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3282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9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docx

《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docx

天津财经大学考研金融学重点

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专业课资料2017版

科目:

805金融学

重点背诵篇

 

2017年1月第5次修订

 

国际金融部分

2017年考研大纲:

国际金融:

汇率决定、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汇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

第一章外汇与汇率

(第1,2,3,8题了解,第4,5,6,7题背过)

(1)外汇的三个特征:

(1)外汇是以外币计值或表示的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

(2)外汇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换性。

外汇的可兑换性是指外汇能够自由的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或购买其他信用工具以进行多边支付的性能。

(3)外汇必须具有可靠的物质偿付保证。

一国的货币能够普遍地被其他国家所接受,这实际上反映了该国具有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

2、外汇的功能

(一)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外汇是国际间清偿债权债务关系的重要结算工具。

用外汇清偿国际债权

债务关系,不仅节省了运送现金的费用,避免了风险,缩短了支付时间,加

速了资金周转,而且使国际间信用增加,资金融通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国

际贸易的发展。

(二)使各国的购买力相互转换,促进了国际交往,扩大了国际经济合作

由于世界各国货币制度各异,许多国家的货币不能在对方国内流通,除

非用黄金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同国家的购买力不能转移。

随着外

汇业务的发展,在国际间利用代表外汇的各种信用工具,就可能使不同国家

间的货币购买力得以实现。

扩大商品流通的范围和速度,对促进国际问的交

往和扩大经济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调节国际间资金余缺。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资金余缺情况不同,客观上存在着调剂资金

余缺的必要。

利用外汇这种国际支付手段,通过国际长短期信贷,促进投资

活动与资本转移,使国际资金供求关系得到调节。

(四)显示一国的国际地位。

一国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实力,而外汇与这

两者的关系密切,当一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时,外汇供过于求,该国国际储

备增加,本币对外币的价值提高。

反之,若一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该国须

动用外汇偿还外债,就会减少本国国际储备,本币相对外币的价值就会下跌

而变成软通货。

可见,一国外汇收入增加,对增加外汇储备,提高币值,稳

定汇率,增强对外经济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3、汇率的标价方法

(一)直接标价法

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的方法叫做直接标价法。

我国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二)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的方法。

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国家采用间接标价法,其中英镑对所有其他货币汇率均以间接标价法表示,美元除对英镑实行直接标价法外,对其余货币的汇率也都以间接标价法表示。

4、汇率的决定

(1)金本位制度下固定汇率决定的基础。

金本位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所谓铸币平价就是指两国货币单位含金量之比。

(2)纸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

纸币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或纸币的购买力。

5、为什么金本位制下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的汇率以铸币平价为中心,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波动的上限是黄金输出点,即铸币平价加黄金运费是汇价上涨的最高点;而波动的下限是黄金输入点,即铸币平价减黄金运费是汇价下跌的最低点。

可见,黄金输送点限制了汇率的波动幅度,在金本位货币制度下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6、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第3章经济因素

a、国际收支

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国际储备增加-----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or顺差-----外汇收入增加-----外汇供给增加-----外汇供大于求-----外汇贬值,本币升值。

)反之逆差。

b、通货膨胀率

一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外国商品显得相对便宜---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币汇率下跌。

反之,本币升值。

c、资本流动

资本大量流入---对流入国货币需求增加,且流入国外汇供应增加---本币汇率上升。

反之,本币贬值。

(2)政策因素

a、利率政策

利率水平高于他国---(获得较高利息收入)资本流入增加---对本币需求增加---本币升值。

反之,本币贬值。

b、汇率政策

一国货币法定升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本币汇率下跌。

c、外汇干预政策

一国货币当局通过运用外汇平准金介入外汇市场,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来调节外汇供求,使汇率朝着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方向发展。

(3)其他因素:

a、政治因素。

国内外的政治、军事等突发事件,对汇率变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b、心理因素。

人们对市场的心理预期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对汇率的变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c、投机因素。

外汇投机活动,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外汇投机活动,有时会使汇率发生剧烈动荡。

d、偶然因素。

7、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1)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影响

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内商品供给减少(or国内货币供给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反之,通货膨胀压力减小。

(2)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a、汇率变动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

本币贬值----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并不一定改善贸易收支,马歇尔勒纳条件)

反之,出口减少。

b、汇率变动影响一国的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

本币贬值----预期本币会进一步贬值----短期资本流出。

长期资本:

c、汇率变动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

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增加出口和吸引外国资本流入,不利于进口和国内资本流出----国际收支逆差缩小。

反之,国际收支逆差增大。

(3)汇率变动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a、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

