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7971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docx

《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docx

传热学习题集汇编9

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I.对传热学基本原理的理解:

1.简述格林函数求解热传导问题的思想

格林函数法解热传导问题是将问题(I)中的热源项g(r,t),边界条件项fi(r,t)及初始条件项F(r)都看成外部扰动源,是这些源的作用产生了表征量的场.为求这些源联合作用

产生的温度场,先求点源的场,即先求问题(I)的辅助问题(II)的解—基本解.将上述三种源按点源的场分布进行叠加,从而把求一般热传导问题的解转化为求基本解.基本解一旦求得,温度场即可确定。

2.强迫流动换热如何受热物性影响?

强迫对流换热与Re和Pr有关;加热与对流的粘性系数发生变化。

3.强化传热是否意味着增加换热量?

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收益和代价通常是指什么?

不一定,强化传热是指在一定条件(如一定的温差、体积、重量或泵功等)下增加所传递的热量。

工程上的收益是减小换热器的体积节省材料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量;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降低换热器的动力消耗等。

代价是耗电,并因增大流速而耗功。

4传热学和热力学中的热平衡概念有何区别?

工程热力学是温度相同时,达到热平衡,而传热学微元体获得的能量等于内热源和进出微元体热量之和,内热源散热是有温差的。

5.表面辐射和气体辐射各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对辐射板供冷房间,无需考虑气体辐射的影响,而发动机缸内传热气体辐射却成了主角?

表面辐射具有方向性和选择性。

气体辐射的特点:

1.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2.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在整个气体容器中进行,强度逐渐减弱。

空气,氢,氧,氮等分子结构称的双原子分子,并无发射和吸收辐射能的能力,可认为是热辐射的透明体。

但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氯氟烃和含氯氟烃的三原子、多原子以及不对称的双原子气体(一氧化碳)却具有相当大的辐射本领。

房间是自然对流,气体主要是空气。

由于燃油,燃煤及然气的燃烧产物中通常包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发动机缸内要考虑。

6.在流动换热一章中为什么要引入流动边界层和热边界层概念?

边界层的引入有何价值

1、运用数量级分析的方法可以对Navier—Stokes方程作实质性的简化。

2、层流边界层是热阻最大的区域,边界层承担了所有热阻,对边界层研究有利于传热的强化和削减。

湍流边界层受粘性底层的影响,可以更好的研究温度均匀性。

3、热边界与流动边界层之间的类比。

7.有人在学完传热学后认为,换热量和热流密度两个概念实质内容并无差别,你的观点是?

有差别。

热流密度是指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

而换热量跟面积有关。

8.管内层流换热强化和湍流换热强化有何实质性差异?

为什么?

层流边界层是强化管内中间近90%的部分,层流入口段的热边界层比较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比充分发展段高,且沿着主流方向逐渐降低。

如果边界层出现湍流,则因湍流的扰动与混合作用又会使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有所提高,再逐渐向于一个定值。

而湍流是因为其推动力与梯度变化和温差有关,减薄粘性底层,所以强化壁面。

9.微细尺度通道中的流动传热与常规尺度通道中的,流动传热相比较有何差异

(1)控制过程的作用力会发生变化。

(2)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更为突出。

(3)通道固壁的导热影响更为明显。

(4)可压缩性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5)气体稀薄性的影响必须考虑

10.小空间自然对流换热与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差别?

大空间自然对流的热边界层的发展不受干扰或阻碍,不拘泥于几何上的很大或无限大。

在小空间自然对流中,边界层的发展受到干扰,或者流体的流动受到限制,使其换热规律有别于大空间的情形。

11.以强迫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为例,试谈谈你对传热、流动形态、结构三者之间的关联

对流换热按流体流动原因分为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

一般地说,强制对流的流速较自然对流高,因而对流换热系数也高。

例如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约为5~25W/(m2•℃),强制对流换热的结构影响了流体的流态、流速分布和温度分布,从而影响了对流换热的效果。

流体在管内强制流动与管外强制流动,由于换热表面不同,流体流动产生的边界层也不同,其换热规律和对流换热系数也不相同。

在自然对流中,流体的流动与换热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对对流换热的影响较大,平板表面加热空气自然对流时,热面朝上气流扰动比较激烈,换热强度大;热面朝下时流动比较平静,换热强度较小。

