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7331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docx

《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docx

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

国学经典之三字经教案

篇一:

《三字经》

五年级下册国学《三字经》教学计划

陶真慧

一、指导思想

国学是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旨在以传统文化来熏陶学生,以古典之美来陶冶学生,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简析

五年级下册国学以传统幼学教材《三字经》为教学内容。

《三字经》全文1128字,它言简意赅,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讲述历史,介绍知识,鼓励学习,它采用三言韵语,朗朗上口,便于记忆,通俗易懂,有“袖里通鉴纲目”之称。

三、教学目标

1.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基本的人文常识、历史知识、

人物典范。

2.通过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高尚的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四、教学重点

《三字经》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意蕴,反复诵读,了解文史常识,学习人物典范,并在生活学习中以古代典范人物为榜样指导自己的行动。

五、具体措施

认真备课上课,在思想上重视国学课程,不占用国学课教学时间,不应付,不走过场,把国学教学落到实处。

在读原文的基础上,引入历史故事,联系当今社会生活。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把校本课程上成一门学生喜欢上、积极学的课程。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积累。

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

对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要求学生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学习中以之指导自己的行动。

六、课时安排

1、人之初——名俱杨1课时

2、养不教——习礼仪1课时

3、香九龄——千而万1课时

4、三才者——应乎中1课时

5、曰水火——七情具1课时

6、匏土革——人所同1课时

7、凡训蒙——当讲求1课时

8、自羲农——迁夏社1课时

9、汤伐夏——七雄出

10、赢秦氏——与高齐

11、迨至隋——宋犹存

12、至元兴——若亲目

13、口而诵——宜早思

14、若梁灏——勉而致

15、犬守夜——宜勉力

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2021-9-1

五年级上册国学《三字经》教学总结

陶真慧

一、总体情况

按学校规定,校本课程——“国学诵读”在五年级开设《三字经》。

我本期教学内容是《三字经》后半部分和五年级春季版《中华经典诵读》,使得经典诵读在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

一学期下来,学生都大有收获。

二、教学效果显著。

《三字经》的教学效果已经在同学们身上显现!

学生懂得了教育子女贵在专心致志,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学生懂得了从小要接受教育,努力学习才能有知识懂道理;学生懂得了孝悌与和顺,仁义礼智信五常,五伦十义;懂得了要做有用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学生还知晓了三才四季五行五谷六畜七情八音等常识,知晓了从古到今历史朝代的兴替,知晓了古代勤学的典范如赵普、孙敬、苏秦、孙康朱买臣、李密、粱灏、李泌、蔡文姬、谢道韫、刘晏等。

总之,开设国学课意义深远。

学生们受到了一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修养起了很大作用,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积累的经验

1、深入理解原文思想意义。

《三字经》包含了《孝经》《礼》等的儒家传统思想和文化,它教会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与同学,如何勤学增长才干。

也包含了历史知识和古代典籍介绍。

我在教学中进行一定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并增长见闻。

2、以故事增强趣味性。

在教学中,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故事,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生动性。

如“孟母三迁”“五子登科”“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仓颉造字”“女娲补天”“高山流水”“湘妃竹的传说”“愿者上钩”“烽火戏诸侯”“陈桥兵变”等故事。

3、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

因为《三字经》本身就具有韵律性,三字一句,很适合学生的诵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对对碰、同学接龙、师生接龙、男女对抗赛等形式进行诵读教

学,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知晓其中所包含的知识。

4、我在教学中贯彻“三化”的理念,即诵读化、情境化、生活化。

诵读化即诵读为主,理解为辅。

情境化就是用优美的古典音乐,富有情趣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从而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经典文学的情境。

生活化是指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5、坚持不懈地检查诵读背诵。

每节课留出15分钟给学生朗读背诵,一节课所学内容做到当堂成诵。

背诵做到人人过关。

设立《三字经》学习组长,组员到组长处背诵过关,组长到学习委员处背诵过关。

这几名组长工作认真负责,对教学效果的达成起到推动作用。

6、我们还组织了不少国学课外活动。

活动有:

国学写知识竞赛、朗诵经典比赛、国学手抄报比赛、国学绘画展示、讲国学故事比赛、国学学习心得等,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国学的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21年1月22日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理解三字经前四句的内容。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

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积累名句:

人之初,性本善。

了解典故:

孟母三迁、燕山教子。

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

授课基本内容

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2、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3、结合内容,讲解中国古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及衍生的哲学思想。

4、详细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助学生

理解课程内容拓展思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288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祖籍是河南开封的。

他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非常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

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林里过得非常快乐。

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渐长大了,他必须要让他们学习知识,所以他为了教育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容易朗

篇二:

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弟子规》教案

《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做人的一些基础规范,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全书共360句(1080字)。

二、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孝敬父母、体谅父母。

2、培养学生的爱心,爱长辈,爱老师,爱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4、教育学生诚实、守信。

5、指导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

三、教学内容:

《弟子规》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流利背诵。

难点:

理解含义,并能在生活实践中应用。

五、学习时间:

1、每周安排一节诵读时间,平均每节课学习16句。

2、利用中午课前预备时间复习巩固。

六、方法措施:

1、借用生动的故事来打动学生的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讨论中真正理解含义。

3、举例子,让学生深入理解含义。

4、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七、学习内容具体安排:

第一周:

学习《弟子规》“总叙”

第二至六周学习“入则孝”

第七至九周学习“出则弟”

第十至十四周学习“谨”

第十五至十八周学习“信”

第1课《弟子规》总叙

学习目标

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重点

会背《弟子规》总叙。

难点

大体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教具

准备《弟子规》音频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弟子规》中的“规”,当然就是指规矩、规则。

你们知道“弟子”指的是谁吗?

明确:

实际上这个“弟子”是泛指,也就是针对每个人而言的。

所以《弟子

规》中谈到的规矩礼节是同学们甚至是老师都应该遵守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

《弟子规》共360句(1080字),今天我们学习总序。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

1、听泛读《弟子规》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

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理解“总叙”的意思。

“总叙”概括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以上的事都做了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了。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四、讲故事:

《大舜的故事》——孝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

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五、礼仪

1、回答问题要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

2、学习鞠躬。

六、作业

1、背诵《弟子规》总序。

2、回家给父母捶捶背。

第2课“入则孝”之“父母呼”

学习目标

1、复习《弟子规》总序。

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3、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难点

理解意义,能在生活中做到。

教具准备

音频

教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5、齐读。

分行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三、了解意思。

1、“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

“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