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复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769451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环境监测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环境监测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环境监测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环境监测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复习题.docx

《环境监测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复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监测复习题.docx

环境监测复习题

环境监测:

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的目的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环境监测的分类按监测目的分类

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研究性监测

环境污染的特点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环境监测的特点

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监测手段:

化学、物理、生物、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等

监测对象:

空气、水体(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

监测数据的处理: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情况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踪性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prioritypollutants)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环境标准:

是标准中一类,它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例如:

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所做的规定

废(污)水监测项目

第一类:

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第二类:

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pH、色度、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性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氟化物、磷酸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

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1.用于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

2.用于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3.对污染物形态进行分析常用的方法直接测定法、分离测定法、干法、理论计算法

污染物形态:

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呈现的化学状态、价态和异构状态。

背景断面:

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削减断面:

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水样的类型

1、瞬时水样:

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2、混合水样:

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以与其他混合水样相区别。

3、综合水样:

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采集水样注意事项

(1)测定悬浮物、pH、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油类、硫化物、余氯、放射性、微生物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其中,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pH、电导率、溶解氧等项目宜在现场测定。

另外,采样时还需同步测量水文参数和气象参数。

(2)采样时必须认真填写采样登记表;每个水样瓶都应贴上标签(填写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等);要塞紧瓶塞,必要时还要密封。

水样的运输

(1)为避免水样在运输过程中震动、碰撞导致损失或沾污,将其装箱,并用泡沫塑料或纸条挤紧,在箱顶贴上标记。

(2)需冷藏的样品,应采取致冷保存措施;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裂样品瓶。

水样的保存方法

1.冷藏或冷冻法:

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度。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1)加入生物抑制剂HgCl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用H3PO4调至pH为4时,加入适量CuSO4,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2)调节pH值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O3酸化至pH为1~2,既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免金属被器壁吸附;测定氰化物或挥发性酚的水样加入NaOH调至pH为12时,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等。

(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测定汞的水样需加入HNO3(至pH<1)和K2Cr2O7(0.05%),使汞保持高价态;测定硫化物的水样,加入抗坏血酸,可以防止被氧化;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则需加入少量硫酸锰和碘化钾固定溶解氧(还原)等

水样的消解:

预处理的目的:

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一)湿式消解法

1.硝酸消解法。

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因为高氯酸能与羟基化合物反应生成不稳定的高铝酸酯,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先加入硝酸,氧化水样中的羟基化合物,稍冷后再加入高氯酸处理。

3.硝酸-硫酸消解法4.硫酸-磷酸消解法5.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6.多元消解法7.碱分解法

(二)干灰化法

又称高温分解法。

其处理过程是:

取适量水样于白瓷或石英蒸发皿中,置于水浴上或用红外灯蒸干,移入马福炉内,于450~550℃灼烧到残渣呈灰白色,使有机物完全分解除去。

取出蒸发皿,冷却,用适量2%HNO3(或HCl)溶解样品灰分,过滤,滤液定容后供测定。

本方法不适用于处理测定易挥发组分(如砷、汞、镉、硒、锡等)的水样。

富集:

富集是分离的一种,即从大量试样中搜集欲测定的少量物质至一较小体积中,从而提高其浓度至其测定下限之上。

分离:

分离是将欲测组分从试样中单独析出,或将几个组分一个一个地分开,或者根据各组分的共同性质分成若干组。

萃取法

1.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是基于物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种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进行组分的分离和富集。

2.固相萃取法(SPE):

固相萃取法的萃取剂是固体,其工作原理基于:

水样中欲测组分与共存干扰组分在固相萃取剂上作用力强弱不同,使它们彼此分离。

固相萃取剂是含C18或C8、腈基、氨基等基团的特殊填料。

真色:

去除悬浮物后的水的颜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具有的颜色称为表色

铂钴标准比色法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确定水样的色度。

规定每升水中含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为1个色度单位。

水中的残渣分为总残渣(总固体物)、可滤残渣(溶解固体物)和不可滤残渣(悬浮物)三种。

它们是表征水中溶解性物质、不溶解性物质含量的指标。

对无污染的水样,测得的矿化度值与该水样在103~105度烘干的溶解固体物量值相近。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汞的测定:

