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汇报材料.docx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汇报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汇报文件
都江堰市市人民政府
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年9月
《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汇报文件
为推动都江堰市灾后重建与复兴,促进都江堰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建设,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指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编制《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重建规划”)。
一、工作目标与重点
坚持科学发展观、区域发展观、人文和谐发展观,突出灾后重建,统筹重建期、近期与远景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都江堰的创造性复兴。
恢复重建期为2008—2010年;近期至2012年,以恢复与复兴同步为目标;远期至2028年,全面实施从恢复重建到跨越发展的规划战略思想。
至规划期末,实现把都江堰建设成为一个产业优势凸显的活力宜业城市、一个抗震灾减的安全宜居城市、一个倚山就水的自然生态城市、一个实现恢复重建与跨越式发展的典范城市。
本次规划包括两个层次内容。
第一层次为市域层次,包括市域所辖1208平方公里范围;
第二层次为中心城区层次,西至玉堂环山旅游公路,南至新106省道,东至聚兴线(延伸线),北至都汶铁路,包括幸福、灌口、玉堂、聚源四镇大部分镇区用地,及崇义镇部分镇区用地。
规划区范围为整个市域。
本次规划核心问题如下:
1、如何抓住重建机遇,构建永续典范。
定位城市,化害为利,传承智慧,走向永续发展。
2、如何抓住空间机遇,优化城市结构。
优化布局,调整形态,山水相融,完善防灾系统。
3、如何抓住时间机遇,实现整体提升。
疏理老城,发展旅游,强化特色,提升城市活力。
二、城镇体系规划
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为核心,以岷江和都江堰水系为脉络,依托青城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北部山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山丘特色种植区,“顺水依山”,构成以城际快速铁路为骨干,五纵五射骨架路网为纽带,中心城区为重点,青城山度假旅游片区、蒲阳高技术产业片区为示范,若干风情旅游小镇为特色,新型旅游村落为基础的“一体两翼、北山南田、四级布局、网络生长”的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城乡城镇空间体系。
全域人口由现在的68万人发展到远期的90万人,全域城镇人口由现在的约31.8万人发展到远期的73万人。
市域人口、用地及城镇化水平汇总表
指标
时序
现状2007年
灾后重建2010年
远期2020年
人口规模
市域总人口
68万人
72万人
90万人
市域城镇人口
31.8万人
46万人
73万人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
26万人(4镇)
29.4万人
40万人
其他城镇人口
5万人
16.6万人
33万人
用地规模
市域总城镇集中建设用地
47km2
60.2km2
88.7km2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
27.8km2
37.7km2
45.8km2
其他城镇建设用地
19.2km2
22.5km2
42.6km2
人均建设用地
市域城镇人均建设用地
148平方米/人
131平方米/人
121平方米/人
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
107平方米/人
128平方米/人
115平方米/人
城镇化水平
46.7%
64%
81%
城镇等级及职能:
城镇等级
名称
职能类型
主要发展产业
中心城区
都江堰市(灌口、幸福、经开区、聚源、玉堂)
综合型
旅游度假胜地,服务业、休闲以及创意产业为主
镇乡
重点镇
青城山
旅游型
以发展旅游、创意产业、会议培训为主导
大观
旅游型
以发展旅游为主导
蒲阳
工贸型
以发展工业为主导
新市镇
柳街
农贸型
以发展花卉产业为主的农贸型城镇
天马
工贸型
以传统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为主
中兴
旅游型
以旅游为主的城镇
崇义
工贸型
以发展建材为主的工贸型城镇
石羊
工贸型
以发展传统工业、现代农业为主
翠月湖
旅游型
以发展休闲居住、会议旅游为主
