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第2022章.docx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第2022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第2022章.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第2022章
第二十章《电与磁》单元计划
教学主线、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主线是“磁场”,磁体、电流周围都存在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性物质或电流有力的作用,磁场能使运动的导体产生感应电流。
本章重点是揭示电和磁之间互为因果及相互作用的关系。
本章难点是技术应用方面:
电磁继电器、电动机的换向器的作用,发电机的原理。
本章教学的难点是师生互动,共同达到课程目标中关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
本章教材的存有一些缺憾:
其一,缺少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最新科技成就或注意事项的介绍;其二,应该在书中介绍一些相关的科普资料或网站逐步引导学生到哪里或怎样去收集信息;其三,教材应呼吁全社会用实际行动支持学生的社会调查和科学实践活动,并提供一定的指导。
否则,教学时很容易脱离实际,造成纸上谈兵或闭门造车现象。
教师教学时,应注意主动弥补,尽量落实新的课程理念,进行再创造。
课程内容标准:
本章所涉及的物质是“磁性物质”,如各种各样的磁铁、电磁铁等,重点是“磁场”这样的空间无形物质,如磁体周围的磁场、地磁场、直导线及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课标要求通过探究,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并尝试将“磁性物质”及其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联系起来。
“电生磁”、“磁生电”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不同的物质和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又发生着相互作用”。
对此课标要求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本章所涉及的物质是“磁性物质”,如各种各样的磁铁、电磁铁等,重点是“磁场”这样的空间无形物质,如磁体周围的磁场、地磁场、直导线及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课标要求通过探究,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并尝试将“磁性物质”及其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联系起来。
“电生磁”、“磁生电”的辩证关系充分体现了“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不同的物质和不同的运动形式之间又发生着相互作用”。
对此课标要求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本章地位与基本结构:
本章揭示了神秘莫测的电与磁的紧密联系、电与磁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电和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从介绍生活常见的磁现象出发,通过各种课堂活动让学生感知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在学生已有电学知识的基础上,探究“电生磁”和“磁生电”的辩证关系。
“电与磁”的关系在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介绍了与我们生活最贴近事例,例如对现代社会影响深远的“电动机”、“发电机”、“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
编者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与旧教材相比,从知识到应用,在结构上显得更紧凑,使电与磁的关系更紧密,更能体现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又互为因果的关系。
编者非常强调应用,此意图从该章各节的标题中尤显突出。
教材忠实贯彻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本章相对比较独立,但仍需要电学知识的基础,且对下一章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章知识和应用在现代社会中相当重要,但除了“磁现象”知识较简单易懂外,其它知识比较抽象难懂,若要学得深透是不容易的。
课程标准对这一章的总体要求处在比较初级的水平上。
课时安排:
1、磁场
2、电生磁
3、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4、电动机
5、磁生电
一、磁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和方法
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难点:
磁场、磁感线的含义。
知道磁场间的作用。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
教学课时:
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利用航海史引入磁场
我国在磁方面上取得的成就
进行新课:
1、磁现象:
磁体吸引钢铁一类物质的现象。
试验:
47页图8.1-4甲示,结论
(1)磁极:
磁体的两端,吸引能力最强的地方
南极(S极)
北极(N极)
试验:
47页图8.1-4乙示,结论
2、磁场:
试验:
把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
结果:
小磁针都发生了偏转
(1)、结论:
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对放入其中的某些物质有力的作用,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的方向。
试验:
48页图8.1-6示
结果:
小磁针的排列很有规律,一系列的曲线。
(2)、结论:
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其方向有N极→S极)磁感线是一种物理模型。
几种常见的磁感线:
练习:
49页画磁感线
指南针为什么总指一个方向?
(3)、地磁场: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地磁场的N(北)极在地球南极,S(南)极在地球北极(有些偏差)。
3、磁化: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
试验证明:
生活中的磁化现象:
探究:
磁化钢针
3、达标练习:
课本后5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二、电生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重、难点:
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
2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指北的一端叫极,又叫极。
2、同名磁极相互,异名磁极相互;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
小磁针静止时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试验“猜一猜”
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
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场?
进行新课:
1、电流的磁效应:
试验:
53页图8.2-2示,结果
结论:
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
思考:
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存在?
……如何增强磁场?
(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
2、探究: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猜想:
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1)试验:
54页图8.2-4示
(对比条形磁体)
结论: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磁体的磁场相似。
指出N极、S极
猜想:
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会不会变化?
(2)试验:
54页图8.2-4示,但电流方向相反
结果:
结论:
指出图8.2-5中的N极、S极
讨论:
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
(参考55页提示)
(3)安培定则:
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练习:
判断一些通电螺线管的N、S极
3、达标练习:
课本后5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
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
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电磁继电器:
(1)、作用:
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2)、结构:
先观察59页的构造图再实物观察。
(3)、原理:
对照结构图说明。
(4)、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分析、说明。
(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
学生阅读“想想做做”,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2、扬声器:
(1)、结构:
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原理:
注意电信号与声信号的转换,对照结构图进行说明。
3、达标练习:
课本6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分析这几种器材,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
重、难点: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
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电磁继电器:
(1)、作用:
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2)、结构:
先观察59页的构造图,再实物观察。
(3)、原理:
对照结构图说明。
(4)、使用方法:
通过实验分析、说明。
(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
学生阅读“想想做做”,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2、扬声器:
(1)、结构:
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原理:
注意电信号与声信号的转换,对照结构图进行说明。
3、达标练习:
课本6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分析这几种器材,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四、电动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评讲上一节的物理套餐的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等效一磁体,把它放在另一磁场中,会不会发生作用?
