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30768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docx

《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docx

农林牧渔类稳态与环境

1.不直接参与碳循环的生理过程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答案:

C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了狼的体内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

答案:

C

3.绿藻、褐藻和红藻在海洋中至上而下呈现规律性分布,其决定因素事实

A.水温差异

B.水的盐度差异

C.阳光强弱差异

D.含氧量的差异

答案:

C

4.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箱重要的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

D

5.神经冲动是指

A.能够传导的兴奋

B.不能传导的兴奋

C.能够传导的刺激

D.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等处。

答案:

A

6.能够把光线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脑的视觉中枢的是

A.脑神经

B.脊神经

C.视神经

D.植物性神经

答案:

C

7.下列属于赤霉素在生产中的应用的是

A.能提高蔬菜的产量

B.能促进枝条生根

C.能促进果实脱落

D.能促进种子休眠

答案:

A

8.下列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是

A.吲哚乙酸

B.吲哚丁酸

C.脱落酸

D.赤霉素

答案:

B

9.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

答案:

A

10.下列不属于草原经济价值的是

A.提高畜产品

B.生产优质牧草

C.供应一些珍贵的药材

D.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

答案:

B

11.能使动物的心跳减慢、减弱的神经是

A.脑神经

B.脊神经

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

答案:

D

12.从生物学角度看,下列古诗中表现为物种间竞争的关系是

A.兰溪三日桃花下,半夜鲤鱼来上滩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

B

13.对水稻→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错误描述是

A.水稻是生产者

B.鼠是初级消费者

C.蛇是次级消费者

D.鹰属于第三级营养级

答案:

D

14.阉割后的公牛公马性情温驯,是由于缺乏

A.生长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雄性激素

D.雌性激素

答案:

C

15.在农业生产上常用作双子叶植物杂草除草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

A.吲哚丁酸

B.2,4-D

C.三碘苯甲酸

D.多效唑

答案:

B

16.雌多于雄的种群多见于

A.高等动物

B.社会性昆虫

C.低等动物

D.人工控制种群

答案:

D

17.鳞翅目的害虫危害期主要在幼虫期,下列方式中能有效减轻鳞翅目害虫危害且不影响环境的方法是

A.在农田中焚烧秸秆烟熏杀虫

B.在农田中害虫较为集中的地方灌水

C.在农田中喷施人工合成的蜕皮激素

D.在农田中喷施人工合成的保幼激素

答案:

C

18.马蜂窝被捅之后,马蜂群体能够一直追着目标不变,除了神经调节之外,还发挥了作用的是

A.脑激素

B.蜕皮激素

C.性外激素

D.信息素

答案:

D

19.下列能调高植物抗逆性的激素是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答案:

C

20.下列不是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的是

A.低投入

B.高产出

C.污染小

D.稳定性一般

答案:

D

21.控制人体吃饭、运动、排便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

A.脊髓、大脑、小脑

B.脑干、大脑、脊髓

C.小脑、脑干、大脑

D.大脑、脑干、脊髓

答案:

B

22.维持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最重要的是

A.生产者和食草动物

B.食肉动物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

答案:

C

23.下列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且不溶于水的是

A.三碘苯甲酸

B.矮壮素

C.多效唑

D.乙烯

答案:

A

24.在森林中,正常存在的食物链是

A.草→青蛙→蛇→鹰

B.草→昆虫→青蛙→蛇

C.树叶→鹿→山羊→虎

D.树叶→昆虫→鹿→虎

答案:

B

25.脑对躯干、四肢和一些内脏器官的管理,需要的传导媒介是

A.小脑

B.脑干

C.脊髓白质

D.脊髓灰质

答案:

C

2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之间可相互交配繁殖

B.一个种群由许多同种个体组成

C.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经常变动的

D.种群内的个体间常因空间和食物发生竞争

答案:

D

27.我国的黄土高原数百年前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立荒山秃岭。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长期袭击

B.过度砍伐

C.长期干旱

D.地壳运动频繁

答案:

