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湘:望天门山(转).doc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30785040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玲湘:望天门山(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王玲湘:望天门山(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王玲湘:望天门山(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王玲湘:望天门山(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王玲湘:望天门山(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玲湘:望天门山(转).doc

《王玲湘:望天门山(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玲湘:望天门山(转).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玲湘:望天门山(转).doc

刊发于《小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3期

相望相融相悦

——《望天门山》课堂实录

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王玲湘

一、据形索义,识字解题

1.师:

先来认一个字。

(出示甲骨文)

生:

(异口同声)人。

师:

听了我的提示,你们就会有不同的答案了。

下半部分“”是“大”字,是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

这个字本义就是头顶,后来圆头变成一横。

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于是字义引申指很高。

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

生:

(恍然大悟)天。

(板:

天)

2.师:

认第二个字。

(出示甲骨文“”)

生:

门。

师:

这是繁体字的“门”。

左边一扇,右边一扇。

单扇为“户”,两扇合为“门”。

(板:

门)

3.师:

连起来读——

生:

天门。

师:

再加一个字,(板:

“山”)读——

生:

天门山。

师:

汉字是表意的,根据这三个字,你们想象一下天门山是怎样的?

生:

天门山很高很高。

师:

很高很高的山可以叫“天山”呀!

天门山呢?

(师强调“门”字)

生:

有两座,一边一座,像门一样,又是很高的山。

4.师:

正如你们说的这样,(出示注释1)天门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很有气势。

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板:

李白)经过天门山,提笔写下了《望天门山》。

(板:

望)“望”是什么意思?

生:

看。

师:

怎样的“看”是望呢?

生:

向远处看。

师:

“望”字的甲骨文很传神,(出示)你们看,像一个人站在土坡上睁大眼睛抬头向远处看。

(生看后很惊讶)让我们带着理解一起读课题——

生:

望天门山。

师:

再读,读出远看的感觉。

生:

望天门山。

(“望”字读得长、重,有味道)

二、以读求义,整体感知。

1.“诗是歌”,读出节奏

师:

李白的《望天门山》到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呢?

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多读几遍,注意:

第一,字音要读准确;第二,节奏要读清楚。

读完后结合注释、看看插图,想想诗的意思。

(生自由读诗)

师: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很好,这是读诗的状态。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注意字字读清楚、读响亮。

(一生读全诗)

师:

声音很好听,字音读得准。

这两个词,大家再读读:

“中断”、“至此回”。

生:

中断、至此回。

师:

“至此回”中的翘舌音“至”、平舌音“此”读得很清楚。

谁再读读这首诗?

我们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

(一生读,速度较快。

师:

听出来吗?

“天门-中断-楚江开”,它的停顿是二、二、三。

不过读得快了点,这是一首写景诗,境界辽远,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读出辽远的感觉。

你跟着老师的手势读。

(老师用手势指挥该生读第一句,效果明显)

师:

后面三句,大家跟着我的手势轻声读,千万不要跑到我的手势前面去了。

(教师按照诗的节奏用手势指导学生读,学生渐渐读出诗的韵味)

师:

诗歌、诗歌,真有点歌的味道。

唱歌有重唱,诗歌咱们就来个叠读。

你们读“天门-中断-楚江—开—”,老师重复读最后三个字“楚江—开——”,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师生合作读)

师:

换一下,老师读一句,你们依老师的节奏重复最后三个字——

(师生合作,最后一句重复)

2.“诗是画”,赏景品“色”

师:

诗中有歌,诗中也有画。

《望天门山》一句一景,是连环画。

每一句诗都有什么景呢?

请大家快速默读这首诗,找一找。

生:

天门山、楚江、孤帆、太阳。

(课件:

诗中“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变红)

师:

前面我们了解了天门山,有谁知道“楚江”?

生:

就是长江。

(出示注释2:

楚江:

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师:

我们一起来欣赏“山”“水”“帆”“日”组成的图画。

这水是什么颜色?

生:

碧色。

师:

仔细看这个“碧”字(此字放大),这是个会意字,上、下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偏旁?

