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42630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和教案

五年级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包括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创新发明等方面内容。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

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有利于学生综合各学科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二、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

  了解实验过程和种植基础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掌握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

3、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在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既学到了技术,又磨练了意志,同时智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4、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操。

通过学习,他们发自内心认识到科学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努力学好文化科技知识的重要性。

三、教学措施

1、从科技活动课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突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作品制作的创造能力。

4、利用在每班评选”巧手之星”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四、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班共有学生80人,生源较为复杂,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各有千秋。

科技活动课给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开创了一片探求科学、学习技术与社会实践的新天地,提供了一个团结合作、相互交流的平台。

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失败的经历,有助于他们以后人生道路的发展。

五、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2

看星星

2

3

用植物染色

3

4-5

用蜡烛做实验

3

6

设计传动机构

2

7-8

制作面筋

2

9

研制太阳能装置

4

10-11

人工影响天气

2

12

看不见的红外线

2

13

工作服的奥秘

2

14

家用电器

2

15-16

桥梁的形状

2

17

缺点列举法

2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

第一课:

找星星(2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初步了解星座的概念

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的星座名称

通过找星座培养学生对天文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基础知识:

1、认识星图

方向:

北在上,南在下,东在左,西在右。

师讲解,在黑板上画开示意图。

生边看边记。

2、认识星座

师介绍星座的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星座的概念。

小组交流

88个星座

大熊座、小熊座、仙女座、仙后座

二、看一看

1、找北极星

认识北斗七星:

(大熊座)勺柄、勺头

小组讨论

2、仙后座:

5颗主要亮星组成字母M的形状

三、做一做

1、利用北斗七星找北极星

2、利用仙后座找北极星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师生回顾星座概念,指名学生说出几个常见的星座。

二、议一议

1、白天星星哪去了?

2、星星为什么会眨眼?

3、北极星为什么能指示方向?

五、广角镜

四季观星歌

春风送暖学认星

斗柄南指夏夜来

天蝎人马紧相挨

顺著银河向北看

天鹰天琴两边排

天鹅飞翔银河歪

牛郎织女色青白

心宿红心照南斗

夏夜星空记心怀

北斗高悬柄指东

斗口两星指北极

找到北极方向清

狮子横卧春夜空

轩辕十四一等星

牧夫大角沿斗柄

星光点点照航程

秋夜北斗靠地平

仙后五星空中升

仙女一字指东北

飞马凌空四边形

英仙星座照夜空

大陵五星光会变

南天寂静亮星少

北落师门赛明灯

三星高照入寒冬

昴星成团亮晶晶

金牛低头冲猎户

群星灿烂放光明

御夫五星五边形

天河上面放风筝

冬夜星空认星座

全天最亮天狼星

 

六、拓展活动

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牛郎星、织女星、天鹅座

 

第二课用植物染色(3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初步了解的染色概念及作用

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的染色步骤及方法

通过找教学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曾经见过植物给物品染过色吗?

你知道几乎任何植物都可以成为染色的染料吗?

二、材料与用具

5升左右的容器、无纺网格布、勺子、筷子、媒染剂(明矾、铁钉、醋)、植物等。

三、做一做

(一)到野外采集植物

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野外去采集植物

试一试哪些植物可以染色

植物名称

利用部位

颜色

染色效果

(二)学习染色

分两种情况讲解染色方法

其一、用草(或枝叶)染色

其步骤:

1、选取可染色的草(或枝叶),洗净剪碎,用布包好。

2、在容器中装上一半清水,然后放入装有染料的布包,煮沸后,再小火煮10分钟。

3、取出布包,放入待染的布料,加水至容器容量的80%左右,煮沸后,再小火煮10分钟。

4、制取铁盐溶液

5、取50毫升铁盐溶液,完全溶入染色液中。

6、用流水充分漂洗染好的布料,晾干即可。

让学生注意步骤的紧凑性、有序性及严肃性。

示范后,让学生掌握实验的重点,加深对科学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指名,让学生复述用草(或枝叶)染色的步骤。

二、染色的第二种方法

用花瓣(果实)染色

师先讲解要点和注意事项

示范染色步骤:

1、选取可染色的花瓣,用布包好放入碗中,倒入500毫升醋和1升40摄氏度的热水。

2、揉搓花瓣,直至完全感觉不到布包中的花瓣为止。

3、取出布包,加入1升40摄氏度的热水,放入经清水浸泡的布料,放置1小时以上。

4、用流水充分漂洗染好的布料,晾干即可。

生尝试染色步骤

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三、自创染制方法

自己动手创造染制方法,设计并染制各种花纹布料,看谁染出来的布料最漂亮。

1、模板印染法

2、绘画印染法

3、大理石纹染法

4、扎染法

小组评议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花瓣(果实)染色法的步骤

二、议一议

1、用水漂洗各组染好的布料,看看水的颜色有没有变,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布料最不容易褪色。

你认为哪种植物的染色效果好?

2、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是怎样给布料染色的。

将各组染好的布料放在一起,看看哪个小组的染色方法最有创意。

三、广角镜

天然植物染料的发现

1、很早开始用天然植物染料给纺织品上色

2、有颜色的植物,挤出有色汁液,用来画画、化妆或染布。

常用的染色植物

叶、茎:

一年蓬、蒲公英、向日葵、猪草、芒草等

花:

蔷薇、石竹、翠菊、日日草、锦紫苏等

几种常见染料的植物来源

蓝色染料:

马蓝(从叶子提取)

红色染料:

红花(从根部提取)

黄色染料:

栀子(从果实提取)

紫色染料:

紫苏(从叶子提取)

黑色染料:

乌桕(从叶子提取)

 

第三课用蜡烛做实验(3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了解蜡烛的特性

让学生知道用蜡烛做实验的方法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蜡烛也用过蜡烛吧,今天我们一起来用蜡烛做一些非常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二、材料与用具

蜡烛、毛衣编针、铜丝、玻璃漏斗、玻璃管、硬泡沫料块、玻璃杯、火柴等。

三、试一试

(一)蜡烛跷跷板

1、准备实验用具

2、按图示做好装置

3、调整蜡烛与中心点的距离

4、点燃蜡烛

提问:

蜡烛跷跷板自动工作的原理是什么?

(二)熄灭蜡烛火焰

点燃一支用过的短蜡烛,用下面的两种方法,都可以使蜡烛的火焰熄灭。

其一:

把一根适当粗细的铜丝在钢笔上绕成弹簧形状的铜丝圈,然后将铜丝圈套在蜡烛的火焰上。

其二:

取一只玻璃杯,直接罩住燃烧的蜡烛,稍等一会儿,火焰就会渐渐地熄灭。

提问:

大家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火焰熄灭的原因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上节课,我们用蜡烛做了哪几个有趣的实验?

二、蜡烛气体的燃烧

蜡烛是怎样燃烧的

固体——液体——气体(火焰)

小明和小艳的实验

小明:

把一个玻璃漏斗放在烛焰上方,接着让一位同学擦燃一根火柴移近漏斗嘴,想点燃收集的气体

小艳:

将一根玻璃管的一端插入烛焰中心较暗处,然后擦燃一根火柴,移近玻璃管的另一端,想点燃从火焰内部引出来的气体。

同学们想想,谁的方法是错误的?

三、想一想

1、火焰的组成:

最里面:

焰心

中间:

内焰

最外面:

外焰

你能用两根细木棍判别内焰和外焰温度的高低吗?

2、下图是火焰上加热液体的示意图,想一想:

哪种方法是错误的?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火焰由哪三部分组成?

外焰与焰心谁的温度高?

