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765189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6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docx

《#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docx

#16石计生GIS学报稿件#

全球化士林的产业生态空间位移:

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取向

石计生*

  本文运用普查资料,「SCG」方法上尝试以新兴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传统统计分析,整合田野调查进行历史纵深的产业空间再结构研究。

而表现在士林的产业生态的「差异空间」,有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1)全球性快递产业UPS选择福中里作为其企业的台湾总部与泛太平洋转运中心,是和这个区域「地价相对便宜」、「位于台北北区中心」、「邻近捷运与中山高速公路」和具备制造业的产业服务关连带动有关,这显示了士林「在地化」与「全球化」产业所存在的「共存」关系的型态;

(2)处于兰兴里与忠诚里的「士林电机」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企业多元化经营,是在地产业自我调整与全球接轨展现「全球在地化」的过程,显示了一种「在地」的制造与「全球」的服务产业的在历史变迁中产生「竞争」、「消长」关系的类型;(3)从士林的脉络来看,以忠诚路,中山北路六段一带聚集的「全球化」的金融银行,其存款客户却是以「在地」的公教人员为大宗,对这块区域而言,全球化所产生士林的空间变化是反映了在地的「服务社会」的走向;(4)「天母」的天母东、西路的异国风味生活与地景,是全球化作用力所产生的差异空间的「东西向位移」类型;(5)从整体空间看来,士林传统的「夜市商圈」,沿着捷运与中山北路六段与七段向士林的北方呈现「由南朝北位移」,同时沿着天母东西路产生「东西向位移」而与战后出现的「天母商圈」连成一气,结果使得原来士林的「核心」发展转变为「带状」的全球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生态、空间分布、全球化、群集分析、地理信息系统、SCG方法

*作者为东吴大学社会系暨研究所专任副教授。

**本文今天能够以较为成熟的形式呈现,是需多重条件配合及感谢许多人的指正才有可能。

过去,对于GIS在人文社会研究的不满主要来自于「GIS只是一种电子化地图的描述性呈现资料,无益于社会分析」的批评;这使我产生了挑战、实验、与奋勇创新的意图。

但想要确实将GIS引进社会学的研究,其进展是相当缓慢而且充满尝试错误的过程。

其发韧是来自1999年的芝加哥市政府的社区研究案,其中针对GIS软件的选择实验也经历了Idrisi,MapInfo,WinGIS,ArcGIS,和最后到台湾开发的MajorGIS,这与梅杰科技的软件项目师王建三、刘正仁、邹函芬等人漫长的脑力激荡的技术创新,完成SPSS与GIS连结界面的设计,是我首先必须衷心感谢的;经由MajorGIS技术上的支援结合量化的群集分析与质化的田野调查所形成的SCG方法,其架构的完成是渐进的:

从2001年至2003年间,我陆续在中华地理信息学会、美国社会学年会(ASA)、国科会士林案的期中、期末审查、成果发表会和东吴大学文学院系际研讨会等学术场合分散地、部分地提出整合GIS进入社会学研究的构想,受到了许多质疑和建设性的挑战,这都是促成本文的重要反省的动力,这阶段我感谢的学者有TerryG.McGee、KathleenS.Crittenden、XiangmingChen、蔡勇美、章英华、叶启政、瞿海源、陈小红等人;而一直到2004年两次公开演讲心中才开始对SCG方法有比较确定的雏形。

即本文稍早的版本曾于台湾乡村学会年会、中央研究院与文化大学等合办的数位地球国际研讨会中以专题论文形式发表,作者感谢当时与会学者如谢雨生、郭琼莹等给予的专业回应与鼓励。

进而,对本刊数位匿名评审教授提供的严格审查与修改意见,作者获得极大的学术想象触发,而使得本文得以修正补充并重新思索与处理,作者特别表达衷心感谢。

而对于本文资料的繁复处理、绘图的数位调整与田野调查的协助,也要谢谢研究生助理群权自强、邹佳桦、林全进等人。

另外,要感谢国科会「士林人文社会GIS实验室」之经费补助(编号902745P031005),使本研究能持续进行并发展。

当然,本文如有任何疏漏之处,均由作者自负。

一、前言

今日的台北市是拥有人口超过二百六十万人的亚洲大都市,因应全球化(globalization)浪潮,台北市政府于1998年的「策略性发展有利的产业」的经济思维,主要就是以策略性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为主轴,再加上「多核心副都心」的发展概念,定义出各行政区之发展策略,如推动南港、内湖为「台北硅谷」设立「工综合区」。