生:

上面的偏旁是“王”和“白”,下面是“石”

师:

左上的“王”是“玉”,和“白”组成的是琥珀的“珀”,下面是“石”,本义是青绿色像玉一样的石头。

后来,这“碧”,是贺知章笔下垂柳的色彩,读——

生: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

这“碧”,是杨万里笔下莲叶的色彩,读——

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

这“碧”,是杜甫笔下春草的色彩,读——

生: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

这“碧”,像青色的水晶,似绿色的翡翠,是李白笔下楚江水的色彩,读——

生: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

仅一个“碧”,就让我们感觉到色彩的美丽和生动。

再看,这山是什么色彩?

生:

青色

师:

孤帆是——(生:

白色)

师:

日是——(生:

红色)

师:

碧、青、白、红,这真是一幅色彩明丽的连环画!

三、举象悟义,以景传情

师:

有人说,李白就像是一个天才的摄影师,但是我要说,李白更像是一位天才的录像师,《望天门山》整首诗都“录”在一个“望”字中,是流动的连环画。

你能从诗中的哪些词感受到画的流动呢?

静静地默读,画出关键字、关键词。

(生静静默读)

师:

让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

我从“中断”和“开”看出来的。

师:

还有补充吗?

生:

我从“中断”“开”“东流”“回”“相对出”“日边来”等字看出来的。

师:

你有一双慧眼哪,这些动词,被你一网打尽了。

(笑声)

(一)人山相望——山是山,水是水

学习第一、二句。

师:

古人作诗,常常“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让我们好好品味这些动词,深入体会天门山的美。

谁来读第一句?

生:

天门中断楚江开

师:

我们先看“中断”,什么意思?

生:

从中间断开。

师:

看“断”(斷)字的繁体字。

(讲解繁体“斷”)左偏旁是用“刀”割断两束“丝”之意,右偏旁“斤”是斧头,“断”字表示有力地砍断。

展开你的想象,天门山是怎么断开的?

生:

天门山好像是被斧头砍开的。

生:

天门山浩浩荡荡的楚江水把它冲开了。

师:

对,那把利斧就是——

生1:

楚江。

师:

这就是诗人大胆的想象。

再看这个“开”字,(解析繁体“開”的字理)下部的“廾”是两只手。

一双手把门闩拉开,门就开了。

如果说天门山就是这扇门,谁又是那双推开天门山的大手呢?

生2:

是楚江。

师:

把“断”和“开”送进诗句中,你的眼前显现了怎样的画面?

你的耳中听到了怎样的声音?

生:

天门山本来是一座山,被楚江冲开,伴随“哗-哗-”的声音,分成了左边一座,右边一座,像两扇门一样。

生:

汹涌的江水奋力地冲向天门山,天门山终于被分成了两半。

师:

这就是诗人奇特的想象。

浩浩荡荡的楚江水把天门山都撞开了,这样的力量、这样的气势谁来读?

生:

天门中断楚江开。

(读的气势不够)

师:

这天门山“断开”了吗?

谁再加上动作读一读?

生:

天门中断楚江开。

(强调了“断”,“开”字读得短,没有突出)

师:

这楚江是利斧啊,“开”的力度还不够。

男同学,你们来!

男生读。

(很有气势)

师:

全班,一起来——

(全班齐读,读出了气势)

师:

浩荡的楚江水流到天门山,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读——

生:

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

看这个“回”字,是个象形字,(点击“回”字放大)像一个旋转的旋涡,老师选出字典中的三种意思,谁来读一读?

生:

1.回旋。

2.回转,改变方向。

3.返回。

师:

你们认为应该选哪种意思?

说说理由。

生:

选一种意思,回旋。

因为水撞击到山,形成漩涡。

生:

我觉得是第三种,返回。

师:

(师板简笔画)浩荡而来的江水自西向东涌入天门山,随着山势,不得

不掉转方向,折向北沿着山而流。

“回”字就是——

生:

回转,改变方向。

师:

天门山硬生生地让浩荡的长江水改变了方向,这样的气势谁又来读?