二、广角镜

烛焰的特点

主要原料:

石蜡

三层:

最里面:

焰心(温度最低)

中间:

内焰

最外面:

外焰(温度最高)

三、拓展活动

如图所示,点燃一长一短两支蜡烛,用倒扣的烧杯罩住,观察哪支蜡烛先熄灭。

小组议一议

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为什么。

第四课设计传动机构(2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初步了解传动机械的概念

让学生知道一些常见的传动形式

通过讲授培养学生对动力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工厂、农村,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机械,它们代替了人们承担许多粗重劳动。

让我们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传动机构,体验一名机械工程师的乐趣吧。

二、材料与用具

粗棉线、回形针、木线轴、塑料杯(如一次性杯子)、钉子等。

三、做中学

(一)重物是怎样被提上去的

1、用塑料杯和回形针做好一个“升降机”的挂斗

2、用钉子将另一个回形针固定在高处,让粗棉线穿过两枚回形针

3、将重物放在杯子里,用手拉动粗棉线另一端,重物高能够被提上去

师先示范

小组动手操作

指名演示

四、设计传动机构

将重物放在地面上的A点,请你设计、选材并制作一个省力的传动机构,使你在B点摇动手柄时能够使重物沿地面左右移动。

常见的传动形式:

1、齿轮传动

2、链传动、带传动

3、连杆传动

4、凸轮传动

5、滑轮传动

6、摩擦轮传动

师讲解,生联系实际谈一谈,议一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传动有哪几种形式

二、测与评

1、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并填写下表:

制作所需的材料

合作是否愉快

所利用的机构

传动是否可靠、灵活

是否由自己完成

2、在班上展示自己设计的传动机构,并说明它是怎么工作的,你在制作过程中碰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3、如果你重新设计的话,可以作哪些改进?

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并作好总结,这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过程。

三、广角镜

(一)传动机构的作用

1、将动力所提供的运动的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改变,被人们有目的地加以利用。

2、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和功能,常常需要将多种传动机构组合起来。

(二)我国古代使用的传动机构

类型很多,应用很广。

1、齿轮传动

2、链传动

3、绳带传动

四、拓展活动

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使用了传动机构,这些传动机构是怎样改变力的方向的,它们是否可以帮助人们省力。

 

第五课制作面筋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初步了解面筋的概念

让学生知道面筋的制作方法

通过制作面筋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增加做家务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食品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东西,它为人体提供营养,帮助人生长,维持人体健康。

二、材料与用具

汤盆、杯子、案板、强力粉(面筋粉)、食盐等。

三、做中学

(一)、面筋营养成分的调查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面筋有哪些种类,它们分别含有什么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走访食品厂、食品店和有关单位,了解相关内容后填写下表:

(二)面筋的制作

1、制成食盐水

2、将强力粉揉成面团

3、将面团在案板上揉搓,使它具有像耳垂那样的硬度

4、在汤盆中加半盆水,将面团放入水中揉和

5、在水龙头下,一边揉和,一边冲洗,水变清即可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怎样制作面筋

二、测与评

1、你是否揉出了面筋?

并说说面筋有什么特点。

2、在揉面筋的过程中,怎样做能更好地节约水资源?

如何充分利用冲洗出的面粉?

三、广角镜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主要有:

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等。

蛋白质、水、盐类——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

淀粉、脂肪——人体的能量来源

维生素——具有生长发育、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

面筋:

是小麦粉中所特有的一种胶体混合蛋白质

是素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原料

四、拓展活动

1、淀粉遇碘会变蓝。

要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该怎么办?

2、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自己制作的面筋中加入艾叶或紫菜等。

将面筋揉成一定形状,经蒸、烤或煮后,就可以食用了。

3、在大人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面条、烤饼等。

第六课研制太阳能装置(4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初步了解什么是太阳能装置

让学生知道太阳能装置的作用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人们一直努力尝试研制出能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装置。

二、材料与用具

温度计、小木棒、易拉罐、沙子、小石子、水、棉絮、吸管、火柴、卡纸、不同颜色的纸、铝箔、棉线、玻璃杯等。

三、做中学

(一)哪种颜色吸热快

1、在4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各放1块大小相同的冰,并用不同颜色的纸将杯口包起来,放在阳光下。

1

2

3

4

容器的颜色

融化所需时间

2、讨论在不同季节穿不同颜色衣服的优缺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哪种颜色吸热快

二、哪种材料吸热快

1、在4个相同的玻璃杯中按图示各放入不同的材料至相同高处

2、慢慢地将温度计插入每种材料的中心并固定

3、小心地将它们放在太阳下曝晒一小时,然后将它们搬到阴凉处

4、按下表的要求记录数据

师讲要求:

要亲自做实验

把握好时间

按实验要求,不能擅自更改条件

认真对待数据,在记录数据时必须实事求是。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哪种材料吸热快?

