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728734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docx

《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docx

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必修选修

永安三中高一信息会考复习提纲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网络技术应用(选修)

【初中知识部分】:

一些要记的常识(小学初中就学过要掌握的)

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其细分类如下:

 

 

 

2:

第一台计算机:

1946.2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它由17468个电子管、6万个电阻器、1万个电容器和6千个开关组成,重达30吨,占地160平方米,耗电174千瓦,耗资45万美元。

这台计算机每秒只能运行5千次加法运算,主要用于军事,并命名“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Elex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omputer)”,简称ENIAC(埃尼阿克)。

3:

计算机原理: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来的“存储程序”原理。

4.电子邮箱:

用户名@主机域名如:

fanglin@

5.计算机中的常用单位:

T,G,M,K,B,以1024作为换算进位,

如1TB=1024GB,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1B=8bit(二进制位)

6.键盘上的“Delete”或“Del”键叫删除键,用来删除光标后面的字符,删除选中的对象,或删除文件等;“BackSpace”或←:

退格键,用来删除光标前面的字符,删除选中的表格.

【必修部分】: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信息的概念:

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能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2:

信息的传播过程:

 

3:

信息的特征:

P6

(1)传递性:

信息的传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如:

一传十,十传百等

(2)共享性:

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个体或群体间共享。

如: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等。

(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各种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才能够表现出来为人们所接收,

并按需要进行处理和存储。

如:

孟浩然的诗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

改推敲而成。

(4)价值相对性:

信息有价值,但价值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能力。

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5)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如:

天气预报等会随时间的变化。

(6)真伪性:

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

如:

假的中奖信息,是出于人为的不正当目的而产生的。

4:

信息技术(IT:

informationtechnology)的基本概念:

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5:

信息技术包括: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P8

1)计算机技术延伸了人的思维器官进行信息处理和决策的功能,计算机的诞生开启了人类利用机器实现自动计算和信息处理的时代。

2)通信技术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如: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网络等

3)传感技术延伸了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如:

嗅敏,味敏等敏感元件。

4)微电子技术帮助实现使人的信息功能得以延伸的各种元器件的构建和集成,不断满足人们对信息产品高性能,小体积,低价格的需求。

如:

计算机、各种电器上的集成芯片。

6:

信息技术的发展:

(五次革命):

P10

第一次是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次是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第三次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是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信息传递手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第五次是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7: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

与多学科相结合。

网络化:

立体化的信息网络,各种工具也可以连接成网络。

多媒体化:

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信息综合。

智能化:

信息技术与认知科学等学科融合产生的人工智能。

如智能教学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教师进行教学。

虚拟化:

由计算机仿真生成虚拟的现实世界,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8: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积极的影响。

但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如:

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可能带来不良影响等。

我们青少年要:

培养好的信息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遵守信息法规。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

1:

获取信息的一般流程:

P18-19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2:

信息来源(一般为三种):

1)事物本身(动画,山河,表情,现场,化学反应。

2)他人(老师,朋友,专家。

3)媒体(报纸,网络,音像制品,电视。

3:

信息采集工具:

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4:

信息的存储格式:

P22-23

类型

存储格式

特点及应用范围

文字

.txt

纯文本文件,不携带字体、字型、颜色等文字修饰控制格式,一般文字处理软件都能打开它。

.doc

使用MicrosoftWord创建的格式化文件,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

.html

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是由Adobe系统公司开发的一种文件格式,主要应用于电子文挡、出版等方面

图形

图像

.jpg

JPEG文件格式是静态图像压缩的国际标准,是应用广泛的图像压缩格式,多用于网络和光盘读物上。

.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像,文件很小,色彩限定在256种以内,主要应用在网络上

.bmp

Microsoftpaint的固定格式,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磁盘空间大,普遍应用于Windows

动画

.gif

通过同时存储若干幅图像,进而形成连续的动画。

主要用于网页

.swf

应用Macromedia公司的Flash制作的动画。

具有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等特点,它采用了流媒体技术,可以一边下载一边播放,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网络中

音频

.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声音文件能够和原声基本一致,质量非常高,主要应用于需忠实记录原声的地方

.mp3

一种压缩存储声音的文件格式,是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

特点是声音失真小,文件小。

目前网络上下载歌曲多为此格式

.midi

MIDI是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MIDI文件存储的是一系列指令,不是波形,因此它需要的磁盘空间非常小,目前主要用于音乐制作

视频

.avi

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与视频文件格式,主要应用在多媒体光盘上,用来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像信息

.mpg

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其兼容性较好,应用普遍

.mov

是Apple计算机公司开发的一种音频、视频文件格式,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具有先进的视频和音频描述能力

