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x

上传人:j*** 文档编号:30790110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44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x

《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pptx

第二章区域发展条件分析,第一节自然资源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第三节技术条件,2023/10/1,1,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第一节自然资源,2023/10/1,2,1.概念:

2.分类: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

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划分:

地下资源,地表资源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划分:

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划分:

直接生活资源、劳动资料资源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

可再生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3.特征:

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区域性:

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整体性:

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它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2023/10/1,3,

(二)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二、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第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2023/10/1,4,大庆,攀枝花,阜新,德兴,2023/10/1,5,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1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的要求出发,避免盲目性;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自然资源。

2023/10/1,6,

(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首先,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研究其可能的开发规模和开发后可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以及区域发展的作用,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

其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程度,并根据保证程度和现状生产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来研究其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

第三,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

第四,分析比较区域主要几类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2023/10/1,7,2.自然资源质的评价,对自然资源的质的评价也应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考虑,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

2023/10/1,8,3.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

对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2023/10/1,9,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的评价,不同的自然资源种类或组合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且同一类的自然资源或组合也有不同的利用方式与方向,因此,在前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这里应该就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筛选出几个可行方案。

2023/10/1,10,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任何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会引起正负两个方面的效应,它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社会方面和环境生态方面。

只有正确分析各方面的正负效应,综合权衡利弊得失,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并在资源开发实施中预先安排好预防措施,以减轻负效应之影响。

2023/10/1,11,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二、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三、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简述,2023/10/1,12,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体现:

作为生产者,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作为消费者,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2023/10/1,13,2023/10/1,14,二、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一)区域人口数量分析

(二)区域人口的增长分析(三)区域人口的质量分析(四)区域劳动力供应分析,区域人口与劳动力的分析应从人口的消费与生产两重性特点出发,重点分析区域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劳动力的供给、人口的分布状况等对生产布局及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023/10/1,15,

(一)区域人口数量分析,1性别构成2年龄构成3职业构成4民族构成,2023/10/1,16,1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即人口的性别构成。

表示方法,影响因素,以男性与女性人口各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表示;以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即以女性人口数为100,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

出生婴儿性比例:

出生时男性与女性,性比例降为105上下。

男女分令死亡率:

在我国由于重男轻女等社会意识影响,使01岁人口的性比例比这个比例要高出很多。

人口迁移和社会生产部门对性别的选择性:

劳动力的跨区域迁移多以青年男性为主,使迁入区人口男性比例上升,迁出区男性比例下降。

2023/10/1,17,2年龄构成,概念与表示,年龄组的划分与表示,人口的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来表示。

逐龄分组:

0岁组(不足1岁),1岁组,2岁组;5岁一档分组:

04岁,59岁,1014岁,;10岁一档分组:

如09岁,1019岁,2029岁,;国际划分法:

划分为三组,即014岁为少年儿童组,1564岁为青年或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我国划分法:

划分为六组,即06岁为学龄前儿童组,712岁适龄小学组,1315岁为适龄初中组,1618岁为适龄高中组,男1659、女1654为适龄劳动人口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组。

人口分组的结果除用表格表示外,还用人口金字塔图表示,并且后者更为直观、常用。

2023/10/1,18,我国人口金字塔动态变化图,2023/10/1,19,衡量人口年龄构成的指标,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年指数(又称老人、儿童比例,即老少比)、抚养指数(又称负担系数)、年龄中位数、平均年龄等。

这些指数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

影响年龄构成的主要因素,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战争、饥荒、瘟疫等,2023/10/1,20,对人口本身再生产的影响:

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的类型按年龄构成和中位年龄所做的类似划分这两种划分方法都反映了人口年龄构成与人口再生产的关系。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劳动适龄人口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关系上。

其次,处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人口对社会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和要求,社会的物质消费结构、各类文化教育设施的配套、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住宅和交通的建设,莫不与人口年龄构成有关,当人口年龄构成发生变动以后,有关的一切社会职能均要随之有相应的变化。

