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50068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7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茶叶加工车间环境整治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29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屯绿”清洁化茶厂污染治理工程项目

1.2项目法人

黄山##有限公司

1.3法人代表

总经理

1.4项目负责人

总经理

1.5项目建设地点

屯溪区九龙低碳经济园现黄山##有限公司厂区内

1.6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7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30万元。

1.7项目概述

本项目的建设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综合治理项目(工业)的实施为契机,以黄山##有限公司生产技术、能力和市场为依托,对黄山##有限公司屯绿加工车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加工车间产生的粉尘、废气等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在体现规模效益的同时,加强对工业废品无害化的处理,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从而实现保护新安江流域的目的。

本项目的建设为新增“三废”处理装置的技术改造项目,新增新增各种先进三废治理设备70余台套,通过项目的建设,在“三废”达到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标准排放的前提下,形成年产年减排废水3000吨、粉尘10.8吨、废气3.84吨的效果。

1.8项目法人概况

黄山##有限公司2001年由原屯溪茶厂改制而成,有着六十年的制茶史,是一家集基地建设、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生态农业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中心工厂坐落在屯溪区九龙低碳经济园区,占地23亩,厂房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员工108余名。

年加工能力6000吨。

公司主导产品有:

珍眉系列、高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黄山贡菊、黄山香菇、黄山石耳、黄山笋干等30个品种。

公司主要出口产品是“屯绿”牌眉茶,远销西北非、中东、中亚、欧美等20个国家和地区。

“屯绿”是我公司的注册商标,曾多次在国内外评比中获奖:

1988年获雅典第27届世界食品评选会银奖和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5年杭州国际茶业大会优秀品牌,2005年中国三绿工程放心茶中茶协推荐品牌。

黄山市首届名优茶评比优秀产品奖以及黄山市著名商标等多项殊荣。

2010年注册的山坞垅商标获得黄山名牌光荣称号。

公司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之路,并以合同的方式将公司、协会、农户三方的利益连接起来,结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在休宁县、徽州区、歙县等地已建立生态茶园基地2万余亩,联结农户2万户,拥有通过国内外认证的有机茶基地1200亩。

同时在此基地上合作建立了茶叶市场初制厂15座,拥有各种茶叶机械300多台。

到2010年底我公司共投入了800万元,加强对茶叶基地的改造,针对基地茶叶种植、加工规模小且产业整体工业化水平低,加工工艺和技术水平落后的现状,大量引进了无性系良种,推广普及机械化生产方式,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确保我公司茶叶原料品质稳定及质量安全。

且全部通过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备案。

使我公司80%原料供应有了保障。

近几年公司生产经营形势十分良好,2010年共生产各类茶叶3000多吨,产值6500万,出口创汇达450万美元,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厂房、车间进行了技术改造,引进了更为先进的电脑控制的生产线3条,可替代进口设备及智能化色选机3台,电脑控制自动包装机15台,年加工小包装3000多吨,效率比手工包装提高一倍以上。

我公司大力发展品牌战略,加大出口力度。

2010年时公司出口创汇达450万美元,创历史纪录,得力于大力推进小包装流水线作业和实施品牌战略。

“屯绿”是我公司自主出口品牌,2010年利用该品牌出口300万美元至中亚、西北非等地区,有效地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西北非是我公司传统屯绿出口市场,在该市场,我公司已经营近10年,2010年通过商检局商检出口到该地区的屯绿茶叶达1000吨,当地消费者非常认可屯绿的味道,如今,经销商只有预付30%以上的定金且交货期在2个月之后,才能订到我公司的产品,销售形势十分火爆。

在巩固传统的非洲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型国际茶叶市场,年初以来,我公司就积极开拓欧洲、美国、俄罗斯等市场。

出口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过去单一出口传统的大包装茶到目前25克、100克、250克占出口额的80%,产品的附加值显著提高。

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进行多元化生产。

公司在加大出口业务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实施多元化经营。

国内市场近几年销售需求旺盛,公司名优茶及土特产系列已覆盖至黄山市区的大中型超市,同时远销上海、北京、北方等大中型城市,月销售额近100万元。

2010年底,公司总资产6517万元,其中流动资产1585万元,固定资产447万元,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163万元。

所有者权益1102万元,负债1142万元,其中长期负债0万元,流动负债1142万元,资产负债率51%。

截至2011年9月底实现销售收入6480万元,利润总额280万元,上缴税金160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0%、15%和20*%。

公司成立以来,受到了省、市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与帮助,企业已通过ISO9001:

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AP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有机茶国内外认证及QS质量安全认证等。

公司相继被授于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安徽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安徽省出口企业100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单位、“安徽省民营科技企业”、“黄山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黄山市50强企业”、“AA+级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

 

第二章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2.1编制范围

本报告对““屯绿”清洁化茶厂污染治理工程项目

”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编制范围如下:

1、项目背景情况综述;

2、行业现状与市场需求分析;

3、工艺方案确定;

4、配套公用工程、环保、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措施;

5、对新安江流域生态的影响;

6、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

2.2指导思想与依据

2.2.1编制指导思想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以市场确定规模。

2、贯彻技术进步原则,产品及工艺设备造型达到目前国内领先水平。

3、合理使用项目资金,将先进性与实用性有机结合,做到少投入,多产出,实现效益最大化。

4、严格遵守“三同时”设计原则,对可能产生的污染源实行综合治理,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2.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

4、《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

5、《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7、公司编制的项目建议书;

8、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

9、有关产品标准及规范;

10、其它有关资料。

2.3研究结果概述

1、新安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北缘,属于湿润性季风气候,1956~2000年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86mm(1980~2000年为1916mm),降水量115.02亿m3,是安徽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

流域内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1990-2004年多年平均出境水量为73亿m3,流进浙江省境内的新安江水库。

最小出境水量为1978年的32.28亿m3,最大出境水量为1999年的118.89亿m3。

并且屯溪城区属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综合治理的范围。

2、黄山##有限公司现在的屯绿加工车间,在生产过程式中存在有废气、粉尘、废水等污染。

因此,设法减少或克服这些污染和危害,最好是从根本上加以处理和利用。

3、黄山##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销售市场为依托,通过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对其原有的屯绿加工车间,需进行环境综合治理,选用国内外技术工艺先进、运行性能稳定型、机械自动一体化的机型,减少三废排放,以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本项目的废气、粉尘、污水设备选型先进合理、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5、黄山##有限公司的企业管理模式先进,体制灵活,信息捕捉和传递快,创新性强,工作效率高,并拥有大中专技术人员30人,企业技术骨干10人,有完善的生产加工技术保障和资金实力,能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6、经济分析测算表明:

本项目建设期短,投入产出比高,投资利润高,盈亏平衡点合理,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2.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报告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2-1。

表2-1主要数据及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据及指标

备注

1.1

生产纲领:

屯绿眉茶

吨/年

3000

1.2

项目占地面积

m2

6000

1.3

设备占地面积

m2

500

1.4

建筑系数

%

8

1.5

新增各类设备台数

台(套)

70

1.6

项目建设期

1

1.7

项目达纲年份

2012

1.8

项目总投资

万元

800

1.9

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670

1.9.1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130

1.9.2

销售收入

万元

9000

生产期平均

1.10

销售税及附加

万元

339

生产期平均

1.11

利润总额

万元

979

生产期平均

1.12

投资利润率

%

35.21

2.1

投资利税率

%

53.87

2.2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4.73

税后

2.3

投资回收期

5.46

税后

2.4

财务净现值(ic=12%)

万元

1667

税后

2.5

借款偿还期

3.49

含建设期

2.6

盈亏平衡点

%

64.09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3.1项目背景

我国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先天脆弱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加之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之后,忽略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存在着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污染,使得江河、湖泊水质恶化,自然再生能力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退化,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其中水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是最突出的水环境问题。

我国生态与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造成生态功能下降和平衡失调,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

党的十六大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报告中强调,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社会经济需要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目前国家将对“三江源”等江河源头地区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实行政策倾斜、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方式,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保护和恢复区域生态功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作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任务。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将保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的目标。

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

一是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开展了东江源、洞庭湖、秦岭山地等18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工作。

目前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编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06-2020年)》。

该规划将统筹安排中国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布局和建设,对指导和推进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维护中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2日举行记者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就“加强环境保护”答记者问时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压力持续加大。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十二五”环境保护将重点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实施“四大战略”,全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他表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把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列入国务院审批的专项规划,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两个重点、四个战略、八个特点”:

两个重点,是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四个战略,一是深化总量减排,二是改善环境质量,三是防范环境风险,四是保障城乡均衡发展。

八个特点,一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紧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新要求来展开;二是深化总量控制工作,将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种类增加到4项,即又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三是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把改善环境质量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上;四是强化重点领域的治污工作,即突出重金属污染、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危险化学品等环境风险防范;五是大力推进环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城乡均衡发展,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利益;六是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和面貌;七是突出有差别的环境管理政策,完善环境保护的战略体系;八是突出市场手段,推进并建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可以看到发源于黄山山脉南麓的新安江,黄山市第一大河,是安徽省内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更是新安江是钱塘江的重要源头,其优质水源是经济发达的浙江北部和东部地区生活和生产的保证。

