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pptx

上传人:j*** 文档编号:30793925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pptx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ppt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现代化:日本的经验与教训 02现代化历程.pptx

第2讲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历程,日本经济现代化历程的分期:

以1945年战败为分界线,将其分为战前和战后两大时期、9个阶段。

幕末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8531867)强化原始积累与近代经济制度初建阶段(18681885)产业革命阶段(18861910)资本垄断阶段(19111931)国家资本垄断阶段(19311945)战后经济改革与复兴阶段(19451955)高度成长阶段(19551970)经济大国阶段(19701991)调整改革阶段(1991现在)。

战前特征:

战前的经济现代化亦可称作经济近代化,其基本课题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经济发展水平赶上英美等西方先进国。

日本的原始积累很不充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起步也比英法整整晚了一个世纪,但在明治维新后却成为战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在重化学工业和金融业的实力上与英美等国相比略逊一筹,人均国民收入较比先进国差距更大,但轻工业和军事工业的实力上已经跃居资本主义世界前三,综合国力则跨入世界五强。

战前日本经济的发展有许多特点,但一贯不变的最大特点是“强兵”下的“富国”,最终的结局则也因强兵而“败国”。

战后特征:

战后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课题除了要继续完成“赶上”先进国的目标外,又增加了“超过”先进国并保持其领先地位的任务。

从经济发展状况看,先是在1955年前后完成战后经济复兴并开始高度成长,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实现了明治以来的一百年间“赶上”先进国的夙愿,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超过美国,成为发达国经济的领头羊,日本人开始体味世界经济领跑者的美感。

但这种感受没有维持多久,很快便因泡沫经济的崩溃和“失去的十年”而成为回忆,日本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探寻新的经济成长之路。

与战前相对照,战后日本的经济现代化基本上走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一点在2008年春胡锦涛主席访日两国政府发表的联合公报中也得到了确认。

一、幕末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8531867),1、德川幕府的政治制度朝廷、幕府、藩国天皇、将军、大名亲藩、普代、外样权力与义务领主、领地、领民兵农分离、农商分离城、城下町,一、幕末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8531867),2、德川幕府的经济制度土地和地租制度石高制职业限制经营限制阶级构成武士上级、中下级农民本百姓、佃农工商业者工匠、小商人、特权商人,一、幕末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8531867),3、幕末商品经济的发展农耕技术:

种子、农具、化肥、经济作物近代经济萌芽:

兼业、家庭手工业市场:

“三都”的发达、海陆交通、商业4、阶级分化武士的贫困:

幕藩负债、武士的“内职”本百姓的分化:

豪农和豪商、本百姓、佃农特权商人的两面属性,一、幕末资本主义萌芽阶段(18531867),5、对外经济关系

(1)对外商权的丧失。

居留地贸易、实行协定关税,实际税率相当于5%从价税的水平,外商掌握日本的对外直接交易权。

(2)外国资本对国内金融体系的破坏。

当时金银在日本都是正币,1865-1859年的交换比价是为1:

5,而当时国际市场的比价则是1:

15左右。

这外国投机商根据通商条约中外国货币可与日本货币同种等量交换的规定,先用洋银(主要是墨西哥银元)换取日本的一分银(长方形银币,一枚重约1/4两),再用一分银换取日本的金币小判(一枚重约1两),然后在香港等国际市场上以日本金币换回洋银,一个交易周期的利润率可达300,两年左右时间日本的金币就流失海外达10万两。

(3)外资对幕藩财政控制的加深。

截至1871年废藩置县,37个藩向外商借债,债务总额约400万日元。

(4)导致国内物价体系紊乱。

开国后物价一路飞涨,市场物价体系遭到严重破坏。

有关统计表明,在1858至1867年的10年间,日本物价的总水平上涨7倍左右。

二、强化原始积累与近代经济制度初建阶段(18681885),1、明治维新政治革命的层面明治维新的轨迹:

在欧美列强的武力威胁下,德川幕府被迫放弃锁国政策,签订不平等条约“开国”后引起全国规模的“攘夷运动”,矛头指向欧美列强及同意开国的幕府幕府为摆脱统治危机,接受“公武合体”的主张,于是一直被排除于国家最高统治圈外的天皇及地方实力派大名开始介入国家政治决策萨摩、长州等西南强藩带头发起的“尊王攘夷”运动在列强、幕府的两面夹击下失败西南各藩下级武士在屡遭幕府迫害后实现联合,放弃“攘夷”方针,采取新的“尊王倒幕”策略,矛头直指幕府“尊王”势力的空前壮大迫使幕府将军“奉还大政”,天皇亲政并建立明治政府明治政府在戊辰战争中打败幕府的武装反扑,肃清全国各地的佐幕势力,再通过“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完成国家政治统一政府派遣右大臣岩仓具视为正使、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为副使的使节团到欧美12国实地考察确立近代国家建设的路线方针,排除政府中最顽固的封建保守势力推行近代化改革粉碎大规模士族叛乱完成各项政治、经济、社会改革近代国家形成。

明治维新的性质:

学界历来有资产阶级革命说和专制王权说(绝对王权说)的激烈争论,如果从宏观的视野观察,应该说前者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看重日本是否存在资产阶级以及是否由这个阶级领导了明治维新,这种研究方法实际上存在着严重的认识误区,即如果实证上无法充分证明日本资产阶级的存在并且是这个阶级领导了明治维新,那么就只能说明明治维新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更替。

然而,被严重忽视的一点是欧洲近代“模式”的存在及其对日本的影响,因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日本的明治维新正是一场“不想灭亡的”“野蛮民族”通过自身调整接受“文明”并“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革命。

具体说来,以1873年岩仓使节团回国并迫使西乡隆盛等下台为界,明治维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虽然推翻了幕府,完成政权更替,但还不能说发生了革命;后期则明确了近代化路线,坚决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经济改革,并以武力粉碎了封建势力的反扑,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因此可以说,明治维新是一场由头脑“资化”的原统治阶级中部分革新势力领导的、以暴力手段实现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又成了推进经济革命的前提和保证。

二、强化原始积累与近代经济制度初建阶段(18681885),2、明治维新经济革命的侧面经济革命包括“破旧”和“立新”两个侧面。

明治初年的改革措施包括取消对人口迁徙和职业选择的限制,改革俸禄制度,取消经营限制,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权。

但是最具影响的改革措施是地税改革和剥夺士族的经济特权。

地税改革1874年前后开始,1881年结束。

这一改革破除了封建体制下的领主土地所有制,建立私有土地制度,取消封建实物地租,建立起以货币地租为基本形式的、全国统一的近代税收体系,从而把土地和农民从封建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构成要素。

对封建士族的经济政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1876年通过发行金禄公债,取消士族的世袭俸禄,二是于1878年实行士族授产,以“给出路”的政策引导那些失去寄生基础的士族自谋生路。

这两种手段相辅相成,构成在经济上消灭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环。

在破除封建经济制度的同时,明治政府效仿西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财政货币制度,引进了近代银行和公司制度。

二、强化原始积累与近代经济制度初建阶段(18681885),3、强制推行原始积累的措施明治初期,在废除封建经济制度的同时,还在国家的主导下,以“殖产兴业”为口号,自上而下地推行了一场旨在全面引进西方先进科学生产技术及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化运动。

国家始作工业化的“产妇”、继而又向“助产婆”的角色转换,构成了这一阶段工业化政策的基本特点。

初期的殖产兴业以“官办”为主,这是因为明治初年日本既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基础(原始积累不足),又没有适应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环境(社会还不稳定),而现实又要求日本必须刻不容缓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因此官办企业可以说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1870年成立了工部省,负责推进采矿业、铁路、电信、灯塔、舰船制造、金属工业制造以及海陆测量事业。