2000年市府的「经济发展委员会」再加上永续发展的城市和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

在地理空间的定位上也有「八心六轴」的结构发展规划。

台北市未来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将朝向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生产研发中心、商业消费中心、产业研发中心,信息服务业中心,金融贸易中心等六大中心发展,而士林区在整个台北市府的全球化计划中,是以「士林生物科技园区」、「士林创新学习中心」被定位(周志龙2002)。

关于台北市产业结构的变迁,1995年起制造业已经陆续迁出台北市,包括裕隆、东帝士、华隆、中兴纺织、神达计算机等大型制造业;取而代之的是金融和保险业进驻信义区和内湖南港等园区。

2001年市府继续推出与「飞龙计划」--以「振兴景气方案」、「推动国际贸易方案」、「市有土地开发方案」、「推动创业投资方案」、「招商投资奖励方案」五大方案为主的加速台北成为全球城市的计划,进一步让台北与世界接轨。

士林,作为台北市北方最重要的一个行政区,在市府规划台北成为全球城市的过程中也随之有着社会经济的变化。

本文的核心问题意识在于,就产业生态的空间向度而言,当全球化这样宏观的尺度,与台北士林这样微观的区域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关连?

上述的研究问题的解释命题可以如下:

就台北士林的产业生态分布而言,作为空间理论的「全球化」力量如何作用而使之产生空间位移?

而其作用的分析,GIS能够产生怎样有别于传统研究的贡献?

第一个解释命题涉及了关于「全球化」与「在地化」的多层次探究,并借以建立本文的初步理论分析架构;第二个解释命题则从实证操作上证明GIS的特殊性。

二、作为空间理论的「全球化」多层次探究

关于「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探究在社会科学界堪称显学,有「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等不一而足的面向(Appaduri1997;FreiandWoller1999);为了分析需要,本文则试图从空间向度多层次理解全球化理论。

从空间而言,首先全球化可以被视为社会关系的扩大空间(spatialwidening),以及将全球化视为空间的消灭(annihilationofspace);进而从「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着手,批判上述二分均忽略了全球化中各个社会经济地理空间接轨时所产生的紧张、反抗以及所衍生的统理机制的过程。

(徐进钰、郑陆霖2001)

就「社会关系的扩大空间」而言,罗斯诺(Rosenau1997)曾从政治政策分析角度定义全球化为一种「疆域扩张的过程」(boundary-expandingprocess),其中涉及了人员、资本、商品、信息、价值、与行为模式的跨界流动(cross-border),这与区域化(localization)的「疆域壁垒的过程」(boundary-highteningprocess),为维护地方利益的抵抗全球化的在地建构,两者之间形成二元的对立;其间的冲突或妥协,是全球化在疆域扩张的过程与在地力量的倾斜关系。

另一个理论典型是纪登斯(Giddens1984)的结构化理论(TheTheoryofStructuration),强调的是时空的整合与出现于社会整合的过程的社会关系展现。

社会整合(socialintegration)描述根植于地方的面对面互动的网络,是时空中的同时出现(co-presence):

一般人是从日常生活的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径化移动的过程,称之为「时空路径化」(time-spaceroutinization);社会整合同时也意味着系统整合(systemintegration):

面对面的互动,是会和时间或空间中缺席的互动过程叠合。

「在场」(presence)意指个人去一个地方所从事的任何行为的情境,而「缺席」(absence)则是在该情境的同时或者其他情境没有出现的他者。

系统整合意味着时空中的缺席,透过信息技术之助,产生「时空距离化」(time-spacedistanciation)的效果,可以于地方化的过程中重新找到意义。

「在场—缺席」是「地方—全球辩证」(local-globaldialectic)的穿插叙述,其不断的创新是经由系统居间互动传输而达成:

即经由日益扩张的全球空间,消解或重组个人之间的关系所型构的地方网络(Giddens1984)。

就视「全球化为空间的消灭」的层次而言,哈维(Harvey1989)从1968以来持续打破从理智与政治架构来看的空间科学,并创造了「空间地理学」(TheGeographyofSpace)。

其中,他着眼于资本主义空间化的成功生产,且视世界为一可知的整体,空间生产基本上是一普遍理性建构下的产物;空间视为一种在社会实践中普遍的,同质且客观的抽象,地方与空间的对立是由一系列的资本主义下的矛盾所导致而成。