储备货币汇率上升,会使该国储备货币是实际价值增加;储备货币汇率下降,会使储备货币的实际价值减少。

b、汇率变动直接影响本国国际储备的增减。

一国的货币汇率稳定,外国投资者能够稳定地获得利息和红利收入,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入,从而促进国内外储备的增长。

c、汇率变动影响某些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与作用。

如果某种储备货币其发行国的国际收支长期恶化,货币不断贬值,汇率不断下跌,该货币的地位和作用就会不断削弱,甚至会失去其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8、汇率变动对经济影响的制约条件

(1)一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凡是开放程度越高,本国经济对外依赖性较大,汇率变动对其经济的影响越大;反之,越小。

(2)一国的出口结构。

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单一的国家的影响较大,对出口商品结构多样化的国家影响较小。

(3)一国货币的可兑换性。

如果一国货币可自由兑换,在国际支付中使用较多,经常与外币发生兑换关系,汇率变动对其经济的影响就大,否则影响就小。

(4)国际收支

(第1~6题全背)

1、国际收支平衡表:

是指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进行分类、汇总,以反映和说明该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各种项目:

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错误与遗漏项目。

其中,

(1)经常项目:

是指本国与外国交往中经常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反映一国与外国之间实际资源转移的情况,因此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

a、货物和服务。

货物又指商品贸易或有形贸易。

服务又指劳务贸易或无形贸易。

b、收入。

收入反映生产要素流动引起的生产要素报酬的收支。

c、经常转移。

又称“无偿转移”,主要包括所有非资本的转移项目。

(2)资本和金融项目:

a、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反映资产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

b、金融项目。

金融项目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投资与借贷的增减变化。

金融项目主要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3)错误与遗漏项目。

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于复式记账法,其借贷双方相抵后应该为零。

但实际上,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可避免地出现借贷双方不平衡的现象,一般认为这种差异是由统计资料有误差和遗漏而形成的。

出现错误与遗漏的原因:

(1)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始统计资料来自各个方面,在原始资料的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当事人故意改变、伪造某些项目数字的做法,造成原始资料的失实。

(2)统计数字的重复计算和漏算。

原始资料来自于四面八方,难免发生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而造成的重复计算和漏算。

(3)有的统计数字本身就是估算的。

因此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双方实现平衡,便人为设立了错误与遗漏项目。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or国际收支失衡从哪些角度考察):

(1)贸易收支差额。

它等于货物出口减货物进口(按绝对额计算),贸易收支差额反映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它等于货物、劳务和收入差额加上经常转移差额,反映实际资源在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转让净额。

(3)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

它等于该账户下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交易及储备资产交易的差额。

(4)综合差额。

它等于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中除储备资产交易的差额。

人们通常讲的国际收支盈余和赤字就是指综合差额的盈余和赤字。

3、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衡量标准。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首先要区分两种性质的交易,即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

自主性交易是出于自身交易动机所进行的交易,它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中的长期资本收支。

补偿性交易是为了弥补国际收支失衡而进行的交易,它包括资本项目中的短期资本和国际储备的变动。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是看自主性交易是否实现了收支平衡,自主性交易的收入与支出相等,则视为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大于支出为国际收支顺差,收入小于支出为国际收支逆差。

4、国际收支失衡的成因

(1)周期性失衡:

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2)结构性失衡:

一国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3)货币性失衡:

一国的物价水平的变化,导致进出口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4)收入性失衡:

一国经济国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导致进口需求的膨胀,从而可能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5)临时性失衡:

短期的或者偶然因素所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5、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一)国际逆差的影响:

(1)一国货币当局不愿接受本币贬值的后果,就需要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动用外汇储备抛出外币收回本币,会导致外汇储备的枯竭

(2)造成货币贬值。

如果存在严重的逆差,会引起该国货币的急剧贬值,对经济发展形成强烈冲击。

(3)国际储备减少,同时国内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减少,国内货币紧缩,促使利率水平上升,从而对收入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2)国际顺差的影响:

1、本国货币有升值的压力,一旦本币升值,就会使出口减少,从长远看,会加重国内的失业问题。

2、持续的顺差会导致国际储备的增加,同时国内货币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加剧通货膨胀。

3、一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意味着他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因此长期的顺差会增大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4、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如果主要是由于贸易收支顺差,则意味着国内可供使用的资源减少,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6、国际收支的调节

(一)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

(1)价格机制

国际收支顺差->货币流入->货币供给增加->国内价格上升->外国商品相对便宜,进口增多,出口减少->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外流->货币供给减少->国内价格下降->本国商品相对便宜,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3)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顺差->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资金流出(短期金融资产收益率下降)->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资金流入(短期金融资产收益率上升)->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4)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顺差->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社会总需求上升->进口增加->贸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5)汇率机制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本币升值->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给小于需求->本币贬值->本国商品相对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二)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失衡需要政策性调节的理由:

自发调节过程可能需要牺牲国内其他宏观经济目标;自发调节需要一些难以实现的客观经济环境;自动恢复均衡所需过程可能相当漫长。

(1)财政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逆差->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社会总需求减少->进口需求减少->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国际收支顺差->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社会总需求增加->进口需求增加->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2)货币政策调节

a、贴现政策

国际收支逆差->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吸引外国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顺差->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外内国资本流出->改善国际收支。

b、存款准备金比率政策

国际收支逆差->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国内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社会总需求减少->进口需求减少->改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顺差->降低存款准备金比率->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社会总需求增加->进口需求增加->改善国际收支

c、建立外汇平准金

一国货币当局通过运用外汇平准金介入外汇市场,直接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来调节外汇供求,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状况。

d、汇率政策

国际收支逆差->本国货币贬值->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降低->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支(反之顺差)

(3)信用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顺差->向国际金融市场贷放资金->顺差减小

国际收支逆差->从国际金融市场借款->逆差减小

(4)外贸政策调节

为改善国际收支状况,许多国家采用一些保护性的外贸政策来鼓励出口。

3、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全背

1、国际金融市场(对世界经济)的作用:

(1)提供国际投融资渠道。

国际金融市场创造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投资者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找到多元化的金融工具。

(2)调剂各国资金余缺。

国际金融市场在世界范围内调剂资金余缺,促使资本的流动,使得资本从收益低的国家流向收益高的国家。

(3)调节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将其外汇资金盈余投放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而有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则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贷款的资金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4)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5)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6)增大金融风险,为投机活动提供场所。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加大了金融风险,大量游资在国家间流动造成有关国家外汇市场的不稳定,为投机活动提供了便利。

2、欧洲货币市场(离岸金融市场)的类型:

欧洲货币市场是指在发行国以外,从事该国货币借贷或者买卖业务的市场。

5、一体型:

境内金融市场业务与境外业务融为一体。

市场的参与者既可以是居民也可以是非居民,经营的业务既可以是离岸业务也可以使传统的金融市场业务。

其中,伦敦和香港属于此类。

6、分离性:

境内金融市场业务与境外业务严格分离。

对外国金融机构与本国居民之间的金融业务活动严格限制,只允许非居民参与离岸市场业务,其目的在于防止离岸市场金融交易活动影响本国货币政策的实施。

其中,美国、东京、新加坡属于此类。

7、簿记型:

几乎没有实际的离岸业务交易,只进行注册、转帐等业务,其目的是逃避税收和金融管制。

其中,开曼、拿骚、巴哈马和百慕大等属于此类。

4、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

欧洲货币市场形成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两方面的。

(一)欧洲货币市场的积极作用

(1)欧洲货币市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国际资金市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2)欧洲货币市场为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了资金融通的便利,缓和了世界性的国际收支危机。

(3)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各金融中心相互独立的状态,形成了国际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

(二)欧洲货币市场的消极作用

(1)消弱了各国货币政策的效力。

欧洲货币市场的活动往往使一些国家的金融政策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2)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欧洲货币市场资金流动不受管制的特性,为投机活动提供了方便,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3)加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

欧洲货币市场的资金来源中,短期资金和同业拆借资金占很大的比例,而欧洲货币市场中的许多贷款是中长期的,这种短借长贷的资金运作方式加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

第4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资本流动

第1,2,3,5,6题必背,第4题了解

1、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

(1)筹资证券化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发生变化。

在国际资本市场,以国际债券和股票发行为主的直接融资逐渐取代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中长期间接融资,呈现出筹资证券化的特征。

(2)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场所。

发展中国家逐渐出现了资本项目放松的浪潮,使得其成为资本流动的重要场所。

(3)机构投资者已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力。

机构投资者是指用自有资金或者从分散的公众手中筹集资金专门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活动的法人机构。

机构投资者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载体,而机构投资者中发展较快的是对冲基金。

(4)资本流动的规模巨大,相当一部分已经脱离于实物经济基础。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扩大,一方面表现为金融资本的增长大大快于世界贸易的增长,且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在一些经济和贸易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大批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离岸金融中心。

2、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1)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

各国兴起了放松金融管制的浪潮,原有的对外资进入国内市场的限制逐步减少或者取消,这极大地促进了资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快速流动。

(2)巨额金融资产的积累。

巨额金融资产的不断积累,为资本流动创造了前提。

(3)国际资本市场存在的收益率差异。

资本是趋利的,各国利率水平的差异,成为资本在国际间不断流动的巨大诱因。

(4)国际资本规避风险的需要。

国际金融市场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处于规避风险的考虑,国际资本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频繁流动,以实现规避风险的目的。

3、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积极影响

(1)增加社会福利。

通过资本流动,资本流入国和输出国均得到了利益,社会总福利增加。

(2)分散风险。

国际资本流动将会分散金融资产的风险,各国都会获利。

(3)减少管制成本。

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降低资本管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二)国际资本流动蕴藏的风险

