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docx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30802878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docx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解析 ).docx

蚌埠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地理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

位于天坛公园东门外的某公路,在每年特定时间可以拍摄到祈年殿与太阳重叠的画面。

下图为天坛公国部分区域示意图和祈年殿与太阳重叠的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东门处拍摄太阳与祈年殿重合画面的最佳时间为()

A.春分日日出后 B.夏至日日出后

C.秋分日日落前 D.冬至日日落前

2.该画面下次最佳拍摄时间大约为()

A.三个月后 B.六个月后 C.九个月后 D.一年后

【答案】1.C2.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祈年殿位于天坛公园东门正西,且祈年殿比拍摄者所处地面高,因此该画面拍摄为日落前;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该地日落方向为正西;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地日落方向为西南,太阳不在正西方向出现,因此C正确。

【2题详解】

春分日日落方向也为正西,因此要拍摄到与秋分日相同画面的照片,下次拍摄时间为六个月后的春分日日落前。

因此B正确。

【点睛】春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大部分地区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日落时,影子位于正东在东门处拍摄太阳与祈年殿重合。

壶穴,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一般需要至少几十万年才能形成。

坑内多有砾石,其内表面光滑。

图为某处壶穴景观图。

完成下面小题。

3.推测壶穴的成因可能为()

A.枯水期河床出露,受风力侵蚀而成 B.河床干涸,长期遭受风化而成

C.早期冰川移动,对地面磨蚀而成 D.流水携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

4.利于形成壶穴的关键条件是()

A河床基岩岩性松软 B.长期以来水流速度较快 C.河床落差较小 D.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答案】3.D4.B

【解析】

【3题详解】

壶穴是指在河流上游经常出现的一种地理特征。

由于雨水河水流量增加,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将障碍磨穿,形成一圆形孔洞,所以壶穴是由于湍急的流水携带砾石磨蚀河床而形成,故D对;而河床基岩在长期风化、冰川磨蚀以及枯水期河床出露受风力侵蚀都难以形成近似壶形的凹坑,故ABC错。

故选:

D。

【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壶穴为凹坑,河流湍急,水流速度快,河流下切强烈,涡流伴生,携带砾石磨蚀基岩,利于形成壶穴,B正确,C错误。

基岩岩性、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对壶穴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关键条件,排除AD。

故选:

B。

【点睛】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河水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形成圆形孔洞,称为壶穴。

嶂石岩地貌发育在砂岩上,岩层中发现很多生物化石。

嶂石岩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石家庄西南的赞皇县境内,是太行山森林公园精华所在,发育了众多幽谷深渊、奇峰怪石。

下图示意嶂石岩的奇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嶂石岩景区的岩石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6.与嶂石岩地貌景观的形成直接相关的内力作用是()

A变质作用 B.水平挤压 C.岩浆喷发 D.垂直抬升

7.该山峰地带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 B.重力坍塌 C.地震 D.火山喷发

【答案】5.C6.D7.B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嶂石岩地貌发育在砂岩上,结合三大类岩石特征可知,砂岩属于沉积岩,故嶂石岩景区的岩石属于沉积岩,C正确,排除ABD,故选C。

【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嶂石岩景区岩石为沉积岩,最初形成于低地,受构造运动影响,间歇性垂直抬升,使本区的地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众多幽谷深渊、奇峰怪石,因此最直接的内力作用是垂直抬升,D正确;变质作用和水平挤压难以使低地的沉积岩直接出露,形成陡峭的岩壁地貌,A、B错误;岩浆喷发会形成火山地貌,不能使沉积岩直接出露地表,C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该地貌由陡峭的砂岩组成,在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下,岩石易破碎,发生重力坍塌等地质灾害,B正确。

泥石流的形成需要暴雨、山洪和大量松散堆积物,该山峰地势陡峭,不易堆积,A错误;该地位于太行山地区,不属于火山地震带,C、D错误。

故选B。

【点睛】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地区。

2021年11月5日21时30分,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普降大雪,至8日夜间,降温达16℃以上。

图为2021年11月5日20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单位:

hPa)。

完成下面小题。

8.2021年11月5日20时,图示区域()

A.甲处气温日较差较小 B.乙处盛行西北风 C.丙处风速最大 D.甲处气压值可能为1052hPa

9.导致阿巴嘎旗普降大雪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10.此时,渤海沿岸地区()

A.雨过天晴,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C.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天气 D.受低压控制,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8.B9.A10.D

