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45354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docx

届高考政治专题训练4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2015届高考政治考前三个月名师考点点拨专题讲义4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新人教版

网络构建

主干速记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2)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考点一 分配与公平

1.公有制经济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

(  )

提示 错误,公有制经济还可以存在其他分配方式,如按生产要素分配。

2.劳动收入就是按劳分配收入,非劳动收入就是剥削收入。

(  )

提示 错误。

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所以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非劳动收入有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国家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3.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就是指绝对平均。

(  )

提示 错误。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

4.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  )

提示 错误。

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激励作用,过大则不利于提高效率。

5.初次分配强调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  )

提示 错误。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追寻的目标,本考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2015年高考可能结合具体事例考查对多种分配方式的理解,结合国家采取的促进公平的各种举措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措施等。

常考点1 我国的分配制度

1.2013年10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再次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为此,我们要(  )

①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③肯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激活市场主体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说法错误,应该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③说法错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指的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②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尊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主体地位 ③兼顾效率与公平 ④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消除收入差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才能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①符合题意。

按劳分配居于主体地位,②错误。

兼顾效率与公平,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③符合题意。

消除收入差距即陷入平均主义,④错误。

我国的分配制度

1.通过表现形式区分我国当前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的表现形式:

①国企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②农村中家庭承包土地所得;③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④村办企业、街道办企业职工工资所得。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表现形式:

①在私营、外资企业获得的劳动收入属按劳动要素分配;②在私营、外资企业担任管理职务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管理要素分配;③在公有制经济、私营和外资经济中靠资金、技术取得的收入属于按资金、技术要素分配。

2.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1)合法的劳动收入: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等。

(2)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按土地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分配等。

常考点2 收入分配公平

1.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2013年全国共有26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8%。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

A.贯彻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维护劳动者权益

C.发挥再分配机制的调节作用,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D.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促进社会和谐

答案 D

解析 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是指在公有制经济领域,国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并非仅在公有制经济领域,排除A;工资分配不是在国民收入分配中,且比重不一定提高,排除B;在企业中的工资分配属于初次分配,C也错误。

故答案选D。

2.2014年2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7%,这是继2012年以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第二次跑赢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这表明在我国(  )

A.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

B.收入分配实现公平

C.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

D.城乡收入差距基本消除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跑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二者增长幅度相当,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略高于GDP增幅,这反映了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C说法正确;A、B、D从材料中不能看出,与题意不符。

1.国家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障。

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3)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5)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维护社会公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能够推动投资、消费、出口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措施

知识角度

具体措施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初次分配

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再分配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其他角度

发挥好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的作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考点二 财政与税收

1.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  )

提示 错误。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因此并非越多越好。

2.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

提示 错误。

适度的财政赤字应该增加总需求,而不是总供给。

3.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  )

提示 错误。

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该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

4.税收的征收主体都是国家,税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

提示 错误。

只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税收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5.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  )

提示 错误。

不经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不能随意改变,但不是不能改变。

国家会随经济社会发展调整税种和税率。

本考点是常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2015年高考可能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结合材料考查具体体现了财政哪些方面的作用,辨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结合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改革考查税收的重要作用。

常考点1 财政的作用

1.2013年12月13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此可以推断(  )

①财政作用发挥,人民生活改善 ②银行利率下行,企业投资增加 ③财政赤字减少,物价水平稳定 ④货币供应稳定,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D

解析 2014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由此可以推断财政作用发挥,人民生活改善,①符合题意;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得知货币供应稳定,产业结构优化,④符合题意;银行利率下行,企业投资增加,属于积极的货币政策,②不符合题意;③项财政赤字减少,物价水平稳定属于稳健的财政政策。

本题正确答案为D。

2.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2013年10月份,中央财政安排50亿资金用于清洁北京周边空气,不少地方也加大治理雾霾天气的资金投入。

这说明(  )

①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行政手段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不可或缺 ③市场解决不了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 ④财政投入为改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中央财政安排50亿资金用于清洁北京周边空气,不少地方也加大治理雾霾天气的资金投入体现的是市场解决不了环境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财政投入为改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故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①,故排除;财政属于经济手段,故②错误。

答案选D。

如何判断财政的作用

财政的作用

判断依据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财政支出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有关的材料

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财政拨款、增加或减少税收、发行国债等与宏观调控有关的材料

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支出与社会保障、维护社会公平有关的材料

常考点2 财政政策

1.财政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发挥着重大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4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下列措施中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

A.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B.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

C.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D.加强风险防范,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答案 B

解析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属于稳健的财政政策,故排除A;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有利于减轻服务业的税收负担,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C是货币政策;选项D属于稳健的财政政策。

答案选B。

2.在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背景下,财政部部长指出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举措

B.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减少财政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

