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8143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docx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docx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第八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总体把握货币政策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和功能;

(二)辨析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三)分析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

(四)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一)总体把握货币政策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和功能;

1、货币政策的概念

  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率和汇率水平等,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2、货币政策的特征

  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其调节机制具有间接性,调节目标具有长期性。

3、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

  货币政策的构成要素包括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政策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传导机制,以及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等问题。

4、货币政策的功能

  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确保经济的稳定。

(二)辨析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必须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体目标,这也就决定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大多数国家的目标为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也有人将维持汇率稳定和维持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1、物价稳定目标的含义:

指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

整个商品价格水平的稳定,波动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美国的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将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5%以下是可以接受的。

物价稳定不排斥政府对扭曲的价格水平的调整,

物价稳定的衡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

2、充分就业的含义:

指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的人,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充分就业不是社会劳动力100%的就业。

充分就业的衡量标准:

界定有能力并愿意参加工作的劳动力人数,失业指标的统计,失业率目标的确定。

目前一般认为,维持5%~6%的自然失业率,就达到了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的含义:

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也可以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衡量。

不能单纯追求国民经济的数量增长,因为经济增长同时会带来的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问题,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经济增长的衡量标准:

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来衡量。

但无论使用哪一种指标,都必须剔除物价因素变动的影响,也就是用它的实际变量,而不是名义增长率。

4、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以国际经济交易为对象的外汇收支。

广义的国际收支是适应广泛的国际交往对国际收支概念扩展的需要,是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目前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全部货币收入和全部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衡量国际收支平衡的标准:

衡量国际收支平衡与否,一般是根据国际经济贸易的性质来判断。

5、其他目标: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力加大。

对此,货币政策便开始关注于汇率的稳定和外汇市场的变化。

(三)分析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统一性和矛盾性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1)1958年菲利普斯得到关于就业率与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研究结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也证明了失业率与物价变化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从而有了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2)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说明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率之间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

如果要使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就会增加,物价就会以更快的速度上涨;如果要控制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率下降,必须承受较高的失业率。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1)从长期来看,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致性。

稳定的物价,可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而经济的持续增长又有利于生产充足的商品,保持物价的稳定。

(2)从短期来看,对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界有不同的看法。

无论理论纷争有多大,从政府行为来看,由于政府越来越关注经济的短期增长,所以不时地可以看到利用适度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增长的情况。

所以,什么是合适的通货膨胀,如何控制通货膨胀的“惯性”,仍是政府利用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增长的难解之题。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1)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分属于货币政策的内部目的与外部目的。

由于影响国内经济因素与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因素各不相同,中央银行同时实现其内部目标和外部目标更为困难。

(2)外部不均衡对内部均衡的影响。

内部均衡表明物价处于稳定状态。

此时,如果存在国际收支的顺差,为了解决顺差而采取的措施,会造成经济的紧缩和物价的下跌;如果此时存在国际收支的逆差,平衡国际收支的政策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增加,起到扩张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从而影响物价的稳定。

(3)物价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

当本国出现通货膨胀时,本币对内贬值与国外出现通货膨胀的货币相比,外国的商品价格显得更为低廉,出现汇率高估现象,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而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结果是出现逆差,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1)在正常情况下,一国经济增长,将有利于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出口能力。

(2)促进经济发展,往往会提高国民收入和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及购买能力。

由于进口一般是国内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这样就会导致进口的增加。

(3)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必须增加投资,不仅要动员国内的储蓄,而且要利用一切手段吸引外资,加强对外资的利用。

其结果可能带来资本项目的逆差。

5、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根据奥肯法则,在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之差和实际国民收入与潜在国民收入之差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

这说明,实际经济增长越接近潜在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失业率便接近自然失业率。

(四)理解中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

1983年左右“发展经济,稳定货币”,1988年的“抢购风潮”以后理论界基本形成一致的观点,即要维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必须赋予中央银行稳定货币的单一目的。

