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沈阳二中高二小班化成果验收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辽宁沈阳二中高二小班化成果验收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沈阳二中高二小班化成果验收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沈阳二中高二小班化成果验收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辽宁沈阳二中高二6月小班化成果验收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周礼》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分领六十官职,总数为三百六十。
政令、礼仪、祭祀又都有阴、阳之分。
这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什么特征()
A.天人合一B.以人为本C.刚健有为D.贵和尚中
2.著名史学家钱穆认为:
在中国历史上,自秦以下之传统政府,即不能称之曰贵族政府,亦不能称之曰军人政府或商人政府,若必为特立一名称,则应称之曰“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A.先秦时期各诸侯国变法B.汉朝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隋唐实行科举制
3.宋仁宗说:
“屡有人言朕少断。
非不欲处分,盖缘国家动有祖宗故事,苟或出令,未合宪度,便成过失。
以此须经大臣论议而行,台谏官见有未便,但言来,不惮追改也。
”材料反映了()
A.宋仁宗试图修改祖宗之法B.北宋决策方式的理性成分
C.台谏制度有效制约了相权D.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4.“网络反腐”倡导“正能量”成为当下搜索热词。
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经确立官员监察制度。
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B.刺史C.中正D.通判
5.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财产平均分配B.禁止土地买卖
C.实行土地国有化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6.元政府设置的行省一般不以自然屏障为边界,如将汉中地区划入陕西,将徐州划归江淮,人为割裂自然经济区。
其主要原因是()
A.游牧民族经济活动单一B.吸取宋代地方分权教训
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节制D.行省面积较广管辖困难
7.“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
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
”这场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
C.“新政”和“预备立宪”D.新文化运动
8.据《申报》(1909年5月24日)记载,松郡东北乡十字庄开一蒙小学堂,附近居民竟无一人就学,究其缘由,“乡民皆谓,田家子弟,耕织自安,不愿读书识字”。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影响B.农民思想守旧落后
C.科举制度的废除D.无力支付教育费用
9.“被民族危机催得早熟的中国资产阶级顾不得自己的幼稚和力量弱小,一代又一代付出努力,想把西方近代化运动引入中国,每一代人都在自己所处的历史条件下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
”其中,辛亥革命“做了前人所不曾做的事”是指()
A.建立民主共和政体B.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
10.《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A.1921年B.1925年C.1931年D.1939年
11.印度领导人曾指出:
每个国家都应该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向他国学习而不是被别国强加,这需要一种新思路,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好提供了这种思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让各国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并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发生作用。
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解决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争端B.是普遍遵守的国际关系准则
C.具有高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D.消除了各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12.“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
”“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的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
”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3.中国政府办国有企业的目的在于让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私人企业不应该生产经营的项目,并在经济不景气条件下,安排职工就业,从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稳定社会。
这表明()
A.国有企业发挥了调控经济的重要作用
B.国有企业是私营企业的补充部分
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可以激发生产活力
D.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总量的大部分
14.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
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
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
1979年以后契合双重转型的措施有()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C.贯彻“一国两制”方针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5.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
(一)雅典城及其近郊;
(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
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三个区域的各一个部分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得集合起来。
雅典这项改革的主要意义是()
A.彻底消灭了氏族贵族保守势力
B.削弱了氏族贵族对政治的影响
C.解放了平民,扩大了公民基础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16.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
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17.1855年,英国下议院议员查尔斯·伍德写道:
“当我(在1825年)初次进入议会时,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行政管理。
我们的法律变更由个别议员提出,并作为非党派问题靠双方议员的联合行动实行。
现在,当某个非党派人员提出一项计划时,并非等于自行提出议案,而只是为了唤起政府的注意。
”材料主要表明()
A.议会中的党派斗争激烈
B.内阁加强对立法工作的干预
C.政府的职权在不断削弱
D.非党派议员的立法权被剥夺
18.19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法国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
踊跃参加纪念活动的不独是法国人,还有为数众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这表明,法国大革命不仅属于法国,而且也属于全世界。
在大革命中产生的最具象征意义的全人类共同遗产是()
A.《人权宣言》B.法国1791年宪法
C.《拿破仑法典》D.空想社会主义
19.“对世界历史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因为它不但为20世纪的不发达世界提供了主要目标,而且为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
这里所指的事件是()
A.殖民扩张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D.启蒙运动
20.俄国学者柳·谢缅尼科娃指出:
“村社制度——这一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中的自然形式的古老传统,在我看来,正是1917年政治文化的基础。
”作者认为()
A.工农苏维埃植根于村社民主传统
B.村社组织是无产阶级政权的前身
C.村社制度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D.二月革命后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
21.《全球通史》指出:
苏联农业:
私人土地虽然只占耕地面积的3%到5%,却生产了25%到30%的苏联农产品。
最主要原因在于()
A.计划经济的推行B.工业化的冲击
C.农业政策的不当D.社会制度的束缚
22.1944年8月的《布尔什维克》刊物上说:
“苏联对战后合作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合作让美国得以推动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进程,使我们能够沿着社会经济获得更大发展的道路上快步前进。
”这表明()
A.苏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抱有热情
B.美苏两国已就战后合作达成一致
C.苏联承认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D.全球化的统一市场正式开始运作
23.“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久进步”“通过实行最终包括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上述内容应出于()
A.《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B.《罗马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巴黎条约》
24.学者沈志华认为,朝鲜战争的爆发根源于中苏同盟建立后苏联在中国东北利益的丧失,苏联在朝鲜半岛寻找不冻港。
他可能提到的观点有()
A.朝鲜半岛的分裂使中国实行“一边倒”战略
B.朝鲜战争加速了美苏“冷战”的爆发
C.朝鲜半岛的分裂根源于美苏“冷战”的加剧
D.朝鲜战争使日本遭受严重损失
二、综合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上,即使以商品经济最为活跃的苏松嘉湖地区而言,一方面农民应对政府强加的各种苛重的负担,逼出了一种多种经营、商品化比例较高的农业经营的新路子;另一方面这种投入市场的商品多半是基于赋税徭役、地租的原因而被动产生的,假性成分居多,穷于应付。
农民与庶民地主的经济状况虽比其他地区为好,基于国家削夺性的赋役过重,剩余率与储蓄率仍偏低,基础十分薄弱。
因此,它向市场经济输送的“能量”就在这点可见的限度之内,不可能再有继续发展的潜力。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即使在王权较为强悍的都铎时代,王朝财政也一直处于拮据状态,有时难免羡慕富有的商人和企业家。
据传说,一天亨利八世在伦敦街上遇到商人小约翰的运输车队,不禁满怀妒意地说:
“纽伯里的小约翰,这家伙比我还富有!