(1)对经济主权的冲击

a、货币替代会对一国货币发行、货币政策实施产生影响。

b、资本自由化日益制约政府在控制税收和税率方面的选择。

c、资本流动使以封闭经济为依据的传统货币政策失灵。

(2)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a、资本大量流入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加大,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

b、资本流动容易导致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的产生。

c、导致证券市场出现波动。

(3)汇率超调导致国际收支危机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相对货币市场的调整速度要缓慢好多。

当货币市场失衡后,由于商品市场反应缓慢,资本市场的迅速调整使汇率做出超调反应而偏离长期均衡值。

这会给金融市场和本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4、外债的四要素:

(了解)

(1)以居民与非居民为标准,是居民对非居民的债务。

(2)必须是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外债。

(3)必须是某一时点的外债余额

(4)所谓“全部债务”,既可以是以外币表示的业务,也可以是本币表示的业务,还可以是实物形态构成的业务。

5、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

(1)偿债率是指一国的偿债额(年偿还外债本息额)占当年该国外汇总收入的比率。

这是衡量—国外债偿还能力的一个最主要的指标。

(2)负债率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外债余额占该国当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3)债务率是指一国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外汇总收入的比率。

6、国际债务危机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一)国际债务危机的成因:

(1)外债规模膨胀,外债规模超过了本国的偿还能力,即超过了本国的出口创汇能力。

(2)所借外债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如商业贷款比重过大、外债币种类过于集中以及期限结构不合理引发债务危机。

(3)对所借外债未有效地加以运用。

(4)对外债缺乏宏观统一管理和控制,不能对外部债务和资产实行技术与体制方面的有效管理,造成实际债务状况远远偏离政府政策计划目标,导致危机产生。

(5)债务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资本外逃的现象。

(二)国际债务危机的解决办法

(1)债务的重新安排

a、债权债务双方协商延长偿还本息的期限。

b、减免债务国的利息和本金负担

c、把已有的债务重新转换债权人

(2)债务资本化:

债权银行将债务国所欠债务以一定的折扣出售给有意在债务国投资的外国公司或本国公司,然后由这些公司将所购买的债权凭证(债券)在债务国银行将外币兑换成债务国货币并在债务国进行投资。

(3)债务证券化:

经济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将外债转换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也可以转换为国外有价证券。

第八章国际信贷实务(大纲未说明)

1、买方信贷与买方信贷本比较以及对进出口双方的利弊:

(最好背过)

买方信贷:

是指在大型机器设备和成套设备贸易中,为了扩大本国设备的出口,由出口商所在国银行向进口商或进口商所在国银行所提供的中长期贷款。

卖方信贷:

是指在大型机器设备和成套设备贸易中,为了便于出口商以延期付款方式或赊销方式出售商品,出口商所在地银行对出口商所提供的中长期贷款。

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

(1)借款人不同。

买方信贷的借款人是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而卖方信贷的借款人是本国出口商。

(2)信用性质不同。

卖方信贷以赊销商品的商业信用为主,银行信用只起补充作用;买方信贷则大多属于银行信用。

(3)风险大小不同。

由于银行资本比一般企业资本要雄厚得多,抗风险能力强,所以买方信贷比卖方信贷风险小。

卖方信贷的利弊:

(1)利:

对出口商而言,卖方信贷使其可以向进口商提供延期付款的优惠条件,提高进口商的竞争力;对进口商而言,获得延期付款的方便。

(2)弊:

出口商将获得贷款的各种成本通过货物价格转嫁给进口商,使进口商不易掌握进口商品的真实成本。

买方信贷的利弊:

总体对进出口商都有利,对进口商而言,容易掌握商品的真实成本;对出口商而言,可以即期收到货款。

(1)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大纲未说明)

第1,2,4,5,6题背,第3,7题了解

1、固定汇率制度

定义:

固定汇率制是指两国货币的比价基本固定,现实汇率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

(一)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以各国货币含金量为基础,汇率波动受黄金输送点的制约。

(二)纸币流通下的固定汇率制:

双挂钩、一固定、上下限、政府干预

(1)双挂钩: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或规定本国货币的含金量,或直接规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

(2)一固定:

本国货币的平价一经国际货币基金确认就基本固定,不得随意改变,只有当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的不平衡时,才变动其货币平价。

(3)上下限:

外汇市场上现实汇率波动的幅度不能超过平价的±1%,后扩大到±2.25%。

(4)政府干预:

当外汇市场上汇率的波动幅度超过规定的界限时,各中央银行有义务进行干预,使汇率的波动幅度控制在平价规定的范围内。

2、两种固定汇率制的比较

相同点:

(1)都与黄金有联系,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确定以平价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