年龄构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23/10/1,21,表21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表22人口统计中年龄构成的划分,2023/10/1,22,2023/10/1,23,3职业构成,是指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

它代表经济活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和生产布局特征。

一般将经济活动分为九个部门,即:

农业,包括林业、狩猎业和渔业在内;采矿、采石业;制造业,或称加工工业;电力、煤气和供水;建筑业;商业和服务业(旅馆旅游业等);交通运输业和邮电业;金融保险业;公共和社会服务。

并将上述部门称为第一产业,、称为第二产业,、称为第三产业。

概念,国际划分,2023/10/1,24,我国划分,影响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方式特点;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科技发展;物质消费;劳务交换水平;经济政策;历史地理因素。

将经济活动分为16个部门,即:

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10房地产业;11社会服务业;12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13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1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5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6其它行业。

并将部门(农业)称为第一产业,、部门(工业)称为第二产业,其余部门为第三产业。

2023/10/1,25,4.民族构成,概念,是指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

民族不同于种族,它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分析,在民族构成分析中,除对各民族人口数量占区域人口比例的分析外,还应对各民族在文化、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特征进行了解,以便为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2023/10/1,26,

(二)人口增长分析,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2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2023/10/1,27,1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主要指标是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

增长率分析,增长类型分析,原始型。

特点是两高一低,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年轻型。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生率显著地高于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大大提高,人口总量迅速增多,年龄构成趋于年轻。

成年型。

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比过去有了明显降低,人口进入低速增长阶段,年龄构成由年轻化向老年化演变。

衰老型。

由于人口的老化,死亡率由低水平回升,出生率继续下降,终于跌到死亡率以下,自然增长率为负数,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2023/10/1,28,人口增长惯性分析,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由于这种特性的存在使得在区域妇女生育率已降到乃至低于(或上升乃至高于)人口更替水平时,原有的人口增长(或减少)趋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人口自然变动的这种惯性来源于人口的年龄构成。

2023/10/1,29,直接后果:

表现为对迁入和迁出区域人口数量、性别、年龄构成文化构成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的不同影响。

间接后果:

迁出地区人口压力减轻,可能得到移民汇款收入,但劳动力减少,特别是具有熟练技能与高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迁出,使迁出的抚养、教育费受到很大损失。

对迁入地区,由于人口和劳动力增加,经济上有利,但也可能带来民族矛盾或其它社会问题。

区域人口的机械变动受经济、政治、宗教、文化、战争和灾荒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主要的则是经济原因。

另外,城市化(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发展,也是人口机械变动的一个方面。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是指区域人口的净迁人。

通常用机械增长率表示。

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地区年内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差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2人口机械增长分析,概念,影响,后果,分析,对区域人口机械变动的分析,不但要对迁出或迁入的人口数量及其素质与构成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分析对迁出或迁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2023/10/1,30,(三)人口质量分析,1概念,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发展的自然基础,指人的体质和智力;文化技术素质是指人口受文化科技教育与训练的程度;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传统习惯等。

2023/10/1,31,应着重分析因营养和地方病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人口素质问题。

分析的指标主要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

儿童智力水平、地方病发病率等。

2分析,人口身体素质分析,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分析,人口思想素质分析,通常可通过对一个区域的社会风气的评价来判断人口的思想素质。

通常使用的评价指标是:

文化人口比重;文化程度构成;教育普及程度。

2023/10/1,32,(四)劳动力供应分析,1.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2.劳动力资源质量,2023/10/1,33,1.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

包括下列八个部分:

1“适龄就业人口”、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2“未成年劳动者”或“未成年就业者”。

尚未达到劳动年龄、但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3“老年劳动者”或“老年就业人口”。

已超过劳动年龄,但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4“求业人口”。

即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5“就学人口”。

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学习的人口。

6“家务劳动人口”。

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口。

7军队服役人口”。

处于劳动年龄之内,正在军队服役的人口。

8其它人口。

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其它人口。

2023/10/1,34,在上述八部分人口中,前三部分人口构成就业人口的总体,为已投入使用的劳动力资源,这三部分与第四部分一起构成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即现实的社会劳动力供给,是已经开发的劳动力资源。