生:

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

水是浩荡的长江水,山是险峻的天门山,山水在暗暗较量,读好这个“回”字——

生:

碧水东流至此回(强调了“回”字)

师:

水冲山开,山阻水回,山水互相作用,形成了这样的壮景——

生: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学习三、四句。

师:

李白的船越驶越近,他看到——

生1: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

一齐读读这两个动词。

生:

相对出、日边来。

师:

再读。

生:

相对出、日边来。

师:

再读。

生:

相对出、日边来。

【创设情境理解“相对”】

师:

什么叫“相对”?

这是一条楚江,(指两竖排的学生)如果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青山是哪座?

(生指相对坐的学生)

师:

这是岸边的一座青山,与它相对的又是哪一座?

与这座相对的?

与这座相对的?

(生一一指出)

师:

这两两相对,我们感受到一座座山就像一扇扇——(门)。

【揣摩品味理解“出”】

师:

这不明明是相对“立”在这儿吗?

李白为什么说相对“出”呢?

师:

想一想,你坐在车上,那路旁的树和景……同桌讨论讨论,一座接一座的山为什么有出来的感觉呢?

生:

李白坐在船上,觉得两旁的景往后退。

师:

(指站着的两两相对的学生)看这两两相对的山,把它们想得高些、再高些。

船在前进,李白抬起头仰望。

船行到这儿,两座山扑入眼帘。

师:

(师走进生中)船行到这,眼前一亮,全新的景象又扑入眼帘。

船继续前行,两边崭新的景象又——

生:

扑入眼帘。

师:

两边的新景象不断地扑入李白的眼帘,这就是——

生:

相对出。

师:

就这个“出”字,化静为动,青山动起来了。

2.李白抬头向远处望去,一片开阔,映入他眼帘的是——

生:

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

日边就是——

生:

太阳边。

师:

让我们一起放眼望去,那是水天——

生:

相接。

师:

醒目的白帆从天边而来,这真是青山出迎,孤帆来就。

诗人陶醉在天门山的山水中,让我们合作着读一读——

师:

两岸青山——

生:

相对出

师:

孤帆一片——

生:

日边来

师:

两岸青山相对出

生:

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人山相融——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人山对话理解“情”】

师:

如果你就是李白,看到眼前色彩明丽、流动而出的胜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

激动。

生:

很惊喜。

师:

如果说李白是远方的客人,那么,青山就是当地的——

生:

主人。

师:

远客、青山,四目相对,激动的李白可能会对相对出迎的天门山说什么呢?

生:

啊,天门山,我终于见到了你的姿态!

师:

在李白的眼里,天门山不仅仅是山,它还是富有灵性的人。

生:

天门山,我的好朋友,谢谢你的迎接!

生:

天门山,你真是我的知己。

师:

青山如此多情,诗人更加兴会。

一起读——

生: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师:

李白心情愉快,仅仅是因为天门山的美景吗?

让老师来给你们讲讲李白吧。

(出示资料)李白:

才华横溢,志向远大。

20岁的时候,他就把自己比作大鹏鸟,说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直上云霄的。

读——

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

为了早日实现理想,25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四川,沿长江远游。

一年之后,他来到天门山,看到这自然胜景,联想到心中的远大抱负,再读——

生: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师:

他觉得实现理想,指日可待,这样的心情怎么表达呢?

这时,正好借眼前的山水来抒发,这就是借景抒情,读——

生: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师:

可是,事与愿违,后来李白有机会在皇帝身边工作了近两年,但并没有被重用。

这时侯的他对朝廷十分不满,你知道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吗?