全球化作用下,哈维的「时空压缩」(time-spacecompression)是时空聚集及时空延展两概念的综合,他认为快速交通工具不仅导致人类社会活动的空间消失,同时也使得人的性情混乱和社会错置(dislocation)得以发生;科司特(Castells1998)也具体提出全球化的对于空间的消灭,是经由高速运输、微电子、电子通讯、广播系统等电子脉冲的回路所构成的「点对点」(pointtopoint)移动的「流动空间」(spaceofflows),取代了具有历史根源、共同经验构成的平面空间—「地方空间」(spaceofplaces)。

而就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层次而言,莎森(Sassen1996)则认为,全球化的让信息、资本、人员、商品的跨越疆界的活动,从空间经济来看,它会造成一种「权力的新地理」(anewgeographyofpower),它会落实在真实的领土上,并会产生特殊的机制和过程,即现代经济活动空间的离散与全球的整合(spatialdispersalandglobalintegration),造就了今日主要城市的新的策略角色—全球城市的角色。

超越了长久以来作为国际贸易与金融中心的侷限,全球城市的功能中,可以是金融与专业化服务公司(即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service)的关键位置,并且生产者服务业已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

全球城市在全球经济生产的复杂性,表现在「全球控制的实践(thepracticeofglobalcontrol)」:

经济趋于集中的条件下,以针对全球的生产体系和金融市场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组织与管理(Sassen2000)。

这种全球控制的实践是表现在生产的过程而非生产的产品上,即所谓的「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上,它们是为,不管是私人公司或政府机构的组织提供服务的产业,生产者服务业不是为了经济流通过程的最后的消费者服务,它是为组织服务,它是一种中间产出(intermediateoutputs),它常常是以商业与消费市场的混合体出现,包括主要的信息产业和现代的合作型服务业,如国际金融服务、保险、银行、房地产、法律谘商、会计、专业协会等。

生产者服务业生产过程和区域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中作用,它是一种非常专业化服务,是一种生产过程中的服务诉讼、保险、广告、房地产、金融等出现和传统不同的合作型的服务产业(corporateservices)。

而Williams(1997)所指出的「消费者服务业」(consumerservices)──介于生产和最终消费之间的商业资本的次形式—是以零售资本(retailing)的形式展现。

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工业社会从生产到消费的产业关连,从上游原料、中游制造到下游配销过程所创造的利润与价值,似乎以经由下而上,逐渐被反向操作的零售资本内部化了。

另一方面,大型制造业为了降低风险、追求更大利润及掌握制造品牌的营销通路等,与大型零售业在消费市场上竞争,朝多角化经营,也成了必然的趋势(黄慧琦2003)。

考量全球化,而AllenandMassey(1997)则认为区域/地方(regions/places),只存在由人的特殊观点所形塑的特定脉络,而人们所看到的是空间/地方的多元、共存、和特质化的呈现。

亦即,一个地方中的不同社会族群可能会有差异的,甚至相反的、竞争的,对于该地方特质的解读;而较大的论述,如政治、文化、或经济,则可能产生其他的认同。

质言之,AllenandMassey认为其实并没有一个「本质的空间」(essentialspace)等在那里,让我们去发觉,去研究。

因此,区域或地方只能被特殊的研究目的或问题所定义。

一个地方若要被称为有「地方性」(locality),则必须建构其社会关系的并列与互动,以导致新的,地方性取向的社会过程,而此社会过程当环绕着经济、阶级、人口与族群等功能的变化而进行。

在区域/地方描划边界线(boundarylines)并非是必要的。

在我们所选取的建构地方性的认同标准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地理分布,而导致界线模糊的情况。

事实上,差异的造成多半来自跨界互动(interconnection),而非对立(opposition),进而,我们会发觉,「区域内的差异」(intra-regionaldifferentiation),甚至「不连续」(discontinuity)是存在的。

Massey(1999)更指出,我们可以重新思考空间为相互关系,和想象地方/区域(places/regions)为其中相互连锁的关系,在其中建构差异与认同。

这个差异/认同并非由清楚的地理边界来划定,而是经由理解其中的联系与关系,因此,「实体」是一种建构过程。

正如地方可以被视为联系的活动流动空间,差异与认同才得以建构。

这是一种「非本质主义」(non-essentialist)的空间观:

主体的认同与地方的认同是经由相互关系而建构,不仅挑战了过去对于真实的看法,也打开了未来新的变化可能。

从在地看全球化,OrumandChen(2003)均指出,都市与产业研究虽然需重视全球向度的作用,但更不能脱离在地历史(localhistory)与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思考的重要性。