1973年成立内务省劝业寮(局),负责推进近代纺织、缫丝等轻工业,国家投资兴办“模范工厂”,示利于民。

1880年,明治政府颁布工厂下放概则,宣布除铁路、电讯及军工企业外,官办企业一律处理给民间。

这标志着以大办官营企业为基本形式的殖产兴业政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扶植私人资本是促进原始积累的又一手段。

明治初期的私人资本的成长几乎都是在政府庇护下的“政商”。

政商的一部分由幕末的大商人转化而来,另一部分则是华族和士族中产生的新贵。

前者有三井、小野和住友,后者有岩崎、五代、安田、古河、大仓、涩泽、浅野等。

三、产业革命阶段(19861910),1、产业革命的三个阶段第一次产业发展高潮是从1886年开始的,纺织工业和铁路建设牵动了这次高潮的到来。

与纺织业相比,兴建铁路热潮来势更猛。

1890年,日本爆发了步入近代社会以来的首次经济危机。

第二次产业发展高潮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及战争结束之后,兴办企业、扩大投资的热潮超过以往,这与日本战胜并获得中国2.3亿两白银赔款的刺激直接相关。

1900年,日本发生第二次经济危机,棉纺工业和煤炭业首当其冲,随后波及到铁路、商业和金融业,制丝业也未能幸免,同年发生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还表明,在世纪转换的20世纪初,日本经济已经作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部分运转了。

第三次产业发展高潮于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后开始,景气的特点是除了铁路、纺织业、海运业外,发送电、化肥、造纸、水泥、面粉、制糖、啤酒等产行业的发展非常显著。

1907年下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日本迅即被卷入而陷入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被称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的”经济危机。

三、产业革命阶段(19861910),2、产业革命时期经济发展的数量分析宏观经济表现。

25年间,国民总生产增加4.9倍。

人均产值由21日元增长到79日元(当时的日元与美元比价大致为1:

1),增长3.8倍。

对外贸易进口增长13倍,出口增长14倍。

各产业的发展情况。

25年间,国民总产值中,农业产值比重降低近13个百分点,工业产值增长了8.6倍,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增加10个百分点,非农林水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67.5,表明1910年前后的日本已经初步成为工业化国家。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第一条铁路是1872年建成的东京新桥至横滨的铁路,全长29公里。

到1910年,铁路线路总长已经超过8000公里。

1885年,日本的机动船舶主要依赖进口,而到1910年,全国船舶总吨位已达到122万吨,25年间增长了20倍,船舶进出口量已经持平。

主要工业品及出口商品的生产。

25年间煤炭增加12倍,铜增加49倍,生铁增加94倍,粗钢增加252倍,棉线增加41倍,生丝增加36倍。

日本成为同一时期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

表231日本产业革命时期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单位:

亿日元),表232日本产业革命时期各产业产值及比重的变化(单位:

亿日元),表233日本产业革命时期铁路建设的发展(单位:

公里),表234日本产业革命时期蒸汽船舶的增长(单位:

万吨),表235日本产业革命时期主要工业品的发展(单位:

万吨),四、资本垄断阶段(1911193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经济出现了空前景气和连续危机的两重天局面。

国民经济的实质增长率,1913至1920年年均4.5,而1920至1929年降至年均1.9。

1、一战期间经济的异常发展1915至1919年,日本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了长期景气,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异乎寻常的快速发展,与美国一起成为战争暴发户。

出口贸易急剧增加,顺差扩大。

1917至1920年企业分红率25左右,资本利润率40以上。

其中,海运和造船业的资本利润率在1918年竟分别高达192和167。

重化工业的增长速度是轻工业的2.5倍,船舶和电力机械的制造基本实现国内自给。

国家财政状况大为改善,纯外债1914年超过15亿日元,1918年末变成对外纯债权近3亿日元。

国家正币储备由1914年的3.4亿日元猛增到1920年的21.8亿日元,增长6倍多。

资本输出开始扩大,主要输出对象是中国。

四、资本垄断阶段(19111931),2、经济危机与严重的社会问题1920年危机:

3月,东京股票市场股价大跌,经济危机骤然而至。

与出口贸易直接相关的商社和生产企业损失惨重。

1923年大地震:

9月,关东地区,里氏7.9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相当严重。

日本政府颁布日本银行震灾票据贴现损失补偿令,帮助企业度过危机,但震灾票据成为不良债权,为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

1927年金融危机:

3月爆发,44家银行歇业,拥有500万日元以上资产的企业就多达65家、总资产接近6亿日元的大财阀铃木商店破产,台湾银行告急。

为此日本政府修改银行法,全国银行数由1926年的1417家锐减到1929年的878家,金融资本加速向三井、三菱、安田、住友和第一劝业等五大银行集中,私人垄断加强。

昭和经济危机:

1930年,始于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日本,史称“昭和危机”。

此次危机时间长,全行业萧条,其中蚕丝和棉布的生产及贸易行业损失惨重。

影响:

三次危机和一次震灾,加剧了贫富差距。

特别是昭和危机,对农村的打击和影响尤为深刻,最贫困的东北地区甚至出现了农家少女卖身为生的情况,农村的贫困成了昭和初年社会不稳的主要根源。

四、资本垄断阶段(19111931),3、经济政策的操作特点这一时期,为整治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经济政策的操作相当活跃,其政策操作的成败为后人留下了诸多思考。

恢复金本位制的金融政策:

滨口内阁于1929年11月21日宣布,从1930年1月11日起,按照旧平价恢复一战期间停止的金本位制。

但是,无论从按旧平价恢复上讲,还是从时机的选择上看,这项恢复金本位制的重大经济决策,都只能说是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

古典与反古典财政政策的较量:

随着政权的更迭,财政政策时松时紧,步调不一。

民政党内阁大藏大臣井上准之助以推行紧缩财政闻名,而政友会内阁大藏大臣高桥是清则以推行“积极财政”著称。

前者是古典派财政学的忠实信徒,后者则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凯恩斯式的反古典派财政学的实践者。

“井上财政”和“高桥财政”可谓研究战前日本财政政策的典型素材。

产业政策的变动:

即20年代末推行的产业合理化政策。

在这一政策下,政府颁布重要产业统制法,指定重要产业,通过国家权力干预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建立卡特尔等垄断组织,行政指导与规制的开始正当化。

五、国家资本垄断阶段(19311945),1、统制经济的发生1931年后,日本经济向国家垄断急剧转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不断发生的经济危机使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暴露无疑,城市贫民和农村的贫困化激化了社会矛盾,改变现状,实行“昭和维新”,成为社会的普遍要求。

其次,政府“新官僚”要对现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修正”,军部“统制派”从“总体战”、“国防国家”的观点出发,要求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干预,这两股势力构成了推进和领导统制经济的决定性力量。

五、国家资本垄断阶段(19311945),2、统制经济的诸手段战时统制经济体制是以一整套法令为基础成立、并依据这些法令强制推行的。

这种统制广泛涉及到物资统制、生产统制、金融统制、物价统制、劳务统制以及对殖民地和占领地的统制等各个层面。

五、国家资本垄断阶段(19311945),3、统制经济的效果战时统制经济的直接目的,是通过高度的国家垄断,最大限度地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生产,支撑那场规模空前、旷日持久的侵略战争。

这种统制有效也有限,最终无法挽回失败的命运。

统制经济的推行,使日本经济在若干个层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引起产业结构方面进一步向重化学工业倾斜,产业组织方面企业内关系加强和企业间关系的调整,从而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战后经济改革与复兴阶段(19451955),1、美国占领当局对日占领政策的变迁占领政策的特点:

战后同盟国对日本的占领,实际上是美国的独家占领,对日占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基本是由美国政府一手操办的。

