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 三章普通用卷 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59319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 三章普通用卷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 三章普通用卷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 三章普通用卷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 三章普通用卷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 三章普通用卷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 三章普通用卷 1.docx

《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 三章普通用卷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 三章普通用卷 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 三章普通用卷 1.docx

内蒙呼市六中高一上学期地理必修一第三章普通用卷1

必修一第二章

副标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读下面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回答下题。

1.影响图中①②③④变化的基础是

A.水分B.地形C.气候D.热量

2.图中⑧自然带在大陆西岸向高纬方向延伸,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B.地形C.气候D.海陆分布

3.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如图).据此完成下题.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4.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题.

该地寒冷期(  )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克拉玛依的魔鬼城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景观,而今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工业重镇,克拉玛依是新疆最大的外来移民城市,城市化水平超过乌鲁木齐。

下图为我国新疆北部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下列地理因素与①、②两地降水量差异无明显相关性的是

A.地形B.湖泊C.盛行风D.距海远近

6.图示城市分布区的地貌类型成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冰川堆积

7.克拉玛依城市化水平高于乌鲁木齐,主要是克拉玛依

①为工业城市,第二产业比重更大    ②规模大,等级高,服务范围广

③农业生产条件差,从事农业人口少  ④城市起步早,第三产业发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9月14日—9月15日,一场罕见的雾霾突袭了新加坡。

空气污染指标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新加坡这次雾霾是()

A.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

B.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

C.由邻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一带烧火开荒形成的烟雾飘来导致

D.“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

9.有关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马六甲海峡内,风浪小雷雨多

B.苏门答腊岛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爪哇岛原始雨林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D.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

科研人员采用人为放火的方法,对我国西北某地荒漠化草原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地上部生物量、植物多度等群落特征对火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科学研究。

结果表明:

火烧后当年,火烧样地中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样地,第二年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性差异。

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的变化如图a、图b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题.

10.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火烧后(  )

A.物种当年略有减少,第二年基本恢复

B.植物多度当年不变,第二年略有降低

C.植物多度当年提高,第二年基本恢复

D.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度变化基本相同

11.火烧后当年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最可能与之有关的是火烧后(  )

A.土壤湿度降低B.昼夜温差增大C.土壤表层疏松D.土壤肥力提高

2015年5月,南亚的印度大部分地区受高温热浪的影响,死亡人数超过2200人。

下图为“南亚季风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导致印度高温热浪天气的原因是()

A.西风带影响B.极地东风带影响

C.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13.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盛行西南风,来自低纬度的海洋B.由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形成

C.影响之下,加剧印度的低温干燥D.影响之下,印度半岛进入雨季

  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4.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年均温低蒸发弱B.山地降水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15.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大西洋B.北冰洋C.太平洋D.印度洋

16.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B.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17.“连锁反应”一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  )

A.差异性B.整体性C.地带性D.非地带性

读图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据图回答18~20题。

18.若①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A.山东半岛B.欧洲西部

C.澳大利亚东南部D.圭亚那高原

19.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D.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

20.若CD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温差为 28.8 ℃,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A.3700米B.4800米C.5000米D.4680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1.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高、低)气压,它割断了              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

(2)半年后,C处刮          季风(风向),性质是                          。

(3)季风环流使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夏季      (气候特征),冬季      (气候特征),从而形成了典型的           气候。

 

(4)而南亚季风环流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和                。

22.读“北半球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A—B—C—D—E—F—G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_________。

J—K—L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___规律,受_______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

(2)D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类型的形成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控制的结果。

(3)图中北半球有两处自然带名称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这种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图中的字母是_______________。

23.读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B山脉的成因是         ▲     板块和          ▲        板块挤压抬升形成的。

(2分)

(2)图中受单一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

(3分)

(3)A自然带从南纬30度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C、E两地气候类型相同。

C气候区西侧南北较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E地气候类型的成因。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整体性原理解释C处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4.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西部山脉是美洲板块和____板块____(填“碰撞”或“张裂”)而成。

(2)②城市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点是____。

(3)②地的自然带是____;③地的自然带是____,②到③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地域分异规律。

(4)与④地相比,③地冬季气温较____,分析其原因。

____。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D2.A3.C4.C5.D6.B7.C

8.C9.A10.C11.D12.D13.C14.C

15.A16.C17.B18.C19.D20.C

21.

(1)夏  低  副热带高(3分)

(2)西北  寒冷干燥  (2分)

(3)高温多雨  温暖湿润(低温少雨)  亚热带季风。

(3分)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分)

  

22.