为了培养社区意识﹙senseofcommunity﹚以及个人认同的要素,地方住民必须掌握与运用机会去形塑与创造自己的地方意识﹙senseofplace﹚──赋予自己的意义,或是他们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的意义。

亦即,在都市地景上留下他们特殊的记号。

而为了回应经济全球化,地方政府的新面貌已经开始重塑地方的资产,社会文化的型貌以及地方意义也已经经历了一个质变的过程。

「全球经济力量」和「全球消费主义」的扩张和渗透已经加速了地方文化的改变。

同样的都市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展现了更多的生命力以及特性,去抵抗或者适应全球文化。

亦即Massey(1997),OrumandChen(2003)等均指出,都市与产业研究虽然需重视全球向度的作用,但更不能脱离在地历史(localhistory)与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思考的重要性。

综合而言,正如Gregory(1994)的批判的人文地理学的论点,经由空间科学所集合的概念,它应不单是不同地方及时空的图表,更该是能够描绘出多重的、复合的及矛盾的客体位置。

空间的生产不是社会生活偶然的副产品,而是空间本身建构的本质,经由地理来造成差异,在政治上及智力上来说,都必须倾听差异的空间。

从这个「差异的空间」出发,全球化就代表着地点重新界定为相互交叉的、重叠的以及脱钩的全球流动性与历史的固定性之间的并列(AminandThrift1994)。

全球化的意义,就不仅是量的放大,更重要的,还是在于经济活动组织本质上的变迁,经常是在地理空间中得到重组。

(徐进钰、郑陆霖2001)因此,从上述对于「全球化」与「在地化」的多层次探究中,我们藉之建立的理论分析架构。

就本文而言,我们的核心问题是:

从历史上而言,士林的产业生态是如何产生空间位移?

引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绘制「数字化社会地图」(digitalsocialmaps)(石计生2003)作为分析工具的特质,其实就是在于运用其地点(location)「相互交叉的」、「重叠的」、与「脱钩的」地理空间中重组经济活动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绕着经济组织、人口、阶级与族群等变化,流动的「全球化产业」、「地方意识」、「在地历史」的动态关连,以就都市产业生态这样一古老的议题,产生新的社会学想象。

三、研究方法:

结合GIS与SPSS的尝试

我们根据行政院主计处的2001年工商及服务业普查资料1,使用MajorGIS软件的绘制数字化社会地图与空间分析功能,和社会统计SPSS的群集分析(clusteranalysis)结合,而发展出来一个可称为「SCG方法」(SPSS-Cluster-GISMethod),以视觉化呈现产业的计量结果与空间位移状态。

这个方法分为四个步骤:

(1)从SPSS的群集分析到GIS的图层显示。

(2)GIS本身的空间分析(可包括主要的群集分析和按实际需要运用的空间分析功能等)后的图层显示。

(3)比对SPSS群集分析和GIS空间分析图层归纳分布类型。

(4)进行地图细部的解释,以田野调查回到叙述的传统,成为一个班雅明(Benjamin1969)所谓的「说故事的人」(Storyteller)。

社会学分析里的这个「说故事的人」,可以「细数远古流传家乡逸事」,具有班雅明所谓的「素朴凝敛」(chastecompactness)的说书特质,「可以从一遍遍不同的重新口述中显露出来」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可以从GIS的空间图层叠合和分析,混合田野资料收集「看图说故事」,产生更为贴近社会真实的研究取向;而对本文而言,所说的故事是理论分析架构中的具体表现为绕着经济组织、人口、阶级与族群等变化,流动的「全球化产业」、「地方意识」、「在地历史」的动态关连诠释。

结合GIS与SPSS的「SCG方法」,主要是针对量化研究的群集分析的特质而建立。

使用群集分析应注意的事项包括(a)大部分群集分析的方法相对而言都很简单,基于基本数学运算而得,使用者在具体化群集分析时甚为容易理解;(b)群集分析是由许多学科共同逐步发展出来的,但也因此为这些学科而产生诠释的偏差,使用者在分析时需要知道这些偏差;(c)就同一组资料而言,不同的群集分析会产生不同的解答。

会不同的解答其中部分原因是在群集分析中会涉及不同的来源,这就会形成不同的分群原则;(d)群集分析的策略是「结构寻找」(structure-seeking),虽然操作上是「结构输入」(structure-imposing)。

「结构寻找」的意义下的群集分析是用来发现一眼无法看穿的资料结构,是针对既有的资料进行结构分类,但也不是再创造新的资料结构;「结构输入」的意义下的群集分析是操作上将客体加以分群,用不同的群集分析方法可以加以截然地分群。

