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7758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61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docx

《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docx

社会工作者师综合基础

第一章社会工作目标、要素及领域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功能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1、社会工作的概念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在英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出现了以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

困难的群体,解决其基本生存问题的职业活动,这就是社会工作。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这类活动还被称为社会服务(socialservice)或社会福利服务

(socialwelfareservice)。

一个职业领域一个学科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活动

2、社会工作的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

职业化的服务活动。

第一,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活动;

第二,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

第三,科学的助人方法;

第四,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3、我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社会工作在我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即

普通社会工作: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本职工作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

益服务型活动。

行政性社会工作:

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

型的助人活动。

专业社会工作:

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开展的助人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目标(考点1)

1、服务对象层面

解救危难(扶危,维护基本生存)

缓解困难(济困,恢复社会功能)

激发潜能(新增)

促进发展(增能,增强社会功能)

2、社会层面

解决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公正

3、文化层面(新增)

弘扬人道主义(利他主义——拯救)

促进社会团结(原子化——连接)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考点2)

1、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

恢复弱化的功能(新增)

促进人的发展(新增)

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2、对社会的功能

维持社会秩序

建构社会资本(新增)

促进社会和谐

推动社会进步(新增)

关于正功能、负功能及显功能与潜功能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发展(考点3)

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

1、历史背景

宗教背景:

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来源

社会问题:

社会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现实背景

社会制度:

《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制度背景

2、实践活动:

友善访问员——给薪的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救济和慈善组织的形成

特点:

民间力量积极参与、工作对象以贫困者为主、服务人员开始职业化、受到政策影响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形成

1、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

1904年纽约社会工作学院成立

191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开设社会工作课程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确定

1917年,玛丽·里士满出版《社会诊断》

1925年,《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专业方法

40年代,小组工作——专业方法

60年代,社区工作——专业方法

70年代,社会行政——间接专业方法

3、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慈善组织会社在英美国家大量出现;

1918年,美国义务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1919年,美国学校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1955年,美国“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三、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

何为专业?

专业的特征是什么?

格林伍德:

一套理论、社会认同;专业权威;伦理守则;专业文化。

1、专业方法的发展

专业方法专业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整合社会工作

2、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救助治疗—预防发展

3、工作对象的拓展:

困难、脆弱群体——有需要的群体;农村——城市

4、多种服务模式的发展

心里治疗模式——社会心里模式——人本模式、赋权模式、女权模式、后现代模式等模式与理论并存

小结:

西方社会工作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产生、形成和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产生:

民间力量积极参与、人员开始职业化、政府制定社会政策

形成:

专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专业方法的确定、专业组织的发展

发展:

方法的发展、目标模式的变化、工作对象的拓展、多种服务模式形成

其中,专业方法的确定是比较成熟的专业的标准。

四、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1、我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

2、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社会服务;在大学讲授社会服务课程;

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3、1949年以后的我国社会工作

1952年,取消社会学、社会工作学科。

计划经济时期,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4、改革开放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恢复发展

1979年恢复社会学学科及社工课程

1988年试办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成立

形成了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

5、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与专业化

2006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设宏大

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一、对社会工作过程的基本理解

1、社会工作的过程特征:

价值实践

2、双方的社会互动过程

3、渐进、反复过程

二、社会工作是协同达到目标的过程

动员和连接各种资源帮助对象(物质、精神、社会关系、社会政策),帮助其调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服务对象自身改变,社会工作是动态的双方甚至多方合作达成目标的过程

社会工作基本过程模式

故:

渐进的逐步达到目标的过程;双方无所谓主次,持续连锁式互动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1、服务对象(受助者/案主):

社会工作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

2、工作者(提供服务一方):

助人行动的主体

3、专业价值观:

是社会工作的灵魂,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是乐观的

4、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互动与合作的过程,是社会工作的承载者和表现者。

5、专业方法: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

 

第四节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考点5)

一、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1、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

2、一般特征:

(1)认同并遵循专业价值;

(2)从事社会福利服务;(3)掌握专业方法;(4)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3、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

◆活动方式不同:

社工——职业活动;志愿者——业余活动

◆专业技术能力不同:

社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资格受社会服务权威部门认定;志愿者——不需要专业培训和教育为前提.