一般镇
胥家
工贸型
以发展轻工业为主
龙池
旅游型
以旅游为主
紫坪铺
旅游型
以旅游为主
安龙
工贸型
以发展花卉产业及传统工业为主导
向峨
旅游型
以旅游为主导
虹口
旅游型
以旅游为主导
市域人口及规模调整说明:
名称
现状2007年人口
(万人)
现状2007年规模
(平方公里)
新增建设用地(平方公里)
2020年规模调整(万人)
2020年规划用地
(平方公里)
2010年近期规划用地
(平方公里)
2004年国土规划到2020年指标面积
灾后三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规划需要集体流转用地
中心城区
25.0
27.8
9.5
9.9
0.0
40.0
45.8
37.7
青城山
2.0
6.5
4.5
3.5
0.0
9.0
12.3
10.0
蒲阳
1.0
1.7
5.0
2.0
2.3
7.5
11.9
3.7
大观
1.0
3.7
重大项目单独选址:
7.6
0.9
0.0
4.0
4.6
4.6
翠月湖
0.3
1.6
1.5
1.2
2.5
3.1
3.1
天马
0.2
0.6
0.0
0.2
0.6
0.7
0.6
崇义
0.3
1.0
0.0
0.2
1.0
1.1
1.0
石羊
0.3
0.4
0.0
1.4
1.8
1.8
0.4
中兴
0.4
1.5
1.0
0.0
2.2
2.5
2.5
柳街
0.2
0.2
0.5
0.4
1.5
1.5
0.7
龙池
0.1
0.3
0.0
-0.1
0.2
0.2
0.3
胥家
0.2
0.2
0.0
0.0
0.2
0.2
0.2
紫坪铺
0.3
0.9
0.0
0.0
0.6
0.9
0.9
安龙
0.2
0.3
0.3
0.1
0.7
0.7
0.6
向娥
0.2
0.2
0.5
0.0
0.6
0.7
0.7
虹口
0.1
0.2
0.5
0.0
0.6
0.7
0.7
合计
31.8
47.0
28.6(到2007年已征用地6.4,剩余22.2)
20.6
5.6
73.0
88.7
60.2
市域公路交通布局
1、规划形成“五纵五射”的交通骨架系统。
“五纵”为:
一环路(城市主干道);二环路(准快速路);三环路(快速路):
蒲阳-岷江;四环路(快速路):
向峨-青城山;五环路(快速路):
规划产业区-大观
“五射”为:
省道106线(快速路),都江堰至彭州;
都江堰至唐昌方向接沙西线(快速路);
成灌、都汶高速;
灌温公路(快速路),都江堰至温江方向;
省道106线(快速路):
都江堰至大邑方向;
2、主要县道:
蒲阳-向峨-彭州,中心城-胥家-天马-郫县,中心城-聚源接IT大道,玉堂-翠月湖-崇州,中兴-石羊-柳街,紫坪铺-龙池,紫坪铺-虹口。
3、在龙池、虹口之间规划一条县级公路,解决龙池与虹口的联系问题;
4、在向峨、虹口之间规划一条县级公路,解决向峨与虹口的联系问题;
5、在蒲阳、虹口之间规划一条县级公路,解决蒲阳与虹口的联系问题,现已通车;
6、中崇路、玉沿路、灌温路提升道路等级;
7、其它县道予以保留。
市域农村居民点灾后重建安置说明:
个数
可用地规模(亩)
可安置人口(人)
集镇安置点
54
10134.9
116997
乡村集中安置点
106
16539
156740
总计
160
26673.9
273737
三、中心城区城市性质与规模
城市性质:
以世界遗产为特色的国际性旅游休闲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灾后重建的典范城市。
城市职能:
1、以“都江堰-青城山”为品牌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地。
2、以独特“山-水-田-林-堰-城”为自然人文特色的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城市。
3、承接成都平原向川西地区辐射与带动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与服务中心城市。
4、大成都都市圈内实现城乡统筹的宜居宜业、生态安全的综合型“新城”之一。
城市规模为:
现状(2007年),人口25万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27.8k㎡
近期(至2010),规划人口29.4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37.7k㎡
远期(至2020),规划人口39.0万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45.8k㎡
四、功能布局与分区设计
中心城区用地发展方向为:
ú南拓,发展聚源片区,加强成灌发展带产业集聚与人口疏解功能,对接成都;
ú西优,发展玉堂片区,完善旅游服务配套;
ú疏解、完善、提升老城片区和环城片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凸显城市自然人文特色。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为:
l“山为衬托、水为脉络,四心七片区”
四心:
沿着成灌发展带的四个城市级公共功能中心。
1、位于建设路以内的古城旅游服务中心;