使用群集分析的关键在于必须知道这些群体的「真实性」而非只是用此方法将资料输入(AldenderferandBlashfield1984:

14-16)。

总的来说,群集分析的目的在于将样本区分为若干群集(clusters)或类别,使其各群集内部间的同质性提高,同时也使群集间的差异扩大(曾敏杰1998),本文所使用的SPSS12.0具备这样群集分析(ClusterAnalysis)的功能2。

本文GIS的引入是经由图层叠合3(overlapping)而将资料的群集视觉化(visualization)的过程。

大体上而言,社会学家以主题式地图(Thematicmapping)进行GIS研究。

「主题式地图」能让资料以地理方式呈现。

用这种方法,所叠合的地图能够展现一些单靠统计学所无法完成的模式(BradshawandMuller1998)。

而使用GIS在都市系统(urbansystems)的研究中(Du2001),GIS的基本元素,点、线、面,被赋予社会学意义。

以城市来思考,点图征可以被视为是城市的人口分布,而线图征可以被视为是城市的联系,如旅客,而以GIS的空间叠合(overlay)分析,点和线的交集,就是都市活动的机制表现,就是迁徙(migration)的展现。

GIS「叠合」涉及几个主题信息的绘图再现的相互套叠。

这种地图的叠合,呈现的空间类似性就可直接和因果律相关连。

GIS可以提供容易可得的地图叠合,从其中的相似类型研究,就可能导致新的假设,新的理论,甚至新的律则的发展(DeMer1997);本研究即是在。

GIS「叠合」的过程中寻找士林产业生态空间位移的意涵。

MajorGIS的空间分析也是和SPSS一样,拥有基本数学运算,使用者在具体化群集分析时也甚容易。

GIS的「思想共同操作平台」的特质,使得它在方法上也具有跨学科整合的可能,其表现型态是以「结构输入」的方式将不同来源的资料组,从SPSS统计分析结果输入至GIS平台读取,进行空间操作。

SPSS「结构寻找」的意义下的群集分析也同样在GIS的群集分析中适用,同一组资料而言,不同的群集分析会产生不同的解答的创造性在于研究者的「合理」分群。

结合GIS与SPSS的「SCG方法」重视分群的合理性,以SPSS的分群结果转化至GIS图层呈现结果,和GIS本身的分群进行比对,其合理性是基于研究对象的这些群体的「真实性」,是从质化的田野调查的「全球在地化」的地方知识来完成。

表1是根据两种资料组:

2001年工商及服务业普查资料的代码和台北市商业管理处的工商登记的公司历年资料所划分的「在地化产业」与「全球化产业」。

士林地方资料的「全球化」「在地化」的产业划分,并非依靠产业进出口比重,而是根据理论上的「全球化」与「在地条件」的考量。

「全球化产业」是依据文献回顾中的「全球在地化」的部份学者,如Sassen(1991)、William(1997)等的理论加以指标化,依其代码而区分为「生产者服务业」和「新型连锁零售业业」。

「生产者服务业」包括「运输通信」、「金融保险」、「不动产」和「专业会计」等产业。

「新型连锁零售业」则是根据台北市商业管理处的工商登记的公司历年资料整理而得,是属于有门牌号码的资料。

而「在地化产业」则是根据「在地条件」而考量;所谓「在地条件」(localconditions),指的是某地区或国家拥有的属于在地特有的发展条件,每个地区或国家因地理区域之别,以及历史、人文和发展过程相异,而会有不同的在地条件。

(张家铭、徐伟杰1999)。

表1、群集分析的产业分类依据

在地化产业

全球化产业

制造业与批发零售

生产者服务业

产业名称

产业名称

制造、水电、燃煤业(0810-4200*)

运输通信业(5310-6000)

批发业(4411-4599)

金融保险业(6211-6490)

零售业(4611-4819)

不动产业(6611-6490)

餐饮住宿业(5011-5199)

专业会计业(6911-7709)

新型连锁零售业

注*为普查资料代码。

以士林地方的「在地条件」而言,历史上,士林的产业最为著名的「士林三宝」──「士林电机」、「士林纺织」和「士林纸厂」都是属于劳力密集(labor-intensive)的制造业。

根据《士林镇志》(1968)记载:

「士林电机」设立于1955年,位于兰兴里占地2232坪,当时人员就有600人;而「士林纸厂」设立于日治大正八年(1919),当时称为「八芝兰制纸会社」,人员约100人,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