C.财政部有权独立决定财政支出预算,任何机关不得干涉

D.财政政策既要关注财政支出数量,也要关注支出结构

答案 D

解析 各级政府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属于财政支出结构方面的优化调整,其目的是把钱用在刀刃上,加大财政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持,努力保障民生和社会发展需要,故A项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减少财政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财政部制定财政支出预算要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D项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主旨,故可以入选。

因此,答案是D项。

3.2013年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份全国各项经济数据:

9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5%。

下列能实现CPI下降的措施是(  )

①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回笼货币 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扩大投资 ③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少支出 ④调节外汇的供求关系,外币升值,增加出口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外汇的相关知识。

提高利率、回笼货币,增加税收、减少支出都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有助于降低CPI,故①③正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增加社会总需求,不利于降低CPI;外币升值,增加出口会减少国内商品的供应量,也不利于降低CPI,故②④不正确。

1.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区别原因

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

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

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胀和通缩迹象

对策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联系

采取哪种财政政策,都必须依据客观的经济运行状况

 

2.经济形势与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

常考点3 税收的种类

1.2013年是我国全面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第一年。

某服务企业2012年销售总额为1600万元,其中包含的成本占销售总额的60%。

2013年该服务企业扩大规模,销售总额比2012年增长10%,成本比2012年增加20%。

如果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那么2013年该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比2012年缴纳的营业税(服务业营业税率为5%,增值税率为11%)(  )

A.增加3.52万B.减少3.52万

C.增加13.12万D.减少13.12万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某服务企业2012年销售总额为1600万元,服务业营业税率为5%,所以该企业2012年缴纳的营业税为1600×5%=80万;同时,2013年该服务企业扩大规模,销售总额比2012年增长10%,成本比2012年增加20%。

即2013年的销售额为1600×(1+10%)=1760万;成本本来为1600×60%=960万,现在为960×(1+20%)=1152万;所以增值税为(1760-1152)×11%=66.88万,所以2013年该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比2012年缴纳的营业税减少13.12万。

2.(目前,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据测算,全部试点地区2013年企业将减轻负担约1200亿元。

如果一两年内全国所有服务业全部实现营业税改增值税,再加上把不动产纳入抵扣范围,则未来一两年预计减税9000亿元。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减少税收种类,完善国家财税制度 ②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助推第三产业,形成良好产业导向 ④减少财政收入,最大限度还利于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

在服务业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故②③正确,选择B项。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并非取消营业税,所以没有减少税收种类,也不一定会减少财政收入(税收的变化,既要考虑税率,又要考虑税基),故①④不正确。

税收的特征与种类

特征

强制性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无偿性

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

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种类

增值税

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生产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

个人所得税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常考点4 税收的作用

1.近十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持续上升,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公立养老院一床难求住不上,私立养老院价格昂贵住不起的局面。

解决“住不上”和“住不起”的难题需要(  )

①增强劳动者的理财意识,并要求劳动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②政府统一承担社会养老等公共服务,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③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扶持力度 ④发挥财政的作用,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住不起”是因为私立养老院价格昂贵,所以需要我们降低私立养老院的税收和成本,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加大对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扶持力度,“住不上”是因为当前养老院相对较少,需要发挥财政的作用,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选D。

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无关;②错误,政府不能直接承担养老服务。

2.2013年1~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85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95亿元,增长7.5%。

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9260亿元,同比增长7.9%。

上半年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受经济增长趋稳带动相关税收增加等因素影响。

材料说明(  )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②国家财政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③税收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答案 A

解析 材料强调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关系,财政收入与税收的关系,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不能体现。

3.

右侧漫画《幸福少不得“这一点”》的寓意是(  )

①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要积极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③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总是一致的

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漫画反映的是税收与人民幸福的关系,①②入选,排除④。

③错误,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并非总是一致的。

税收的作用

(1)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如果经济发展过热,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抑制社会总需求;如果经济过冷,可以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2)引导居民合理消费:

通过调节税收,可以引导人们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

(3)维护社会公平:

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4)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政府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率,可

以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热点探究

促进社会公平 惠及全体人民

背景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要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多维探究

材料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改革步伐,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1)请结合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答案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进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材料二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未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行动纲领,它以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以改革创新保障民生,以社会进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答案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把“创造人民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需要。

②把“创造人民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把“创造人民幸福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是其职责所在。

材料三 民生的改善,需要通过改革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工夫,创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公平正义为核心,推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推动分配制度改革,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3)联系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为国家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几点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 ①国家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确保公民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③实行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④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材料四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既要注重发展经济,又要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分析材料四中政府完善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哲学依据。

答案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既要坚持发展经济,又要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要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通过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③次要矛盾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要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通过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经济发展提供后续动力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选择题

1.“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

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看,守护社会公正,政府要(  )

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