生:

异常苦闷。

生:

伤心。

生:

难过。

师:

于是,他在《行路难》里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课件出示: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师:

情不同,景不同。

同样写山水,心情苦闷时,他想渡过黄河河流被冰堵满了,渡不了;要登太行山,山路被大雪覆盖了,他登不了。

这两组同学读——

生: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示两首诗的对比)

师:

同样写山水,心情愉快时,楚江敞开胸怀,青山相对出迎,这两组同学读——

生:

天门中断楚江开两岸青山相对出

师:

“一切景语皆情语。

”只有心情无比欣喜的李白,眼中的楚江、青山才会如此多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望天门山》。

生: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三)人山相悦——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师:

几千年过去了,(课件:

、天门山)甲骨文已经演变成了楷书,“天”“门”“山”的古字,也已经嵌入到古诗《望天门山》的灵魂中,与古诗一起赋予山水更多的灵性。

今天的游客来到这,都会想起这首诗,情不自禁地吟诵——

(师深情地配乐诵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

一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天门山,还是那样险峻,它不仅仅是名山,它还是文化。

文化在传承,附近的孩子郊游来到天门山,都会深情地诵读《望天门山》

(生配乐诵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

今天也让这些字、这座山、这首诗、这支歌留在我们的心中。

下课。

《望天门山》文本细读碎思

南昌市教科所王玲湘

在金文伟教授的指导下,我对汉字学与古诗教学的关系有了一点新的思考,能够集中体现这种思考火花的古诗,就是《望天门山》。

人教版有这首古诗,安排在三年级,从教学设计的学情要求考虑,我选择了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的这首古诗。

碎思1:

关于解读中争议较大的三个问题

确定了执教内容,才发现这首诗不好教,最主要的原因是关于这首诗的文本细读争议太大了。

比如:

1.李白之“望”,立脚何处?

是“孤帆”上还是江岸边的某处?

2.“至此回”的“回”是“回旋”还是“回转,改变方向”?

3.“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孤帆”是李白乘坐的船还是李白所望之船?

经过文本细读,请教有关专家之后,我对这三个问题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第一个问题:

要分清观察点是“孤帆”上还是江岸某处,必须从作品本身研读,寻找答案,而真正的名作,对模糊的境况,往往在材料的组合和结构安排上,是有暗示的。

这首诗也有“草蛇灰线”,但“不在千里之外”(金圣叹语)。

这个暗示,应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

两边的山景不断地扑入眼帘,只有舟行水上才会有这个感觉。

第二个问题:

“回”解释为“回旋”,是楚江水撞击天门山产生的漩涡,是不对的。

理由有二,一是“至此回”在传世的两种宋本(蜀刻本和当涂本)中,都作“直北回”,这应是诗的原貌,“直北”两个字因为形近被误写为“至此”。

二是《舆地志》记载,“博望、梁山,东西隔江相对如门,相去数里,谓之天门。

”既然“相去数里”,可见这里江面并不窄,江流在此不可能形成如瞿塘峡口那样的回旋。

第三个问题,关于“孤舟”的解读。

诗题叫“望天门山”,可见“孤舟”是李白望见他人乘的小船。

如果“孤舟”是李白坐的船,那诗题中用“望”就不恰当了。

再结合李白诗作的特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他的诗作想象奇特、大气磅礴,但道的大多是“眼前景”,妙就妙在“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谓“意新语工”(梅尧臣语)是也,但并不隐晦、难懂。

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李白研究会薛天纬副会长也回信说“我曾亲自乘船过天门山,李白所写乃船上所见实景。

引之以据,疑窦算是解开了。

碎思2:

关于文本意象

古诗教学重中之重的就是抓“意象”。

“意象”,是文学作品能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情境、格调和境界。

意象不是单独的景物形象,也不是诗人的主观情感,而是诗人的情与自然的景契合的统一。

《望天门山》是写景,更是写“心”,天门山的雄伟险峻、楚江的壮阔汹涌,同时又是一种情,表现的是一种物我相亲、主客同一,自然与心灵合一的异常奇妙的精神神游,是青年李白的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象征。

这节课抓住这个“意象”,循着相望、相融、相悦的线索展开。

第一层,“人山相望”:

李白望天门山,山是山,水是水,山水是景;到青山、远客四目相对,由景而情。

第二层,“人山相融”:

李白的心与山水融合为一体,此时,山在李白的眼中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是人,是迎接他的主人,是心心相融的朋友。

第三层,“人山相悦”:

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山滋润了诗人的精神,诗人激发了山的灵性,人山相悦。

评课一:

有益的“探测”

——评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望天门山》

福建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金文伟

德国文豪歌德说过:

“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

”(《歌德妙语录》)王玲湘老师对李白诗《望天门山》的教学设计,印证了文学大师的论断。

《望天门山》作为小学语文教材,经过多年的探究和施教,内容和教法似乎都已成型,难有新见。

但是王老师从语文科学的角度重新“探测”此诗,不仅确论了某些解说,并且开掘出了新意。

试说如下。

一、虽说“诗无达诂”,但解读诗歌还是要依据尽可能多的材料。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解读文学作品自然要尽可能地依据真实生活。

王老师设计此诗教学,首要的问题就是准确解读本诗的字词句。

本诗虽仅四句,但有些字词的解说不一,妨碍了对全诗的合理解读。

王老师尽力研讨落实这几处不同的解说,甚至托我请教中国李白研究会的副会长薛天纬教授,得到了科学解答,对诗的解读有了科学的依据。

比如“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字,流行解释为“回旋”,即“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人教版《教师用书》)但是,古今一些资料却证明天门山两岸之间并不“狭窄”,而是江面宽阔,“相去数里”,没有“激起回旋”之壮景。

于是,王老师依据宋本,解读“回”为江水随着山势,“折北而去”。

此说不仅确定了本诗“回”的意思,而且也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合理解读奠定了基础。

试想,李白顺江舟行过天门山,如果两岸间江水回旋,波涛汹涌,舟船颠簸剧烈,他怎能静心观赏“相对出”的山景呢?

所以,这个“回”的正确解析,不仅是对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全诗的合理解读,

联想到当前不少教师备课时,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多,重视教学内容正确性的少。

这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内容决定形式”的基本原则,造成了教学的低效率。

对比王老师对教学内容的严谨考证,我们是不是应该朝这方面多加努力呢?

二、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从造字角度说是“因义构形”,从阅读角度说要“因形求义”。

因为,字义在古代多为词(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词是阅读的基础。

因此,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关系能极大地提高古文阅读的效果。

古代的“训诂学”,就是讲求明确字义,促进阅读的准确理解。

这是符合汉字与汉语书面语内在规律的科学方法。

王老师此课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她清晰地解析了“断、碧”等几个字的形义关系,进而深入解读相关诗句的意境。

比如解析“碧”字,从珀从石,本义是青绿色的似玉美石,引申指青绿色。

这解析不仅使小学生对“碧”义理解深刻,进而对“碧水东流”的意境有了形象的理解,而且传授了汉字知识,提高了小学生的识字兴趣,将识字与阅读结合起来,收到了一教数得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碧”字的“珀”按照古音,本是声旁,由于音变,现在已不能对“碧”表音了,王老师就没有给小学生讲授此知识。

这也见出王老师对因材施的准确把握。

联想多年的语文教学,基本是将识字与阅读截然分开,识字教学主教生字的形、音,极少顾及字义;阅读教学只顾分析和诵读,忽略汉字形音义的重要作用。

读了王老师的这份课例,大家是否会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方法有所反思呢?

三、本课教学,王老师的目标之一是教学生朗读。

不同以往的是,她的朗读指导不仅与理解字义、诗意紧密联系,而且根据诗意指导学生应该如何朗读。

请看王老师对“天门中断楚江开”一句的朗读指导:

它的停顿是二、二、三。

……这是一首写景诗,境界辽远,是“望”出来的,所以要读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读出辽远的感觉。

你跟着老师的手势读。

朗读讲究快慢疾徐,但其语速不能凭着感觉随意走,而是根据文本内容的需要。

在这里,王老师指导学生读慢一些,就是根据“望”所产生的辽远阔大的情景。

而读慢一点,也是为了表现这辽远阔大的境界。

这样指导朗读,既使学生知其然,也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不仅提高了朗读能力,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朗读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有趣的是,对这句诗的朗读,王老师搞了一个所谓的“叠读”形式,即如“唱歌有重唱”。