水样在酸性介质中于95℃用高锰酸钾溶液和过硫酸钾(氧化剂)溶液消解,将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化为二价汞后,用盐酸羟胺溶液还原过剩的氧化剂,加入双硫腙溶液,与汞离子反应生成橙色螯合物,用三氯甲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再加入碱液洗去萃取液中过量的双硫腙,于485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以标准曲线法定量

铅的测定:

在pH为8.5-9.5的氨性柠檬酸盐-氰化物的还原性介质中,铅与双硫腙形成可被氯仿萃取的淡红色双硫腙铅螯合物,在510nm波长处可进行分光光度测定,从而求出铅的含量。

铬的测定方法: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硫酸亚铁胺滴定法

酸度:

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电位滴定法

碱度:

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包括强碱、弱碱、强碱弱酸盐等。

测定方法: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电位滴定法

测定水的总碱度时,可能出现下列5种情况:

1.M=0(P=T);只含氢氧化物

2.P>M(或P>0.5T);氢氧化物碳酸盐共存

3.P=M;只含碳酸盐

4.P

5.P=0(或M=T)。

只含重碳酸盐

pH和酸度、碱度的区别和联系

pH表示水的酸碱性的强弱,而酸度或碱度是水中所含酸或碱物质的含量。

同样酸度的溶液,如0.1mol盐酸和0.1mol乙酸,二者的酸度都是100mmol/L,但其pH却大不相同。

盐酸是强酸,pH为1,而乙酸为2.9

Ex与Es差每变化59mV,则pH变化为1

测定水的pH的方法:

比色法、玻璃电极法

溶解氧:

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

大气压力下降、水温升高、含盐量增加,都会导致溶解氧含量降低。

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

碘量法、修正的碘量法、氧电极法

碘量法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的溶解氧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酸后,沉淀溶解,四价锰又可氧化碘离子而释放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

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溶解氧含量。

采集水样时,应在现场加入定量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以固定溶解氧。

此法适用于较清洁的水样,水体中若含有氧化还原物质、藻类、悬浮物等物质时会干扰测定。

修正的碘量法

叠氮化钠修正法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会干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可用叠氮化钠将亚硝酸盐分解后再用碘量法测定。

水样中三家铁离子含量较高时,可加入氟化钾或用磷酸代替硫酸酸化

高锰酸钾修正法该方法适用于含大量亚铁离子,不含其他还原剂及有机物的水样。

用高锰酸钾氧化亚铁离于,消除干扰,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钠溶液除去,生成的高价铁离子用氟化钾掩蔽。

氰化物:

包括简单氰化物、络合氰化物和有机氰化物(腈)。

简单氰化物易溶于水、毒性大;络合氰化物在水体中受pH值、水温和光照等影响离解为毒性强的简单氰化物。

预处理方法

1、水样中加入酒石酸和硝酸锌,调节pH值为4,加热蒸馏,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馏出的氰化氢,则该吸收液测得的结果为易释放的氰化物。

2、水样中加入磷酸和EDTA,调节pH值<2,加热蒸馏,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馏出的氰化氢,则测得结果为总氰化物。

含氮化合物

1、氨氮水中的氨氮是指以游离氨(或称非离子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氮。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在经絮凝沉淀或蒸馏法预处理的水样中,加入碘化汞和碘化钾的强碱溶液,则与暗反应生成黄棕色叫他化合物,在410~425nm处测定。

2、亚硝酸盐氮3、硝酸盐氮

4、凯氏氮凯氏氮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

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

5、总氮。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含磷化合物):

在酸性条件下,溶解性正磷酸盐、钼酸铵,酒石酸锑氧钾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再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络合物,于700nm处测量吸光度。

硫化物预处理:

、乙酸锌沉淀-过滤法2、酸化-吹起法3、过滤-酸化-吹起分离法

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稀释接种法

将水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1)℃的暗处培养5d±4h或(2+5)d±4h(先在0~4℃的暗处培养2d,接着在(20±1)℃的暗处培养5d,即培养(2+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形式表示。

若样品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BOD5的质量浓度大于6mg/L,样品需适当稀释后测定;对不含或含微生物少的工业废水,如酸性废水、碱性废水、高温废水、冷冻保存的废水或经过氯化处理等的废水,在测定BOD5时应进行接种,以引进能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

当废水中存在难以被一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的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剧毒物质时,应将驯化后的微生物引入水样中进行接种。