.rm

是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主要用在广域网上进行实时传送和实时播放

·电子表格文件:

.xls

5:

一些常用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

word,wps,记事本(纯文本),写字板

电子表格软件:

Excel

数据库软件:

Access、SQL、Oracle,VisualFoxpro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

AdobePhotoshop、Windows自带的画图程序、CorelDraw、ACDsee、3Dmax(三维图像制作)、UleadCOOL360

声音处理软件:

Goldwave、超级音频解霸、CoolEdit、SoundForge、Windows的录音机

视频处理软件:

超级解霸、AdobePremiere、UleadVideoStudio、

动画制作软件:

MacromediaFlash(二维动画制作)、UleadGIFAnimator、COOL3D(三维动画制作)

 网页制作:

Dreamweaver(动态),frontpage(静态)

文件压缩工具:

WinZip、WinRAR

下载软件:

flashget,讯雷(thunder或webthunder)、BT、网络快车、影音传送带(NetTransport)(或称:

网络传送带)、网络蚂蚁(NetAnts)、纳米机器人等

上传软件:

Cuteftp、flashfxp 

6:

网络信息检索方法:

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

7:

搜索引擎:

目录类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

8:

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提炼搜索关键词

2)细化搜索备件

3)用好逻辑符号:

and(与,同时要包含多个关键词);or(或至少包含一个关键词);not(非,不包含not后的关键词);+(与and类似);-(与not类似);空格(与and类似);

4)强制搜索:

用””引起关键词。

9:

常用下载工具:

P29

1)通用下开工具:

网际快车flashget;讯雷 thunder,webthunder;网络蚂蚁:

netants

2)网站下载工具:

webzip;teleportpro;webcopier

3)FTP下载工具:

cuteFTP,leapFTP;WebFTP

4)流媒体下载工具:

影音传送带:

nettransport;streamboxVCR

5)其他专用下载工具:

超星图书阅读器:

SSReader;方正:

ApabiReader等。

10:

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1)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1、查看信息来源,判断各项要素是否齐全?

2、与同类信息作比较,考查来源是否权威性3、使用时学会分析和鉴别

2)从信息的价值取向进行判断:

一个人不可能接受所有的信息,他只关心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息对于他来说才是有价值的。

3)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

1:

文本信息加工前要明确的问题:

明确信息内容主题――-了解信息接收方特点――选择信息的表达形式――选择信息加工软件――确定信息的加工方法。

2:

常见文本类型:

Word(.doc)、WPS(.wps)、记事本(.txt)、写字板(.rtf)、北大方正……

3:

报刊类文本信息加工一般过程:

确定主题――收集与选择素材――设计版面――制作作品――评价修改。

使用软件:

word,wps等字处理软件。

4:

表格信息的加工一般过程:

明确任务――建立表格――分析数据――形成报告。

使用软件:

excel电子表格软件等。

5:

excel中要掌握公式和函数:

一般可以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来统计,如=A1+A1+A3(求A1:

A3区域的和)。

但使用函数更简便:

1)求和格式:

=sum(区域) 如:

 sum(a1:

a10)  

2)求平均值=Average(区域) 如:

 average(a5:

f5)

3)求总个数=count(区域)如:

 count(a1:

a10)

4)求最大值=max(区域)如:

 max(a2:

a10)

5)求最小值=min(区域)如:

 min(a1:

a10)

6)统计符合条件的个数=countif(区域,“条件”)如:

=COUNTIF(C12:

C20,">=60")

6:

几种图表的用途与特点:

类型

具体用途

使用特点

柱形图

擅长比较数据间的多少与大小关系

 

使用柱形图和条形图时,柱体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柱体本身

条形图

同上

在说明文字较多时,用条形图表示更清晰,便于人们辨认

线形图

也称折线图,按时间轴表现数据的变化趋势

在某个时间段内,通过把若干个坐标点连接成一条折线,从中可以找到数据状态的改变

饼形图

也称扇形图,适用于描述数据之间的比例分配关系

在饼形图中,同时使用数值与数据标识,可以使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更为清晰

7:

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流程:

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集成――发布与评价

8:

多媒体作品的集成软件:

PowerPoint(以幻灯片形式进行制作的)

方正奥思、ToolBook、Hongtool(基于页面和卡片的多媒体集成软件)

Director、Action(基于时间线的多媒体集成软件)

Authorware(基于图标的多媒体集成软件)

·可用来播放多媒体的软件有:

超级解霸、Windows98中自带的播放软件、RealPlayer、Mideaplayer、Kmplayer等;

