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9届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命题人:
霍明录
第Ⅰ卷(选择题 共51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1.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
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
该制度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统治
C.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D.有效地控制了诸侯国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可判断出是西周时期周武王和姜尚的亲戚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题干所体现的是分封制。
分封制形成了西周时期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有利周王对地方的统治,B正确。
分封制在后期致使地方势力膨胀,削弱了中央的权力,AD错误。
宗法制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C错误。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中的“姬姜二姓”,周天子为姬姓,功臣姜尚为姜姓,再联系材料中的“率领武力常驻于若干要地”,即可得出分封制。
2.西周春秋时期狱讼中有“代坐”制度,即贵族不亲自坐狱,坐狱之时命其僚属或子弟代之。
这说明西周春伙时期贵族
A.享有特权,免于诉讼B.享受保护,等级森严
C.集权专制,无视法律D.地位高级,免于处罚
【答案】B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对贵族的保护,体现的是贵族的特权,即等级森严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贵族是不能免于诉讼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贵族也是得视法律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贵族是不能免于处罚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贵族只是享受保护而不能免于诉讼、免于处罚,也必须正视法律。
3.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齐相,掌握齐国国政。
八年后,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后田恒的后代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先秦诸侯斗争激烈
B.宗法制遭到破坏
C.周王任命各国官吏
D.礼制的不断发展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之际田氏代齐的史实。
田氏代齐表明原有的宗法制度被破坏,原有的姜姓被田氏取代,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诸侯国内部的问题;C选项周王在此时已经没有实质性的权力;D选项错误,本题反映的是礼制被破坏。
4.西周,以姬姓与姜姓封国迁移的路线来看,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为周王室建立新的藩屏。
分封
A.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B.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C.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
D.推动了西周政权建立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姬姓与姜姓封国……均由河南移往更东方或南方的新领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有利于扩大周朝疆域,推动了地域经济的开发,故C项正确;西周时期没有建立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当时也没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故B项错误;分封诸侯国不是西周政权建立的原因条件,故D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西周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注意区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西周分封制的概念,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秦朝《置吏律》中规定:
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
此规定是为
A.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
B.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
C.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
D.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秦朝对官府的主管官员的任职和调动的规定主要是为了预防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即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D项正确。
题干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无关,排除A。
题干没有体现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而是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排除B。
题干强调该做法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与强化君主对官员的控制无关,排除C。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6.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
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
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
A.加强了君主专制B.拓展了中国疆域
C.实现了国家统一D.推动了官僚政治
【答案】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分裂割据混战,排除BC;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管理问题,和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结合所学,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选D。
7.西汉宣帝时曾颁布诏令:
“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
……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
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这表明汉代法律
A.人情大于法制
B.以礼入法伦理关怀
C.凸显皇权专制
D.深受豪强地主影响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说明对于亲属中的卑幼首匿尊长的犯罪行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体现出儒家思想融入法律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人情与法的比较,故A项错误;皇权专制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C错误;皇帝颁布是从统治角度出发,故D错误。
8.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
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
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
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
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
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日有争论,纷坛不决”说明中书门下二个部门在政令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先於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样做明显就调和了这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便于行政运输的通畅,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是中枢机构调整,不涉及皇权,故A错误;唐朝多相制源于隋朝,故B错误;材料只是对于部门办公的调整,不是破坏,故C错误。
9.西汉初,皇后名义上可以参与国家事务,并在宫中设立专门机构,有一系列官吏。
到了东汉,这些机构和官吏多被裁撤,剩余官员也改由宦官担任。
这种变化说明汉朝
A.道德因素影响了权力分配
B.君主权力逐渐转移至外朝
C.避免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
D.统治者更加重视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皇后设置的官吏和机构的裁撤,说明传统宗法观念影响到了权力的分配,故A正确;B属于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度;材料中只是裁撤皇后设置的官职,并不能避免外戚干政可能性,故C错误;材料中关于裁撤官员与行政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故D错误。
10.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
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
这一官职的设置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
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
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
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说明监察御史的职权至高无上,是皇权制度延伸的表现,故D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御史的权限之大,不是以大驭小,故A错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汉代已经出现,故B错误;御史主要是监察官员,不是制约宰相权限,故C错误。
