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问答题汇总.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809580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问答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问答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问答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问答题汇总.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问答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问答题汇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问答题汇总.docx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是指哪些地区?

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拉丁美洲名称的来历?

拉丁美洲地区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西班牙和葡萄牙语为主要官方语言,而这两种语言都属拉丁语系,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3、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哪两个殖民国家的殖民统治下?

葡萄牙、西班牙

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1)白人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奴役压迫引起殖民地民众的强烈不满;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5.独立运动的爆发时间及范围:

19世纪初 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

6.独立运动的目的:

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7.独立运动的概况:

(1)南美洲北部地区独立运动领导人是谁?

他主要的事迹有哪些?

玻利瓦尔   

解放黑人奴隶。

1819年,率领队伍大败西班牙军队。

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当总统后,继续领导南美的独立战争。

(2)南美洲南部地区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他有哪些主要事迹?

圣马丁 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3)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哪两位独立运动领袖?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8.运动的性质:

民族解放运动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印度在19世纪中期已沦为哪个国家的的殖民地?

英国

2.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激起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经济掠夺的表现:

为了发展本国的纺织工业,英国从印度大量进口棉花,并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

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政治压迫的表现:

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随着在印度统治的稳定,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士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概况:

(1)爆发时间:

1857年

(2)起义参与者:

印度土兵首先反抗英国殖民者,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了权利的封建王公

(3)起义概况:

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

起义军夺取了德里。

英军用了3个月时间才攻陷德里。

英军进攻章西城,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激战数日。

章西失陷后,她率军转战外地。

战斗中,她身先士卒,直到壮烈牺牲。

4.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影响:

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俄罗斯的起源: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晚期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到16世纪初终于统一了俄国。

2.沙皇俄国的由来: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强化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3.沙皇彼得一世的改革:

(1)改革的背景:

沙皇的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改革的时间及目的:

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3)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①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军事: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③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④文教: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⑤生活:

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4)改革的作用或影响:

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5)改革的局限性:

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6)改革后的扩张及营建新都:

1700年-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二、废除农奴制

1、俄国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

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经济发展。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新的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曾告诫贵族:

“与其等待自下而上改革农奴制,不如自上而下改革它。

2.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是在何时由谁颁布的?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3.农奴制改革包括哪些内容?

法令规定: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4.这场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也被称为1861年改革,它有什么积极影响?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5.1861年改革有哪些不足或局限性?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6.通过内容的学习,你认为这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

第3课  美国内战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美国独立后领土的扩张情况怎样?

19世纪中期,美国已经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临太平洋的大国。

2.内战前南北方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

3.南北方矛盾的加剧主要表现有哪些?

(1)关税问题:

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 反对提高关税;

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人。

(2)奴隶制问题:

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

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

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蓄奴州;北方主张禁止奴隶制度,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

4.废奴运动的开展:

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持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废奴运动。

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二、内战爆发

1.内战的导火线: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16任总统。

2.为什么林肯当选为总统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

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南方是怎样分裂美国的:

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

4.内战的爆发:

(1)时间及标志: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2)战争初期的形势如何?

人民对此有何反应?

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

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三、北方的胜利

1.联邦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为什么会使使战争出现了转机?

(1)1862年通过了《宅地法》 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

他们参军作战,扭转

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内战的结束:

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

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3.林肯被刺杀:

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

4.林肯对美国的历史发展作出了什么贡献?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5.内战的性质及影响:

(1)性质:

美国内战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影响: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哪个幕府统治之下?

这一时期日本的政治有什么特点?

德川幕府  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带来的危害?

锁国政策  只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

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幕府统治时期日本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危机?

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要求日本打开国门,否则开战。

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

不久,西方国家接踵而至,幕府统治发生动摇。

二.倒幕运动

1.为什么日本会发生倒幕运动?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

2.倒幕运动的中坚力量是哪些人?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

3.幕府统治是怎样被推翻的?

(1) 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支持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2) 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

三.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开始在何时?

1868年 

2.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①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②军事方面: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③经济方面: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的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④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明治维新的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明治维新有哪些影响?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5.明治维新的不足:

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