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1: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的语言就叫程序.计算机语言经过了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BASIC、PASCAL、C、COBOL、FORTRAN、VC、VB、C++等)。

2:

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步骤: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检测结果

其中算法是程序编写的基础,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也可以用流程图、伪代码等方法。

流程图P69图4-9

流程图介绍:

(1)用椭圆表示”开始”与”结束”

(2)工作环节用矩形表示

(3)判定或判断环节用菱形表示

(4)箭头代表工作流方向

(5)输入输出为平形四边形

3:

一般处理工具:

处理有固定算法的问题,处理过程是重复计算的过程,最终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智能处理工具:

处理的问题是不确定、非结构的、没有固定算法的,处理过程是推理控制的过程,最终结果不太确定。

4:

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的两个研究领域。

应用举例:

模式识别:

手写板输入文字;OCR识别――利用扫描仪与OCR(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将纸上文字识别为可编辑的文稿;指纹识别与机器下棋,网上看病专家系统。

自然语言理解:

机器翻译;语音输入;通过网络与机器人对话;语音识别;小布聊天。

5:

网络信息发布的方式:

在因特网上发布网页、论坛公告板(BBS)、电子邮件、网络技术论坛、新闻组服务、网络调查、用QQ、MSN、网络会议等工具。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

1: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帮助人们提高工作、生产和学习的效率。

2:

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领域:

藏书管理、计算机文件管理、超媒体技术、数据库应用系统

3:

常见的资源管理方式:

手工管理方式和计算机管理方式。

计算机管理方式又分为:

文件管理方式和数据库管理方式。

4:

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

主题树方式、数据库方式、文件方式、超媒体方式

5: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

1)能够存储大量数据且占空间少;

2)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维护简单安全;

3)检索统计准确、迅速、高效;4)数据应用共享性能好。

6:

数据库的应用举例:

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银行储蓄信息系统、网络售票系统、网上商店、网上医院、网上学校、数字图书馆、地理信息系统、视频节目点播系统

7:

数据库模型中最常用的是:

关系型数据库,是由二维表组成,表是由记录(行)、字段(列)和数值(单元格的值)组成的。

其实体集之间的关系是:

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数据表是数据库中其他对象的数据来源。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独立性是指: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数据的相互独立。

第六章.信息安全

1:

维护信息安全,可以理解为确保信息内容在获取、存储、处理、检索和传送中,保持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

2:

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一般措施:

1)物理安全:

环境维护;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防电磁信号泄露。

2)逻辑安全:

访问控制;信息加密。

3:

计算机病毒概念:

编制 或者 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4:

计算机病毒特点:

1)非授权可执行性:

不需要用户的授权就开始破坏行动……

2)隐蔽性:

让人猝不及防……

3)传染性:

可通过网络,及存储介质等方式“传染”给其他电脑……

4)潜伏性:

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发作让人感觉不到……

5)破坏性:

取决于病毒编写者的目的和水平……

6)表现性:

或让你黑屏,或删你文件,或让你死机……

7)可触发性:

大多有一个发作条件,如:

CIH发作是在4月26日;“欢乐时光”病毒是月+日=13 的时候…..

5:

常见杀毒软件:

江民杀毒,金山毒霸,瑞星杀毒软件,KV3000,卡巴斯基

6:

国内立法情况: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首次界定了计算机犯罪,该法第285、286、287条以概括形式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犯罪等。

1991《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保护计算机知识产权。

【选修部分】:

网络技术应用(选修)

第一章.网络的组建与运行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多台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连接,使用网络软件相互联系,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三大功能:

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分布控制及分布处理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网络规模(作用范围)的大小分:

1)局域网(LAN)<10KM

2)城域网(MAN)10—60KM

3)广域网(WAN)>100KM因特网是特殊的广域网。

·按拓扑结构分:

总线型、环型、星型、网状形。

局域网常用前三种,网状形常用于广域网。

4:

网络的传输介质P8:

  ·有线传输介质: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无线传输介质:

微波、红外线、无线电波、激光

(5类非屏蔽双绞线是目前局域网中广泛使用的传输介质,应用长度不超过100M,电话线也是一种双绞线;光纤是网络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的,在许多场合,同轴电缆往往被双绞线和光缆所取代)

5:

网络连接设备P13

 ·中继器:

接收网络传输介质中的数据信号,复制再生这些信号,确保信号能正确地继

续传输――使数据信号能在超出传输介质最大距离情况下正常传输

·集线器(HUB):

将数据广播到所有端口――常用于组建小型局域网

·交换机:

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已逐步取代集线器

·路由器:

为数据指明从源网络到目的网络的一条应该走的道理――实现不同网络

之间的互连

6:

网络拓扑结构:

1)总线形:

任何一个节点发送的信息都可以沿着总线向两个方向传输。

2)星形:

网络中的所有端节点都有各自的专用线路接入中央节点。

3)环形:

从一个节点发出的信息必须穿越环中所有环路接口。

4)网状形:

是分布式网络,没有特别的连接形式,可含有多种拓扑结构,一般不会用于局域网中。

.