◆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

社工——涉及较难解决的复杂问题;志愿者——对公众和困难群体的一般服务;

◆社会约束不同:

社工——政府有比较严格的需求;志愿者——要求一般;

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直接服务角色

服务提供者:

提供物质、劳务和心理方面的服务和帮助

治疗者(新增)针对案主病理问题所进行的介入

支持者:

授权和增能

使能者(新增)激发潜能

倡导者:

倡导某种合理行为,提倡某种行为

关系协调者:

对矛盾冲突予以缓解

2、间接服务角色

行政管理者:

协调、控制、调动资源、安排、管理;

资源筹措者:

联络其他机构和成员为服务对象争取所需资源;

政策影响人:

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者:

研究问题,总结经验。

3、合并角色:

多种功能的综合角色

三、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养

(一)社会工作者价值观:

(1)人类共同意识;

(2)帮助社会弱者;(3)乐观看待变迁;(4)追求社会公正;

(二)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

1、学科知识: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

2、政策知识:

社会政策、相关法律等

3、技术知识:

调查研究、现代资讯和语言文字等。

4、文化知识:

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和亚文化。

5、心理素质:

同情但不感情化冷静

(三)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

2、促进与使能的能力

3、评估与计划的能力

4、服务与干预的能力

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6、发展专业的能力

第五节社会工作的领域(考点6)

一、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领域

服务对象:

老人、妇女、儿童和青少年、残疾人、住院病人、罪犯、贫困者等脆弱群体、个

人和家庭。

具体包括:

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残疾人服务、社会救助、家

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优抚安置服务、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社区社会工作、企业社

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

(1)从困难人群到有需要人群;

(2)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第一节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与社会福利思想

1、西方文化传统:

(1)个人尊严与价值:

(2)个人独立性与重要性:

(3)个人自决:

(4)法制社会中对于专业共同体的制度约束

2、西方福利观念的变化

(1)从宗教理念(爱、关怀、责任);

(2)道德(贫困是道德缺陷,救助是道德拯救:

(3)到社会团结和社会权利(不是基于慈善考虑,而是公民之间的义务)

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福利思想

1、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

社会秩序、仁政

道家、佛教:

平等、自由、博爱

2、中国社会福利思想

民间社会以家庭为核心,强调互助及推己及人。

计划体制及市场体制下的社会福利制度与实践

三、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从职业福利(单位体制)——到社会化福利(多元福利、社会权利)

●习题练习

(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发展的方向为()。

A.社会福利社会化B.职业福利

C.以就业为基础D.挖掘市场和社会资源

E.多元化福利

233网校名师答案:

ADE

(2)既包括人类追求幸福生活的哲学思想,也包括社会福利政策,还包括具体的社会福利理论。

从纵向看,既包含当代的社会意识形态,也包含传统文化内容。

()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源泉。

A.人道主义B.宗教慈善观念

C.乌托邦思想D.社会福利思想

E.实证主义

233网校名师答案:

D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定义

社会工作者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一种总体的价值偏好,代表着整个专业团体内部对于社会正义、服务、个人价值与尊严、人类关系重要性、社会团结等的一般看法以及对于专业活动标准的认定。

专业价值观的建立与履行是社会工作专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一种标志。

不同于个体价值观,也不同于一般社会价值观。

终极目标:

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正义制度安排以及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具体目标:

通过专业行动来实现的具体事务目标

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

1.保护服务对象权益

2.促进专业健康发展

3.促进社会服务机构能力建设

4.维护社会正义

●习题练习: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实践作用表现为()。

A.确定专业目标B.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

C.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指导D.促进工作者的自我成长

E.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关系

233网校名师答案:

BCDE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

(一)相关论述

1、巴特利——社会工作基本价值六方面

2、《社会工作教育会议课程方针声明》——社会工作职业核心价值、四方面

3、戈登——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六方面内容

4、比斯台克——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九方面内容

(二)国际共识与基本原则

国际共识六个方面:

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待人真诚和守信、能力培养与再学习(包括案主和社工)

(三)五项操作原则:

(新增部分内容)

1、基本信念:

尊重、独特性、相信人能改变

2、实践原则:

接纳、非评判、个别化、案主自决、保密

●习题练习

(1)社会工作者应该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与弱势人群一道工作,并代表他们寻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