12.在传热学和流体力学中,常常用π定理来整理量纲关联式,但仔细研究可发现,量纲关联式并没有减少变量数目,因此有观点认为,量纲关联式这种方法只不过是简单的公式变换,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量纲分析法具有方法简单,不必列出微分方程,只要知道影响因素。

不但知道基本热物性参数,还能知道与层流稳流等有关系。

13.为什么传热学中的流动换热计算采用相似准则关联式来进行讨论?

由于对流传热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

所表示的管内对流传热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受到6个因素的影,为了减少实验次数又能获得具有通用性的规律,采用相似准则,并对相似性进行研究。

14.我们经常用Q=hA·Δt.计算强迫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沸腾和凝结换热,试问在各种情况下换热系数与温差的关联?

强迫对流的换热系数与Re,Pr有关但与温差无关,自然对流与Gr的0.25次方有关联,即与温差有关,凝结换热换热系数是温差的-0.25次方。

15.简谈对流换热系数h与传热系数K的差别

对流换热系数h是单方面的固体壁面与气体的换热,而K是综合的换热系数,还包括导热,对流等换热。

17.湍流换热NS方程与层流换热NS方程的主要差别,在湍流换热下,影响换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在湍流换热下,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脉动量的影响。

18.换热器校核计算和选型计算的基本思路

校核计算式对已有的或已选定了换热面积的换热器,在非设计工况条件下核算它能否胜任规定的换热任务;选型计算式设计一个新的换热器,以确定换热器所需的换热面积。

19.简述沸腾换热与汽泡动力学、汽化核心、过热度这些概念的关联

.沸腾是指在液体内部以产生气泡的形式进行的气化过程,就流体运动的动力而言,沸腾过程又有大容器沸腾,大容器沸腾时流体的运动是由于温差和气泡的扰动所引起的,沸腾换热会依次出现自然对流区、核态沸腾区、过度沸腾区和膜态沸腾区。

当温度较低时(

)壁面过热度小,壁面上没有气泡产生。

当加热壁面的过热度

后,壁面上个别点(称为汽化核心)开始产生气泡,汽化核心的气泡彼此互不干扰。

随着

进一步增加,汽化核心增加,气泡互相影响,并会合成气块及气柱。

在这两个区中,气泡的扰动剧烈,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都急剧增大。

进一步提高

,传热规律出现异乎寻常的变化。

这是因为气泡汇聚覆盖在加热面上,而蒸汽排除过程越趋恶化。

这时热流密度达到最低,并且温度达到了过热度,是很不稳定的过程。

20.简述热管的基本原理

热管沿纵向分成蒸发段和冷凝段,根据需要也可在中间加一绝热段。

热管的横断面由管壳、管芯及蒸气腔组成。

抽尽管内空气并注入一定量的工质,再将管壳密封。

管芯为多孔毛细结构,孔道内充满液态工质。

蒸气腔内容纳工质的饱和蒸气。

工作时,外部热量自蒸发段传入,使蒸发段管芯内的工质吸热蒸发变成蒸气而流向冷凝段,并在冷凝段管芯表面凝结,释放出气化潜热,传出管外。

在冷凝段凝结下来的液体工质,因管芯内的毛细压差重新流回蒸发段。

如此继续循环,不断将热量自热管的一端传到另一端。

热管利用蒸发-凝结过程传递热量,两端温差很小,所以热管具有非常高的有效热导,它的传热能力相当于同等截面铜棒的数百倍。

热管的热阻很低,可获得极好的等温性。

II.传热学与实际应用

1.利用同一冰箱储存相同的物质时,试问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还是未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冰箱的结霜相当于在冰箱蒸发器和冰箱冷冻室(或冷藏室)之间增加了一个附加热阻,因此,要达到相同的制冷室温度,必然要求蒸发器处于更低的温度。

所以,结霜的冰箱耗电量更大。

2.在深秋晴朗无风的夜晚,草地会披上一身白霜,可是气象台的天气报告却说清晨最低温度为2摄氏度,试解释这种现象。

可从辐射换热以及热平衡温度的角度来分析,由于存在大气窗口(红外辐射能量透过大气层时透过率较高的光谱段称为大气窗口),因此地面可与温度很低的外太空可进行辐射热交换,这样就有可能使地面的热平衡温度低于空气温度。

3.请说明在换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当你设计一台换热器,如果预先考虑结垢的影响,换热器面积将会比理想情况大还是小?