在历史上更是古徽商走向全国的黄金通道,是徽州灿烂文化的摇篮,是黄山人民的母亲河,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今有“清凉世界”之美誉,也是一条闻名中外的“唐诗之路”。

新安江的两大支流率水、横江交汇于黄山市中心城区花溪饭店处,并以此为起点,由西向东穿越中心城区,经歙县流入浙江省境内。

新安江属钱塘江流域,新安江全长359KM,流域总面积11674KM2,其中黄山市境内(干流)242.3KM,河道平均纵坡为0.55‰,流域面积5507.2KM2(安徽省境内另有宣城市绩溪县620KM2),跨越黄山市休宁县、屯溪区、徽州区、歙县的全部和祁门县、黟县、黄山区的一部分。

新安江是目前全国为数不多比较健康的河流之一,上下游为保护这条河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上游地区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特别是1987年成立黄山市以来,全市树立生态保护理念,提出建设生态大市的构想。

通过十几年来的保护和建设,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为全国平均值(18.2%)的4倍以上,大大提高了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的能力。

国家环保总局在该流域省界国控断面所设的水质自动监测结果表明:

上游黄山市流入下游新安江水库的地表水水质均达到国家Ⅱ~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

这些优质水资源为下游地区的电站、千岛湖景区和杭州等地供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新安江成为名符其实的山水画廊,同时也为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水环境容量。

客观地讲,新安江综合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统筹领导、积极投入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的功劳,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壮举,也是的重大项目之一,其意义伟大而深远。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长期以来,由于新安法上游地区,特别是黄山地区为了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通过关停和否定可能产生污染和环境影响的项目,进而使当地工业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与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

由此,生态省(市、县)建设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其内涵是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与资源优势,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统筹规划和实施环境保护、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本项目的实施是立足于现状,利用现有技术能力,充分利用现有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国家的扶持政策,通过技术改造,形成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新安江综合治理工作作出应有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

3.2项目建设的意义

1、项目建设对新安江流域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

⑴新安江是钱塘江的重要源头,其优质水源是经济发达的浙江北部和东部地区生活和生产的保证。

新安江流域跨皖浙两省,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也是连接安徽黄山市和浙江杭州市的一条重要水上通道。

新安江源头及主干流均在黄山市及宣城市绩溪县境内,该地区为新安江上游地区。

⑵近30年来,随着黄山市城市建设和投资的不断增加,城市水利电力、交通道路、农村建房等基础设施的开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生活和生产废弃物、固体和液体污染物、生产粪便和生活污水在没有经过前期处理或处理不到位的情况,都汇入到新安江。

⑶新安江流域保护整治开发的重大意义一是用好机遇,国家对功能区的设置为我们提供了差异化发展空间,利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启动,为我们提供了资金支持;二是可以严格保护好母亲河,保持新安江的优质水源,这不仅是生态保护和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我们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对自身负责的自觉行动;三是有利于科学规划,进一步提高对科学规划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可行性;四是加快治理,以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为契机,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污水、垃圾处理,整治违章建筑和网箱养鱼,并逐步探索长效机制;五是有序开发。

要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对适宜开发的地段,科学谋划项目,部门协同作战,有序推进开发;六是富裕百姓,新安江保护、治理、开发,说到底就是要给两岸人民带来幸福。

这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从而切实协调解决好长远利益与即期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与全体利益的矛盾,通过村庄整治、结构调整、生产发展,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加快两岸百姓脱贫致富步伐。

2、项目建设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黄山##有限公司是黄山市的重点企业之一,“屯绿”牌眉茶具有相当知名度和品牌号召力,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与是不可忽视的,企业多年来也做出了诸多的努力,虽然也可达标排放,但与新安江流域生态的保护有一定的距离,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三废处理设备的落后、车间内布局使用的不合理,如果规模化的生产,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将严重地影响对环境的保护,影响新安江流域的生态保护。

因此,对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导向进行快速地发展,从而也影响了企业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利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综合治理项目(工业)的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

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是新安江流域综合整治的需要

黄山市制定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原则,将新安江流域内的54条小流域全部纳入规划治理范围,以小流域为中心,抓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水土保持以及消除源污染等生态保护基本工作。