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中明确指出,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1997年以来的物价连续下跌的通货紧缩压力给中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九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原理;

(二)了解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和作用;

(三)了解和分析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掌握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的总量调节工具。

它通过调节货币和信贷的供给影响货币的总量,对于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影响。

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而不影响货币的流向。

1、存款准备金制度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由来:

开始于19世纪20年代波士顿的苏弗克银行的改革。

以解决乡村银行劣币驱逐城市银行良币,要求乡村银行在城市银行存入足额存款,城市银行则按面值收兑乡村银行的银行券,维持其面额十足流通,保持了银行券流通的稳定。

这项制度成为1913年美国实行《联邦储备法》中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础。

(2)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

确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适用对象。

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付息标准,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持有期的考核办法。

(3)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作用机制:

首先,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会形成货币乘数的改变,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改变。

M=m.B

其次,在基础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变动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将影响商业银行对准备金的需求。

再次,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变化也具有直接的宣示效果。

(4)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政策效果

优点:

第一,作用速度快而有力;第二,呈中性,对所有的存款机构起到同样的作用,第三,特定条件下能起到其他政策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

第四,强化了中央银行的资金实力和监管金融机构的能力,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顺利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缺点:

作用过于猛烈。

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不能频繁变动,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

多数国家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显示出“固定化”和逐渐“调低”的趋势。

2、再贴现政策

(1)再贴现政策的由来:

  再贴现是随着中央银行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英格兰银行曾在19世纪上半叶利用再贴现业务向票据经纪人进行短期资金的融通,并利用再贴现业务逐渐完成了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完成了其向中央银行的自然演化过程。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成立前的国民银行体系,主要问题之一是在紧急的时候没有“后备力量”没有“弹性”,此后,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将再贴现业务作为其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2)再贴现政策的内容

  规定再贴现的对象,规定再贴现票据的条件,制定再贴现率。

(3)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

  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再贴现作为中央银行资产业务中的一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它的增加就会增加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商业银行储备增加,基础货币随之增加。

反之,它的减少就会造成基础货币的减少。

对借款成本的影响,是通过再贴现率的提高或降低对利率和各种资产收益率产生影响。

通过宣示效果起作用,是通过再贴现的改变表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改变,从而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运行状况的预期。

(4)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优点:

第一,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有利于提供整个银行系统流动性“弹性”,维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第二,有利于通过对贴现对象选择、对贴现票据的规定,起到结构调整的作用。

第三,作用效果缓和,配合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缺点:

再贴现政策具有顺周期特征,表现为利率上升,再贴现率调整之后,商业银行可能套利;物价上涨时再贴现票据金额也随之增加。

再贴现政策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再贴现政策的宣誓作用模糊,因为公众无法知道它是主动性调整,还是被动性调整。

3、公开市场业务

(1)公开市场业务的由来

  利用买卖政府债券来调控经济则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偶然发现。

当时的再贴现效果因为危机而遭削弱,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开始用政府债券的购买,降低利率扩张信用,这样一个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产生了。

(2)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机制

  首先,通过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来完成的中央银行的买入和卖出,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发生相应的变化,其次,公开市场业务通过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来达到调控经济的目的。

(3)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和类型

  从技术上讲,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对象可以是公司债券、普通股票等有价证券,但是,多数国家都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象限制在政府债券,特别是政府的短期债券上。

其原因一方面是避免中央银行持有普通股票、公司债券所形成的对特殊利益的不公平影响;另一方面是政府债券具有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中央银行吞吐大量资金而不引起市场价格波动。

  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分为两类:

御防性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来抵消中央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对银行体系准备金和基础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自主性操作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的目的,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

(4)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果

  主要优点在于:

第一,利用公开市场业务可以进行货币政策的微调;第二,公开市场业务具有足够的灵活性;第三,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性。

局限性:

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政府债券市场的作用,将政策效力递到全国的商业银行。

否则,就会产生不平衡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