”伊丽莎白时期,货币贬值,但征税数额仍然大幅度下降,女王的多次抗争均以失败告终。
女王深知,对于下院议员来说,牺牲他们的生命比打开他们的钱袋更容易些,所以她不得不时刻注视着政府的开支,并一再勒紧自己的钱袋,以至于周围大臣不断抱怨、嘲笑她的吝啬。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与西欧经济发展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产生的社会影响及给我们的启示。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
换句话说,社会生活往往影响作者创作的风格和特点,使人们能够通过文学作品体会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潮流。
表一p
27.故事一《明史·列女传》中记载:
“杨氏,慈溪人,字同邑郑子琜。
洪武中,子琜父仲缴戍云南。
明制,子成丁者随遣,子琜亦在戍中。
杨年甫十六,闻子琜母老弟幼,请于父母,适郑养姑,以待子琜之返。
子琜竟卒戍所,杨与姑抚诸叔成立,以夫从子孔武为嗣,苦节五十余年。
”故事二薄伽丘《十日谈》第六天故事第七则《菲莉芭胜诉》故事梗概:
美貌多情的少妇菲莉芭因犯通奸罪被押上审判台,按法律她应该被处火刑,但她在法庭上侃侃而谈,以满足生理需求为理由进行申诉,成功地为自己辩护,并且指责法律对妇女不公平。
她逃脱了惩罚,那条残酷的法律也得到修改,规定只有因贪图金钱而背叛丈夫的行为才受制裁。
这才是一个“人性的法庭”,菲莉芭胜诉是对人性的尊重。
从表一两则故事中分别提炼出其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至少从两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要求:
结合时代背景,充分利用材料,史论结合)
28.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开国时,丁男受田多少就很不一致。
后来地主兼并愈来愈剧烈,官府贪暴愈来愈凶猛。
农民受到租庸调法的压力也愈来愈严重。
……天宝年间,均田制早不存在,调查丁口并无实际意义,也就无须造户籍。
……实行不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安史之乱以后,户口削减,向乡里按丁收税已不能行,唐代宗大历年间,开始按亩定税,改变以人丁为本的旧法,分夏秋两季收税,为两税法开先例。
780年(建中元年),唐德宗行两税法。
要点是:
量出制入;商贾在所在州县纳税三十分之一,使与定居的人负担均等;定居的人,分夏、秋两次纳税;两税都按钱计算;租庸调及其他一切税目全部废除。
——范文澜《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两税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税法的作用进行评价。
29.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二战后,以矜持著称的德国人,甚至会在田野里与野狗争夺一块发霉的马铃薯。
通往农村的火车车厢外,常常趴满了前去觅食的逃票乘客。
由于货币作用降低,买东西必须使用购货证,香烟成了抢手货,往往成为物物交换中的计量单位和不等值物品交换中的“找头”。
不少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德国充满敌意,视其为不可救药者。
而煤的供应停止,没有电,使得许多企业、工厂、学校以及其他国家设施被迫临时关门。
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摘编自迈内克《德国的灾难》
材料二欧根·科贡的《党卫队国家》一书,条理清楚地向读者揭示了党卫队的真相;雅斯贝斯的《罪责问题》一书,提出每个德国人都有道德罪行和抽象罪行,都应该进行深刻反思。
联邦德国成立后,阿登纳以政府总理的身份呼吁“德国人民有责任作道德和物质上的补偿”。
1970年,时任总理的勃兰特向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下跪,更是把忏悔文化推到了顶点。
战后初期,各地的小剧场、歌舞厅、报告厅等就开始涌现,仅柏林一地就有2000多个,大多没有暖气,饥肠辘辘的参与者在寒冷中听报告、看演出,乐在其中。
同时法兰克福取代莱比锡成为国家图书出版中心,各地图书馆大增,短期内数量就翻了一番。
——摘编自《光明日报》《战后德国经济复兴的原因》
(1)依据材料一,如何理解“德国进入真正的冬天”。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人类应该如何避免战争再次发生。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第12题【答案】
第13题【答案】
第14题【答案】
第15题【答案】
第16题【答案】
第17题【答案】
第18题【答案】
第19题【答案】
第20题【答案】
第21题【答案】
第22题【答案】
第23题【答案】
第24题【答案】
第25题【答案】
第26题【答案】
第27题【答案】
第28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