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的基本特点是直接军事占领和间接行政统治。

占领政策的变化:

美国对日占领划分为三个阶段,其政策要点是:

在占领初期(1945年战败至1947年初),为实现非军事化、民主化目标,推行制定新宪法等全领域的制度改革;在转变期(1947年初至1948年底),不断缓和对日政策,直至宣布改革完成,明确占领政策的重点由非军事化、民主化转向帮助日本实现经济复兴;在后期(1949年初至1952年对日片面媾和并结束占领),美国通过道奇计划、夏普税改、终止赔偿、增加经援、日美经济合作等多种途径,支持日本完成了经济复兴。

六、战后经济改革与复兴阶段(19451955),2、战后型经济体制的建立美国在日本推行的三大经济改革具有制度变革的性质。

农地改革建立了自耕农经济,彻底消灭了农村中的封建剥削现象,佃农成为“有产者”而“安居乐业”,扩大了社会稳定的基础。

劳动改革及战后“劳动三法”的制定,从法律上规定了劳动阶级的基本权利,其进步意义值得肯定。

解散财阀和排除经济力量过度集中等措施,使资本占有制度上由战前的财阀家族私人垄断变为社会分散占有,所有与经营的分离,财阀家族统治变为经营者统治,近代以来裙带性财阀资本主义向战后法人资本主义转变。

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并未因三大经济改革的结束而定型,而是在占领时期的另一个政策主体日本政府继续调整并最后完成的。

1949年后,日本政府根据占领当局的授权,先后修改禁止垄断法、事业者团体法及与解散财阀有关的经济法律,制定了若干金融法规,重建兴业银行、长期信用银行等长期资金供给机构,建立了财政投融资制度,对夏普税制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建立了一套以租税特别措施为核心的产业税制体系。

这样,日本的战后经济经“两个政策主体”之手,于1955年前后形成了基本固定的制度性框架的。

六、战后经济改革与复兴阶段(19451955),3、战后经济的重建和复兴四个阶段:

战败至1946年底的经济崩溃、混乱阶段,各种矛盾随着战败一齐爆发,经济政策上疲于应付紧急事态,顾此失彼。

1947年至1948年的推行倾斜生产方式阶段,经济政策的重点通过煤炭增产打破生产危机,从而找到了经济重建的突破口。

1949年至1953年的所谓产业合理化阶段,制约战后日本经济复兴的国内外环境不断缓解,形成了“组织化的”战后型市场经济体制,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政策和朝鲜战争,加快了经济复兴的进程。

1954年的经济调整阶段,日本政府通过人为的政策操作,对国民经济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从而完成经济复兴任务,为经济起飞准备了条件。

七、高度成长阶段(19551970),1955年至1970年是日本战后经济的高度成长期。

此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从而彻底改变经济落后面貌,跻身于经济大国行列。

1970年,日本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位置是:

国民生产总值(GNP)1972亿美元居第二位;出口额193亿美元居第三位;粗钢产量9332万吨居第二位、出口居第一位;船舶下水量1017万吨居第一位,出口亦居第一位;汽车产量318万台居第三位;发电量3595亿KW居第二位。

人均GDP依然落后于美英法德(联邦德国),国内经济中还出现了环境污染等亟待解决的若干新问题。

表272高度成长期的经济循环,七、高度成长阶段(19551970),1、数量、神武景气1954年11月开始的数量景气,使1955年成为“战后经济最好之年”。

同年,经济增长率超过10,物价降低1.1,国际收支实现3亿美元顺差,从而首次出现了战后以来梦寐以求的高增长、低通胀、不依靠美国援助亦能实现对外收支平衡等所谓“三种理想状态”。

