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师招聘笔试 心理学名词.docx
《浙江省教师招聘笔试 心理学名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教师招聘笔试 心理学名词.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教师招聘笔试心理学名词
第一、二章
1,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个性心理:
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
2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感受性:
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叫感受性。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
4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5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6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7感觉对比:
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8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
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9知觉:
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0空间知觉:
是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等。
11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时间关系(即物体运动的速度、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12运动知觉:
是对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13似动现象: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14诱导运动:
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15错觉:
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知觉的选择性:
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整体性: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
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16注意:
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17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8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9有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地注意。
20注意的起伏:
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叫注意的起伏,其周期一般为2、3到12秒
21注意广度:
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
22注意的稳定性:
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23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指向于几个不同的对象,表现在同时进行的两种以上有关的活动。
24注意的转移:
是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把自己的注意不断地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也就是人们的注意有目的地从一个事物及时地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
25记忆:
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6瞬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或感觉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27短时记忆:
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28长时记忆:
是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在头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
29无意识记:
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自然而然的识记。
30有意识记:
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31机械识记:
是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
32意义识记:
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
33保持:
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34遗忘:
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或错误地恢复和提取都叫遗忘。
35再认:
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36回忆:
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
37无意回忆:
是无预定目的,却也是由于某些诱因引发的。
38有意回忆:
是有回忆任务、自觉追忆以往经验的回忆,其目的是要根据当前的需要而回忆起特定的记忆内容。
39追忆:
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回忆,它同时具有有意回忆、间接回忆的特点,是需要意志努力和克服一定困难的回忆。
40前摄抑制:
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41倒摄抑制:
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42记忆的序列位置效应:
就是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
43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
44记忆的品质: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45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46思维的特点:
间接性、概括性
47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
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根据思维的逻辑性:
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
根据思维的指向性: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分析:
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或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
是在人脑中把事物或对象的个别部分或属性联合为一体。
抽象:
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对象或想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概括:
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
48思维的品质:
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创造性
49创造思维:
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头脑风暴法:
通常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快地提出各种各样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发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50问题解决:
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的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和启发法
算法策略:
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启发式策略:
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
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定势:
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
原形启发:
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形。
原形启发:
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51想象:
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52想象的种类:
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
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
幻想、理想和空想
53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54创造想象:
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55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56言语:
是指人们掌握和使用语言的活动。
57言语的特点:
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与个体性
58言语的感知与理解:
口头言语的感知,书面言语的感知(单词再认、阅读、言语的理解)
第三章情感和意志过程
1情绪和情感: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区别首先,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其次,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
情感则有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再次,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联系情感依赖于情绪。
人的情感是在大量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也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
情绪也依赖于情感的变化。
情绪受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
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与情感相比,情绪侧重描述情感过程的外部表现及可测量的方面,而情感侧重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
3根据客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不同,情绪分为: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情绪状态划分为:
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
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况。
激情:
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4从情感的社会内容来看,情感分为:
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理智感:
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5意志:
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为,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6意志的特征:
第一,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第二,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第三,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第四,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7意志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
是指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能够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既定目的的意志品质。
意志的果断性:
是一种善于辨明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
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意志的坚韧性:
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第四章人格心理
1人格:
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动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3需要:
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4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5气质:
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6性格:
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7智力:
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概括力为核心。
8创造力:
一般把创造力看成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9自我实现:
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第五章人生全程发展及个别差异
1人生全程发展:
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受精卵形成胚胎)经过新生儿、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各个时期直至生命完结的发展全程。
2全程发展的主要观点:
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有若干发展过程构成。
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
3个体发展有多种因素决定,并存在极大地可塑性。
3我国心理学家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
乳儿期(0到1岁)、婴儿期(1到3岁)、幼儿期(3到6、7岁)、童年期(6、7到11、12岁)、少年期(11、12到14、15岁)、青年期(14、15到25岁)、成年期(25到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关键期:
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5认知结构:
6认知发展:
7图式:
指主体的一种内部认知结构,是可重复而概括化了的动作模式。
8同化是指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
9顺应:
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10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构建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1感知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早期的信号功能。
如用牛、羊来代表真正的牛羊
二是自我中心性。
儿童还不能设想他人所处的情境,常以自己的经验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观察和理解世界
三是思维的局限性。
思维活动表现的关系单一,不能进行可逆计算。
守恒概念没有形成,思维缺乏观念的传递性。
3具体运算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群集运算,但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
儿童逐渐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去自我中心得到发展。
该阶段的标志是儿童获得了长度、体积、质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也叫命题运算,是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阶段。
儿童的思维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能够解决抽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具逻辑性和系统性。
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够用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
评价:
1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规律,证实了儿童心智发展的主动性和内发性
2其认知发展理论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一般适用性,并为教学实践中的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论基础。
3从生物学观点出发研究人类智力的发展,未对社会文化环境对认知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4认为发展先于学习,不主张通过学习加速儿童的认知发展,忽视了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
1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地人格特征和健全的人格。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到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2到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到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到11岁)(小学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到18岁)
其他三个阶段为: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评价:
1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
2着眼于把儿童看做一个整体
3理论中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
4比较重视教育的作用
5未完全脱离佛洛伊德的本能说
6描述了个体发展各个阶段中社会要求与自我的冲突
12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
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
最典型的就是用“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
1前习俗水平。
(幼儿园及小学中低年级)
该时期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决定于外在的要求。
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服从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儿童衡量是非的标准是由成年人来决定的,对成人的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
第二,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
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2习俗水平。
(小学中年级开始,一直到青年、成年)
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
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的价值是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众的意见以谋求大家的称赞。
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总是按这种要求去展开思维。
第二,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道德价值是以服从权威为导向,包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守法。
3后习俗水平。
该时期的特征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
第一,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仍以法制观念为导向,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但不再把社会规则和法律看成是死板的、一成不变的条文,而认识到他们的人为性和灵活性,认为法律是人定的,不合时宜的条文可以修改。
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契约,它有大家商定,可以改变。
第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这一阶段以价值观念为导向,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对是非善恶的判断有独立地价值标准,思想超越了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行为完全自律,在进行道德评价时,能超越以前的社会契约所规定的社会责任,而且是以正义、公平、平等、尊严等这些高级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以普遍的标准来判断人们的行为。
第六章
第七章学习理论
1学习:
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加涅将学习划分为:
1言语信息:
指有关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定义以及特
(按学习结果)等方面的事实性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
指运用符号或概念与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学习。
3认知策略指调控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心理过程的技能的学习。
4态度:
指影响个人对人、事、物采取行动的内部状态。
5动作技能:
指通过身体动作质量的不断改善而形成整体动作模式的学习。
奥苏泊尔将学习划分为: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按学习的性质和形式)
3替代强化: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4发现学习:
即有教师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
5有意义学习的本质:
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人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班杜拉认为,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使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直接强化:
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替代强化:
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
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7先行组织者:
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先行组织者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及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它可以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的同化、理解新学习的内容。
8顿悟:
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
9程序教学:
即把各门学科知识按其内在逻辑顺序分解,使学习由浅入深,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第八章知识的学习与迁移
1知识:
是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3程序性知识:
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4策略性知识:
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理解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5安德森:
把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6概念: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
概念学习:
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
命题学习:
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
7规则学习即原理学习,是对自然界中定律、定理的学习。
规则学习:
是通过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种方法来进行的。
8问题解决学习:
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而采取一些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
算法策略:
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启发式策略:
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
就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些列的子目标而最终达到总目标。
9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是从陈述性知识转化为自动化了的技能的学习,它主要三个阶段构成
1陈述性阶段。
2程序化阶段。
3自动化阶段。
10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地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复述策略:
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精加工策略:
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11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
精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组织策略(归类策略、纲要策略)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监控策略(领会监控、策略监控、注意监控)、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12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13高原现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补充:
技能:
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
也称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