表面上看,这是在玩花样,其实,暗合朗读原理。

古人唱歌有“一唱三叹”之说。

这里“三”是多的意思,“叹”是“和”(hè)的意思。

“一唱三叹”即一个人领唱,多人和唱。

“天门中断楚江开”是很有气势的诗句,小学生独自很难读出气势。

于是王老师采用“一唱三叹”的方法,在做过示范后,老师领读一句,学生依老师的节奏齐声朗读“楚江开”,以众读的气势表现山“开”的轰然气势,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了诗意,体会到了朗读的重要。

后面的一些朗读方式继续体现着这个教学目标。

四、此课的创新处比较多。

但因创新,就还有继续“探测到底”的空间。

比如讲解“碧”义,如能进一步说明此字不仅表现了色彩,还写出了长江水的清澈平缓,就能言简意赅地解读出更美的意境。

再如,“日”为红色多在早晨或傍晚,其他时间多为白色。

本课解读“日”为红色,与青山绿水等构成绚烂的色彩。

若能说明李白所“望“时间是早晨或傍晚,说服力就强了。

当然,我的意见正应了本文开头所引歌德的话,即《望天门山》的解读和教法,还需要我们继续去“探测”。

评课二:

“诗”山有路辟新径

——评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望天门山》

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郭爱香(特级教师)

文如其人,课如其性,《望天门山》一课,学生在“玲湘的眼睛”里找到了“天门山雄伟险峻、楚江壮阔汹涌”的景;在“玲湘的眼睛”里体会到了“物我相亲、主客同一,自然与心灵合一的异常奇妙”的境。

透过“玲湘的眼睛”,学生在本诗的“意象”中,循着“相望、相融、相悦”的线索,穿行于山、水之间,产生了“生在课堂上,如在画中游”的效果。

1.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相望长吟有所思

“诗歌”“诗歌”,既然诗有歌性,读诗就要做到南宋朱熹谈到古诗朗读时说的:

“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王老师执教的《望天门山》“读”的目标明确,“读”的层次分明。

初读时,字字清晰。

着重正音“中断”、“至此回”,课上经过反复练习,学生由读不正确,到读得正确。

再读时,节奏清楚。

课上,王老师没有急于把这首诗的节奏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跟着老师的手势读,叠读等各种形式练读。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手势语在这节课的朗读指导中,起了两个作用:

一是教师态势语的形象性和表情性,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诗词描写的内容,增强了学生的感性体验,降低了理解古诗的难度。

二是无声的指挥,引领学生感受节奏和音韵,学生读到情深处,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把感受和体验通过体态语尽情地表现出来。

2.古字切入,举象造境——山水相融情满堂

记得有位名人曾经说:

当今古诗文教学过渡依赖注释和翻译,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听了王老师的课,你会肯定地回答:

有!

她采取了“古字切入,据形索义”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对字(词)义的准确理解提高到对诗句的准确理解,这既遵循了汉语与汉字间的关系规律,又克服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片面性。

“古字切入”是分三步进行的。

第一,抓住古字的形,切入课题,展开想象。

开课,王老师采用分别出示“天门山”这几个字的甲骨文,让学生据形索义,想象天门山,再结合“望”字,理解课题。

此时在四十个孩子的心中,“天门山”已经有几十种形状了,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学习古诗的欲望。

第二,抓住古字的形,理解字义,读懂诗句。

比如“回”字,学生容易误解为“回旋”,王老师抓住它,先出示字典中的三种意思,请学生选择,再结合板画帮助学生理解为“回转”。

第三,抓住古字的形,字理分析,举象造境。

师:

“中断”是什么意思?

生:

从中间断开。

师:

让我们来看这个“断”(斷)字。

(讲解“断”的字理)左偏旁表示用刀剪断两束丝,右偏旁“斤”表示锋利的斧头,“断”字表示有力地砍。

展开你的想象,天门山是怎么断开的?

生:

天门山好像是被斧头砍开的。

生:

天门山浩浩荡荡的楚江水把它冲开了。

师:

对,那把利斧就是——

生1:

楚江。

……

有刀有斧的“断”字,让学生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