【解析】

【8题详解】

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可判断,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差值为2.5,甲位于高压中心,结合甲附近气压值可推知,甲的气压值大于1055但小于1057.5,D错误。

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A错误;乙处水平气压梯度方向大约是从西指向东,北半球右偏,所以乙处盛行西北风,B正确;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快,丙处等压线并不是最密集处,C错误。

故选B。

【9题详解】

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可知,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导致阿巴嘎旗普降大雪的天气系统是冷锋,A正确,B错误;气旋、反气旋等压线呈闭合状态,CD错误。

故选A。

【10题详解】

阅读图中等压线可知,读图可知:

日本海沿岸气压大于1020,为高压;渤海沿岸气压值大于1017.5但小于1020,为两个高压之间的低压,因而渤海沿岸为阴雨天气,D正确,A错误,渤海沿岸地区并未受锋面影响,没有出现气温降低,大风天气等,BC错误。

故选D。

【点睛】画风向分三步:

一、根据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二、判断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三、判断偏转幅度,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读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支流)和松花江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阿克苏河和松花江()

A.均位于季风气候区 B.均属于外流河 C.均属于季节性河流 D.均有结冰期

12.与松花江相比,阿克苏河()

A.夏季流量更大 B.冬季结冰期长 C.年径流量更小 D.以雨水补给为主

13.松花江春季径流量增加快,是因为()

A.积雪融水量大 B.锋面雨带北移 C.农业用水量少 D.冰川融水量大

【答案】11.D12.C13.A

【解析】

【11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松花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支流)处在内陆地区,A错误;松花江属于外流河、阿克苏河属于内流河,B错误;结合径流量占比图可知,这条河流不存在断流现象,C错误;两河纬度较高,存在结冰期,D正确。

故选D。

【12题详解】

松花江夏季以大气降水(雨水)补给为主,阿克苏河夏季以冰川融水为主,夏季流量较小,A错误;阿克苏河处在内陆地区,纬度位置较松花江低,冬季结冰期较短,B错误;阿克苏河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年径流量更小,C正确,D错误。

故选C。

【13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松花江以春季(3~5月)的积雪融水补给和夏季(6~8月)的大气降水(雨水)补给为主,阿克苏河以夏季(7~8月)的冰川融水为主,松花江春季径流量增加快,是因为积雪融水量大,A正确;锋面雨带北移多在夏季补充河流,B错误;农业用水量少不是径流增加的原因,C错误;冰川融水量大多在夏季,且松花江流域无冰川分布,D错误。

故选A。

【点睛】河流的补给类型分为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等。

其中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是相对稳定、均匀的补给水源。

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数码所示的洋流中为暖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图示区域中()

A.洋流①能带来北极地区的冰山 B.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有增温作用

C.④处由于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D.P处海域船只航行条件较好

【答案】14.C15.A

【解析】

【14题详解】

图中①②④洋流都是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都是寒流,ABD错误;③是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C正确。

故选C。

【15题详解】

洋流①从极地地区挟带的冰山向低纬度漂移,会威胁海上航运安全,A正确;洋流②为秘鲁寒流,对南美洲西岸由降温减湿的作用,B错误;④处寒流流经,并非寒暖流交汇,C错误;P处海域由寒暖流交汇,会形成海雾,影响船只航运安全,D错误。

故选A。

【点睛】纽芬兰渔场,位于纽芬兰岛沿岸,是西北大西洋渔场的中心,曾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由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交汇而形成。

密度大的寒流潜流至暖流下方,暖流随之抬升,引发海水的垂直搅动,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到海面,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以及温水性鱼群和冷水性鱼群相汇聚,形成世界有名的纽芬兰渔场。

某年10月初,某科考队在东非高原追踪食草动物迁徙,下图示意东非高原动物迁徙路线。

完成下面小题。

16.导致东非高原动物迁徙的直接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化 B.气温的季节变化 C.降水的季节变化 D.食物量的季节变化

17.该科考队在追踪野生动物迁徙时()

A.无需跨越汹涌的河流 B.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C.沿途以草原景观为主 D.沿途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18.目前,该科考队可能位于()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答案】16.D17.C18.A

【解析】

【16题详解】

东非高原动物迁徙路线可以看出,其移动有典型的季节性,结合气压带季节性移动规律可以推测动物迁徙的直接原因是降水的季节变化而导致的食物量的季节变化,D正确、C错误;全球气候变化不会导致动物的季节性周期迁徙,A错误;气温的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大规模迁徙影响不大,B错误。