从传热系数或传热热阻角度分析。

在换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将使系统中导热热阻大大增加,减小了传热系数,使换热性能恶化,同时还使换热面易于发生腐蚀,并减小了流体的流通截面,较厚的污垢将使流动阻力也增大。

此外,热流体侧壁面结垢,会使壁面温度降低,使换热效率下降,而冷流体侧壁面结垢,会导致壁温升高,对于换热管道,甚至造成爆管事故。

防止结垢的手段有定期排污、清洗、清灰,加强水处理,保证水质,采用除尘、吹灰设备等。

4.一碗水放在空气中散热,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估计是何种趋势?

为什么?

t

y

一碗水放在空气中,将会与大气进行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对流换热,开始温度下降较快,而后逐渐变慢,最后趋于环境温度。

5.为强化一台冷油器的传热,有人用提高冷却水流速的办法,但发现效果并不显著,试分析原因。

冷油器中由于油的粘度较大,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较小,占整个传热过程中热阻的主要部分,而冷却水的对流换热热阻较小,不占主导地位,因而用提高水速的方法,只能减小不占主导地位的水侧热阻,故效果不显著。

6.有一台钢制换热器,热水在管内流动,加热管外空气。

有人提出,为提高加热效果,采用管外加装肋片并将钢管换成铜管。

请你评价这一方案的合理性。

该换热器管内为水的对流换热,管外为空气的对流换热,主要热阻在管外空气侧,因而在管外加装肋片可强化传热。

注意到钢的导热系数虽然小于铜的,但该换热器中管壁导热热阻不是传热过程的主要热阻,因而无需将钢管换成铜管。

7.干燥物料有很多种方式:

比如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红外干燥等,目前常用的是热风干燥,但热风干燥的缺点是耗能大、表面易起皮和开裂,试从传热传质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

热量从高温热源以各种方式传递给湿物料,使物料表面湿分汽化并逸散到外部空间,从而在物料表面和内部出现湿含量的差别。

但是为了使内部湿量逐步往外走,就要加大能耗,使的表面温度更高,变干。

8.有人存在这样的观点:

由于工质冷凝和沸腾换热系数很高,因此无需进行沸腾和冷凝换热强化

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高热负荷的出现,相变传热(沸腾和凝结)的强化日益受到重视并在工业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一般认为凝结换热系数很高,可以不必采用强化措施。

但对氟里昂蒸汽或有机蒸汽而言,氟利昂是低沸点工质,潜热很小,沸腾换热系数和它们的凝结换热系数比水蒸气小的多。

9.试举出强迫对流换热(水)1000—15000

,自然对流换热(空气)3—110,凝结换热(水)珠状凝结

,膜状凝结

,沸腾换热(水)2500—2500000的冲击射流冷却(水)换热系数数量级。

10.有一冷凝管,里面是温度较低的水,蒸汽在管外表面冷凝,冷凝管可竖直放置与水平放置,你认为哪一种效果更好?

水平放置效果好,因为冷凝管主要的热阻是液膜,水平放置由于冷凝后因动力滴落下来。

而竖直放置会使液膜变后。

11.以硅为基底的MEMS微传热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适合于信息、航空航天、生物等高技术领域的传热技术,通常采用液体沸腾的两相流技术达到冷却的目的。

然而,由于MEMS工艺使得表面极其光滑,与不锈钢等常规材料相比,液体在通道内的沸腾变得异常困难,甚至加热到180摄氏度仍然不会沸腾,而此时的硅基芯片由于超高温度已经烧毁。

试从沸腾换热的原理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

壁面上的凹坑、细缝、裂穴等最容易最有可能成为汽化核心,若表面过于光滑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