2、位于城铁都江堰站的交通枢纽中心;
3、位于聚源片区新区公共服务中心;
4、位于都江堰大道与二环路交汇处的文化、金融、行政中心。
沿四心线型展开,形成四组城市市级公共功能集聚带。
l七片区
指按照自然水体、生态廊道、主要道路划定的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的七大片区。
1、老城片区
ú位于主城片一环路以内的范围,面积约577.3公顷。
ú城市核心地区,地震灾损严重,约14万人受灾,需尽快安置。
ú实施整体改造更新,以国际旅游休闲服务为核心功能,兼顾居住功务。
ú建设路以内为古城旅游服务中心,保留完善历史街区,充分发扬地方文脉;疏解原有高密度的居住人口,调整老城内居住就业旅游人口比例。
对灾损部分进行恢复重建的同时,进行功能置换,按国际标准进行旅游服务设置配置与完善,保护古城,优化老城。
2、环城片区
ú位于主城片一环路以外的范围,面积2538.3公顷。
ú地震灾损在1.5环以外显著降低,约6万人受灾,基本就近安置。
ú实施公共中心带动发展,恢复城市生活,完善各类城市公共设施。
ú城铁都江堰站及周边地块,布置各项交通设施形成城市交通枢纽中心功能,同时,完善发展酒店、商业、娱乐、办公等各项设施,带动主城片南侧区域发展。
ú二环外,沿着都江堰大道(幸福大道)两侧,布置以行政、办公、文化用主,市民广场为辅的行政文化中心功能,带动组成片东侧区域发展。
(注:
老城片区与环城片区统称为主城片。
)
3、玉堂片区
ú位于金马河西侧,至都汶高速之间的区域,面积约为634.5。
ú定位于旅游服务配套功能,发展以高尚居住为主,集休闲旅游、生态商务和部分城市功能的花园式短期驻留型国际化社区。
ú金马河和黑石河之间,设置酒店、商业、文化、娱乐等设施,形成滨江旅游服务接待中心。
4、天府源公园片区
ú位于聚兴线以北,都汶高速以南,金马河以东区域,面积约700公顷。
ú集体育休闲、文化创意、科研培训、商务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城郊公园。
5、聚源片区
ú位于聚兴线以南,江安河、走马河之间区域,面积约1576.4公顷。
ú充分考虑老城片区疏解要求,规划考虑在聚源片区形成都江堰新区发展,建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公共中心,以新老城区互动,预留发展弹性,更好完成重建工作。
ú沿金马河滨水地块及聚青线西北侧沿线地块,布置文化、商务、办公、商业等公共设施,形成综合性的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功能。
ú城铁聚源站及周边地块,布置交通设施用地、与商务、商住等公共设施,形成交通枢纽中心功能。
6、乡村休闲片区(2处)
ú由天府源公园片区相隔,形成东西两,面积分别为东片区约3000公顷,西片区约1500公顷。
ú以自然田园为景观风貌,围绕林盘、水网为特色发展的现代休闲旅游服务功能。
五、景观风貌与城市设计
继承“山、水、田、林、堰、城”的自然人文遗产,以山为依衬,水为脉络,田为基底,路为骨架,形成“山城共融、五河十岸、两环三轴、一城三片“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突出“显山、亮水、秀城、融绿”的整体景观风貌效果。
1、显山
营造城市重要的观山景观节点,塑造山赏景的视线通廊,营造临山绿化景观界面,营造错落有致的城市总体轮廓。
以古城为城市高度控制核心区观赏面和以玉垒山、青城山为景观朝向面,形成向心、观山的控制准则,将建筑高度主要分13米、18米、18-30米、30-60米、60米以上五大类。
古城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现“以山为衬,以城为核”的城市高度控制。
景观节点主要为城市各公共功能中心以及重要的城市绿地广场,通过严格控制建筑的开发密度与建筑形式,形成山体与城市相互渗透的景观通廊,包括道路廊道与滨水廊道。
道路廊道:
主廊道3条:
即天府大道、都江堰大道与聚青线。
次级廊道若干,两侧控制10-20米绿带。
滨水廊道:
6条:
即沙沟河、黑石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
2、亮水
实施以河为脉、以河为界的组团发展格局;赋予不同河道的主题定位,彰显地域文化特色;营造河道区段景观风貌与空间尺度,加强识别性。
根据河道的不同区位特征,规划建议赋予金马河历史长卷、江安河文化长卷、走马河创新长卷、柏条河生态长卷,蒲阳河复兴长卷、黑石河沙沟河休闲长卷的主题定位。
形成多层次,不同区段的河道风貌景观,包括古城格风情、传统延伸、现代文明、生态未来、新城时风。
建设路以内沿河两侧多为连续商铺界面,局部街头设置绿地广场,建筑后退河道蓝线不低于18米。
建设路至一环路及聚源片区沿河两侧多设置文化、体育、商业中心,建筑后退河道蓝线不低于20米。
一环路至内二环路建筑后退河道蓝线不低于30米。
内二环路至二环路建筑后退河道蓝线不低于40米。
二环以外沿河后退不低于50米。
3、秀城
老城片区形成具有独特都江堰风情的国际性精品旅游服务中心。
聚源片区营造与水相生的岛居生活,形成自然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