后四部分并未构成现实的社会劳动力供给,它们是间接的、尚未开发的、处于潜在形态的劳动力资源。

这八部分统称为劳动力人口,即劳动力资源数量总体。

对劳动力资源数量的分析评价还可采用反映劳动力人口总量占区域总人口比重的相对数量指标劳动力资源率和反映已实际使用的劳动力资源人数占区域劳动力资源人口总数的相对量指标一一劳动力资源利用率。

2023/10/1,35,2.劳动力资源质量:

劳动力质量包括,劳动力质量分析,劳动力的质量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区域发展研究中,必须注意劳动力的质量的研究,要准确分析劳动力质量与区域生产力发展的适应程度,积极探讨提高劳动力质量的途径。

一定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它一般体现在劳动力人口的体质水平、文化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上。

对劳动力“质”的考察主要是从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两个方面进行。

2023/10/1,36,(五)人口分布分析,1分布原因分析,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如民族、宗教信仰、传统的风俗习惯等)。

2分布关系分析,分析指标一般用人口密度,农业人口密度、比较人口密度和经济人口密度等指标。

2023/10/1,37,三、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简述,人口的增长是无限的,人口的消费需求也是无限的,而供人口生存的资源却是有限。

1最先提出适度人口概念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坎南(ECannan)。

他认为:

一个国家或区域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当劳动力超过或少于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

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便是最合适的人口。

2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1910年出版了适度人口一书,他指出适度人口就是使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额达到最大值的人口规模。

且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发现,可以使得原来的适度规模相应地扩大。

2023/10/1,38,3法国人口学家索维(ASauvy)先后于1952年和1954年出版的人口通论上、下册,索维认为,“适度人口就是一个以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达到某项特定目标之人口”,目标有多少个,“适度”也相应的有多少个。

除了经济适度之外,还可以有文化适度、政治适度甚至美学上的适度等等,目标不同,适度人口的规模也不同。

加以个人福利为目标的适度人口往往少于以国家实力为目标所需要的适度人口。

以上学者关于适度人口问题的论述似乎主要从经济学角度进行了考察,而对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考虑的并不很直接。

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迅速膨胀,人们越来越注意资源的有限性对人口的影响,着手进行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的研究。

2023/10/1,39,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内,利用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5我国一般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指受科技水平制约的资源利用水平和能量投入水平)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

2023/10/1,40,所谓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一定条件(生产力水平)、一定的人均消费(或占有)水平下的适度人口和资源人口承载力。

因此,在实际研究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适度人口因地而异

(二)适度人口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三)适度人口因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而异(四)适度人口因时间而异,2023/10/1,41,第三节技术条件,技术是构成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条件是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提供了区域发展的可能性,而技术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2023/10/1,42,一、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二)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由于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节约,使得区域生产对非本区域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际竞争能力。

2023/10/1,43,(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技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于社会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新产品层出不穷,催生了新的需求,导致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日益丰富多彩;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原有产品的功能和效用不断引伸与“裂变”,独立而成为新的产业部门。

2023/10/1,44,(四)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虽然技术进步具有节约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

进而可以认为,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从而可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2023/10/1,45,二、区域技术条件分析,

(一)技术引起与技术选择,技术引起的优点,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

2.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

2023/10/1,46,技术的引起或转移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引起或转移的类别、方式和途径。

2023/10/1,47,引进的障碍,需求障碍;资本障碍;自然资源障碍;劳动就业障碍;技术人力资源障碍;规模障碍;基础设施障碍;文化障碍;时序障碍。

2023/10/1,48,

(二)技术的选择,技术选择的标准,1.高产出标准论。

2.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

3.高积累标准论。

4.时间系列标准论。

2023/10/1,49,技术选择的原则,1.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

2.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必须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劳动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

4.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5.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

2023/10/1,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