水样稀释程度应使五日培养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大于2mg/l,而剩余溶解氧在2mg/L以上。

稀释水一般用蒸馏水配制,将其于(20±1)℃曝气。

稀释水最佳pH7.2,BOD5小于0.2mg/L

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总有机碳(TOC)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挥发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方法:

重量法(含油10mg以上)、红外分光光度法、非色散红外吸收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光谱

样品的制备、分解和提取

制备:

脱水、筛分

分解或浸取:

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或王水-氢氟酸-高氯酸分解法、硝酸分解法、水浸取法

有机污染物的提取:

索氏提取器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MAE)

污泥沉降比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min,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SV30),以mL/L表示。

污泥浓度1L曝气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称为污泥浓度。

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体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SI),系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经30min沉降后,1g干污泥所占的体积(以mL计)。

空气污染一般指近地面或低层的大气污染,有时仅指室内空气的污染。

空气污染即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会伤害到人类、植物及动物的生命,损害财物、或干扰舒适的生活环境,如臭味的存在。

换言之,只要是某一种物质其存在的量,性质及时间足够对人类或其他生物、财物产生影响者,我们就可以称其为空气污染物;而其存在造成之现象,就是空气污染。

换言之,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正常的增量就产生空气污染的情形。

空气污染源:

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气、室内空气污染源

室内空气污染的分类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放射性污染

我国空气质量标准(0摄氏度,101.325kPa)世界卫生组织采用的参比状况是(25摄氏度,101.325kPa)

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

(一)分子状态污染物:

特点:

运动速度大,扩散快,在空气中分布比较均匀。

(二)粒子状态污染物:

粒径大于l0μm的颗粒物能较快地沉降到地面上,称为降尘。

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PM10)可长期飘浮在空气中,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IP)。

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监测目的二、调研及资料收集

(一)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二)气象资料(三)地形资料(四)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情况(五)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

三、监测项目

空气污染必测项目: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臭氧

四、监测站(点)的布设

(一)布设采样站(点)的原则和要求

(二)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三)采样站(点)布设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多用于区域性常规监测

2.网格布点法对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的地区常用。

3.同心圆布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

4.扇形布点法适用于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五、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段内的采样次数。

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六、采样方法、监测方法和质量保证

一、直接采样法(当空气中的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者监测方法灵敏度高时可以直接采集)

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真空瓶采样

二、富集(浓缩)采样法(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一般比较低10-6~10-9,直接采样法往往不能满足分析方法检出限的要求时)

(一)溶液吸收法

吸收液的选择原则

与被采集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快或对其溶解度大。

污染物质被吸收液吸收后,要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以满足分析测定所需时间的要求。

污染物质被吸收后,应有利于下一步分析测定,最好能直接用于测定。

吸收液毒性小、价格低、易于购买,且尽可能回收利用。

(二)填充柱阻留法(三)滤料阻留法(四)低温冷凝法(五)静电沉降法(六)扩散(或渗透)法(七)自然积集法

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定电位电解法。

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原电池库仑法。

总氧化剂是空气中除氧以外的那些显示有氧化性质的物质,一般指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的物质,主要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氮氧化物等。

光化学氧化剂是指除氮氧化物以外的能氧化碘化钾的物质,二者的关系为:

光化学氧化剂=总氧化剂-0.269×氮氧化物

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SO2、H2S、H2SO4蒸气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这种演变过程的速度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测定方法:

二氧化铅-重量法、碱片-重量法、碱片-离子色谱法。

总烃及非甲烷烃的测定

(一)气相色谱法

以氮气为载气测定总烃时。

总烃峰包括氧峰,即空气中的氧产生正干扰,可采用两种方法消除:

一种方法是用除烃后的空气测定空白纸,从总烃中扣除;另一种方法是用除烃后的空气作载气,在以氮气为稀释气的标准气中加一定体积的纯氧,使配制的标准气中氧含量与空气样品相近,则氧的干扰可相互抵消。

(二)光电离检测法

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

它将常规监测的几种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经过处理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分级表示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具有简明、直观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滤膜捕集——重量法:

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质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浓度。

根据采样流量不同分为大流量、中流量和小流量采样法。

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是指通过人的咽喉进入肺部的气管、支气管区和肺泡的那部分颗粒物,具有D50(质量中值直径)=10μm到上截止点30μm的粒径范围,常用PM10表示。

测定方法:

重量法、压电晶体差频法、光散射法。

降水监测采样点的布设

(1)采样点数目,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来确定。

一般常规监测,人口在五十万以上的城市布三个点,人口在五十万以下的城市布设二个点,采样点的布设应兼顾城区、农村和清洁对照点。

要尽可能照顾到气象地形、地貌。

(2)采样点位应尽可能的远离局部污染源,四周无遮挡雨、雪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

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目的和要求

监测目的:

检查排放的废气中有害物质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的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标准;评价净化装置及污染防治设施的性能和运行情况,为空气质量评价和管理提供依据。

要求:

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对因生产过程中引起排放情况变化的污染源,应根据其变化特点和周期进行系统检测。

静态配气法:

注射器配气法(配制少量标准气体时,用100ml注射器吸取原料气,再经数次稀释制得)、配气瓶配气法

固定污染源烟尘浓度的测定

抽取一定体积的含尘烟气通过一个已知质量捕尘装置,根据捕尘装置采样前后的质量差,求出单位体积烟气中的含尘量。

烟道内粉尘浓度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为了测出具有代表性的含尘浓度,监测时必须注意:

①多点采样求平均值确定烟尘浓度;②采样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

等速采样法:

控制烟气进入采样嘴的速度(vn)与采样点烟气流速(vs)相等时进行采样,这种方法称为等速采样法。

等速采样法可以避免vn大于或小于vs时产生的测定误差。

当采样速度(vn)大于采样点的烟气流速(vs)时,处于采样管边缘的一些大颗粒,由于本身的惯性作用,不能随改变了方向的气流进入采样管,使采样所得的浓度低于实际浓度,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当采样速度(vn)小于采样点烟气流速(vs)时,情况正好相反,处于采样管边缘的一些大颗粒,本应随流线绕过采样管,但由于惯性作用,继续按原来的方向前进,进入采样管内,使采样所得的浓度高于实际浓度,测定结果偏高;只有vn=vs时,气体和尘粒才会按照它们在采样点的实际比例进入采样嘴,采集的烟气样品中烟尘浓度与烟气实际浓度相同。

固体废物:

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分类:

按化学性质:

有机物和无机物;

按形状:

固体和泥状;

按危害状况:

危险废物(有害废物)和一般废物;

按来源:

矿业、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包括下水道污泥)、农业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等。

第五章土壤质量监测

土壤是指陆地地表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它介于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是环境中特有的组成部分。

土壤是由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物质、土壤生物、水分和空气等固、液、气三相组成的。

(1)原生矿物质:

岩石经过物理风化作用被破碎形成的碎屑,其原来的化学组成没有改变。

(2)次生矿物质:

原生矿物质经过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均有所改变。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它代表一定环境单元中的一个统计量的特征值。

指在未受或少受人类影响的情况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1.土壤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土壤质量标准要求测定的项目,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水平,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2.土壤污染事故监测:

调查分析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的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

在进行污水、污泥土地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理过程中,对残留的污染物进行定点长期动态监测,既能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可防止土壤污染。

4.土壤背景值调查:

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确定这些元素的背景值水平和变化。

二、资料的收集

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

土壤类型、植被、区域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地利用、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水系、地下水、地质、地形地貌、

社会环境方面的资料:

工农业生产布局、工业污染源种类及分布、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途径和排放量、农药和化肥使用状况、污水灌溉及污泥施用状况、人口分布、地方病等。

三、监测项目

根据监测目的确定:

背景值要求测定土壤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污染事故监测仅测定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项目;土壤质量监测测定影响自然生态和植物正常生长及危害人体健康的项目。

四、采样点的布设

(一)布设原则

(1)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

(2)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并根据技术力量和财力条件,优先布设在那些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地方。

(3)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二)背景点布设原则

(1)避开污染源,选择非污染区。

(2)土壤发育典型,代表性强,面积差。

(3)采样点数与环境因素、面积成正比。

(二)采样点数量:

根据监测目的、区域范围大小及其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

一般每个采样单元最少设3个采样点。

(三)采样点布设方法及适用范围

1.对角线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2.梅花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

3.棋盘式布点法:

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土壤较不均匀的地块,一般设10个以上分点。

该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应设20个以上分点。

4.蛇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

5.放射状布点法:

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

6.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型土壤、土壤背景值调查常用这种方法。

对于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