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资料:应急救护.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0805028 上传时间:2024-01-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培训资料:应急救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全培训资料:应急救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全培训资料:应急救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培训资料:应急救护.docx

《安全培训资料:应急救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培训资料:应急救护.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培训资料:应急救护.docx

一、燃气中毒、窒息的预防

中毒是指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

窒息是指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其他气体过多或者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阻断呼吸过程的任一环节,从而造成机体缺氧的物质,均可称为“窒息性毒物”。

影响生产性毒物发生作用的三要素是:

毒物、机体、环境。

最常见的三种窒息性毒物是:

一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氢。

(一)中毒、窒息发生的条件

(1)在工作区,硫化氢的最高允许浓度是空气中其含量超过0.01g/m³。

(2)在工作区,甲醇的最高允许浓度是空气中其含量超过0.05g/m³。

(3)在工作区,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9%。

(二)中毒、窒息的预防措施

采用和推广先进技术,从根本上杜绝和减少燃气设备、设施的泄漏。

采用自动化技术,取代人工危险作业等。

采取燃气安全检测和监控技术,加强通风。

采取个体防护装置,如YH-2氧气面罩。

二、中暑的症状、急救与预防

无风、高气温、高湿度天气野外作业等情况易发中暑。

中暑的易发诱因有工作服不吸湿、不透风、负重较大,初到热带工作环境,公共场所人群拥挤、空气不通。

职业性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

1.中署的症状

(1)发热、乏力、皮肤灼热、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2)烦躁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3)重症病例会头痛剧烈、昏厥、昏迷、痉挛。

2.中署的急救

将中暑人员移到阴凉通风处,用冷水毛巾敷头部,用冰袋、冰块等在腋窝、大腿根部等部位降温,及时给病人口服淡盐水,严重者送往医院救治。

3.中暑的预防

预防中暑应从根本上改善劳动和居住条件,隔离热源,降低环境温度,调整作息时间,供给含盐0.3%的清凉饮料,宣传中暑的防治知识,特别是中暑的早期症状。

对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高血压,中枢神经器质性疾病,明显的呼吸、消化或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肝、肾疾病患者应列为高温环境就业禁忌症人员。

三、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一般情况下,心脏停跳超过4~6min,易造成脑细胞永久性损伤,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急救必须及时和迅速。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实施心肺复苏,伤者应当保持仰卧,在实施口对口呼吸之前应给病人做好身体保温。

对伤者实施口对口呼吸法进行心肺复苏,向病人口中吹气时,吹气要求快而深,同时观察病人胸部有无上抬下陷活动。

实施单人心肺复苏时,口对口吹气与心脏按压的次数比例应为30:

2。

心肺复苏的具体救护步骤如下:

(1)判断意识:

先在病人耳边大声呼唤“喂!

您怎么啦?

”再轻轻拍伤病人的肩部,如病人对呼唤和轻拍没反应,可判断病人无意识。

(2)立即呼救:

当判断病人无意识时,应该求助他人帮忙,并拨打急救电话。

(3)救护体位:

对于意识不清者,让伤病人仰卧位(脸朝上),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如水泥地面等)。

(4)打开气道:

用最快的时间,先将病人衣领口、领带等解开,用手帕或毛巾等抠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然后用一手压病人的前额,另一手托起病人的下巴,二手同时用力使头后仰,打开呼吸道,保持呼吸道畅道。

(5)人工呼吸:

先检查病人呼吸,用耳听病人口鼻的呼吸声,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呼吸起伏等,如果胸廓没有起伏,也没有气体呼出,即判断病人不存在呼吸,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一手捏住病人鼻孔两侧,另一手托起病人下巴,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病人的口吹人,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出气。

依此反复进行,成人患者每分钟14~16次,每次吹气量约500~1000mL,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出。

(6)胸外心脏挤压:

先吹气两口后,观察病人心跳情况,无心跳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挤压。

抢救者左手掌根放在病人的胸骨中下半部,右手掌叠放在左手背上。

手臂伸直,利用身体部分重量垂直下压胸腔3~5cm,然后放松。

放松时掌根不要离开患者胸腔,挤压要平稳、有规则,也不能冲击猛压。

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在实施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交替进行人工呼吸。

心脏挤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

按国际急救新标准,无论单人或双人抢救均为30:

2,即口对口先吹两口气后,再按压30下,再口对口吹两口气,再按压30下,以此类推。

四、外伤处理

(一)出血的处理

失血量和失血速度是威胁生命健康的关键因素,几分钟内急性失血达到1000mL,生命会受到威胁。

(1)局部小创口的止血处理方法有:

用75%酒精消毒;若头皮出血,应剔去毛处理发再做处理;对伤口涂擦酒精,应当从近伤口向外涂擦。

(2)一般止血法。

表浅伤口的出血用生理盐水冲洗局部,以1/1000新洁尔灭消毒后,撒上云南白药或其他局部止血药,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适当加压包扎。

(3)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一般用于动脉出血,其特点为出血呈搏动性。

可用橡皮管或毛巾等物作为止血带。

捆扎时先抬高伤肢并垫以4~5层纱布或干净毛巾,在靠近出血部位近心端捆扎止血带;其压力以能阻断动脉血流为度,正确时肢端应为苍白色;要标明上止血带的日期和时间。

止血带捆扎应定期放松,上肢每0.5~1h、下肢每1~1.5h放松一次,每次放松2~5min,不得超过15min。

放松时,应该压迫伤口,以免失血过多。

(4)手指压迫止血法。

手指压迫止血法可用于动脉出血,将伤口附近的动脉压闭临时止血。

一般均先试做局部压迫止血,如出血不止,则需要相应的动脉近端加压,如止血带止血。

①头部出血:

一手扶住伤员额部以固定头部:

另一手压迫外耳前上方的领前动脉。

②颜面部出血:

一手固定伤员头部,另一手的拇指压迫位于下颌前下方的面动脉。

③头颈部出血:

站在伤员面前,一手放于颈根部.拇指在前,2~5指在后。

拇指触到颈总动脉搏动后即将颈总动脉压在第六颈椎横究上。

但要注意,紧急时才能采用颈总动脉压迫法,只能压迫一侧,绝对禁止同时压迫两侧,以免引起脑缺血。

④肩部出血:

用拇指摸到锁骨下动脉,用力向后向下将动脉压向第一肋骨。

⑤前臂出血:

在肘窝尺侧(通常测血压处)摸到肱动脉搏动,用拇指压迫。

⑥手掌、手背出血:

摸到挠动脉、尺动脉的搏动处,用双手拇指压迫。

⑦下肢出血:

在大腿根部腹股沟下摸到股动脉搏动处,用双手拇指重叠将股动脉往深处压迫。

⑧足部出血:

摸到足背动脉或内外踝动脉搏动处,用拇指压迫。

(二)骨折的处理

骨折发生后,应当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

如果不固定,让骨折部位乱动,有可能损伤神经血管,造成麻痹。

但是,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淤血。

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松紧要适度。

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

如果家中没有木板、竹片,可用树枝、树皮、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小夹板固定法不仅可靠而且治疗费用低。

皮肤有破口的开放性骨折,由于出血严重,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在纱布外面再用夹板。

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并在止血带上标明止血的时间。

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1000mL(人体总血量大约4000mL)。

包扎固定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铸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当用夹板、绷带固定后,每隔30min用手指插进去查看一下,以确认是否松紧适当。

在生产事故现场,对骨折患者实施紧急抢救时,遇骨折畸形及骨折端暴露出伤口的情况,应不恢复骨折畸形,不能将骨折端送回伤口。

股骨骨折伤者,采用夹板固定时应当两块夹板固定腰部至脚踝。

正确搬运骨折伤者的方法是3~4名急救者于伤者同一侧,分别托住伤者的头、腰、臀及双下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