“六书”也是用来分析汉字形体结构的有效理论,能够满足分析古时各种汉字形体结构的需要,历史上为汉字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六书”理论的局限性

u“六书”内涵的阐释与理解还有含混不清的地方

u“六书”的各造字法字群之间还有界线不清之处

u“六书”并不能用来分析所有的汉字

u“六书”分析汉字的功能随汉字的演进而弱化

四、“六书”之外的造字理论

1.四体二用说

积极意义:

注意到了“六书”前四种与后两种的不同。

缺陷:

第一,仅仅是完善“六书”。

第二,将假借排斥在造字法之外。

假借是不是造字法:

造创造新的汉字书写形体不是造字法

字为语言中的词制定书写符号是造字法

我(武器)我(人称)

2.三书说

A.唐兰三书

象形文字画出一个物件,或一些惯用记号叫人一看就能认识是什么的字都是象形字。

画物件画记号

象形文字的三大特点:

一定是独体;一定是名字;一定在本名以外不含别的含义

象意文字通过描画物象来表达复杂和深层含义的文字。

其特点是“不能一看就明了,而是要人去想”。

形声文字

裁闽视往

象形、象意、形声,叫做三书。

足以范围一切中国文字。

不归于形,必归于意,不归于意,必归于声。

形、意、声是文字的三方面,我们用三书来分类,就不容许再有混淆不清的地方。

(唐兰《中国文字学》)

B.陈梦家三书

象形假借形声

C.裘锡圭三书

①抽象字二三凸凹

②象物字

表意文字③指示字

④象物式的象事字

⑤会意字

⑥变体字

①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

②把表意字的一部分改为音符

形声文字③在已有文字上加注义符

④改换形声字的偏旁

①无本字的假借文字其耳夫

假借文字②本字后造的假借文字蚤——早胃——谓

③有本字的假借文字艸——草毬——球

3.新六书理论

●象形字:

相当于传统六书中的象形字。

其特点是字形跟

它所表示的物体的外形相像。

●指示字:

象形符号上加比较抽象的指示符号来表现字义

●象事字:

有象形字的外表形式,而其表意性质则与会意

字相近。

●会意字:

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字符号来表示一个跟

这些构字符号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意义。

●形声字:

由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构成(也有个别由两个

形符构成的)。

●变体字:

用改变某一个字的字形的方法来表意。

第四章甲骨文研究

一、甲骨文是怎样产生的

1.殷商时期的人为什么往龟甲兽骨上刻字

殷商时期的占卜活动、占卜为何选用龟甲

2.龟卜与甲骨文字的刻制

第一步:

整龟第二步:

灼龟第三步:

说兆第四步:

刻辞

3.卜辞的结构

叙辞+命辞+占辞+验辞

二、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

1.甲骨文的发现A.生病说明义士《甲骨研究》//汐翁《龟甲文》

B.商人说刘鹗《铁云藏龟·序》//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序》

2.甲骨文的研究

刘鹗1903年《铁云藏龟》(简称《铁》)//罗振玉亲自选拓//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

孙诒让1904年《契文举例》//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著作//罗、王认为“谬误十之八九”

罗振玉号雪堂1912年《殷墟书契前编》//1914年《殷墟书契菁华》

1916年《殷墟书契后编》//1933年《殷墟书契续编》

1910年《殷商贞卜文字考》//1915年《殷墟书契考释》

1927年《增订殷墟书契考释》

王国维号观堂1917年《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1917年《卜辞中所见殷先公先王考》

1917年《卜辞中所见殷先公先王续考》

董作宾字彦堂《小屯殷墟文字甲编》//《小屯殷墟文字乙编》

郭沫若号鼎堂1931年《甲骨文字研究》//1933年《卜辞通纂》

1937年《殷契粹编》//《甲骨文合集》

三、甲骨文的字形特点

1.笔画纤细,一般为瘦笔

午(杵)大父

2.笔画走势自然,随体诘屈

美尽(盡)封罗(羅)

3.字形原始,图画色彩浓

鹿兔舊雇

4.字形简捷,多省略笔画

子甲獸克

5.字形未定,异体繁多

(1)使用的表义物体不同

坠渔逐沉

(2)形体的方向不同

女何/荷

(3)物体的正视与侧视不同

龟奚

(4)笔画多寡不同

犬田

(5)会意形体多寡不同

焚宾

(6)会意形体的位置不同

降羌史

6.存有大量合文

四月三万小雨五十朋

四、甲骨卜辞选读

第五章金文研究

一、何谓“金文”?