故选D。

【17题详解】

结合路线图可以看出,该科考队在追踪野生动物迁徙时需跨越汹涌的河流,A错误;不需要穿越热带雨林,沿途均为热带草原,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题详解】

10月初,太阳直射点刚过赤道,在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对应降水量最大区域在①~②之间,动物也在该范围内,该科考队随行也位于①~②之间,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分明显干湿两季。

热带草原地区年降雨量为5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

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大概在每年的5-10月大陆气压北移,这时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行从几内亚湾吹来的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湿季。

1月到次年4月,大陆低气压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北回归高气压带来的信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

南半球热带草原的干、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托木尔峰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山峰,海拔7443米。

读托木尔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推测甲处自然带可能是()

A.山地针叶林带 B.高山荒漠带 C.荒漠草原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0.乙处为山地针叶林带,其只分布在N坡的原因为()

A.水分条件好 B.热量充足 C.昼夜温差大 D.土壤肥沃

【答案】19.C20.A

【解析】

【19题详解】

托木尔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可以看出,甲处位于山地草原带与荒漠带之间,处于两者的过渡,选项中只有荒漠草原带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题详解】

托木尔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可以看出,M坡雪线更高,说明M坡为背风坡;N坡雪线更低,N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更好,故山地针叶林带,其只分布在N坡的原因为水分条件较M坡更好,A正确;两坡纬度相当、海陆位置差异不大,热量以及昼夜温差区别不大,BC错误;材料中没有足够信息表明N坡土壤更为肥沃,且森林带的出现主要取决于水热条件,D错误。

故选A。

【点睛】植被的分布和类型受气候、地形、土壤、水分、人类活动的影响。

具体如下:

1.热量:

影响植被的分布,生长速度和植物形态(低热量区的垫状植被)。

热量条件的不同使得自然植被呈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2.光照:

有机质的积累有关。

3.降水:

迎风坡降水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背风坡降水少;焚风效应。

同一纬度,降水从沿海到内陆减少,植被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4.地形:

类型;海拔;坡向;坡度(坡度越大,面积越小,植被越少)。

海拔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因此山区植被呈现垂直分异特征。

受地形的阻挡,山脉两侧植被截然不同,如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西岸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东岸为温带荒漠和草原;天山北坡有森林,南坡则没有。

5.水源:

山麓地区水资源丰富。

水文条件影响生物(动物和植物)的数量、种类(如水域中渔业资源的种类)。

6.土壤:

陡坡土壤侵蚀严重,土层薄。

土壤肥力、水分含量、特性等影响植被生长,如茶树耐酸怯碱,喜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7.风力:

使植被矮化,倾倒和旗形。

8.人类活动:

城市化占用耕地;自然保护区等。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

下图示意我国南极科考站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1.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22.假设这幅地图自上到下为6.6cm,那么该图的比例尺大约为()

A.1:

10000000 B.1:

500000000 C.1:

100000000 D.1:

50000000

23.极夜不利于极地科考,南极科考站中不会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A.罗斯海新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长城站

【答案】21.B22.C23.D

【解析】

【21题详解】

南半球俯视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从劣弧角度来看,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东方,图中显示,昆仑站纬度更高,比罗斯海新站更靠近南极点,由此判断,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北方,综合起来,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站东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2题详解】

根据图片,该图上下跨越的纬度是60°,上下的实际距离=60×11lkm=6660km,这幅地图自上到下为6.6cm,因此其比例尺=6.6/666000000=1:

100000000,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3题详解】

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处在南极圈外,不会出现极夜现象,D正确;罗斯海新站、昆仑站、泰山站处在南极圈内,存在极昼、极夜现象,ABC错误。

故选D。

【点睛】在地球上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实际距离是111公里;在赤道经度相差一度,实际距离是111公里,在其他的纬线上,经度每相差一度,实际距离是111*经度数*cos纬度数,例如在北纬30度,经度相差5度,实际距离是:

111*5*cos30度。

“下图示意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4.影响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动力是()

A.季风环流 B.盛行西风 C.东南信风 D.东北信风

25.当沙尘扩散如①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24.D25.C

【解析】

【24题详解】

从图示沙尘扩散的方向看,自北非撒哈拉沙漠向美洲扩散,沙源地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且主要位于东北信风带,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动力是东北信风,受东北信风影响,使沙尘向西南扩散,D正确;非洲西部夏季西南季风不会导致沙尘向西运动,A错误;西风使沙尘向东扩散,B错误;东南信风位于南半球,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受其影响,沙尘应向东扩散,C错误。