【点睛】古代监察主要是为了防止官员腐败以及地方权力的过大,其职责主要是代表皇帝,属于皇权向下的延伸,本题中关键词“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是题眼。
11.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
这些措施
A.提高了六科的地位
B.确立了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C.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
D.加强了政府对官员的选拔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的意思是加强了六科的职权,而不是提高了其地位,故A排除;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的说法与题意不符,因为题干中的史实是涉及到了对官员的监察,而不是官员的选拔,故排除D;题干中所涉及的是加强中央政府对各部门的监察和稽查,故C符合题意。
12.《清会典》记裁:
“每日钦奉上谕,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
内外陈奏事件有折奏,有题本,折奏或奉朱笔,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
”这说明
A.军机大臣拥有一定决策权B.内阁变成军机处下属机构
C.军机处、内阁的分权制衡D.内阁变为传递文件的机关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内阁的实权逐渐转移到军机处,军机处上传下达,其奉旨或拟写随旨后,传到内阁,再由内阁传到各衙门,由此可见,内阁的权力被军机处架空,其变成一个承递文件的机关,故选D项;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难以看出内阁是军机处的下属机构,应排除B;C项说法正确,但仅就材料信息难以反映,应排除。
点睛:
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清朝内阁和军机处的职权,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由军机处承旨,其应发钞者,皆下于阁”“或由军机处拟写随旨题本,或票拟钦定,或奉旨改签,下阁后,谕旨及折奏则传知各衙门钞录遵行”的解读与分析。
13.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
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得矛盾:
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
作者意在阐明雅典
A.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民众思想深受束缚
C.政治生活特色鲜明
D.民主制的衰落根源
【答案】D
【解析】
材料表明,希腊公民的自由是以奴隶的不自由为代价的,因而这种自由只是一个阶层的自由,而且是一个很小的阶层公民的自由。
雅典的民主制的不可调和得矛盾是奴隶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奴隶制度是雅典民主制度衰落的根源,故D正确;A、B、C材料无法体现。
14.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这样评价梭伦:
“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梭伦改革时,“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主要得益于
A.实行财产等级制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四百人会议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中“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权威的根基被摧毁”可知这应为梭伦改革期间推行的以财产等级制取代贵族对国家权力垄断的举措,故A项正确;梭伦废除债奴制,保障了平民的利益,触及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利益,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陶片放逐法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故C项排除;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统治权,与题意不符,故D项排除。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
15.在伯利克里时代,五百人会议在实际上仍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五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当值期间负责准备并议案和处理日常工作,每日仍用抽签办法选取一个主席主持会议。
以上材料反映雅典
A.利于平民参政,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B.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C.彻底铲除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
D.扩大了民主范围,奠定民主政治基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五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每日仍用抽签办法选取一个主席主持会议”表明是轮流坐庄、轮番而治,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平民参政,推动民主政治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讲的是“五百人会议由雅典的十个选区用抽签办法各选50名代表组成”,说明五百人会议是间接而非直接民主,故B项错误;彻底铲除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奠定民主政治基础的是梭伦改革,故D项错误。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16.“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
”这批判的是()
①妇女享有民主权利②抽签选举③解负令④轮流执政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雅典民主政治最大特点是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这种运作方式容易“容易被操弄”,从而导致权力滥用和误用。
②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雅典妇女不享有民主权利,排除①;解负令是梭伦改革措施,有利于平民阶层利益,不符合题意,排除③。
17.雅典公民确是如我们所能想象的那样充分参与政治活动。
每个人无论贫富,除了不能成为将军外都有机会去做任何事情。
更引人注意的是,所有重要的政治决策要得到公民大会亦即参加会议的多数公民的同意。
对材料评价准确的是:
A.雅典居民享有充分民主权力B.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C.雅典民主体现绝对平等与公正原则D.考虑欠周的感情色彩可能会影响决策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所有重要的政治决策要得到公民大会亦即参加会议的多数公民的同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与滥用,部分公民会有考虑欠周的感情色彩,这可能会影响决策,故D选项正确;民主权力只限于雅典公民,不是居民,故A选项错误;B选项错在“一切官职”,过于绝对,故B选项错误;C选项错在“绝对平等与公正”,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方法有二:
一是紧扣材料信息“政治决策要得到公民大会亦即参加会议的多数公民的同意”,二是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8.晏绍祥在《古典民主与共和传统》一书中写道:
“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由雅典全体公民组成……议事会由500人组成;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总数达6000人,即使审理比较次要的案件,陪审员通常也在100人以上;其他官职如执政官为9人,市场监督10人,度量衡监督10人,谷物看守10人……”对于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城邦的公共事务都按照多数公民的意志办理
B.陪审法庭是最能够体现雅典直接民主特色的机构
C.古代雅典的职务集体制有利于公民广泛参与政治
D.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本质上看是精英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
光一个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总数就高达6000人等字眼可以看出材料意在强调雅典的职务集体制是有利于公民广泛参与政治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说法绝对,错在“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直接民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大众政治体制而非精英政治体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9.《十二铜表法》规定:
相邻田地之间,应留空地五尺,以便通行和犁地,该空地不适用时效的规定。
这项条款说明古罗马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注重维护公共利益
C.公共权力至高无上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在相邻空地之间留出可供人行走的道路,这属于公共建设领域,说明了《罗马法》具有注重维护公共利益的方面,故B项正确。
题干所述为公共建设不是私有财产,故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仍旧是属于奴隶制度国家的法律,公共权力并不是最高权,故C项错误;罗马法是在公民面前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
20.梅因指出:
“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
”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逐渐改变相关的是
A.习惯法的推行
B.公民法的推行
C.万民法的推行
D.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说明是公民法的推动,故选B;A没有体现,排除;万民法的推行消除本地人的这种排外思想,不选C;D是民主监督的措施,排除。
故选B。
点睛:
用比较法总结知识非常必要。
罗马法的知识庞杂,涉及到罗马政体的演变,还涉及自然法、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等一系列知识。
通过表格比较,寻出其不同点,一目了然。
21.下图是意大利学者桑德罗斯奇巴尼选编的《民法大全选译?