黄山##有限公司公司响应和配合市政府的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高的标准和要求,主动对屯绿加工车间的排放物进一步进行综合治理,使生产过程更节能、更环保,为新安江流域的综合整治服务。

2、项目建设是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通过项目的建设,不仅将原有的环保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同时也使产品实现了清洁化生产,从而保证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3、项目的建设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需要

本建设项目的设备选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设备,污染治理效果显著,除尘效率可达99.9以上,粉尘排放可控制在30mg/Nm3以下,废气净化效率高达90-99%,污水处理实现循环利用,达标排放。

通过项目的建设,打破了制约发展的环境瓶颈,从而更好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项目的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黄山##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发展历程,秉承“管理是基础,业务是中心,质量是关键,服务是信誉,满意是目的,效益是结果”的理念,已发展成为在全省茶叶行业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通过屯绿加工车间环境整治,减少三废排放量,实现清洁化生产同时,也是实现公司的产业发展规划,提升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做大做强,在茶叶行业进行一番作为,进入全国茶叶界的前端奠定好的基础。

提高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3.4企业实施本项目的优势

1、政策背景优势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属于我国当前鼓励发展的行业,本项目的实施地为屯溪区九龙低碳经济园,属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综合治理项目(工业)的范围,因此项目的建设可以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2、技术和人才优势

黄山##有限公司拥有一批茶叶行业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公司法人代表程福寿,安农大茶业本科毕业,在茶叶审评和研究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曾获:

黄山市屯溪区政协委员、黄山市屯溪区工商联付主席、安徽省茶业行业理事、黄山市茶业行业协会副会长等荣誉称号。

3、先进装备优势

本项目建设采用的是先进废气、粉尘、污水处理方案和设备,运行性能稳定型、操作维护方便型,治理效果显著,便于生产的管理。

4、市场优势

目前,中国的茶叶市场越来越火爆,特别是业内目前倡导的清洁化生产,把清洁化生产放在了重要的位置,这对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本项目的建设则是在已有的企业积累,市场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车间环境综合治理,将清洁化的新产品推向市场,因此具备了相当的市场优势。

5、企业自身优势

黄山##有限公司是股份制企业,管理机制完善,运行机制灵活,是黄山市的重点企业,并且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了相当的资金实力和完善的营销体系,对于本项目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主要产品及生产工艺

4.1主要产品特性

公司主要产品为屯绿牌眉茶,眉茶,属绿茶类珍品之一。

外形条索紧结、匀整、灰绿起霜、油润、香高味浓。

因其条索纤细如士女之秀眉而得名。

屯绿眉茶条索紧结壮实、色泽灰绿光润;香气带熟板栗香,香高而持久;汤色绿而明亮,叶质柔软。

舒绿条索细紧,嫩梗较多,高级茶香气高长,汤色绿,滋味醇厚,叶底黄绿,叶质柔软。

屯绿采制精细,鲜叶原料多为一芽二叶或三叶嫩梢,其炒制方法是将鲜嫩叶进行杀青、揉捻以后,在茶锅里炒制成茶。

炒时须一人从旁扇扇以祛热气,否则色黄,香昧俱减,余所亲试,扇者色翠,不扇色黄。

炒起出铛时,置大瓮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挡,文火炒干入焙,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

”屯绿的妙制方法,至今与此法规范雷同.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绿茶,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色泽灰绿光润,香气馥郁芬芳,滋味浓醇鲜爽.汤色碧绿清新。

另有少量绿茶实行烘青制法,将鲜叶杀青、揉捻以后,在烘笼里用木炭烘制成茶。

烘青特点是颜色深厚,茶汁醇和,汤色明净。

屯绿牌眉茶以“叶绿、汤清、香醇、味厚”四绝闻名。

特级屯绿,条索纤细匀整,色泽绿润起霜,芽峰显露,稍弯如眉,香气清高馥郁,滋味鲜浓爽口,一杯在手,香飘满座。

其主要特点是:

1、生长环境优越。

产区山高谷深云雾多,溪涧遍布湿度大,林木茂盛,水土好。

优良的自然生态蕴育了其独有的高贵品质;可谓一叶集天地之精华。

2、形色赏心悦目。

条索纤细匀整,色泽绿润起霜,芽峰稍弯如眉。

3、味香鲜爽怡人。

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甘美。

品饮此茶有“入口浓醇,过喉鲜爽,口留余香,回味甘美”之感。

4、天然保健功能。

止渴生津,清热,消暑,解毒,消食,醒酒。

5、质量安全保障。

功底深厚的黄山##有限公司,以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