(1)由赤道向两级地域分异    热量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

(3)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E、J

  

23.

(1)南极洲板块    美洲板块    (2分)

(2)A    C   D       (3分)

(3)副高控制;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3分)

(4)信风迎风坡     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

(3分)

(5)地处赤道两侧(附近),平原面积广大,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广泛分布着热带雨林,河流流量大,流速平缓;高温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肥力低。

(4分)

  

24.

(1)太平洋(1分)  碰撞(1分)     

(2)地中海气候(2分)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2分)

(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分)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分) 从赤道向两极(纬度地带性)(2分)

(4)高(1分) 暖流的增温作用;常年盛行西风,受海洋影响大。

(2分)

  

【解析】

1~2.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是随着纬度的变化,热量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的自然带的变化,是以热量条件为基础的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图,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可知,⑧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在大陆西岸向高纬度方向延伸,说明西岸较东岸同纬度地区热量条件较好,是由于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导致的,影响因素为洋流,故选A。

3.解:

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其泛滥带来的巨量泥沙淤塞了淮河两岸的许多河道,淮河从此失去了原先的入海通道,读图可知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没有自然的入海河道,故没有明显的自然标志;秦岭-淮河虽然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但大多自然区域之间的分界线并不明显,两侧地理差异并显著.故选:

C.秦岭-淮河线是中国(特别是东部)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此线的南面和北面,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还是地理风貌或是人民的生活习俗,都有明显的不同.本题主要考查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要全面掌握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内容.

4.解:

从图中看,该地任何时候气温均高于-16℃;无论是丰雪期还是枯雪期,气温日变化均为7℃左右;通过①②与③④对比,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明显差异;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故选:

C.覆膜是为了保温,故膜内温度一定高于膜外;枯雪年空气中水分含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所以昼夜温差大,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②.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气温曲线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5~7.本题考查造成区域降水差异的因素。

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和偏北风从北冰洋带来的水汽,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位于湖泊附近,湖泊蒸发,空气湿度增加,增加降水,故②地降水量大于①地。

所以ABC有明显相关性,两地降水量大小与距海远近关系不大,根据题意,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城市分布区的地貌形成原因。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城市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即河流由山区流出山口处,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造成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

克拉玛依为石油工业城市,人口主要从事第二产业,加上地处沙漠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从业人口少,故城市化水平高于乌鲁木齐,①③正确;乌鲁木齐属于省会城市,而克拉玛依属于地级市,所以克拉玛依的城市等级要低于乌鲁木齐,②错误;克拉玛依属于资源型城市,随着石油资源的开发而逐渐兴起的城市,第二产业发达,④错误。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9.本题考查雾霾的形成。

雾霾消散与当地森林茂密无关,A错;从图中可知此次雾霾笼罩区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核心区延伸至苏门答腊岛且浓烟区范围较大,新加坡只是一小部分,该雾霾主要飘向东北,说明吹西南风,可知该烟雾从西南方向的苏门答腊岛吹来的,而非新加坡当地所致,也不是来自马来半岛,C对,B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东南亚地区的特征。

马六甲海峡是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雷阵雨,赤道低气压带内为平风带,没有大的海风,所以也不会有大的海浪,A对;苏门答腊岛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地带,B错;爪哇岛土壤肥沃主要因为火山灰多,不是有机质多,C​错;马来半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东西侧全年降水丰富,只有北部有一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该海域吹西南风,西侧迎风坡降水多,冬季吹东北风,东侧迎风坡降水多,D错。

故选A。

10~11.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读图可知,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在火烧后物种当年略有减少,第二年仍然减少,A错;植物多度当年提高,第二年基本恢复,B错,C对;物种丰富度略有减少,植物多度略有增加,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火烧后当年草本植物地上部生物量显著提高,最可能与之有关的是火烧后草木灰进入土壤,土壤肥力提高使植物生长快,D对;土壤湿度降低,植物生长慢,A错;昼夜温差变化幅度不大,B错;土壤表层软硬度变化小,C错。

故选D。

12~13.本题考查印度高温热浪天气的成因。

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变率大,2015年5月份本应进入雨季,但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雨带推迟,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且太阳辐射强,出现高温热浪天气,D对;西风带影响中纬度地区,极地东风带影响高纬度地区,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下降水多,ABC错。

故选D。

本题考查南亚季风的特征及成因。

南亚地区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降水,ABD描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夏季风影响下,印度高温多雨,C错,符合题意。