指古代铸造或雕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铭;铭文;钟鼎文;彝器款识

二、金文的产生

1.冶铜铸铜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青铜器皿演变为礼器

三、主要青铜器简介

1.烹饪器

鼎鬲甗

2.盛食器

簋敦簠豆

3.酒器

爵觥壶尊

卣彝盉

4.盛水器

盘匜鉴

四、青铜器的出土与金文研究概况

1.初始阶段——宋前

主要特点:

视青铜器为吉祥之物。

2.成科阶段——宋(金石学)

主要特点:

研究兼玩赏

3.深入阶段——清后

取得成就的原因:

(1)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

(2)金文的研究与小学、音韵、训诂、史学等相结合。

主要特点:

学术性考释研究。

五、金文的字形特点

1.早期金文仍具有浓厚的原始图画色彩

孝舞奮皮

2.形体还未定型,异体字仍然较多

涉樂殷

3.铸造的金文笔画圆润

浑实,有大量的肥笔

4.晚期金文,字形讹变严重

羊我眾

5.晚期金文,书写逐渐整齐

线条变得匀称线条趋于平直

6.形声字大量增加

六、铭文选读

第六章战国文字研究

一、战国古文字材料介绍

1.简牍文字

“简牍文字”是指古人刻或写在竹片、木片上的文字。

竹简木简丝编韦编木牍汗简杀青汗青

2.缯帛文字

指古人写在丝织品上的文字,也叫“帛书”、“缯书”。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1942年蔡季襄蔡修涣《晚周缯书考证》

3.石刻文字

石鼓文唐初陕西天兴(今凤翔)猎碣

4.盟书

诸侯国会盟时写在石片玉片上的誓词,也叫载书、玉简。

5.玺印文字

指古人刻在印章上的文字。

6.货币文字

指古时铸刻在金属货币上的文字。

地名:

安阳、新城面值:

十货、十金吉语:

安邦、大昌

7.兵器文字

指古人铸刻在兵器上的文字。

古人用金、银丝在兵器上镶嵌的艺术色彩很浓的鸟形篆字叫“鸟虫书”,也叫“鸟书”、“虫书”等。

二、战国文字的特点

1.有地域色彩

秦系文字字形保守,有西周文字的特点。

战国文字

六国文字思想解放,大胆创新。

2.有正俗之分

正体:

官方使用的文字形体,由古文字演变而来,书写端庄、形象、规范。

俗体:

用字大众日常使用的文字形体,由正体省改而来,书写简捷、抽象。

正体小篆

秦系文字

俗体隶书

3.省改严重,草率怪异

战国时期,文字日趋大众化,俗体字普遍流行,而且流行的俗体字,对正体的冲击很大,致使整个战国时期的文字,明显地体现出省改严重草率怪异的特点。

战国文字

殷商古文

第七章篆改与隶变研究

一、秦朝的“篆改”

篆改指秦朝时汉字由战国文字向小篆的演变。

由于汉字的这一步演变最终是通过秦政府推行汉字改革来实现的,故称之为“篆改”。

1.篆改的实施

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书同文”的建议

李斯《仓颉篇》

赵高《爰历篇》汉朝人称之为“三仓”

胡毋敬《博学篇》

2.篆改的基础

大篆

①小篆前的所有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

②春秋战国时的各国文字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石鼓文、诅楚文)

⑤春秋时到战国初期的文字(唐兰)

⑥指籀文这一类早于小篆而作风跟小篆相近的古

文字(裘锡圭)

籀文周宣王时的太史籀为教儿童写汉字写的《史籀

篇》中的十五篇文字。

李斯等人进行篆改前,秦国已出现了小篆这种文字形体。

3.篆改的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出面规范整理汉字,也是第

一次对古汉字全面系统的整理。

促进了汉字的发展。

使汉字初步摆脱了原始图画色彩,符号性大大增强了。

统一了汉字的形体,为汉字的广泛使用与迅速传播创造

了条件。

局限性:

篆改没有彻底去掉古汉字的图画色彩,所推行的小篆这种字体也不容易书写,因此,篆改仅仅是古文字彻底变革的前奏。

4.小篆对汉字的改革

A.制定标准字体,废除异体字

 

B.规范汉字结构,对构字部件进行省改

省简部件

改造部件

C.改造汉字笔画,用粗细一致弯曲有弧的线条写字

变线

弧化

D.统一汉字形状,将汉字统一为站立的长方形

E.改造汉字风格,字形内聚环抱、严密拘谨

二、汉字的“隶变”

隶变是指古汉字在秦汉之际由小篆到隶书的演变,也

叫“隶定”、“隶古定”。

隶书是从事文字抄写工作的隶人创造的书体。

1.隶变的时间与原因

时间:

战国晚期至东汉

原因:

大量用字毛笔

秦代的隶书称“秦隶”,也叫“古隶”。

汉代的隶书称“汉隶”,也叫“今隶”

东汉(特别是汉顺帝以后)的隶书,字形非常成熟,隶意极浓,完全摆脱了小篆的影子,是典型的隶书,这种字体旧称“八分体”,也简称“分书”。

2.隶变的意义

隶变之前的汉字被称为“古文字”,隶变之后的汉字被称为“今文字”。

因此,隶变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古汉字的彻底变革。

它使汉字完全摆脱了原始汉字的图画色彩,变成了表意的书写符号,汉字从此进入今文字时代。

3.隶变对汉字的改革

A.改造汉字的笔画

点、横、竖、掠、波磔

B.确立汉字的笔顺

C.改造汉字的偏旁

偏旁的异化:

偏旁的同化:

D.改造汉字的结构

省笔

讹变

别构

E.改造汉字的形状

F.改造汉字的书写风格

第八章汉字形体进化更替研究

一、研究汉字形体进化发展的意义

研究汉字形体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呈现的各种现象,对于解读文献、规范汉字运用、思考汉字发展方向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详细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

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

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

2.有助于探索汉字未来的发展方向

改革者们把拼音文字看成开民智、救危亡的武器,他们观察文字时,多从实用角度出发去对比,很少顾及汉字的历史研究。

他们除批评方块汉字繁难、不利于应用新技术、不利于接受新知识外,往往感情用事,对方块汉字采取‘骂倒’的态度。

(王凤阳《汉字学》)

二、汉字形体进化发展的原因

1.文字的符号属性驱动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2.文字的工具属性促使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3.文字的可读属性促进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4.文字的表意属性推动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5.文字的审美特性促使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6.书写工具与材料的进步促使文字形体向前发展

龟甲兽骨刀青铜器皿竹简缯帛毛笔

7.社会政治力量对文字形体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秦朝时推行小篆

三、汉字形体进化发展规律分析

1.抽象化

2.方块化

3.笔画化

4.表音化添加声符

新造形声字

5.表意化

6.繁化增加声符义符

增装饰性笔画)

汉字形体上增加的与音义无关的装饰性笔画或部件叫“羡符”。

加声旁累增字

加形旁累增字

7.简化省简笔画部件

再造简易形体

8.分化

由于表义、表音等需要,由最初造的字形分化出新的形体,叫做汉字的“分化”。

分化之前的字形叫“初文”,也有的学者称其为“母字”。

分化出来的新字叫做“后起字”。

9.同化部件同化

字形同化

10.讹化整字讹化

部件讹化

四、汉字运用发展中的形义更替现象

1.通假现象

古人记录某词时,没有按照用字规范写本字,而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用字现象叫做“通假”。

由于本字与借字音同或音近的音是古音,所以又称“古音通假”。

应用而没用的字叫做“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叫做“通假字”。

(1)通假与假借

通假是用字时有本字而不用,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假借是造字时无法造本字,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相同:

原理相同,都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

差异:

第一,基础不同:

通假有本字,而假借一般无本字

第二,原因不同:

通假是因为没有遵守记词规范而

借字;假借是因为造字困难而借字。

第三,方式不同:

通假是临时借用,而假借一般是

永久借用。

第四,效果不同:

通假会妨碍阅读理解,而假借不

会妨碍阅读理解。

(2)通假分类

●借字惯用的通假

●借字偶用的通假

(3)特殊通假

借字本字化的通假

●本字为假借字的通假

2.古今字现象

一个较古且表义较多的字,与晚出且只表达其某一义项的字,合称“古今字”。

较古的表义较多的字称“古字”,晚出的形体称“今字”,也叫“区别字”、“分别字(文)”、“分化字”等。

 

(1)古今字的分类

●同源分化的古今字

 

●同音假借的古今字

 

(2)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异同

●相同

①相对应的两个字(本字与借字,古字与今字)读音都相

同或相近。

②后一个字(借字,今字)都能够代替前一个字(本字,

古字)记录语言表达意义。

●差异

①古今字是没有今字写古字,通假是有本字不用写借字。

②古字原来能够表达今字所表达的含义,用古字时是写了

对字;借字本不能表达本字的含义,通假写借字是写了

错字。

3.异体现象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形体完全同音同义叫做“异体字”。

詠-咏覩-睹線-线嶽-岳煙-烟堃-坤喆-哲埜-野

(1)异体字产生的原因

造字时地不同亂-乱體-体

字形演变分化蕐-華旾-春卋-世

书写求简求美醻-酬墅-野

用字求新求奇冨-富

(2)异体字之间的主要差别

①会意形声的不同

②形声字义符不同

③形声字声符不同

④义符声符都不同

⑤义符声符位置不同

⑥义声符位置、写法均不同

⑦隶变后写法不同

⑧其他

4.繁简现象

音义相同而笔画繁简不同的字叫做“繁简字”记录某个词的汉字,历史上有的时书写复杂,有时书写简单。

一般说的繁简字,是指汉字简化前的繁体和简化后的简体。

1956年发布《汉字简化方案》,公布第一批简化字。

1964年编印《简化字总表》共收简化字2238个。

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调整后简化字2235个

(1)简化汉字的方法

①采用早期笔画简单的原始字

②采用古代笔画简单的异体字

③采用古代笔画简单的通用字

④采用古代笔画简单的俗体字

⑤采用现代大众创造的简化字

⑥用草书楷化法简化汉字

⑦用简化偏旁法简化汉字

⑧用部件代替法简化汉字

⑨用新造字形法简化汉字

⑩用同音代替法简化汉字

(2)同音代替简化汉字带来的问题

繁简转换问题

简体古籍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