物与物权》中的部分内容,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帝国注意保护境内居民的私有财产B.罗马公共场所都有“不适用共享”性质
C.“万民法上之物”主要限制外邦人使用D.罗马法有意谋求疆域内诸民族有序共处
【答案】D
【解析】
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都是公有财产不是私有财产;B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公共场所“共享”;C项错误,万民法是适用于境内的一切自由民的;D项正确,材料主要是关于公共场所的规定,目的是为了通过法律来维护统治范围内的有序。
22.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古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对后世有普适性效果
B.古罗马法的法律技术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
C.古罗马法已经确立了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
D.古罗马法蕴涵的精神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罗马法……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罗马法的深远影响,罗马法蕴涵的私有财产、人人平等、法制等精神为近现代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D选项正确;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只适合罗马时期的社会状况,对后世没有普适性效果,故A选项错误;B选项“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显然过于绝对,故B选项错误;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应该是资产阶级的法律规范,罗马法不可能已经确立,故C选项错误。
故选D。
23.学界认为:
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法突出反映了贵族意志B.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性
C.罗马法切实维护了平民利益D.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
【答案】D
【解析】
材料无法体现“贵族意志”“平民利益”,排除AC;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内容的主要来源,无法体现罗马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与灵活性,排除B;从材料看出,罗马法来源广泛,包括以前的习惯等,并且有以后补充的条文,说明罗马法具有良好的传承性与发展性,故D正确。
24.罗马共和国时期,只有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
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
A.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
B.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
D.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处罚力度是不同的,即材料说明了罗马法是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是反映要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而非反映缺乏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适用性和实用性方面的信息,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了要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的犯罪,是客观意愿至上而非主观意愿至上,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5.光荣革命后,英国两党领袖在联合政府中争执不休。
1694年,威廉三世罢免了一批托利党大臣,建立了辉格党占优势的政府,其中由最受威廉三世宠爱的几个辉格党大臣组成内阁。
这一史实说明当时英国
A.君主立宪制已名存实亡
B.国王的行政权没有受到约束
C.内阁是国王的秘书机构
D.议会对王权仅起到有限制约
【答案】D
【解析】
自1689年的《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就确立了相对稳定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故A项错误;根据《权利法案》对王权从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限制与制约可知,国王的行政权是受到较大制约的,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严格意义上的内阁还并未完全形成,且内阁并不是国王的秘书机构,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英王威廉三世可以不经议会批准而直接任免阁员,这就可以看出,这一时期议会对王权的制约还很有限,故D项正确。
26.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其德意志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他不懂英语,不愿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大臣遇事商议出对策后交国王确认。
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国王的行政权已丧失
B.为责任内阁制形成提供了契机
C.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D.君主立宪制极易导致大臣擅权
【答案】B
【解析】
乔治一世“不愿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导致国王对行政事务干预较少,且内阁需要一个会议主持者,从而为内阁真正掌握行政权以及内阁首相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即为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故答案为B项。
根据材料中的“大臣遇事商议出对策后交国王确认”,说明国王的行政权并未丧失,排除A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是在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作为制度确立以后,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27.19世纪60~80年代,英国议会不断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并改革选举投票法,使选民能够自愿表达自己的意志,并确立按照人口的多少分配议会席位的原则。
这些举措本质上说明英国
A.民主政治制度得到了完善
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权
C.议会选举的限制不断降低
D.普遍选举的原则得以确立
【答案】A
【解析】
题干说到英国议会选举的规则逐渐有利于普通选民自愿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扩大选举面,这本质上属于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故选A;B应该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故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所以排除B;C不属于本质,而且只是题干的部分内容,故排除;D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28.一位同学用下列示意图表示美国1787年宪法有关三权分立的原则,图中缺失的一项是()
A.总统(行政)B.总统(外交)
C.首相(军事)D.内阁(行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及图片信息,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相关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图片,可知,美国实行的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享行政、立法、司法权。
观察图片,直接判断出,图中缺失的一项,即总统(行政)。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
美国三权分立原则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
2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B.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C.美国的民主具有虚伪性
D.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联邦与州的关系,宪法规定突出了联邦的地位和权力。
这种规定是为了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故答案为A项。
材料所述不是国会与其他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排除BD项;C项材料不能得出,排除。
30.18世纪80年代,美国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妥协,帮助美国走出了濒临分裂和崩溃的困境;1803年,共和党人与联邦党人之间的妥协,化解了宪政危机,确立了美国司法制度中最具经典意义的司法审查原则。
这说明美国宪政史上
A.妥协促进了共和政体的确立
B.妥协是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
C.分权制衡原则是妥协的产物
D.党派之争催生司法审查制度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联邦派和反联邦派之间的妥协,帮助美国走出了濒临分裂和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