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57367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docx

《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docx

版化学新教材导学人教必修第一册讲义章末综合测评二和答案

章末综合测评

(二)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6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于9月30日至10月6日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音乐焰火是光与音的完美结合,它将千姿百态、变化莫测、不可思议的焰火造型和激昂动听、美妙无比的音乐交融一起,创造出光和色的火树银花不夜天。

故音乐焰火被人称为“火之交响、光之芭蕾”。

焰火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有关。

下列有关“焰色试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焰色试验实验时,应用H2SO4清洗铂丝

B.焰色试验是单质特有的性质

C.碳酸钾在酒精灯上灼烧时能直接观察到紫色火焰

D.NaCl与Na2SO4灼烧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

解析 清洗铂丝应用盐酸清洗,A项错误;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B项错误;观察钾的焰色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才能观察到紫色火焰,C项错误;NaCl、Na2SO4都是钠盐,灼烧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D项正确。

答案 D

2.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有些小商小贩用自来水充当纯净水出售。

下列试剂中,可用来辨其真伪的是(  )

A.酚酞溶液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解析 Cl2+H2O===HCl+HClO,氯水中存在氢离子显酸性,遇酚酞不变色,A不符合题意;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B不符合题意;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C不符合题意;氯水中存在氯离子,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符合题意。

答案 D

3.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D.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试管底部有红色物质生成

解析 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A项正确;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灭火,不能用水或CO2灭火,在实验室中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B项正确;钠的性质较活泼,与金属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放出的热量使钠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但不能置换其中的金属,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D

4.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是(  )

解析 氯水显酸性,氯水中含有HCl,可以使pH试纸变红色,又因氯水中含有HClO,所以试纸先变红色后又会被漂白为白色,B项正确。

答案 B

5.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

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Na2OB.NaOH

C.Na2CO3D.NaHCO3

解析 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

其变质过程中:

钠被氧化为氧化钠,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形成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不可能产生碳酸氢钠。

答案 D

7.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

实验操作:

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生成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发生的反应为2Na+Cl2

2NaCl

解析 由题目信息可知,Na和Cl2发生反应生成NaCl固体,对应的现象是火焰为黄色,有白烟(NaCl)生成,为防止空气污染,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Cl2。

答案 C

8.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17∶14。

若乙气体是一氧化碳,则甲气体是(  )

A.H2SB.HCl

C.NH3D.Cl2

解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摩尔质量与质量成正比,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气体物质的量相同,甲与乙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7∶14,则甲气体的摩尔质量为34g·mol-1,只有硫化氢符合。

答案 A

9.配制250mL0.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

解析 B项,如图乙所示,定容后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C项,如图甲所示,情况与B项相反;A、D两项易判断会偏小。

答案 C

10.标况下,H2O的质量为xg,含有y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18y/xB.9y/x

C.18y/xmol-1D.9y/xmol-1

解析 xgH2O的物质的量为

mol,由1molH2O中含2molH、xgH2O中含有y个氢原子,则

mol×2×NA=y,解得NA=

mol-1,故选D。

答案 D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0.1mol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0.1NA

B.22g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11.2L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常温下NA个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

解析 含0.1molBaCl2的溶液中含有0.2molCl-,A项错误;质量与状况无关,由摩尔质量与质量分析,B项正确;C项中没有注明是否是标准状况,故C项错误;同理D项错误。

答案 B

12.下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的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褪色。

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浓硫酸B.饱和氯化钠溶液

C.浓氢氧化钠溶液D.氢氧化钙悬浊液

解析 红色布条褪色的原因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作用的次氯酸,氯气通过D瓶中的液体后C处的红色布条能褪色,这说明D瓶中的液体既不能干燥氯气,又不能吸收氯气,反而是使干燥的氯气变得湿润了。

在题目所提供的四种溶液中,浓硫酸能干燥氯气,浓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悬浊液都跟氯气发生化学反应,氯气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但氯气中混有少量水蒸气。

答案 B

13.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相比较:

①密度比为16∶11 ②密度比为11∶16 ③体积比为16∶11 ④体积比为11∶16

上述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二氧化硫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物质的量(体积)之比与摩尔质量成反比:

mol∶

mol=11∶16,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64g·mol-1∶44g·mol-1=16∶11。

答案 B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甲烷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2∶1

B.1g甲烷和1g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5∶1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2∶1

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1∶2

解析 根据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比,A项错误;等物质的量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等质量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D项错误;求原子数之比,先计算物质的量,再乘以分子所含的原子数,1g甲烷中原子的物质的量=1g/16g·mol-1×5,1g氧气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1g/32g·mol-1×2,比值为5∶1,B项正确。

答案 B

15.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1∶2∶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3B.1∶6∶9

C.1∶3∶3D.1∶3∶6

解析 设Al2(SO4)3、ZnSO4、Na2SO4生成Ba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6mol、9mol,则Al2(SO4)3为1mol,ZnSO4为6mol,Na2SO4为9mol,所以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6∶9,B项正确。

答案 B

16.如图装置用来检验氯气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B.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C.装置C中发生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