B

28.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说明了

A.生长素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B.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C.生长素只对植物的顶端发挥促进生长的作用

D.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在顶端和侧枝部位是不一样的

答案:

B

29.下列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无直接关系的是

A.保护代表不同地带的生态环境

B.保护稀有的珍贵生物资源

C.形成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

D.为研究珍贵动植物提供基地

答案:

C

30.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种群密度的是

A.一平方公里内的人口数量

B.一个鱼塘中各种鱼的总数

C.一片森林里的全部生物

D.稳定型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

答案:

A

31.下面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是以化合物的形式进行的B、大气中二氧化碳可被多次利用

B.大气中二氧化碳可被多次利用

C.物质循环是在生态系统内部进行

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

D

32.下列措施中,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A.减少生态系统内的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B.使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D.减少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答案:

C

3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组成成分越单纯,稳定性越好

B.生物种类越多,稳定性越好

C.营养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好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有一定限度

答案:

A

34.我国开始生态农业建设的时间为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答案:

B

35.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影响这一开花习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的多少

B.温度的高低

C.养料的多少

D.日照时间的长短

答案:

D

36.牛和羊的脊神经数目是

A.31对

B.37对

C.38~39对

D.42~43对

答案:

B

3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B.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

C.煤和石油通过燃烧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CO2?

,促进碳循环

D.生物圈不需要从外界获得任何物质补给,就能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答案:

B

38.植物的向光性生长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A.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有极性

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D.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答案:

B

39.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曾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带,而现在不少地区已成为荒山秃岭,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地震引起地壳运动

C.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D.长期干旱,造成沙漠化

答案:

C

40.决定“八月桂花香”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土壤

答案:

A

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周围神经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但不受其支配

B.植物神经大多分布在内脏器官等处,少数分布在皮肤和肌肉中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不同的内脏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

D.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等处。

答案:

D

42.对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四个营养级,两个次级消费者

B.有三个营养级,一个生产者

C.食虫鸟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有三个营养级,三个消费者

答案:

C

43.有些女性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喉结、胡须,有较大可能是因为

A.雌性激素分泌过少

B.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C.甲状腺素分泌过少

D.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答案:

B

44.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

A.周围神经系统的灰质里

B..脑和脊髓的白质里

C.脑和脊髓的灰质里

D.神经纤维里

答案:

C

45.科学研究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生根还是产生芽,取决于

A.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比值B.赤霉素和脱落酸的比值

B.赤霉素和脱落酸的比值

C.激动素和生长素的比值

D.脱落酸和生长素的比值

答案:

C

46.影响苹果、梨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的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答案:

B

47.神经元的功能是

A.支配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

B.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神经冲动

C.管理动物和人体各部分的生命活动

D.完成基本反射活动

答案:

B

4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B.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D.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答案:

C

49.自然界的分解者是

A.绿色植物

B.腐生性微生物

C.小型肉食动物

D.草食动物

答案:

B

50.某人摔倒后,立即出现了呼吸、心跳等严重障碍,可能受到损伤的神经中枢位于

A.脊髓

B.大脑

C.小脑

D.脑干

答案:

D

51.假设某种疾病使一个地区的全部兔子都死去了,在食物链中,首先受害的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答案:

C

52.下列哪种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点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陆地生态系统

答案:

B

5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A.去除田间杂草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一个生态系统在任何时期其能量的输入与输出都是基本相等的

C.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必然有利

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答案:

D

54.日本熊本县水俣湾的鱼体内甲基汞的含量比周围的海水高出3000倍,甲基汞进入鱼体的主要途径是

A.饮水

B.食物链

C.鳃呼吸

D.皮肤的主动呼吸

答案:

B

55.草原严重退化、草原面积大量减少的原因包括

A.不合理的开垦

B.过度放牧

C.破坏草原植被

D.鼠害和虫害

答案:

A、B、C、D

56.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A.良性循环

B.人的作用突出,需要不断投入

C.结构简单、稳定性差

D.自给自足

答案:

B、C

57.正在发育的果实中分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