.

7:

Modem的工作原理:

把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相互转换。

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调制),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解调)。

8:

·带宽:

指通信信道的传输容量。

“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每秒”,或b/s(bit/s)。

·宽带是具备较高通信速率和较高吞吐量的计算机网络。

9:

·传统电话交换网采用“线路(电路)交换”技术。

·IP电话和网络的信息交换方式――分组交换P20  

  IP电话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语音通信的,话音信号被数字化后,数据被分段传送,

所有数据到达目的地后被收集和重新组装,但通话质量会略差于传统电话。

另外网络还有使用“报文交换”。

10:

协议是通信双方所共同遵守的规则。

网络协议:

在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也有一些规则和约定。

11:

三种局域网协议:

协议

特点

应用场合

运行平台

说明

NETBEUI

高效快速,安装简单,不能跨网段

由几台到百多台电脑组成的单个小局域网

受微软Windows软件支持

 

IPX/SPX

适应复杂网络,可跨网段,有路由功能,无需配置

适合Novell网用

Novell  Netware

无法在windows上直接使用

TCP/IP

安装时需要复杂的设置

支持任意规模的网络

几乎所有厂商和操作系统都支持它

接入因特网的电脑都安装了它

12:

协议选择:

关心速度,为了局域网中传输文件,设备共享----NetBEUI协议

你的网络操作系统是Novell Netware -----IPX/SPX协议

通过局域网访问Internet---TCP/IP协议

13:

OSI模型(七层):

1)应用层:

提供各种应用——文件传输、电子邮件、万维网等

2)表示层:

数据转换、压缩与解压缩、加密与解密

3)会话层:

建立传输规则,传输内容

4)传输层:

分组、流量控制、查错与错误处理

5)网络层:

确定传送地址、选择传输路径。

——路由器

6)数据链路层:

信号同步、差错校验、流向控制——交换机

7)物理层:

传输信息的介质、将数据以实体呈现并传输的规格、接插件的规格。

14:

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TCP/IP协议与其他一百多个协议构成了协议簇,为因特网所广泛使用的标准协议P26(TCP/IP只是TCP/IP协议簇其中的两个协议)。

因特网采用TCP/IP协议将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部门和机构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主干网、广域网、局域网和计算机相互联接。

15:

组建网络的基本步骤P27

1)确定网络组建方案、绘制网络拓扑网。

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3)硬件的准备和安装。

  4)网络协议的选择与安装

5)授权网络资源共享。

第二章.因特网的接入与管理

1:

因特网的接入方式P34

拨号接入:

普通MODEM、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专线接入:

CableMODEM、DDN(数字数据网络)、光纤

  无线接入:

GPRS、蓝牙、无线局域网

局域网接入:

路由器或MODEM接入因特网。

2:

代理服务器作用:

1)加快网络的访问速度;

2)可以管理用户对外部服务器的访问。

它就像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代理用户去获取网络信息。

3:

P41

·协议的制定者包括:

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因特网协会(ISOC)、因特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AB)、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因特网工程指导组(IESG)。

·几种有偿服务商:

ISP:

因特网服务供应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

如电信,网通,铁通,移动等。

ICP:

因特网内容提供商,InternetContentProvider。

如新浪、搜狐等网站。

ASP:

网络应用服务商,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

主要为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开展电子商务提供各种基于因特网的应用服务,如主机租用、托管、应用系统(邮件,电子商务平台)服务。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INIC)职责:

P42

1)互联网地址资源注册管理

2)互联网调查与相关信息服务

3)目录数据库服务

4)互联网寻址技术研发

5:

标识网上的计算机是?

P44――IP地址(互联网地址)是因特网上主机的唯一地址。

6:

IP地址的格式P45:

从用户的角度看,IP地址由四个用小数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组成(例:

192.168.2.253)。

而实际上,一个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每8位可用一个十进制数来表示,以简化人们的记忆。

(例:

11001010.01110000.01010001.00100010)。

正确IP地址:

1)每一段数不能大于255(大等于0,小等于255,即二进制的00000000~11111111)

2)每一段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且用“.”号隔开。

3)最后连续一段或几段不能全是0,如是0则表示网络号,如172.68.0.0为一B类网络号。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