D.装置B的现象是干燥布条褪色,湿润布条不褪色

解析 氯气没有漂白作用,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所以装置B中干燥布条不褪色,湿润布条褪色。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图所示。

(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

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

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气体发生装置中进行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应按照气流方向连接各部分装置:

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3)Cl2氧化KI生成碘,碘单质遇淀粉变蓝,故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纸变蓝,反应方程式为2KI+Cl2===2KCl+I2。

答案 

(1)E C D A B H G F

(2)除去氯气中的HCl杂质 吸收过量的氯气

(3)试纸变蓝 2KI+Cl2===2KCl+I2

(4)①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②2NaOH+Cl2===NaCl+NaClO+H2O

18.(10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研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如图装置,在干燥管中装入Na2O2后,打开活塞加入稀硫酸,生成CO2。

打开K1,关闭K2,加热铜丝,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是________。

实验观察到铜丝未变化,则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打开K2,关闭K1,出现________现象,可证明有水时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

(3)根据以上的实验结论,写出生成CO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反应生成CO2,通过干燥剂后,CO2中不含水蒸气,未发生CO2与Na2O2的反应,说明无水存在时,CO2与Na2O2不会产生O2。

X为浓硫酸,操作的目的是干燥CO2,防止水蒸气影响实验结果。

(2)若出现铜丝由红色变黑色,证明有O2产生,O2与Cu反应生成黑色CuO,可证明有水时才能使CO2与Na2O2反应。

(3)根据反应情况,发生的反应:

Na2CO3+H2SO4===Na2SO4+CO2↑+H2O、2CO2+2Na2O2===2Na2CO3+O2。

答案 

(1)防止水蒸气进入干燥的Na2O2中,影响实验结果 浓硫酸 无水时CO2与Na2O2不发生反应

(2)红色铜丝变黑色

(3)Na2CO3+H2SO4===Na2SO4+CO2↑+H2O、2CO2+2Na2O2===2Na2CO3+O2

19.(10分)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它们可按下面框图进行反应。

又知D溶液为黄色,E溶液为无色,请回答: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反应的框图看出,反应①A+B―→D(固体),反应④F+B―→D(溶液),可知:

F是化合物,A是变价金属,且A在F中呈低价。

又从物理性质可以判断B为Cl2。

推出A是Fe,D为FeCl3,F为FeCl2。

从反应③A+E―→F+C可知,E为盐酸,C为H2。

答案 

(1)Fe Cl2 H2

(2)2Fe+3Cl2

2FeCl3

(3)Fe+2HCl===FeCl2+H2↑

(4)2FeCl2+Cl2===2FeCl3

20.(12分)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

HCl

相对分子质量:

36.5

密度:

1.19g·cm-3

HCl的质量分数:

36.5%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0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

(在括号内填A表示“偏大”、填B表示“偏小”、填C表示“无影响”)。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  )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  )

(4)①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0.400mol·L-1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0.4g溶质的NaOH溶液,则该同学需取________mL盐酸。

②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0.4gNaOH的NaOH溶液,发现消耗的盐酸比①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

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

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

解析 

(1)c(HCl)=

=11.9mol·L-1。

(2)溶液的浓度、密度与体积无关,但溶质的质量、物质的量随溶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3)由溶液稀释定律可知,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

≈0.0168L=16.8mL。

(4)NaOH的物质的量n(NaOH)=

=0.01mol。

由NaOH+HCl===NaCl+H2O可知,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盐酸的体积V=

×1000mL·L-1=25mL。

答案 

(1)11.9 

(2)BD (3)①16.8 ②a.B b.B (4)①25 ②C

21.(10分)

(1)某化工厂用氯气与石灰乳生产漂白粉,该厂出厂产品说明书如下:

①漂白粉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写出漂白粉变质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实验室研究员将完全变质后的漂白粉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则该漂白粉中所含有效成分的质量为________(假设漂白粉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硝酸反应)。

(2)将14gNa2O和Na2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所得溶液的体积为400mL。

试计算:

原混合物中Na2O的质量为________g,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解析 

(1)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发生漂白粉与二氧化碳、水的反应及次氯酸分解反应,反应分别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

2HCl+O2↑。

漂白粉中所含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完全变质的漂白粉溶于水,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Ca(ClO)2~CaCO3~CO2知,Ca(ClO)2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质量为143g·mol-1×0.02mol=2.86g。

(2)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n(O2)=

=0.05mol,根据反应2Na2O2+2H2O===4Na++4OH-+O2↑可知,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n(Na2O2)=0.05mol×2=0.1mol,则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质量m(Na2O2)=78g·mol-1×0.1mol=7.8g,氧化钠的质量为14g-7.8g=6.2g。

混合物中Na2O的物质的量n(Na2O)=

=0.1mol,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根据钠原子守恒可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OH)=2n(Na2O2)+2n(Na2O)=0.1mol×2+0.1mol×2=0.4mol,c(NaOH)=

=1.0mol·L-1。

答案 

(1)①Ca(ClO)2+H2O+CO2===CaCO3+2HClO 2HClO

2HCl+O2↑ ②2.86g 

(2)6.2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