故选D。

【25题详解】

当沙尘扩散如①所示时,沙尘主要在北半球扩散,应是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吹走的沙尘,受北美洲低压吸引,向低压区移动,影响不到南半球地区,最可能的时间是7月,C正确;1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东北信风能够将沙尘吹到南半球,A错误;4月、10月风力不明显,B、D错误。

故选C。

【点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一气是相互作用的,如果海水温度异常,大气环流也会异常,甚至出现极端事件。

当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高于-0.5℃且持续三个月以上,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当该海域海温距平低于-0.5℃且持续5个月以上,则出现拉尼娜现象。

图(a)示意2017-2020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温距平变化情况,图(b)示意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的大气环流。

(1)在图(b)中标注箭头示意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太平洋东岸和西岸的大气环流____。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我国冬季气温异常____,北方可能会出现____(填“干旱”或“洪涝”)灾害。

(2)指出图(a)中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具体时间段,说明当时秘鲁海域海一气作用的主要变化特征。

(3)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说出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原因。

【答案】

(1)①.②.偏低③.洪涝

(2)2019年2月一6月;秘鲁海域水温上升,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能增加;蒸发加剧,海洋向大气输送更多的水汽;空气湿度增大,降水增多等。

(3)引发旱灾;原因:

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海水温度距平低,下沉气流增多,降水减少,引发旱灾。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拉尼娜现象形成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高空形成低压,西岸海水温度高,气流上升,高空形成高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太平洋表面东岸形成高压,西岸形成低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大气环流如图所示: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容易使我国季风增强,出现“冷冬热夏”和“南旱北涝”现象。

还会造成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长时间持续低温天气以及多雨、雪天气。

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北方地区连续出现大风天气,土借风势,沙尘暴随即形成,我国冬季气温异常偏低,北方可能会出现洪涝灾害。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海温距平高于0.5℃且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时间段为2019年2、3、4、5、6月,满足形成厄尔尼诺现象的条件,所以图(a)中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具体时间段2019年2月一6月;厄尔尼诺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秘鲁海域水温上升,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能增加,大气受热,使得秘鲁海域呈现出上升气流;蒸发加剧,海洋向大气输送更多的水汽,空气湿度增大,加之气流上升,水汽遇冷凝结,降水增多等。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海水温度变低,海洋与大气之间相互作用,使得该海域的气温降低,盛行气流下沉,气流下沉晴朗天气增多,降水减少,长时间降水减小,引发旱灾。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冲积扇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河流冲积扇,该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下图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到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

(1)简述黄河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描述城市A到B一线沉积颗粒粒径和沉积厚度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该区域古城多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上,分析冲积平原为古城提供的有利条件。

【答案】

(1)在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河流挟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当河流流出山口时,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沉积下来,形成冲积扇。

(2)分布特征:

沉积物颗粒逐渐减小,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

形成原因:

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搬运能力逐渐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3)河流可以提供充足生产、生活用水;河流可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或农业发达),可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黄河冲积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度、地方时计算、太阳直射点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冲积扇上游为地势起伏大的山区,河流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携带大量泥沙。

当河流从山地流向山麓地带时,由于地势变得平坦,河流流速减缓,河道宽阔,流速进一步下降,河流搬运的泥沙逐渐在此沉积下来,形成了冲积扇。

【小问2详解】

沉积物颗粒大小与沉积厚度与河流流速还有沉积的地形有关。

流速减小,搬运能力逐渐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越往冲积扇外缘,沉积物质逐渐减少。

【小问3详解】

城市建造的区位因素可以从交通、地形、还有资源来叙述,黄河冲积扇区的河流口以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河流还可以行船,还可以交通运输,加强对外联系和运输,促进经济发展,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利于耕作。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图为部分城市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料。

(1)比较上海、哈尔滨9月降水差异,并简析造成该差异的可能原因。

(2)分析上海和成都冬季气温差异,并说明原因。

(3)简述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的原因。

【答案】

(1)降水差异:

9月上海降水量大于哈尔滨(或上海为160mm左右,哈尔滨为40mm左右)。

原因:

9月锋面雨带南移经过上海;上海可能受到台风影响,降水较多。

(或9月份,锋面雨带南移,哈尔滨降水较少。

(2)冬季气温成都高于上海,因为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或上海地处平原,无山地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3)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拉萨海拔高,气温较低,且晴天多,昼夜温差大,需准备较厚衣物。

【解析】

【分析】本题以哈尔滨、上海气候资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气候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的分布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