进行新课: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实验:
61页图8。
4——1示
结果:
结论: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实验:
62页图8。
4-2示
结果:
转动(左右)
结论: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学生探究:
让线圈转动起来
(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完成,并说明这就是一个小电动机)
3、电动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
(1)、结构:
转子、定子、换向器
(2)、原理: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重点分析图8。
4-5,说明为什么要换向器。
(4)、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65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学后记:
五、磁生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
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赫兹,能区分直流电与交流电。
2、过程和方法
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的关系。
观察体验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了解探索奥秘的方法。
认识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初步具有创造意识。
重、难点:
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发电机模型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丹麦物理学家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与有关。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电动机的实质是能转化为能。
3、直流电动机是由、、、组成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电流周围有磁场,哪能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
进行新课:
探究:
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66页图8。
5——1示
结果:
次序
实验条件
电流表指针反应
1
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
且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2
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3
把单根导线换成匝树很多的线圈,仍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4
维持上实验器材不变,使导线在磁场中沿不同方向运动。
1、电磁感应:
(法拉第实验)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思考:
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总结)
条件:
(1)、电路闭合
(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利用这结论做成电动机)
2、发电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
(1)、结构:
转子、定子
(2)、原理:
电磁感应实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交流电(AC):
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
(分析清楚)
(4)、频率:
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符号:
Hz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流频率是50Hz
3、达标练习:
1、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利用磁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2、导体在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是一种。
产生的电流叫做。
3、电路中产生,叫交变电流。
4、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为。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
5、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转化过程,是把转化成。
6、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6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学后记:
第九章《信息的传递》单元计划
课程标准的要求: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了解电磁波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4、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章概述: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一个信息时代。
有形的材料、能源是财富,无形的信息是财富的源泉。
在工业化社会里,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而在信息化时代,通信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
信息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学习、生产的重要元素。
了解信息是如何传递的,信息技术的由来,现状和未来发展,是每个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中的公民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需要。
因此,在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初中物理教材中,介绍“信息的传递”的内容是必需的,它体现了教材内容的时代性。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初中生对通信的知识既有兴趣又有需求,所以我们有必要把信息传递的方式介绍给学生。
课程标准对这章的要求并不高,而涉及通信的知识又往往很难,所以我们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展开教材。
“信息的传递”一章内容涵盖了人类通信发展的过程和跨度很大的通信技术。
教材首先对通信发展进行回顾,以组合图的方式展开,使同学们对通信的历史有个概括性的了解,也对现代通信的快捷和方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数字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章简单地介绍了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并说明了数字通信的优势。
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频率的电磁波,但由于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教材通过演示实验示意性地说明电磁波是如何产生和如何传播的,并给出了电磁波频率、波长和波速的关系。
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了广播和电视,教材通过方框图的形式简单地介绍了广播和电视的大致工作过程。
本章还介绍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为学生展示了现代通信的发展方向。
课时安排:
1、现代顺风耳——电话
2、电磁波的海洋
3、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精神,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培养合作精神。
重、难点:
电话的结构与原理。
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数字、模拟信号。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话机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烽火台”……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
进行新课:
1、电话的结构:
贝尔发明了电话
话筒:
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
听筒:
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象喇叭
电话线:
传递信号
2、电话交换机:
想想议议:
完成课本77页的问题
结果:
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
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
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
分析:
占线的现象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
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数字信号:
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
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
3、达标练习:
课本后7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二、电磁波的海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
重、难点:
电磁波的产生。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收音机、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电话的传播需要电话线,收音机、电视信号的传播没有导线,它们靠什么传播?
……电磁波
进行新课:
1、电磁波的产生:
演示:
课本80页试验
结果:
产生了电磁波(为什么电流要时断时续)
结论:
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项目
振动源
波的形成
水波
声波
电磁波
木棍的上下振动
发声体的往复振动
导体中电流不断变化
2、电磁波的传播:
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用c表示:
c=3×108m/s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
①波长:
用λ表示,单位是m
②频率:
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1MHz=1000kHz=1000000Hz
它们的关系:
c=λf
3、电磁波的分类:
课本81页图示,分类的依据是频率或波长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阅读“科学世界”
录像……电磁波的海洋
3、达标练习:
课本后8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三、广播通信、电视、移动电话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知道电磁波可以在真空、空气中传播,
这节课我们学习电磁波的一些应用。
进行新课:
1、无线电广播:
大致过程:
课本84页图示
声信号→电信号→电磁波→发射→接收机→声信号
但有两个问题:
①信号弱
②频率低,传递性差
解决方法:
①放大
②加一载波,接收后再去掉
例:
声信号10000Hz+载波100000Hz=110000Hz发射
接收后110000Hz-载波100000Hz=声信号10000Hz
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对照课本85页图分析说明
(传播过程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但多了图像信号,必
须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与声音一起发射)
3、移动电话:
即有发射功能,又有接收功能。
(可以看做是广播电台与收音机的组合)
无绳电话:
阅读“科学世界”“STS”
观看录像:
3、达标练习:
课本后89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技术。
重、难点:
了解科学技术,培养学习的动力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教学课时:
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电话、广播、电视、无线电话,着都是信息传递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还会越来越多。
进行新课:
1、微波通信:
微波:
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00000MHz
之间的电磁波。
优点:
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
缺点:
传播近似直线,不能沿地球表面传播,在地面的传播距离短。
改进方式:
需要大量的中继站,约50km一个。
讨论:
能否用月球做中继站?
结论:
不行,但可以用卫星做中继站。
2、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做中继站的微波通信方式。
同步卫星:
优点:
覆盖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