故选C。

14~16.本题考查读材料和图分析区域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原因。

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该地降水稀少,但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说明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融雪量大,使水资源相对我国其他沙漠充足,利于植物生长,所以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C对,AB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读图可知,该盆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为新疆北部的准格尔盆地。

其西部有阿拉山缺口,来自大西洋的气流会到达该区域,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A对,BCD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积雪覆盖地表,反射率增大,地面辐射降低,减少水汽蒸发,降低了大气湿度,AB错;积雪覆盖地表可以抑制风沙活动,减少春季扬尘,C对;积雪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积雪融化,土壤湿度增大,地表径流增加,D错。

故选C。

17.解:

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等,而这些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故选:

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指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其表现为:

①地理环境中要素相互影响,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②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③全球大小各级自然综合体内部,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都要受到整体的制约.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关键是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18~20.本题考查陆地自然带的判读。

根据图示基带北侧海拔较高,应位于南半球,AB错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或温带季风气候区,澳大利亚东南部位于南半球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而圭亚那高原主要受热带草原气候影响,C正确,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

根据图示的自然带倾斜和雪线高度的分布特征,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相对高差大,所以垂直自然带比南坡完整,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

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处为雪线位置,B、C两点最大温差为 28.8 ℃,利用最大温差计算出B、C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800米(高度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C),再加上B点的海拔120米,且C距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故此山海拔最接近5000米,C正确。

故选C。

21.本题考查季风环流。

(1)图示东亚盛行东南季风,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则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中心位于印度半岛附近,切断了该纬度的副热带高压带。

(2)半年后,为北半球冬季,则东亚C盛行西北风,由于西北风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故性质从气温和降水条件分析,寒冷干燥;南亚B冬季盛行东北季风。

 

(3)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南方地区,季风环流使我国南方地区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4)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东亚居于两者之间,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比其它任何地区都要显著。

所以,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季风环流的主要成因。

南亚季风气候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冬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冷气团在南下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为东北季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夏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偏为西南风。

故南季南亚夏季风还受到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

22.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其对自然带的影响等。

(1)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根据图示信息,A—B—C—D—E—F—G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的由赤道向两级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热量;J—K—L的更替反映了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受水分条件的影响较大。

(2)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其对自然带的影响。

根据图示信息,D位于北纬30°-北纬40°大陆的西岸,受到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故其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名称是相同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图中的字母是E、J。

23.本题主要考查板块的运动和气候的分布和形成原因。

仔细阅读图示,结合区域的位置,分析区域气候类型和成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本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依据经纬度分布可知:

图示地区是南美洲,山脉是安第斯山脉,其是由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

  

(2)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

依据各气候的分布位置可知:

A是热带沙漠气候,B是高原山地气候,C是热带雨林气候,D是热带草原气候,E是热带雨林气候。

其中A是常年受副高压控制形成的,C气候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D气候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3)依据上题可知:

A带是热带沙漠气候,该地区常年受副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较少,另一方面,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强烈,加剧了该地区气候的干旱,该地区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大西洋的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较少,气候干旱,使A自然带从南纬30度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

(4)依据第

(2)题分析可知:

C、E两地气候都为热带雨林气候,C气候区西侧南北较宽,其主要原因是西侧地势较高,地处信风带的迎风坡,地形对水汽抬升作用明显,降水较多;E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主要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E地区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且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气温高,降水多,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5)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告诉我们,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内各地理要素共同演化的结果。

C地区地处赤道两侧(附近),平原面积广大,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全年高温多雨,故形成了广阔的热带雨林景观,该地区,因降水多,故河流流量大,地势平坦,河流流速平缓;因本地区降水多,气温高,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肥力较低。

24.

(1)本题考查美国西部山脉的形成原因。

读图和板块运动可知,美国西部山脉主要是由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碰撞块挤压而成。

(2)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和气候特点。

读图可知,②位于北纬30°~40°的北美洲西岸,可判断是地中海气候,由于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所以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图可知,②位于北纬30°~40°的北美洲西岸,可判断是地中海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③位于北纬40°~60°的北美洲西岸,可判断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到③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

(4)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和影响气温的因素。

读图可知,④地位于0℃以北地区,④地冬季气温小于0℃,③地位于0℃以南地区,③地冬季气温大于0℃,所以与④地相比,③地冬季气温较高,主要是因为③地位于沿海地区,受阿拉斯加暖流的增温作用,同时常年盛行西风,受海洋影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