数量景气后又发生“神武景气”,经济高涨局面前后维持了31个月之久。

进入1957年,投资过旺引起资金供给紧张,金融机构出现放款过多现象,通货膨胀的危险再现。

生产资料供给短缺现象严重,电力供给不足,钢铁等工业生产基础材料供给紧张,新型生产机械的供给颇为抢手。

运输业不堪重荷,铁路各车站大批待运物资积压。

更为紧迫的情况是,由于进口速度过猛,外贸收支恶化,外汇储备急剧下降。

这种状况导致政府于1957年春采取金融紧缩政策。

七、高度成长阶段(19551970),2、岩户景气1957年年末,国际收支首先恢复均衡状态。

1958年,工业生产出现V字型恢复,日本经济出现长达42个月的岩户景气,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投资唤起投资”的热潮。

1961年12月岩户景气结束后,日本进入10个月的经济萧条期。

此间,导致景气变动的原因及日本政府在萧条期采取的经济政策,简直可以说是数量神武景气及其后萧条期状况的翻版。

七、高度成长阶段(19551970),3、奥林匹克景气1962年10月至1964年东京举办奥运会的2年间,日本出现奥林匹克景气。

此间,除了技术设备更新的牵引外,比赛场馆等接待设施和机场、港口、新干线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一场建设投资高潮。

奥运会结束后,同样因为国内资金和外汇资金供给紧张的原因,不得不再次降低发展速度,对国民经济进行一年期的“结构性调整”。

4、伊奘诺景气1965年10月,日本经济进入战后以来时间最长的57个月扩张期,1966至1970年的经济增长率连年超过10,创造了日本经济史上阶段发展速度之最。

七、高度成长阶段(19551970),市场规律是决定四次经济循环的根本性力量,但是纵观四次循环的过程,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节作用不可低估。

这种干预和调节有效地改变了经济循环的发展路径,即在经济高涨或经济萧条尚未发展到其极限状态的时候,便通过政策调整改变其自然发展方向,从而避免了两种极端状态出现后对实体经济产生的破坏性影响。

四次循环过程中,日本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前两次以金融政策为主手段,即萧条期实施宽松的金融政策,高涨期推出紧缩政策。

第三次可谓财政金融政策并用。

第四次则是强力的积极财政政策为主,金融政策为辅。

这些政策之所以有效的一个前提是,这一时期的日本总体上处于需求过剩而资金供给绝对不足的状态。

高度成长时期的经济调整所反映的一种现象是,无论是萧条期的景气刺激政策还是高涨期的遏制经济过热政策,从政策推出到经济状况明显发生政策期待目标的变化,一般是经过34个月的时间。

八、经济大国阶段(19701991),这一时期的日本经济,可以分成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的夯实经济大国基础的阶段,80年代的经济大国膨胀阶段。

1、夯实经济大国的基础7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实力下降、美元贬值和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放慢发展速度而进入调整期。

日本在应对上述事态的过程中,完成了“重厚长大”型向“轻薄短小”型产业结构的转变,对外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八、经济大国阶段(19701991),2、经济大国的膨胀1980年代,在经济国际化、自由化浪潮的推动和美国的压力下,日本加快了规制缓和、金融自由化和国企民营化步伐。

此间,日本人均GDP超过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对外投资规模在发达国中名列前茅。

经济膨胀与心理膨胀互为作用,酿就了泡沫经济。

九、调整改革阶段(1991现在),从1991年4月转入萧条期至今,日本经济经历了1991年4月至1997年1月、1997年1月至2000年4月和2000年4月至2007年初的三个循环周期,其中1998、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连续两年为负数,即使是经济高涨的年度,也很少超过3。

在世纪之交的近20年中,日本经济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几乎也是表现最差的。

表291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九、调整改革阶段(1991现在),这一时期日本经济现代化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留给人们很多思考。

例如,泡沫经济崩溃的内在传导机制如何发生了作用,如何切断其恶性传导链?

拖累了日本经济“失去了10年”的不良债权问题是通过什么方法解决的,有何经验和教训?

如何评价“平成改革”?

如何评价日本政府在处理改革和景气恢复两难课题的政策操作经验?

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