整体城市构筑“新川西特色”的建筑风貌控制。
老城片区内围绕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进行西街改造、南桥改造、城门改造、历史风貌桥的建设,以点线面形式构建片区特色,内江在此一分为四、水广场周边、走马河沿岸形成滨水休闲步行空间。
一环路道路断面改造,充分考虑商业、休闲、步行活动的林荫大道景观与功能塑造。
结合一环路门户节点的改造,形成强烈的老城区意象特色。
规划以塑造和谐、丰富、鲜明的新川西建筑风貌特色为目标,重点打造老城、新城、五河十岸,形成传统建筑风貌区、传统形式新建筑风貌区、传统风格新建筑风貌区、原创新川西风格建筑风貌区的多层次景观风貌控制。
聚源片区,由四条主要水系,十余条沟渠划分形成10-20公顷为单位的岛状城市布局,城市与水相生、林盘点缀其中,形成强烈的新城区的意象特色。
4、融绿
以天府源公园为绿核,乡村休闲片区为两翼,保护林盘资源、保护水网基底。
城区外围控制建筑高度,鼓励多元绿化形式,实现城市与田园的柔软过渡;引田园风光入城,改造城市绿地系统格局;林盘植入休闲服务功能,实现田、林、城共生。
城市内部重要片区、道路节点设置主题绿化广场,形成“千米见绿,水绿相融”的开敞空间系统。
五、支撑系统
1、道路系统规划
ú路网布局结构。
“四纵五射”和组团方格路网形式。
ú道路等级结构。
规划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级道路等级。
快速路,包括规划城市三环、规划城市四环、省道106、老成灌公路和沙西线。
城市二环为准快速路,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30-50米。
主干路。
一环及主城片与外围城镇之间的多条放射路。
放射状快速路在进入二环内降级为主干路。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为32-50米。
次干路与支路。
规划道路间距控制在150-250米,方格网形式。
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4--30米。
支路红线宽度一般在18米以下。
2、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ú九大防灾分区。
以水体为界构成9个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防灾分区。
ú三级避难场所。
长期避难场所,需有效面积约135万平方米;临时避难场所,需有效面积约90万平方米;紧急避难场所,需有效面积约45万平方米。
ú三级应急避难通道。
避难主通道,有效宽度大于15米;避难次通道,有效宽度大于7米;避难支路。
3、城市开发空间管制规划
ú规划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建成区进行空间管制,进行分类控制。
六、灾后重建规划
灾后重建坚持安居和乐业、恢复和提升、灾民意愿和城市长远发展、救援和自助相结合的四大原则,采用原址扩建模式。
规划在3年重建期末,完成受灾群众的永久性安置,恢复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恢复到灾前水平;启动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为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奠定基础。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在37.7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9.9平方公里。
灾后重建重点区域如下:
ú二环路附近居住生活区的永久安置点示范性建设。
ú沿河区域旅游休闲产业及风貌景观带的建设。
ú建设路内古城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恢复
ú二环路沿线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建设,包括新区文化、商业公共服务集聚区建设。
ú大型城市公共绿地建设,包括金马河滨江绿带、天府源公园、滨河公园等。
附件:
1、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图
2、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图
3、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交通系统规划图
4、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结构图
5、都江堰市中心城区一环路内片区灾后建筑应急评估分析图
6、都江堰市中心城区一环路内片区灾后重建规划纲要图则
7、都江堰市主城区灾后重建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