二、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将易拉罐剪去顶和底,并剖开,作为反光板;

2、将两张卡纸按图样剪下,并按图示割开,作为底座;

3、按图示将反光板、吸管安装在卡纸底座上,并按图示将两张卡纸底座之间的吸管表面涂黑,太阳能热水器就制作成功了。

师讲解步骤

生按老师要求做好每一步

注意:

每一步都要认真仔细,小组要互相配合好。

三、太阳能风车

1、剪1张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卡纸

2、一面涂黑,一面贴上铝箔

3、将其剪成完全相同的4小片

4、找1根火柴,将4小片卡纸粘贴在火柴棒的尾部

5、注意贴有铝箔的一面必须朝同一方向

第四课时

一、测与评

1、回忆太阳能风车的制作方法

2、将太阳能热水器的反光板对着太阳,从吸管的一端倒入一点水,堵住出水口,让水在吸管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从出水口流出。

分别测量流进吸管和流出吸管的水的温度看一看有什么变化,想一想其中的原因。

如果将几个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连接在一起,流出的水温又有什么变化?

3、在阳光下,将太阳能风车用棉线吊着放入容器内,并使它悬空,观察太阳能风车怎样运动,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4、利用太阳能的装置很多,如太阳能电池、太阳能汽车、太阳炉、太阳能发电站,尝试设计并制作一个利用太阳能的装置。

二、广角镜

太阳能

概念:

是指太阳的辐射能。

特点:

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既可以免费使用,又不需要运输

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作用:

产生热水、蒸气和电。

建筑物可以利用太阳的光和热

太阳能热水器的正面一般朝南

三、拓展活动

调查当地对太阳能的利用情况

了解太阳能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第七课人工影响天气(2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初步了解人工影响天气的概念

让学生深刻了解到人工增雨(雪)、人工防雹、人工消雾、人工消雨的智慧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人类就梦想有朝一日能够控制天气。

比如,在《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就可以呼风唤雨。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影响和改变天气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式影响天气的梦想已经变成现实。

二、看一看

(一)人工增雨(雪)

将碘化银、干冰等催化剂撒向空中

(二)人工防雹

采用人为的方法对某地区上空可能产生冰雹的云层施加影响

(三)人工消雾

播撒催化剂、人工扰动空气混合物或在雾区加热等方法使雾消散

(四)人工消雨

1、在目标区的上风方进行人工增雨,让雨提前下完

2、在目标区上风方,往云层里超量播撒冰核,使之无法形成足够大的雨滴,让雨“憋着不下”。

此外,人工影响天气还有:

人工防霜、人工削弱风暴、人工抑制雷电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人工影响天气的方法有哪些?

二、试一试

进一步搜集并了解有关人式影响天气的资料:

可以当小记者,采访气象员

也可以向资深气象专家请教

还可以上网搜索

三、想一想

片断:

好热,我希望立刻下雨

我们不可能做到呼风唤雨

我的思考:

————————————————————————————

————————————————————————————

——————————

四、广角镜

人工增雨的认识误区

两个误区:

1、想下雨就能下雨

2、用炮弹把雨打下来

五、拓展活动

人工影响天气有哪些应用?

根据下表的提示,写出你的想法。

应用举例

城市空气净化、水库蓄水、森林灭火、重大活动的保障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等。

应用难题

不能制造云,不能解决干旱问题等。

第八课看不见的红外线(2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初步了解红外线的概念

让学生知道红外线的广泛应用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红外线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一种光线。

在阳光下,人们会感到非常温暖,这主要是因为太阳光中的红外线被人体吸收,变成热能。

红外线于1800年被科学家发现。

今天,它早已走出实验室,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二、看一看

1、红外线测温仪能接收人和物体发出的红外辐射,从而准确判断其表面的温度,具有准确、实时、快速等优点。

2、可以帮助人们在夜间进行观察、搜索、瞄准和驾驶车辆等。

3、各种物体吸收了红外线以后温度就会升高,因此,人们利用红外线来加热物品。

介绍一些应用设备:

单筒红外线夜视仪、家用红外线烤箱、红外线烤漆器

4、人们在电视、空调等遥控器的前端装上红外线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它就发射不同的红外线,从而实现遥控。

5、红外线报警器、红外线自动门也是利用红外线的特性制成的。

此外,人们还应用红外线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勘测地热、寻找水源、监测森林火情、估计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侦查军事目标、预报天气等。

师:

大家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还发现红外线有哪些应用?

小组讨论

选代表参加全班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红外线有哪些广泛的应用,请举例说明。

二、试一试

1、将电视机遥控器对着后面的墙壁,按下按键,前面的电视机竟然也能被操控。

试一试,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这种现象?

2、观察红外线照相机拍摄的照片,试着找找其中的高温部分。

三、想一想

自动出水?

怎么回事?

我的思考:

————————————————————————

——————————————————————。

四、广角镜

无处不在的红外线

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摄氏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红外线。

红外线在军事、工业、卫生、科研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红外线污染:

比如人眼如果长期暴露于红外线可能产生白内障。

第九课工作服的奥秘(2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初步了解工作服的概念

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工作环境有不同的工作服设计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工作服是为工作需要而特制的服装。

有的工作服突出职业标志,有的工作服突出职业时尚,有的工作服则必须侧重于劳动保护,为特殊行业员工的工作提供使得和防护。

二、看一看

1、防毒服

防毒服与防毒面具、防毒手套、防毒靴等配套使用,可以有效地防御有毒气体和雾滴关毒剂对人体的伤害。

2、防化服

进入有化学危险物品、腐蚀性物品的火灾或事故现场,以及有毒、有害气体事故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穿上全密封防化服。

3、阻燃服

为免受明火或热源的伤害,炼钢工人、消防员需要穿上阻燃服。

4、辐射防护服

X射线防护铅围裙可以保护医生免受X射线的伤害。

5、伪装服

野外作战时,军人可以穿上适应环境颜色的迷彩服来隐蔽自己。

6、航天服

太空行走时,航天员必须穿上防高热、防辐射、耐低压、既能隔热又能散热的航天服。

此外,还有防尘服、绝缘服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工作服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广泛应用,试举例说明。

二、试一试

1、找两块大小、质地一样的普通布料,其中一块粘上一层铝箔,同时放在阳光下,看看哪块反射热的能力强。

2、搜集有关消防服的资料,了解它除了阻燃功能以外,还有哪些特征。

三、想一想

如果旷工服既能起保护作用,又能及早报警,该多好啊!

发生矿难了,真难过!

我的思考:

——————————————————————————————————————。

四、广角镜

航天员为什么要穿航天服

太空是真空环境,没有气体,也就没有气压。

如果不在航天员体外加压,航天员体液内的溶解气体会瞬间离析出来形成气泡,体液也会迅速沸腾,将航天员的身体炸开。

因此,要将航天服内的气压增加到正常大气压。

第十课家用电器(2课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初步了解家用电器的概念

让学生知道家用电器的名称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看一看

现代社会中,家用电器的发展非常迅速。

走进亲朋好友家,看到一些款式更新、功能更完备的家用电器已经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了。

家用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和舒适。

三、做一做

调查与统计

调查家中有哪些家用电器,了解这些电器的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填在下页表中。

提示:

我们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调查。

1、查阅资料

2、调查、分析

3、讨论、交流

4、请教、学习

5、实践探索

电器名称

功能和特点

使用方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回顾家用电器的分类与调查方法

二、整理资料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要善于把自己的心得和收获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整理,并对结果进行恰当的表述。

表达的方法有:

文字与图画表述、口头表述和实际操作等。

阅读小亮的《家用电器的干扰防范》科技小文章

排名第一:

彩电

怎样排除干扰:

1、电冰箱与电视机要昼离得远一些。

2、电视机与音响设备要保持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